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新闻网讯 5月4日,响晴的天气。在桐琴镇杨排村,党支部书记朱益岳戴着一顶草帽,正组织村民对村内门口塘(防火塘)进行清淤。笔者在现场看到,3500平方米的塔基塘已经清理完毕开始蓄水,清理出的淤泥堆放在指定地点,经适度晾晒后就近运往绿地果园进行堆肥。
朱益岳说,杨排村门口塘的特点是“身量大”,虽然今年的清淤任务只有3口,但清淤面积超过了12000平方米。趁着天气好,接下来马上要清理近8000平方米的屋基塘。联村干部小陈介绍,借清淤的机会,朱益岳还带领大家将塘基也加固了一番,并打算在清淤结束后全面实施清水养鱼。
据了解,桐琴镇目前已对35口门口塘进行清淤。自全县 “千河万塘”清污(淤)工作启动以来,桐琴镇明确提出“制定时限、生态清淤”,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对45个村(居)的村内池塘淤泥淤积情况、山塘水库的清淤量进行摸底,统计出全镇共有村内池塘163口,需清淤76口、共14万平方米,清淤量14.17万方;山塘水库53座,年内需清淤3座,共计面积2.25万平方米,清淤量1.83万方。在此基础上,“因塘制宜”研究清淤方案,实施“一塘一策”,要求各村在开展清淤工作之前就明确淤泥处置方式,倡导淤泥资源化利用,保证清淤之后池塘有活水注入。
在桐琴镇政府上片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在给厚厚的一撂绿色小册子编号。这些册子就是“桐琴镇池塘清污(淤)一塘一策”台账,里面详细登记了需清淤池塘的形状、位置、淤泥堆放地点、清污(淤)作业情况、会议纪要、清淤工程承包合同等等,图文并茂,恰如每口池塘的小档案,平时由各村成立清淤工作小组保管,检查验收时则交回镇里;清淤工作推进多少,“档案”就跟进记录多少。“各村每天记录的清淤台账,内容包括挖掘机清淤时间、淤泥深度、淤泥车数和方量等。”桐琴镇镇长何政伟说,镇里还建立了“清淤工作微信群”,实现各村清淤工作一日一汇报、一周一汇总。同时,将各个村内池塘划入党员卫生责任包干区,要求按时巡查、定时清理,结合走村入户等活动积极开展宣传,营造全民关心、全民参与清淤工作的好氛围,实现池塘清淤后长效保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