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武义支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 专题新闻 | 武义政务 | 即时新闻 | 人文武义 | 中国温泉城
武川论坛 | 图片新闻 | 数字报纸 | 外媒看武义 | 在线投搞 | 浙江网闻联播
  热门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专副刊 >> 特别报道
 

武义畲族“非遗”的守护者

2019年03月27日 09:29:28  武义新闻网  网友互动交流  字体: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畲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实施,畲族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部分领域,如口头文学、民间绘画、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一般是由传承人的口传心授而得以代代传递、延续和发展的。在这些领域里,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以超人的才智、灵性,贮存着、掌握着、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类别的文化传统和精湛的技艺,他们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接力赛”中处在当代起跑点上的“执棒者”和代表人物,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者。

  近年来,随着我县一批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保护工程,产生了一批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他们,在这些领域里的文化传承,不是单线的延长或原质的移位,而是既有衰减又有增量,以创新达成文化的积累。积累是传承的结果,而积累的核心是传承者的创新。

  □陶鸿飞 钟发品 吴巧灵 鄢子和

  畲族凤冠守望者钟忠仙

  钟忠仙是柳城畲族镇白马下畲寨土生土长的畲家女。爷爷钟老二是武义县首批公布的“武义县畲族山歌传承人”,奶奶蓝陈爱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曾代表宣平县少数民族到省城杭州参加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演出。在这样的“畲族文化世家”环境下,钟忠仙从小学唱畲族山歌,在武义许多畲村都留下她匆忙的身影和委婉动听的畲歌声。2019年她被县里评为“武义县畲族山歌非遗文化优秀传承人”。她一边唱山歌还一边学习制作畲族头饰工艺,至今从业20年。

  头饰对于畲族妇女是必不可少的,从儿童到少女,从婚嫁时的新娘到年老时的阿甲(奶奶),佩戴头饰是畲家女儿一生中的心爱。尤其是凤凰装所戴的凤冠(畲语称“德给”),更是靓丽夺目,美轮美奂,把畲族新娘装扮成美如天仙。

  相传畲族妇女凤凰装是畲族太祖婆三公主自己出嫁时,父王赐给她做新娘时美丽高贵的嫁衣,后来她把凤凰装传给了女儿、孙女。此后,畲家女儿代代相传。凤凰是畲族的图腾,她象征着高贵和发达,安康和吉祥,新娘佩戴凤冠会得到祖上的护佑和祝福。

  “凤冠”的结构以竹片为骨架,先制成梯形的头冠套,冠套外围缝上五色波纹的“冠栏布”,额前镶双龙、凤凰、蝴蝶、花木、鱼鸟等图案。“凤冠”上额正当中:悬立一块“双龙戏珠”银饰。额正面镶两块长十二厘米、宽三厘米的银质“冠栏”片。其下并排悬挂四片四方形有花纹的银片,表示盘、蓝、雷,钟四姓联姻,一般是蓝姓用六片,雷、钟两姓用五片。錾有山、海、花、鸟、鱼、兽之类图案。冠上还用金丝线悬挂串珠,下连接元宝型银牌四个,垂挂至胸前。额角左右两侧各挂一块蝴蝶形银牌串联花纹银片。冠髻后垂挂一块錾有“双龙戏珠”的银牌。髻上横插一根髻针,以保持鼓冠隐定。畲族妇女的头饰也随各地居住环境习俗而不尽相同。

  钟忠仙潜心制作畲族凤冠,对传统技艺进行升级美化。目前,她在柳城古镇老街开了一爿以畲族头饰加工为主的畲族服饰店,店号“一帘畲梦”,极尽所能守望畲族传统文化,实现她的心中美丽乡愁的梦。

  山哈歌者钟发品

  畲族文化传承守望者钟发品,他一生引以为荣的是有一位畲族歌仙蓝贤翠奶奶。蓝贤翠生于清光绪戊戌年,出生地宣平下圩畲族村。她从三四岁开始跟阿麦(母亲)学唱畲族山歌, 15岁就敢登堂盘歌对唱,被嫁女人家请去当嬲歌娘,作为女歌手与新郎家请的男歌手(赤郎)进行长夜对歌。奶奶年轻时是出名的美女歌手,十七八个男歌手车轮对歌也对不赢她,因为她能即兴编歌,看到什么景,听到什么歌就马上能编出新歌来对唱。宣平畲族山村只要有嫁女盘歌的,都要请她去唱,往往都是赤郎唱不过她。

  蓝贤翠一生在畲民婚嫁歌堂上盘歌600多场,教会新歌手百余人。根据生活经历,她曾自编《采茶歌》、《草头药》、《养牛好处多》等1000多首山歌,还教会儿子钟寿仁成为宣平一带有名的赤郎(男歌手)。蓝贤翠也被畲族群众奉为“畲族歌仙”。

  1951年出生桃溪镇种子源村的钟发品,还躺在襁褓时,母亲、祖母唱着山歌哄他入睡,伊呀学语了,父亲就教他学畲族儿歌童谣。在山歌声中长大的钟发品,当过工、农、兵,也当过乡文化员和基层干部。但他最钟情的还是畲族山歌文化,业余从事研究30多年,完成10多本著作,份量最重的还是祖传父父传子的《畲族礼仪习俗歌谣》、《武义畲族三月三》、畲族民间故事集《廊亭拾慧》和《畲族风俗》等书。

  畲族山歌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畲民“肚里有歌人相熟,肚里冇歌出门难”,把唱畲族民歌作为每个民族成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善歌与否是考评族人有无“肚才”的标志。而真正的畲歌对唱是一场比文才、比学问、比记忆力和灵活性的竞赛,更是一场演绎历史展示畲族文化的盛景。若论畲族人能文善歌者,钟发品可谓畲族“名门”之后,所以他从小就热爱山歌收集编唱,畲族人勤劳如牛,热情似火,他孩提时望牛拔猪草和参加生产队劳动,一有闲情就以山歌表达解乏。为收集整理畲族优秀民歌,他经常饿着肚子跋山涉水,有时遇上雷雨刮风天气,人和自行车一起翻入田沟是常有的事。为提高自身文化修养,38岁的钟发品通过成人高考考入中南民族大学进修行政管理专业。后来成了乡镇文化站干部,充分发挥自己特长,于1985年,发动组织第一个在全省畲族村,以乡政府的名义举办“泽村乡首届畲族赛歌会”,为后来畲族乡镇举办三月三畲族歌会开了好头。近年来,钟发品还参加了我县举办的畲族“三月三”风情旅游节策划、编写主持词、创作新畲歌并登台表演歌唱。多次在全县“畲歌畲语提高班”讲授山歌分类和教唱畲歌,传承畲语,倾心培养畲族年轻一代。他所著《畲族礼仪习俗歌谣》一书,收集畲族祭祀、居住、婚事、寿庆、丧礼等五方面习俗行为的歌词,囊括了畲族历史文化、爱情故事、劳动生活、文艺活动的方方面面,是一本畲族文化教科书,多次被知名作家、专家学者作为资料引用,还被中国传媒大学作为辅助教材。钟发品为传承弘扬畲族传统文化作了特出的贡献,被县有关部门授予武义畲族“三月三”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

  炼火传人 蓝陈余

  炼火起源于先民对火的崇拜,是古代“祓除”习俗的遗存。我县南部山区畲族,一直流传着炼火驱邪消灾的习俗。为什么要炼火?一是先前畲民狩猎归来,为庆祝猎物丰收,既能解决饥饿,又能饱赏口福,全寨老小十分快意,大家围着大堆篝火狂欢歌舞。二是火能镇恶驱邪,畲民生病数日不见好转,以为被山鬼汲去魂魄,只要设道场炼火仪式,就能使山鬼放魂附体,病人就会康复(古时代往往把某种契机使病痛好转,就依附是炼火的功效)。三是炼火是除三灾最直接最有效的法术。古人称三灾,有大三灾和小三灾。大三灾是火灾、水灾、风灾,是大星系的毁灭,不仅是地球,而是太阳系、银河系等星系的毁灭。现代语意是世界未日到来。小三灾是刀兵、瘟疫、饥馑。刀兵灾起七日,疾疫灾起七月七日,饥馑七年七月七日。这以六十四个大劫为一周期每个中劫,包含二十个小劫。小三灾是人祸,大小三灾就是天灾人祸。人们要安居乐业,要消灾避祸,畲民先人选择了用炼火这一原始宗教法术,以求保护子孙世代平安。

  柳城畲族镇车门村第十代炼火传人蓝陈余,15岁时跟父亲蓝法林学炼火法,多次为畲族山村进行炼火驱邪消灾道场。后因时代发展,不允许搞炼火活动,渐渐地就停止了。蓝陈余介绍说,炼火首先要选好柴火炭,不能有杂质,特别是铁片、碗片锋之类,选用木炭都要过筛,除去碎末。二是炼火者要避厌,三七廿一日内夫妻禁房事、干农活、挑栏粪及禁止接触污秽物等。三是保护好双脚,不能摔伤破皮,不然容易被炭灼痛。炼火中,炼火者手持独具炼刀,有序列队,齐声呐喊,绕东、南、西、北四道水火门巡行一周后,炼火者口念经咒,开始劈火飞入,先从北门冲进火坛,踏着通红灼烫炭火冲出南门,然而又从东门坛冲入,踏炭火冲出西门,再围中坛快速踩炭火三圈,吹龙角击锣鼓以告之,一切邪恶魔鬼遁地远去,可保一方清静,人畜平安。

  车门村炼火第一代师爷是车门开基太公蓝黄祖,传师学师醮名“法寅”;第八代传人蓝樟树金,醮名“法坤”,是蓝陈余爷爷。蓝樟树金法术最高,赤足踩灼炭炼火可以连日多场施法,据说他踩炭火与耕田时踩在水田里的泥土上一个样,没有不舒服的。蓝樟树金还练成了上刀山这一绝活。施法时,两把刀刀口朝上,他赤足板站在两把各长五尺(1.5米左右)钢刀锋刃上,施法术双脚踩着两把刀锋口,由两壮汉用肩膀扛大刀抬着他上楼梯下楼梯,除站直身体外还要吹龙角摇法铃念经咒施法。他说脚板踩在刃口上,是咒语施法后,感觉如同踏在砖块上一般,凡人看了都心惊肉跳非常害怕。现在,蓝陈余年事已高,但他不顾身体虚弱,仍然坚持做畲族师公仪式,传承畲族祭祀道法,参加过婺城汤溪油菜花文化节民俗表演、武义全国摩托车大赛开幕式表演、柳城十里荷花观光园文艺表演以及“柳竹新桥”三月三畲族传统歌会表演,还到松阳、莲城、云和、遂昌、温岭等地演出。

  彩带在指尖上跳舞的 钟振莲

  畲族彩带,是畲族民间工艺品中最具有民族特色、最主要的一种民间工艺品。畲族婚俗,姑娘定亲日,男方把"定亲礼"送来时,女方的回礼之中一定要有姑娘亲手编织的两条彩带,叫"定亲带"。畲族姑娘与小伙子平时通过对歌,建立感情之后,也往往把彩带作为定情的信物送给心爱的人以定终生。

  据有关专家介绍,浙江畲族彩带配色鲜艳,有红、绿、黄、黑、白、紫等各种颜色交织,不但图案复杂,而且还有祈盼吉祥的文字,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年好合,五世其昌”等。畲族彩带主要的图样纹饰有“十三行”、“十九行”、“水蓟花”、“五字带”、“铜钱帮”、“万字花”、“十二生肖”、“蝴蝶花”、“蜻蜓纹”、“蝙蝠纹”等。由于畲族彩带图案复杂精美,编织前需要精心设计打好腹稿,编织过程中耗工很大,多者几个月,少者也要数天,费时费力甚巨,是很珍贵、很难得的民间工艺珍品。

  钟振莲12岁时就跟阿麦(妈妈)学习编织彩带,从短带、小带织起。家里大人用的禾裙带、裤腰带,彩篮带都是通过她灵巧的小手编织而成。到十六七岁,她能编织大带、长带,各色花格带、字带都拈手能成。编织技术超过了教她的阿麦和婶婶,成为四村八邻织带高手。她编织的字带,纹理清晰,字画变通适度,构图布局简约美观,可视性强,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目前已有十几位知名人士收藏了她的彩带,有些顾客甚至特地前来购买她编织的彩带,每条价格五百元至八百元不等,而且都是买方自已出价。

  钟振莲平时种田采茶农活很忙,编织彩带都是在农闲时抽空编织,为了完成答应客户购带之约,往往加班到深夜。一条二米长六厘米宽的字带,她白天劳动,夜以继日,断断续续抽空编织,半个月就能完成,手技相当老练。

  2013年,钟振莲参加“柳竹新桥”三月三节编织彩带比赛获得二等奖。2016年被评为“践行‘八千’要求,传承匠人精神“先进工作者。

爱跳畲族歌舞的燕子 蓝晓燕

  蓝晓燕,一个80后畲族女孩,一双水灵的眼睛,一个眼神就能“说话”;甜蜜的微笑,让人一眼就觉得心地善良;柔美的声音,让人一听就觉得有一种特殊的亲切;她做事干练,追求完美。她朴实无华,一个地地道道的畲家妹子。

  她喜欢民族文艺事业,她是畲族曲桥舞文化传承人。她把畲族婚嫁表演,执着的当成了自己的人生梦想。她把畲族文化传承,当做追求自己完美人生的目标。

  蓝晓燕出生在柳城畲族镇的一个畲乡小村落。记得小时候,她第一次随父母来到柳城,精彩绝伦的畲家婚嫁表演,让她这样一个从未出过山寨的小姑娘看得眼花缭乱。当时她就在想,要是我能把这样的原生态表演传承下去,推广给全世界多好啊!

  中学毕业后,她几经辗转,童年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她被陆续村里、镇上招聘为畲族民间艺术团做临时演员,由于她能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凭着艺术天赋以及出色的表现,成为艺术团的领军人物,逐步实现着她人生的理想——传承与弘扬畲族文化。

  蓝晓燕对畲族走亲风俗、畲族婚嫁表演、畲歌畲语等畲族文化到了入迷程度。为了让畲族文化得到更好传承与演绎,2017年,蓝晓燕和小伙伴组建了一支名叫“印象山哈”的畲族表演队伍。她们经常到各地去学习,提高演出水平,还请专业老师指导。先后编排出《畲家问茶》、《畲族哭嫁》《原生态山歌》、《阿哥阿妹畲乡情》、《山哈彩带凤凰缘》等节目,多次在县内巡演,还被浙江卫视及各市县电视台选播。“印象山哈”先后被邀请到江西、厦门、杭州、丽水、台州等地表演。她们的节目表演得到省、市、县领导的高度肯定。2018年,蓝晓燕带领“印象山哈”表演团队奔赴安徽、杭州、温州、丽水、青田等地表演,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各地畲民的喜爱。

  鸾凤和鸣唱畲歌雷保平夫妇

  坦洪乡黄干山畲寨有一对爱唱畲族山歌的夫妻,丈夫雷保平中学毕业外出打工12年后,回家创办建材加工业,还当了十年的村委主任,至今任职村务监委主任。说起唱畲歌,他在七八岁时跟爷爷在山上放牛开始学的。爷爷告诉他,学会了唱畲歌,长大后娶媳妇就容易了。妻子蓝春球是隔壁行政村一个半山坡小寨里的歌手,在一次歌会上,她俩对歌时也对上了情,喜结连理成就了良缘。至此,他俩比翼双飞,鸾凤和鸣,双双对对活跃在畲族歌会的舞台上,在畲家的火炉塘边,唱歌堂,乃至山林田间都有他俩的山歌声飘扬。

  2014年至2018年,夫妻俩参加坦洪乡文艺百花会斩获5个金奖。现在,夫妻俩已跨出乡门,参加过柳城畲族镇江下村走亲文艺演出,多次在县政府举办的畲族“三月三”传统歌会上演唱畲歌,还被邀请到义乌、龙游、丽水、杭州各地演出。他们唱原生态畲歌《高皇歌》、《敬茶对歌》、《卖花线》《认姊姐》、《嫁女歌》、《劳动歌》等祖传古歌。夫妻俩还紧跟新时代,深情高歌《畲乡风光似天堂》、《党的恩情唱不完》、《畲族敬酒歌》、《山哈唱新歌》、《畲族传说》、《坦川畲韵》和《凤凰飞麒麟追》、《我是山哈人》等富有时代气息的新畲歌。2018年,夫妻俩双双被县里评选为“武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山歌优秀传承人”,他们传承传播畲族优秀文化的担子更加重了。目前,夫妻俩正积极练习畲族山歌及小品《山哈切字(秘语)》等节目,准备参加一年一度畲族“三月三”盛大节日演唱。

  畲乡百灵鸟蓝伟娥

  柳城畲族镇白马下村是一个畲族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畲民有老教小、会教不会、口口相传、代代承袭畲族山歌及其它礼俗的风尚。整个村寨有着浓厚的畲族文化活动的氛围和扩展环境。1971年出生的蓝伟娥生就一副甜美的好嗓子,她唱起山歌悦耳动听,声音宽阔滋润,具有穿透力,是畲乡唱歌最好听的女歌手,被人们称为畲乡百灵鸟。

  近年来,畲乡百灵鸟飞遍各地。蓝伟娥参加过畲乡风情培训班,主唱《畲乡恋歌》主题曲;为上周云海摄影颁奖仪式唱《敬茶歌》,在坦洪乡百花会上唱《高皇歌》,在柳城畲族镇百花会上高唱《宣平是个好地方》等畲歌,为武义乡愁记录片《梁家山秘境》唱开篇山歌《七个横栏八个弯》,县里还多次邀请她为视频节目中畲语畲歌配音制作。在省第二届风情旅游节江下村三月三歌会上,蓝伟娥登台演唱《畲族三月三》畲族新民歌;在杭州畲族馆婚嫁节目中主唱《拦路歌》,还参加过浙江流动大舞台演唱《畲乡情》;上海东方电视台拍摄畲族端午节民俗节目,蓝伟娥主唱《畲家粽》插曲。为浙江卫视唱《武义是个好地方》(畲语)。还受到观众一致好评。

  2018年,蓝伟娥被县有关部门评为“畲族山歌非遗文化优秀传承人”。

  

  

初审:张莹,终审:周子恒   编辑:张铖倩
  企业信息
 
  每日推荐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 全力推进民政和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 全县城市建设暨“三城同创”工作推进会召开
· 【专题】反诈骗宣传
· 全市“争先创优”行动工作推进会召开
· 学习再深化 责任再压实 实践再创新
· 县委常委开展“七一”走访慰问
· 县委常委开展“七一”走访慰问
·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奋力交出武义高分答卷
·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奋力交出武义高分答卷
·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提振发展信心 积极应对挑战
· 探索融合发展的“联盟机制”选出服务群众的“小村总理”
· 扛起使命担当 致力推动“重要窗口”建设
· 市委改革办来武开展调研座谈
· 【专题】发现不一样的武义端午
 
  热门图片
 
   
  羊角蜜清甜上市  
   
  农业绿色防控显成效  
 
 
   
  满园尽是丰收景  
   
  学游泳 防溺水  
 
 
   
  武义县摄影家协会“华数...  
   
  武义县摄影家协会“华数...  
 
     
广告服务 | 网站简介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 信息合作 | 联系我们 |

武义县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浙新办[2004]48号 浙ICP备05073228号 广告许可证3307234000002
武义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