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实习生 朱世峰 记者 王国梁
救人英雄张徐红与被救的沈王浩
事发的村中水塘
见到白洋街道东村张徐红的时候,他恰巧打工结束在家休息。见到记者,腼腆的他显得有些拘谨。这个年近30岁的青年,清秀的面庞上透着庄稼汉才有的那份质朴与淡定。就是他,在2005年的大年三十,奋不顾身地跳入三米深的寒塘,将一个年仅四岁的落水男童救还。这段英雄事迹,在白溪街道东村妇孺皆知,而张徐红也成了有口皆碑的英雄人物。
张徐红:这没什么
提起四年前的那段救人经历,张徐红记忆犹新。2005年大年三十下午3时许,25岁的张徐红刚从城里回家。时值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放鞭炮、谢年,张徐红也在母亲的吩咐下前往奶奶家帮忙。走过村中的一口水塘时,他发现塘中有个黑乎乎的东西时浮时沉,并不断冒出水泡来。他感到不对,便停住脚步仔细观察。呀!水面上露出了黑黑的头发。那是一个小孩!情急之下,他连衣服也顾不上脱,纵身跳入水塘,向溺水者游去。一番努力之后,他终于将落水孩子救上岸。乡亲们闻讯赶来,张徐红将孩子交还给其亲人,自己则拖着一身污泥浊水回到家中。当时的他哆嗦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之后数天,张徐红开始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发烧等症状,在家里休养了好久。回首往事,张徐红显得很从容:“当时什么都没想就跳下去了。这应该是一种本能吧,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想我还会跳下去的。只是下次跳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先把手机放岸上。”幽默风趣间,张徐红身上显示出那种新时代农民的淳朴精神。
沈小军:他是我儿子的救命恩人
被救的孩子叫沈王浩,现在已经读小学二年级了,成绩也不错。提起四年前落水的一幕,他那乌黑的瞳仁里仍有着一丝惊恐。或许年龄尚小,当时仅四岁的他已记不得自己的救命恩人。但当其父沈小军提到张徐红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没有他,那个年我们都不知道要怎么过了。千言万语也说不尽我们的感激啊!”沈小军告诉记者,当时小王浩正独自在外面玩耍,想不倒却不慎失足落水,并得到好心人的援救。上岸后,经过抢救,奄奄一息的小王浩终于又活蹦乱跳了,全家人安心地吃上了团圆饭。事后,沈小军为感谢张徐红救命之恩,给张徐红送去了鸡蛋、面条和红包,还给张徐红买了只新手机。直到现在,两家都保持着亲密的往来。
乡亲们:为张徐红感到骄傲
言语不多,诚实,孝顺,勤劳,这是东村人对张徐红的评价。舍身救人的英雄事迹传开后,大家纷纷表示为村中有这样一个好青年而骄傲。“那口水塘,有几百平方米,近三米深,由村里的污水聚积而成,又黑又臭。那么冷的天,跳下去,太不容易了。”“这是小孩的福气,也是我们村里的福气啊!”记者了解到,张徐红家是典型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但人人老实勤奋。其母李桂梅常年做短工,赚的都是辛苦钱。可是一旦村里要搞什么活动,她总是积极地带头捐款。四川大地震的时候,她就捐了50元。而张徐红在县城双路亭的一个车床厂打工。面对生活,张徐红总是很乐观:“家人健康,生活开心就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