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5·12汶川大地震带给人们无尽的伤痛,但是在抗震救灾中活跃的志愿者们让国人再第一次感受到了民间的力量。在浩浩荡荡的志愿者队伍里,也有一个武义人的身影。他,就是县城仁德堂药店店主——潘洪东。他为人随和友善,年纪轻轻但周围的朋友都亲切地唤他“老潘”。曾做过医师现当药师的他,从媒体上得知四川汶川灾情后,就带着药品奔赴四川灾区,成为一名志愿者。
义无反顾,做一名志愿者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老潘一直很关注灾区的抗震救灾状况,通过电视和网络收集相关信息,盘算着当一名志愿者。在他的QQ日志里,老潘这样写:“志愿去汶川之事,我只是出于一个医师的内在职责要求,也出于自身一直来实在做事的念头。从没想过宣传自己,我只想默默做事。”
老潘有一定的专业特长,平时经常参加户外运动。老潘觉得灾区需要他,于是就报名参加了成都红十字会志愿者。在等待的日子里,他日夜关注抗震救灾专题报道,了解有关汶川的情况,以便更好地为灾区服务。 老潘已经在积极行动了。他不单自己捐款还发动身边的朋友捐款。5月19日晚上,他还发动网友组织了滨江广场蜡烛守夜活动。
5月25日,老潘背上厚重的行囊出发了,里面装着帐篷、干粮,随行的还有价值五六千元的药品。那天,见他一身的“戎装”打扮,店里的员工才知道老板要去汶川当志愿者了。老潘说,他对志愿者的理解是一切都是自己解决,不给政府和当地群众添麻烦。
下午6时,老潘飞抵成都。在那里,他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是微不足道的,于是他加入了爱心通道。这是一个由大部分来自浙江的志愿者组建的民间组织,接受来自社会的物资捐赠,其工作原则是哪里有需要就向哪里输送物资。在这里,老潘主要参与了物资的押运工作。临近“六一”了,他掏腰包1000元钱,给小朋友们买了礼物。
26日,老潘与爱心通道的伙伴们开始了真正的志愿者工作。这一天,他们4人的工作任务是负责押运5车救灾物资到茂县,但由于当时茂县救灾物资并不缺少,于是一行人又去理县调查受灾情况。28日下午,他们进入了震灾区理县。那里当时的状况是:房子倒塌,好多车子报废,数以万计的石头乱堆着,山体滑坡和塌方时有发生。还来不及担心自己的安危,老潘就已经开始投入战斗。他的主要任务是为爱心通道提供准确的信息,以便对点援助。
萝卜寨:震撼之行
萝卜寨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境内岷江南岸,距离汶川县不到10公里。这里是最大、最古老的黄泥羌寨,完整地保存了古老羌族的特点,宛如坐落在云朵上的古堡。老潘在这个曾经美丽的山寨度过了他在汶川的绝大部分时间。
通往萝卜寨的危险道路是带给老潘的第一个震撼。去萝卜寨一开始是步行,路况很差。老潘说,随时都觉得有滑坡,感觉老有石头会往下掉。后来刚好碰上农用三轮摩托,这是惟一可以使用的交通工具。回想那段路程,老潘现在想来还心有余悸,他笑着说:“说白了,当时是把命交给了司机。”这段路右边是悬崖峭壁,左边是万丈深渊,而且好多地方中间都发生了断裂,靠深渊的那边好像要塌下去,而靠山体的那边泥石流、滑坡、塌方又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老潘说,一路上到处是大小不一的石头,泥石流又在中间形成了小丘,为了安全,三轮车就一直往前冲,车速很快。有时候实在害怕,老潘就闭上眼睛。因为路况实在太差,一个微小的动作都有可能影响行车安全。老潘坐在后车厢上,下面就是发动机,尽管感觉有些烫但老潘怕影响车的平衡动都不敢动。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羌寨里的人们乐观的生活态度带给老潘更大的震撼。大地震将这个被游人唤作“云朵上的街市”的羌寨无情地从雁门乡的土地上抹去,只剩下风中空荡荡的门框和倒在地上摔成碎块的黄泥墙。然而,这里的人们没有被灾难吓倒。老潘说,当地人自地震发生后就没有吃上新鲜蔬菜更别说肉了。老潘和他们一起清理房子,并尽量从土里刨出深埋地下的腊肉。老潘他们吃自己带去的压缩饼干,老潘无奈地说:“那时候吃得都觉得恶心了。”老潘说,灾区的孩子特别坚强,特别勇敢,让他深受感动。在灾区,他还碰到一个6岁的小女孩,拿她的儿童故事书给他看,让他排遣寂寞,而且她还一个劲地要老潘去她们家吃饭。女孩父母都是医生,老潘把剩下的药品都给了他们。 在老潘赴川做志愿者的日子里,员工们都很担心老板的安危。那时候,他们看得最多的是新闻频道的抗震救灾特别节目。店里的员工回忆说,老潘赴川期间,有段时间四五天都联系不上,后来联系上了,他就说:“我很好,我在,不用担心。”就把电话挂了。在灾区忙活的老潘根本顾不上武义药店的生意,每次这边的负责医师就业务问题联系他时,他只说:“等我回来再说。”
小梅,我最大的牵挂
在萝卜寨,老潘认识了他现在结对的灾区孩子——张强梅。小梅今年才5岁半,小女孩很不幸,地震使她失去了爸爸妈妈还有3岁的弟弟,而爷爷又身患残疾,只能依靠她的叔叔抚养。小梅的爸爸是在救别人时不幸遇难的。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老潘把仅剩的500元给了小梅,并与小梅结对,每月给她500元生活学习费用,直到她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老潘说,志愿者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并不仅仅是呆在汶川的那十几天。如今,与小梅结对使他能够实现当一个长期志愿者的愿望。
老潘在日志中写到:“6月6日我回来了,我难以投入正常生活中,这是一次心的旅程,一次心的洗礼,灾区的一切占据了我体内的每个空间。这是任何一个深入过灾区的人都会有的感受和反应。对我来说,最牵挂的还是小梅,一个需要我花20年的时间去关心的人。”
]潘洪东帮当地灾民挖腊肉、粮食。
潘洪东和小梅在一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