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钱文燕 王晖 王国梁 朱晓洁 实习生 朱世峰
闪烁的警灯、严整的警容,巡特警队员已融入我们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是在三伏天的烈日下,还是在冬日寒冷的夜晚,在我们午后小憩、夜梦酣睡的安静时分,巡特警队员们正努力用青春维护着这个城市的平安。2月7日,作为一次全天候的体验式采访,记者“兵”分两路到巡特警大队的城区、桐琴驻地,体验了解他们神圣警徽下不为人知的苦与累。
城 区 篇
他们是“明星”,每天至少5次高频率出现在城区大街小巷;他们是孙悟空,“火眼金睛”专门查辨路边赃车和伺机作案的嫌疑人;他们还是家人眼里的“隐形人”,一年四季难觅踪影——他们说自己是在用青春筑就这个城市的平安史诗。
2月7日7点42分,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巡逻一中队队长王于京与队员吴凯驾驶4号电瓶巡逻车准时经过D区的首个巡更点。作为“签到”,吴凯需要走下车,用巡更棒近距离扫描安在墙上的必行点。
D区的必行点有13个,小小一颗,埋没于墙体的灰色里,“掉落或遭人为破坏,我们都要及时登记上报,有专门的公司过来维修。”倒是队员自己保管的巡更棒更麻烦些,体积小、重量轻,价值相当于协警一个月的工资,“掉了就得自己赔钱买。”
这天早上的大雾,能见度不超过5米,风刮起来带着“嗖嗖”的寒意。驾驶座上的王于京并不觉得冷,对于一年四季忙于街面防控的巡特警而言,“寒冷”与“冷清”的说法显得特别矫情。
今年大年初一雨雪交加,排到值班的王于京和队友们在空荡荡的街面跑了一天,“雨雪斜飘进来,全落在身上。”调皮的雪花“逃”过防雪保暖的多功能警服,“刺溜儿”灌进脖子、钻进袖口,队员们用“刻骨铭心”形容这种“冷”。
7点50分,4号电瓶巡逻车经过江山新村,王于京示意占道经营的黄包车夫“挪一挪”——这种“小事”高频率见诸日复一日的巡逻中。东家长、西家短,芝麻豆儿大的事情,最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与口碑。
这类事也最难做好。
2008年5月7日,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开展城区社会治安网格化巡防以来,不断强化巡防力量,到目前为止,已有6个巡逻中队,每个中队配备2辆摩托车、2辆电瓶巡逻车。
花花绿绿、五光十色的街景,在常人眼中热闹非凡,而在抱着“寻找、发现、保卫”的目的,时时刻刻高度戒备的队员眼里却是街面防控的“疆场”。
巡特警们的青春就流逝在看似重复的“机械”里。因为参照部队军事化管理,一天中有限的非巡逻时段按比例划分在爬山、队列练习等体能训练项目上。按照规定,不巡逻不练习的时间段,队员离队出门必须向大队领导打请假条——这一规章制度带来的最直接后果是有的队员当月全勤奖被扣;间接后果是队员们很少有空闲时间陪家人、谈朋友。曾有队员碰上女友不理解、闹分手的情况,“不过没办法,我们的管理相当于准军事化部队。”副大队长周飞平说。
8点15分,4号电瓶巡逻车经过漠华公园。离这一时段的巡逻结束还有25分钟,有件事让王于京担心:电瓶巡逻车随时会没电。由于每天长达近七个小时的驾驶,巡逻车电瓶耗损严重,在蓄电池含量显示与实际充电方面出入甚大,亟待更新。现在,巡逻车电瓶需要利用所有非巡逻时段充电,却依旧不能保证充足的电量。王于京和队员就曾碰到这种棘手的情况,巡逻途中,显示“满格”的电瓶车“罢工”,车身前没有挂钩,一个人开车“掌舵”,几个人在后面使劲地推——火辣辣的大太阳底下,即便手脚轻便地走几步,也是汗流浃背、气喘如牛……
13点20分,巡逻五中队队长徐治和队员邱飞平开始午后为时四十分钟的巡逻。早、中、晚5个巡逻时段,“午后是最难熬的”,2008年9月从桐琴派出所选调入巡特警大队的徐治,没能幸免夏天残留的毒太阳,和所有队友一样,他的臀部因为久坐电瓶巡逻车,长期日晒汗流,长满了红色湿疹,“一点一点,又痒又疼。”为此,结婚4年的老婆很心疼。
1977年出生的徐治,是巡特警大队六个巡逻中队里的“老大哥”,不仅因为是一帮80后小伙里为数不多的70后,还因为他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在预防犯罪以及发现犯罪方面有一手。从乡下派出所调入城区,老婆原本很高兴——他的家就在小南门附近,离单位五分钟的步行路程。但是没过几天,妻子就发现比从前更难见到徐治了。
之前在桐琴上班,4天里值1天班;现在工作单位变近,值班天数与密度却有增无减,“5天里面值班2天”。按照大队管理规定,未婚巡特警在所有工作日不得擅自外出,统住大队寝室;已婚巡特警在非值班日可回家就寝。半年下来,徐治成了三岁女儿眼里的“蒙面超人”,天一亮就走,天黑才回家,而且还经常整日整夜看不见。
13点42分,俞源街上“立群书店”前,徐治和邱飞平为了店门前一辆无牌照的踏板型摩托车询问店主——发现赃车是巡特警街面巡防中很重要的一块内容。在比对车架号、发动机号后,徐治确定了“店主系车主”的事实。
事实上,调入巡特警大队半年之久的徐治,在分辨赃车与非赃车上堪称“火眼金睛”。对于临街店面前停着的无牌照机动车辆,徐治已经“耳熟能详”,他能指着温泉路上一家商店门前的跨式摩托车说它的来龙去脉:“这辆车是店主的,曾经被盗一次,是我们从桐琴那边找回来的。”唯一无奈的是,大部分失车车主并不因此吸取教训,依旧不上牌照。
14点整,徐治回到大队。
新年以来的首个艳阳天,午后阳光带着夏天的味道,刚结束巡逻的队员们已经热得出汗。比起十几个人“蟹居”一间大寝室的逼仄、五六十号人分用五个盥洗喷头的紧张,洗澡是个更难解决的问题。酷暑冲冷水澡是痛快,寒冬洗冷水澡则是考验。
由于经费紧张,大队暂时没有供给热水洗澡。训练归来,大汗淋漓的队员们只能冲冷水澡,徐治说,牙关节常冻得咯咯响,随便抹一下,就忙不迭套上衣服。实在受不了的寒冬,经济条件好点的队员才会跑去附近的浴室洗热水澡。
但是这还得挑时间,除了“好不容易”盼来的双休日或者单休日,巡特警队员们在工作间隙离队也必须挨个请假打假条,而请假会影响月末考核。
同时,警察“随时待命”的职业特征让他们习惯在年初一之类的公共假期,非常“自觉地”天亮起床——警察这一行所需要的责任心、服务心、公益心已经烙进了他们为数不多的的自由生活时间。
桐 琴 篇
2009年2月7日上午7点30分,记者如期来到县巡特警大队,今天的采访任务是跟随轮值桐琴巡逻的巡特警第三中队,体验工业园区“守护神”们一天的工作生活。巡特警们早在记者来之前已整装待发,有条不紊地将棉被等生活物品放上警务车,准备奔赴桐琴。清晨大雾弥漫,车子行驶在路上显得有些冷清。8时许,晨曦微露,警车抵达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桐琴中队驻地。
第三中队共有十名巡特警,是一支平均年龄二十四岁左右的年轻队伍。二十三岁的刘欣,是第三中队队长,一起来的还有第四中队队长林畅。他们告诉记者,值班的巡特警队员需要24小时值勤,而在道路上巡逻的时间要达到五小时以上。身为队长的他们,职责就是管理人员、部署任务,并向上级汇报工作。
在桐琴中队的值班室内,林队长指着墙上的路线图向我们展示了一天的巡查任务。巡控路面共分六条线路,四条电瓶车线,两条摩托车线。林队长说,每个巡特警队员的脑子里,都有着一张“活地图”,一旦有人报警,他们总是能选取最快的路线到达事故地点,这可是千锤百炼后的真功夫。
“立正,稍息,注意着装整齐!”10点53分,巡特警第三中队身着制服,腰挎警棍,蓄势待发,开始午间巡逻。11时,电动车队和摩托车队有序地驶出,分散各线开展巡逻。记者跟着刘欣、林畅队长分配在A区,途中要经过江滨路的新时超市、老桥桥头、长安街的惠尔心超市、东大门外的安置小区、五金大道、桐琴宾馆等等。沿途设有卡点,每到一处,特警队员们需要用打卡器在上面做记录。每条路线一般都有九至十个卡点,结束一次巡逻差不多要40分钟。
刘队长说,这样的巡逻工作,每天要进行许多趟,出巡频率会跟着警情走。这种巡逻工作对犯罪分子具有威慑作用,许多人会因为不定期的巡查心有疑惧而有所收敛。在巡查工作中,也常有抓现行的案例。11点40分,上午的巡查任务告一段落。
12时10分,中队接到通知,有失主前来认领日前被盗的摩托车。操场边的车棚内,收缴的摩托车等赃物,整齐地按列停放,等待失主认领,蔚为壮观。不久,一对夫妇前来,认出被盗的车后,脸上的焦急都化作了欣喜。据了解,失主叫施建红,是永康市象珠镇长川村人。车子是大年初五晚被偷的,等到发现已是次日凌晨,一家人立马报了案。说来也巧,2月6日下午,两名偷车贼把赃车开到了桐琴,正值巡警们下午巡逻时间。心虚的偷车贼见到巡逻队员扭头就跑,让高度敏锐的特警们逮个正着,现已移交象珠镇派出所审查。面对失而复得的摩托车,施建红感激得对特警队员们连声道谢。
下午1点20分,巡逻队按时出动,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巡逻工作。队长林畅告诉记者,巡逻的工作很辛苦,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巡逻工作都要照常展开。巡特警队员们,多的是工作任务,少的是休息时间。每逢周一、周三、周五,警员们都要练习警务技能和队列,平均每个月只有4—5天的休息时间。这样辛苦的工作,对他们的个人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有的队员由于缺少休息时间,还遭遇过“感情危机”。谈到这些,队员们都说,虽然辛苦,但是既然到了这里,就要干一行爱一行,就要有为群众服务的责任感。
自2008年9月11日开巡以来,桐琴中队共破获违法案件40余起,抓获全国逃犯5名。由于巡特警工作的努力与负责,桐琴镇的治安较以往有了极大的改善。桐琴文荣超市的经营者潘文荣就赞许地表示,以前的镇子比较乱,常有打架斗殴抢劫的事发生,害得他们晚上都不敢营业太晚。现在的治安好多了,经营也更加安心,多亏了这群人民警察。
不过,也有少数群众不太理解巡特警们的工作。“像以前我们整治三轮车行业,想让本地人起带头作用,就被本地人无端地指责专欺自己人,其实我们也都是为了百姓着想。”林队长对此感慨万千,“面对情绪激动、不配合工作的群众,我们也只好忍让一步,毕竟我们穿着这身警服,可心里真不是滋味。有一句话叫‘理解万岁’,确实如此。”
晚饭前,巡特警们还需要出巡一次。晚饭后的巡逻时间特别长,大概需要3个小时左右,冬季时要巡逻到晚上21点30分,到了夏季时则要巡逻到晚上22点30分。
整装待发
街头排查
链 接:
2008年5月初,巡特警大队以社会网格化巡逻方式开展了县城社会面巡逻防控工作,以街面巡逻作为防控工作重点,积极调整和完善巡逻工作方案,重点加强对商业场所、繁华路段等人员密集、流动量大的易发案部位进行重点巡防。去年巡特警大队共盘查可疑人员9847人次,盘查车辆3241辆次,抓获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246人,其中教育释放87人,移交并依照相关法律进行了处理67人,查扣砍刀57把、枪弩1把、仿真汽枪5把,当场排除解决矛盾纠纷247起,有效消除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刑事拘留28人,治安拘留16人。查扣被盗摩托车、电瓶车172辆,无牌无证可疑二轮摩托车45辆。
2008年9月11日,社会治安网格化巡防向桐琴工业园区延伸。桐琴镇是我县经济重镇,近几年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来自全国各地的务工者云集此地,随之也出现了当地社会治安日趋复杂的情况,各类案件呈现高发势头,特别是街面“两抢”案件不断增多,给当地社会治安带来了很大的隐患。经县公安局和桐琴镇多次研究协调,由桐琴镇镇政府出资,组建了巡特警大队桐琴中队,以这个专业巡逻队为依托,全方位挤压和震慑各类犯罪活动。经过半年的扎实工作,有效维护了桐琴巡区的社会治安环境的稳定,“两抢”案件发案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