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甲型HlN1流感家庭预防指南
一、日常预防
(一)三勤。
1.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后、进食前、双手弄脏后应立即洗手。
2.勤通风:勤开窗,多通风。少去不通风、人流密集的场所。
3.勤运动:坚持室外运动,如步行、球类、跑步等运动。
(二)三主动。
1.主动监测。
(1)对于从国外入境和从流感疫区回家的人员要主动向社区申报,申报内容包括有无发热、咳嗽、咽痛、全身疲倦等症状和详细的地址、联系电话。
(2)做好个人及家庭成员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主动测体温。家中有小孩,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测体温。
2.主动防护。
(1)双手减少接触眼、鼻及口。
(2)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时,应戴上口罩。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口鼻。
(4)不要随地吐痰,应将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5)出现发热等症状时,避免坐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
(6)家中易感人群(小孩、老人、孕妇、有基础疾病的家庭成员)要重点保护,倡导接种流感疫苗,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医院、商场等)。
(7)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用品、餐具清洁,勤晒衣被。
(8)家庭自备体温计、一次性口罩、家庭用的消毒用品等物品。
3. 主动就医。
(l)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不要带病上班或上学;
(2)及早到就近的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
二、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的患者做好六点
(一)减少外出,外出时要佩戴口罩。
(二)及时就医,前往就近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诊疗。尤其是小孩、老人、孕妇、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尽早诊治。
(三)到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先到发热门诊(或发热病例诊室)看病。
(四)外出时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避免前往公共场所,避免参加集体活动。
(六)家具表面、厕所用消毒水消毒、抹洗。
三、家庭成员被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时做好三点
(一)确诊病例需要到县第一人民医院等具备诊疗条件的医疗机构规范治疗,或在医生指导下实行居家隔离治疗。
(二)家庭其他成员应做好自我防护和健康监测。
(三)家庭中如有小孩、老人、孕妇、有基础疾病的人员,应及时咨询医生,询问预防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方法。(疾控中心荐稿)
|
|
|
编辑:
韩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