手把手传授裹粽技艺 第一锅粽让灾区民工先尝
武义新闻网讯(特约记者 朱跃军 张智武)“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包粽子,尽管这次包粽子比赛成绩不理想,但这个特殊的端午节我过得很开心!”6月4日,县首届包粽子大赛在七彩武义旅游有限公司大院里举行。受邀参赛的来自四川灾区广元市剑阁县的武义永安休闲家具有限公司34岁员工罗金芳激动地说。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县干部群众通过捐款捐物、赶制帐篷等形式,以极大的热情参与抗震救灾。他们对滞留在武义的200多名灾区民工格外关照,开展定向捐赠、上门慰问等活动,周密、细致照料灾区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端午节临近,县委宣传部、旅游局、农办等部门负责人又想到了在武的这些灾区兄弟姐妹,决定开展一次包粽子比赛,与灾区民工共度端午节。“对灾区民工的关心不能停留在捐款捐物上,要通过各种互动活动,让他们真正快乐起来,扫除震后心灵阴影。”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说。
包粽子比赛信息发布后,200多名市民报名参赛,许多川籍新武义人也积极前来报名。大赛组委会最后筛选了60位市民与3位来自四川广元的民工同场比赛包粽子。比赛协办单位负责人、七彩武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叶若玲说:“四川人过端午节习惯包饺子,裹粽技艺比较生疏,我们最后只好挑了几名包饺子包得不错的广元人参赛。”
听说四川姐妹还不会包粽子,前来参赛的许多武义市民急了。熟溪小学59岁退休教师徐秀珍连忙把3位四川人拉到一旁临阵磨枪,拿起箬叶、糯米等材料,手把手传授起了裹粽技艺。
比赛开始后,参赛选手拿出看家本领,各展绝活。枕头粽、宣平粽、鸳鸯粽……形态各异、风格多样的粽子纷纷裹成,围观群众看得眼花缭乱,对选手们的裹粽技艺赞叹不已。来自大田乡古竹村的青年汤裕馨手脚麻利,很快就完成了包16个粽子的比赛任务。他见一旁的四川大姐袁连英包粽子手法不太熟练,凑过去当起了教练。“箬叶底要扎紧,糯米不能放得太多,绳子也不能扎得太紧,否则粽子一煮就散了……”在汤裕馨指导下,袁连英很快掌握了裹粽子窍门,裹出的粽子渐渐像模像样起来。袁连英感叹地说,“地震发生后,家里的房子全倒了,尽管有很多好心人为我们捐款捐物,可我们心里还是空荡荡的。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我们感觉踏实多了,有种在家的温暖,武义人想得真周到啊!”
包粽子比赛根据选手包的速度、粽子外形等,综合评判成绩。最后,家住县城栖霞花苑的57岁妇女朱丹凤以6分44秒包出16个个头均匀的枕头粽荣获冠军。
第一锅粽子让在武义打工的灾区民工先尝!大赛组委会决定,把比赛中外形好看的粽子挑出来,另外再专门包一些辣味粽子,煮好后派专车一一送进有灾区民工的企业,给他们捎去端午节的慰问。下午2时30分,武义永安休闲家具有限公司里的47名灾区民工每人领到了一串裹着浓浓“四川情”的武义粽子。
比赛亚军得主武义农民汤裕馨正在教灾区民工袁连英(左)包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