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武义政府网 浙江政务服务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   微博   手机  
首页 新闻 微聚合 专刊 专题 武川论坛 数字报 图片 人文武义 网闻联播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温泉名城 >> 旅游新闻

东垄村:龙溪流淌厚重人文历史底蕴

2019年05月20日 08:41:51  武义新闻网  网友互动交流  字体:
  记者 鄢子和 通讯员 张建成

  沿上松线过樊岭隧道,便跨越了钱江瓯江交界的樊岭尖,来到原处州府瓯江水域古村落。快到陶村和延福寺,省道西侧有条溪水淙淙山弄打开秀美山水,可谓洞天福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2017年浙江省级首批传统村落申报中,桃溪镇东垄村凭一篇自然人文山水配上祖宗陶渊明不朽名作《桃花源记》制作美篇,就把评审委员会专家“震”了,认为东垄村就是传说中名副其实的桃花源。

  东垄村古时称东龙,“文革”中称东弄,地势北高南低,村北山峦起伏。北西侧海拔978米的坞旋尖与北东侧海拔677米的樊岭尖正好形成东西一线山脊。龙溪自坞旋尖山涧流出,先汇入东垄水库,再穿过东垄村流向陶村和柳城,村落就坐落龙溪两侧。东垄全村268户农户近700人口;陶氏占90%以上,有耕地420亩,山林8800亩,茶叶200余亩。入口有四五人合抱千年古樟,出口有明代万历年间建造单孔石拱桥、陶氏宗祠和古树群,村中心有明代万历年建造的聚乐亭,村中还保存着清代早中叶以来的众多古建筑,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因素历经千年风雨风采依旧。

  5月14日,记者再次造访陶渊明后裔故里东垄村,村文化礼堂正在兴建,全村代表性古建筑俗称“大屋”正在修旧如旧地维修。东垄始祖积公自南宋定居到明代,村庄建筑和人文发祥已趋奠基兴旺态势。万历三十二年(1604),东垄一槚公撰写《新增八景遗诗》:云游樊岭、交岭云松、后洋霜菊,龙进源泉、龟坛石墩、东方朝旭、龟墩坛石、龙井泉源等,建了单孔石拱桥后,又建聚乐亭和吕埠堂,重视文化孝道,耕读传家。“大屋”位居村庄中院路6号,建于清初,坐西朝东,二进二院二层结构,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前厅、正屋、厢房前檐均施牛腿托下檐,附屋宽敞,设施齐全。院墙背上施“工”字花砖,檐下二排椽头砖,墨绘仿木四柱三间式壁画,大门上方石匾外侧行楷阳刻“光联东辟”,内侧题字“榖贻孙子”;门前设踏跺三级。硬山两坡顶。北侧附屋三合院式,二层结构,九间头。大屋建筑清代特征明显,是东垄村清代民居中规模较大的精品,选材和造作较为讲究,其下檐做法有当地乡土风格,文物价值较高。建于清代陶氏宗祠,占地396平方米,坐东朝西,四合院式,门厅面宽五间,进深五檩,明间抬梁用三柱,次间分心用五柱。多次修复,日趋完美。聚乐亭俗称“上屋”,位居西路9号,坐西朝东,占地面积360平方米,三合院式,二层结构,正屋和厢房前檐均施倒卷龙牛腿托下檐。南院路12号清代早期建筑民居,坐西朝东,占地面积233平方米,三合院式,二层结构,大门上方行楷墨书“东华紫气”,内侧“丕振家声”,以及小楷“福、禄、寿、喜”,“五世其昌”书题,文化气息浓厚。中院路3号清代民居,占地面积237平方米,三合院二层结构,正屋和厢房前檐天均施倒卷龙等雕花牛腿托挑檐檩。院墙檐下施三层平砖叠涩,仿木墨绘四柱三间式一斗三升、云波纹壁画,大门上方内侧行楷“北阙恩光”,外侧书题“紫气东来”,硬山两坡顶。村中还有浔阳旧家民居、北院路14号民居等也是比较典型有特色的民国建筑。

  东垄村历史建筑人文遗存众多完好,文物文保单位及登录点多处,其中与陶村共同申报的省级非遗《迎大蜡烛》更是原汁原味,有东垄先民一脉相承的原创活态传承特色。迎大蜡烛是每年元宵节前后盛大庙会的主打节目,活动由村中16个人理事会执事,俗称“十六个头”筹划操作。节前准备工作严格周全,清理卫生,张贴公告,到清山冷坞取洁净泉水以供使用,节前净身戒荤。执事者收集全村每户每人自愿献出的红蜡烛,于年初九将这些小蜡烛融浇成一支够三天点亮的大蜡烛,浇铸大蜡烛象征全村人团结、协作、聚集人心。正月十三,裹粽,演社戏,敲锣提醒大家吃素净身;十四早上5点锣声鸣响进入程序。大蜡烛象征光明吉祥,迎大蜡烛全村总动员人人参与,祈福求顺,大小平安、五谷丰登;全村游毕,于中午11时半进入供奉丁、萧二王“本保殿”,做法事,撤下供品共享神恩,大蜡烛烧至正月十六下午停烧,整理存放,宣告解素开荤,并公布下一轮“十六个头”组成名单。

  除迎大蜡烛民俗非遗,东垄陶氏先祖与延福寺历史渊源深厚长远。江南古刹延福寺始建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东垄始祖积公定居就情有独钟与之友好交游,元代初第五代孙曾一与延福寺结下不解之缘。据陶氏宗谱和延福寺历史记载,曾一公向延福寺捐赠九十亩田,公殁后,延福寺为他建祠立像纪念。明代世祖积公第十世孙韫三公又“与其弟曰韶一、韶二与延福寺僧交好,因怜其贫,遂捐资置田一顷有奇(100多亩),以备殁后供祀祭扫之” 。关于东垄积公五世孙和十世孙与延福寺僧交好捐田捐资事迹,《陶氏家乘》、《延福寺祠堂旧记》、《龙溪陶氏重建延福寺祠堂碑记》等历史文献均有记载。陶氏家谱中还记载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延福寺僧人荡废寺田,将寺田详拨建筑育婴堂,被东垄祖宗发现后,上讼衙门,最后“上司蒙抚宪阮饬府议给寺田,乃能保全无恙”。

  东垄现存陶氏家谱四本,两本为同治癸酉年(1873)修,另两本为民国丙子年(1936)修。东垄陶氏历史上就是一个望族,汉初愍侯公长子清任孝景帝左丞相,封夷侯;夷侯三世孙讳显,仕四川布政;显之五世孙讳标,由进士仕南京丞相……积公定居东垄后,仍出过2个知县、1个县丞和1个府同知。

分享到:
终审:张莹 编辑:张铖倩
 
专题报道 更多>>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专题】反诈骗宣传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专题】发现不一样的武义端午
微博关注
全媒体矩阵
武义e报 武义发布
壶山顶 武义之声
 
中共武义县委宣传部主管 武义县新闻传媒中心承办 浙江在线技术支持
浙新办〔2004〕48号 浙ICP备05073228号 广告许可证3307234000002
武义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公网安备 33072302100003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湖州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