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武义政府网 浙江政务服务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   微博   手机  
首页 新闻 微聚合 专刊 专题 武川论坛 数字报 图片 人文武义 网闻联播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新专题 >> 2019专题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壮丽70年 辉煌70事

超越平凡的楷模 干到实处的标兵

——我县70年劳模的故事
2019年06月21日 08:24:27  武义新闻网  网友互动交流  字体:

  2019年劳模与县领导合影

  70年代周银娣向徒弟传授技术

  50年代劳模朱爱菊

  90年代劳模贾礼相

  新时代劳模张仕恒

  1989年朱真德赴京载誉归来受到县领导和市民夹道欢迎

  省劳模金临巧苦练点钞功

  市劳模刘小剑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参加救灾工作

  □ 记者 高滟铃

  导语:人民推动历史,劳动创造历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县涌现出了一代又一代先进劳动模范。他们中,有汗水沃野、矢志多卖爱国粮的农民,有鞋底磨穿、保障道路安全畅通的护路工人,有爱生如子、潜心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有不怕牺牲、风霜雪雨搏激流的人民警察,有医者仁心、呵护群众健康的白衣天使,有创业创新、带头兴办实业的企业家,有刻苦钻研,屡破技术难关的科研人才,有舍己为公、一心为村民谋福利的村干部。他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诠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

  1950年12月27日至29日,为了发扬广大农民的劳动生产热忱,提高生产效率,我县召开了第一届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出席会议代表共85人,其中还选出了8名代表参加金华地区劳模代表会议。这次会议拉开了我县劳模历史的大幕。

  2019年6月4日下午,我县召开了2019年全县劳动模范暨第二届武义工匠表彰大会,2016-2018年度的20名劳动模范、5个模范集体,及20名第二届武义工匠受到了隆重表彰。

  劳动模范——这个承载着特殊记忆的群体,再次成为新闻热词。

  近70年来,我县劳动模范的热血铸就了一部壮丽史诗,那一个个模范事迹也是我县人民近70年以来艰苦创业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1950年至今,我县被评选出的各级劳动模范211位,其中全国劳动模范7人、浙江省劳动模范25人、国家部委办先进生产(工作)者12人、金华市劳动模范58人;1956-1964年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先进生产(工作)者、积极分子48人、武义县劳动模范61人(劳模人数按最高级别统计,1965年-1977年因故中断我县劳模评定)。

  五六十年代劳模

  1956-1964年是劳模评定以来的特殊时期,这期间的劳模,像傅樟有、涂金地、吕东香、王同浪、朱桂棋等均为农业战线先进分子。除了农业战线先进分子,还有像谢树火、薛天申等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医护、手工、文教、财贸等方面先进生产者。如今已82岁的朱爱菊老人,曾被授予“浙江省1958年度农业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工作者”。

  “我从懂事就开始帮着家里干农活了,那时候生活艰苦,大家都努力干活,插秧打稻我都帮着干,努力干活才能有饭吃啊!”回忆起小时候,朱爱菊感叹道。朱爱菊虽然是个女孩,但体格壮实,在那个缺乏劳动力的时代,她从小就被当成一名合格的“劳动力”。作为桃溪公社云华大队的女能人,朱爱菊工作劲头十足,作风泼辣,风风火火有一股闯劲。春季插秧必须赶季节完成,她在参加突击队运动中,创下日插秧一亩五分的记录,让许多青壮年插秧快手望尘莫及。在夏收夏种“双抢”生产中,朱爱菊能日夜连续干16个小时不休息。“种稻、割稻都是有时节的,我们这边水稻一般种两季,七月早稻成熟被收割后,得立即耕田插秧,务必在八月上旬左右将晚稻秧苗插下。因水稻插下得六十天才能成熟,八月插下十月收割。像割稻,提早割,稻子还不够饱满;如果晚了误了季节,秋季收成将大减,甚至绝收。只有一个月工夫让我们人工收割、犁田、插秧,哪像现在这些都可以靠机器完成啊!”回忆起过去的“双抢”,如今朱爱菊还是觉得特别辛苦,“那时候早上四点天亮了就起床,带了干粮就下田,常常干到晚上八点天黑,有时候活没干完,就摸黑干。”

  大办钢铁工业时,朱爱菊被派到三石谭炼铁厂劳动,不顾风吹雨打、日晒火熏,一口气连续拉风箱1127次,加快了炼铁速度。她这口炉产毛铁2966斤,纯铁1300斤,创下了铁水质量最好,日产量最高的记录。此外,她还虚心学习别人的技术经验,尊重师傅,团结工友,不骄傲自满,脏活重活抢着干。“既然干了么就好好干,就不想着偷懒的小心思了。”在轮班休息时。主动参加运输工作,到山里挑木炭、挑铁砂等,千方百计提高钢铁产量,支援国家建设。

  改革开放至九十年代劳模

  在经历动荡之后,劳模评定又出现了新元素,像周银娣、王小丽等一线工人,朱真德、顾能显等劳动致富带头人,姚美芬等知识分子进入了劳模行列。1995年,国务院授予我县公路管理段油路施工队队长贾礼相为“全国劳动模范”。虽然贾礼相并不是我县第一位全国劳模,但他一生努力,一生奉献的劳动事迹,成为了我县劳模史上一颗璀璨的星星。

  1946年出生的贾礼相是浙江缙云人。曾连续20多次被评为市县交通部门先进生产工作者、县优秀共产党员。1987年金华市人民政府授予首届金华市劳动模范,1988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1987年度浙江省劳动模范,1990年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由于家境贫困,贾礼相1963年就来到了武义参加工作。“那时武义到永康的路还没有通,我来武义都是坐船的。武义以前的桥啊,都是木头做的桥,就靠铺着些石子防滑。武义的路啊,都是泥巴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贾礼相笑着对记者介绍道,“我们公路段那时的办公场所,就是城里一座老庙,靠地垫隔出办公空间。那时的条件是真的艰苦啊,跟现在完全不能比。”

  就这样,这个17岁的小伙子开始了艰苦的工作生涯。那时武义的每一条公路建设都有贾礼相的身影,从县城到周边县市的每一条主干道,从泥巴路到水泥路再到沥青路,每条道路的变化贾礼相都记忆尤深。除了工作努力,他还有着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理想,他给自己立下座右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多尽义务,不谋私利。多年来,他始终秉持初心,对待工作,他争分夺秒,满腔热情;而对待个人的荣誉与待遇,却毫不在意。在处理个人与群众关系时,他首先想到群众利益。在工程管理上,贾礼相严格规章制度。合理调配,狠抓路料的质量和数量,不容一点疏忽。为了节约经费,他是一项一项地算,一个方案一个方案地比较。路基补强需要大量石料,用哪里的石料最合算,他都要亲自跑过才定。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油路施工队精打细算,节约蔚然成风。贾礼相多次谢绝建筑单位高薪聘请他当技术顾问或施工负责。在施工中,做到公事公办,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廉洁自律的本色。

  公路修到哪里,贾礼相就把家安在哪里。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铭记。公路施工常年在野外,不时有不法分子来捣乱,看守工地的责任重大。特别是春节期间,职工一般都不愿留班。从1986年起,他总是让大伙回家过年,自己留守工地,在油毛毡盖的工棚里度过一个又一个新春佳节。有一年除夕,他女儿发着高烧,妻子要他看在女儿的份上回家里过个年,但他却回答说:“我是队长,工地里放着国家几十万元的财产,我不看守,又怎么好叫别人看守。”就这样,他和往年一样,叫其他施工员都回家过年,自己带着小儿子留在了工棚里。“我记得小时候一放暑假我就会去爸爸的工棚里,给爸爸作伴。那时候的工棚啊,就是在工地上找块空地,搭个三角形脚手架,铺上麻油毡,然后找块木板,扣上个锁当门,一个“家”就这么落成了。”回忆起小时候,小儿子贾武缙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有父亲这个劳动榜样,小儿子贾武缙也是干活的一把好手,今年还被评为县级劳动模范。自1994年7月贾武缙分配到武义县公路段油路施工队,他就以父亲为榜样努力工作。多年来,他凭着刻苦钻研、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和自加压力、勇于创新的坚韧意志,立足本岗,扎实工作,业绩突出,多次获得局先进工作者、段文明职工、公司先进工作者等诸多荣誉。在工作中,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找他来做,他都会全力以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仅如此,贾武缙还敢于创新,问题越难钻得越起劲,查资料、搞钻研,由于表现突出,他很快成为机械方面的技术骨干,之后参加金华市交通系统挖掘机技能操作技术标兵竞赛荣获第一名,参加金华市公路系统筑路机械操作技能竞赛荣获个人第一名。为了跟上现代化操作管理,他埋头研究,业余时间也舍不得休息,一遍遍对照机械说明,一次次反复实验,有不懂的就跟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直到弄懂为止。一段时间后,他已熟练地掌握了所有机械的使用及相关日常维护方法,让公司在养护精细化、机械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新时代劳模

  时代虽然在变化,劳模的信念却始终不变,新时代的劳模体现出的是新时代的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像陈增华的技能型,李明焱的科研型,俞学文的综合型等多类型劳模登上新时代舞台。在我县,有这样一位奋斗在一线多年的技能型劳模,他于2007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2010年被授予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他便是张仕恒。

  张仕恒于1995年入职浙江恒友机电有限公司,无论从事何种岗位,始终勤奋学习、恪尽职守。其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让他从一个普通的产业工人,迅速成长成为公司一名高技能人才。20多年来,他先后从事机械维修、电工、电焊工、车床、钳工等岗位。从入职时的不懂技术,成长为一名公司的青年技术能手。这其中的艰辛只有张仕恒自己清楚。主动向他人虚心求教,养成勤学多问的良好习惯的同时,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在提升自己的综合文化水平的同时,还取得了钳工高级证书;之后,他又参加了机械制图、电工维修等多种培训……

  2005年起,恒友公司开始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品牌战略和以精品、精益、精兵“三精”方针为特征的二次创业。作为工装班的班长,张仕恒不畏艰难,勇挑重担,通过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培养了一支爱岗敬业、技艺精湛的工装队伍,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变革和试验任务。

  张仕恒带头学习和推行精益生产,5S管理等先进管理模式,对工装进行改进。在设计制造工装模具时采用防错方法,降低了在生产过程中工装不到位等现象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损耗。45#电镐的工装制作,由于工件形态不规则,工序加工不能一步到位,增加了制作与加工的工作量。张仕恒改进了工艺流程,原本一个月完成的工作量,技改后缩减到半个月,为研制新产品后序试装与试验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张仕恒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积极帮助团队员工共同进步。他以开展岗位练兵与参加各类技能比武为契机,以练促学,以学致用,激励员工成长。由他带领的恒友机电工装班成员,同时也取得了钳工组第三、第五、第七名的好成绩。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2014年,张仕恒获得金华市第二届首席技师称号。

  “我认为像我们年轻匠人要沉下心思,刻苦钻研技术,不断精益求精。以身作则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谈到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张仕恒坚定地说道,“作为来自车间生产一线的工人,我们更要脚踏实地,立足岗位,多学技能,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十年如一日,张仕恒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无私地奉献给了企业。他积极参与新产品研发,先后完成多项技术革新;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创建积极性最高的班组,为公司产品提升,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劳动的内涵在不断更新,劳模的标准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蜕变”,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却是始终不变的秘笈。没有哪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重温劳模历史,想想这些平凡人何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心底就有“信心”,眼中便有光彩,走过风雨看见彩虹,用劳动与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壶山熟水,几重蝶变。当前,我县已摘掉贫困县的帽子,成功跻身全省中等发达县市行列,开启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无论怎样,任何一段征程都离不开劳模的榜样力量。

分享到:
终审:张莹 编辑:张铖倩
 
专题报道 更多>>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专题】反诈骗宣传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专题】发现不一样的武义端午
微博关注
全媒体矩阵
武义e报 武义发布
壶山顶 武义之声
 
中共武义县委宣传部主管 武义县新闻传媒中心承办 浙江在线技术支持
浙新办〔2004〕48号 浙ICP备05073228号 广告许可证3307234000002
武义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公网安备 33072302100003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湖州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