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春节期间,我与小孙子胡丁晟共话新一年里的奋斗目标。丁晟说:“2008年我获得‘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二等奖,在新的一年里我要更上一层楼,目标锁定‘一等奖’。”我呢,过去的一年里有五篇作品见报,今年力争翻一番争取有十篇文章被采用。目标定下后,丁晟对我说:“预祝爷爷轻松达标,并超额完成。”
小孙子胡丁晟是“北京理工大学”的大三学生。我们祖孙俩有个密约,每周五的晚上7时整为我们通电话的时间。通话内容:先由我通报一周来的“武义大事”,后他向我介绍学校大事,接着互报平安及学习、生活、健康等情况。一年又快过去了,可我的目标显然没有完成,发的文章只是与去年持平。丁晟虽和我谈起过参赛之事,但成绩如何还对我保密。我总是向好的方面去想:很可能也与去年一样,取得好成绩先瞒着我,待寒假回家递上“获奖证书”,给我一个惊喜。果不其然,12月11日星期五,我从“北京理工大学”的网页上发现大红“喜报”和获奖学生的照片上都有胡丁晟的名字,他获得“2009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我晚上与丁晟通话时祝贺他的成功,也自责老朽无能。丁晟却宽慰我说:“爷爷不必自责,其实您还超过我,我今年只获得一个一等奖,而您获得两个一等奖呢!” (胡洪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