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因患尿毒症 急需社会援助
武义新闻网讯(记者 陶波)一个月前,《今日武义》报道了一位母亲为拯救自己患尿毒症儿子每天起早摸黑工作的故事。这位母亲名叫陈春球,帮儿子治好病是她最大的心愿。报道之后,这位来自白洋街道吴村的坚强母亲的故事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陈春球夫妇为帮儿子治病,四处奔走,努力工作,为拯救儿子献出了作为父母的全部心血。他们的感人行动也得到了社会有关部门和爱心人士的极大同情和支持。
目前,陈春球的儿子小吴每周还要去中医院做3次血透,每周的费用需要1500元。每次看着儿子那满是针孔的手臂,作为母亲的陈春球心里满是难过和不忍心。而血透治疗并不是长久之计,接下来小吴最关键的还是要找到合适的肾源,接受换肾手术。陈春球心里有个坚定的信念,再苦再累,也要帮儿子把病治好。但是庞大的治疗费用也着实压的陈春球夫妻俩喘不过气来,他们急需得到社会各界更多好心人的帮助。
2002年底,19岁的小吴突然眼皮发肿,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先天遗传性肾病综合症,随即住院治疗。随后几年,小吴辗转南京、北京等地大医院医治,医生认为小吴所患的肾病是最难医治的一种,一直无法根治。从那以后的日子里,小吴不间断的去各地医院治疗,其余大部分的时间就是在家里吃草药休养。钱花了不少,可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多年下来,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去年冬天,小吴的病从肾炎发展到尿毒症!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对于母亲陈春球来说如同晴天霹雳!小吴必须住院接受血透手术,从去年12月至今,小吴每周都要有三天时间在医院的手术床上度过,对身心也是极大的考验。对于小吴的父母来说,除了伤痛之外,还要背受着极大的经济压力,每月六七千元的血透费用已经让生活在农村的陈春球夫妇负债累累。
生活还是要继续。巨大的经济压力面前,陈春球夫妇丝毫没有放弃过。为了能多挣几个钱给儿子治病,今年,夫妇俩承包了50里的公路负责清扫。
寒冬时节里,早上五点钟,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陈春球夫妇已经顶着寒风开始清扫公路了,陈春球的丈夫在扫完公路后,早上8点又要马上赶到唐风烧锅炉,陈春球则接着清扫公路。下午4点,丈夫下班后又赶回公路接着清扫,一天下来,夫妻俩经常累得直不起腰,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重复的一天又开始了。不管刮风下雨,他们都要拼命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为的只是心中的信念,要为孩子治好病。
记者多次接触了小吴的母亲陈春球,可能是过于劳累心力交瘁,见到陈春球时总发现她脸上的皱纹比上次又多了,人也明显苍老了,但依然是那么的坚强。陈春球对记者说,自己苦点累点算不了什么,儿子就是自己的全部,如果需要的话她愿意把自己的器官捐献出来提供给那些需要的人,只希望能帮儿子找到肾源,挽救儿子的生命。这的的确确是这位坚强母亲发自肺腑的心声。据院方分析,小吴目前的状况必须尽快进行肾移植,而光是换肾手术就要三四十万元,加上后期调养需要五六十万元的庞大费用。任凭夫妻俩硬做硬拼的那股热劲相比这五六十万的天文数字来说已经微不足道。
这位母亲真切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帮小吴一把,尽快筹集到资金让小吴接受肾移植手术,让孩子获得新生。本报也呼吁社会各界能献上一份爱心,只要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小吴就有获得新生的希望。大家可以联系小吴母亲陈春球本人(家住白洋街道吴村环村东路1号,电话13967964146)。
夫妻俩每天要清扫50里的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