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记县中医院五官科主治医师施子飞
“施医师,你好。”“你好!!!”没想到眼前这位清秀的眼镜医师竟是个大嗓门,着实吓了记者一大跳。眼镜医师见状歉意地笑笑:“刚才来了两个老年耳聋患者,既不认识字也不懂手语,大声说了一上午,成习惯了。”
第一次听说这位眼镜医师施子飞的名字,是从一位患有下鼻甲肥大的患者口中,这位患者由于鼻腔堵塞,10多年一直用嘴巴呼吸,到过很多大医院,都被告知无法治愈。经人指点,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施子飞,手术后,这位患者逢人就说 :“我10多年来都没有呼吸到这么新鲜的空气了,原以为这辈子要用嘴呼吸了,是施医师让我又生活得有滋味了!”
1984年,施子飞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来到县第二人民医院工作,虽然身在山区,信息不灵、交通不便,但他从不放松学习和进修,1988年,他在全县率先开展了茎突过长截短术、鼻窦炎手术和声带息肉摘除手术。以往这类病人都要到金华接受治疗,在本地开展手术,病人能节省许多开支。如今,施子飞是县中医院唯一一位五官科医师,除了门诊之外,施子飞每个月至少要做10多例手术。内行人都知道,除了常规的鼻窦开放、鼻息肉摘除、扁桃体摘除等手术外,五官科最“怕”的就是气管切开、鼻骨折复位、咽喉部异物摘除等急诊手术,因为这类手术患者经常是在夜间就医。有一回,凌晨3时,施子飞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响,医院来了一位呼吸困难的急诊病人,必须马上进行气管切开手术,否则就有生命危险。他挂了电话,一分钟也不敢耽误,直奔医院,当时外面飘着大雪,他冒着风雪一步一滑地跑到医院,没等喘口气就进了手术室。由于手术及时,病人转危为安,病人家属十分感激,连声道谢。
五官科医师少,施子飞医师的工作量可想而知,每周上7天班,几乎没有休息时间。除了门诊和手术,他还要参加对聋哑人残疾程度的鉴定和下乡义诊,遇见家境困难的,施子飞还经常为残疾人掏腰包。“虽然很累,但心里很充实。”施子飞说,“看到病人康复了,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张莹 李滢洛)
|
|
|
编辑:
韩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