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金华黄大仙文化旅游节后,原准备返回报社,不料接到了武义朋友的电话,说你来金华,不到武义走走怎么行。于是,我来到了武义。几天采访,除了这里的景、这里的泉、这里浓郁的旅游氛围,我觉得还得写写这里的人。
武义人朴实,这点我知道,在武义汽车站内,记者在买饮料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姓周的老板,他年轻时在江苏当了近十年的兵,对江苏有着很深的感情,听说我来自江苏,他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自从武义发展温泉旅游以来,他的生意一直不错的。应该说,我们谈得很投机。因为我临时要到磐安采访,于是上了去磐安的车,刚坐下,周老板也跟上了车,让我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他硬塞给我一包烟,他说:“不管你抽不抽烟,这包烟你带着,希望每次来武义,都到我柜台来看看我。”说完,随即就下了车。
车子开出了车站,我才明白过来,瞬间一种突如其来的暖流涌上了心房。我和他素不相识,武义人啊,叫我用什么语言来描绘你呢?我从这个老板身上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不同,是不是这块土地给了生活在这儿的人们某种特质,这种特质是不是和武义的“义”有关呢?我在寻找着一个恰当的词汇。
武义的人力三轮车很多,是一道街市风景。由于有了这样的心情故事作为铺垫,当我再次从磐安来到武义的时候,有一个我从不和当地人说的秘密,我在这座小城坐人力三轮车,从不问价,我都会拿一张五元的票让他们找开,而每一次,我都会拿回两元或三元的硬币,我知道,纯朴的武义人,不会坑人。武义的温泉是真的,武义的人啊,也是真的!(《华东旅游报》记者 吴仲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