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汪永盛
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气象与各行各业关系日益密切。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灾害性天气事件明显增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有加重趋势,社会各界对气象工作日益关注,党和政府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县气象工作将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提高预报服务水平,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
一、进一步增强做好气象工作的 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我县气象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气象预报预测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气象为社会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然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气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越来越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极端气象灾害越来越频繁。像2008年初历史罕见的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造成我县直接经济损失近2亿元;今年2月15日到3月7日连续的阴雨天气,持续时间为同期最长,期间还出现了降雪、冰雹、强雷电天气,对我县农业、交通、旅游以及社会各界活动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气象灾害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气象与经济社会活动的关联度越来越密切,社会公众和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从构建和谐社会平安武义、建设新农村等战略决策、重大部署,到寻常百姓穿衣晨练、交通旅游、健康生活、医疗保健等民生细节,都与气象休戚相关。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按照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公共气象服务任务越来越艰巨。做好公共气象服务是党和政府的要求,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气象部门的职责所在。从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来看,需要切实履行好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职能,履行好气象为人民福祉安康服务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职能。县委、县政府从推进经济转型提质的内在要求出发,作出了“保稳促调”、实施“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旅游富县”发展战略等重大决策,也对公共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气象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气象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两大主题,大力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工作。
二、夯实基础,大力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以提高预报准确率和服务效益为中心,加快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努力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一是着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的能力。加快区域性天气观测站、能见度自动监测站等的建设,充分发挥新一代天气雷达的效益,进一步提升全县综合气象观测能力。二是大力加强气象预报预测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精细化预报服务水平,努力完善以数值预报产品和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为基础的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努力提高短时临近预报和中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三是加快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建立与电台、电视台、通信公司的合作机制,完善气象预警短信发布平台,遇有突发性、重大灾害性天气时,随时进行信息插播、发布,提高气象信息时效性。
三、坚持“三个面向”,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是气象工作的立业之本。气象部门要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
一是面向民生全力做好公共气象服务。坚持“民生气象”理念,加快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大气象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推进气象服务均等化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做好服务保障。二是始终把“三农”服务放在突出位置。年内建立完善农村气象联系卡制度,为全县农村合作社、农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提供更加针对性的气象服务;认真做好重要农事季节和农事活动的气候分析预测,进一步发挥乡镇气象协理员、农村信息员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有线广播等拓宽气象信息发布渠道,确保预警信息进村入户。三是树立大局意识,强化决策服务。大力开发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做好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等气象信息服务,为各级领导当好决策参谋。
2009年,武义县气象局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气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以“增强气象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气象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武义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强气象防灾预警体系建设,增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逐步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努力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作者系县气象局局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