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武义政府网 浙江政务服务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   微博   手机  
首页 新闻 微聚合 专刊 专题 武川论坛 数字报 图片 人文武义 网闻联播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专副刊 >> 和美乡村

一个“空心村”的重生之路

2019年07月01日 09:02:25  武义新闻网  网友互动交流  字体:
  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脱贫的攻坚目标,在发起脱贫最后冲刺的关键时期,空心村的精准扶贫就显得至关重要。精准扶贫攻坚战该怎么打?这是一个尖锐而又普遍的问题。

  沿着去年刚建成的乡村公路,从县城驱车半小时后方可抵达的小村庄——新宅镇道芝村,这里“空心村”的改造已经卓有成效。

  缺乏青壮年劳动力的空心村

  道芝村位于我县新宅镇西部,距县城32公里,是一个省级贫困村。据村党支部书记邱昌法介绍,这个112户,户籍人口有293人的村子,青壮年(18岁—50岁)常住人口几乎没有,全部都是老年人和小孩。2010年全村收入114.8万元,人均收入4751元,经济发展缓慢。

  刚一进村,只见修整一新的村口空荡荡的,看不到几个人影。在村里走访一圈,记者没有看见一个青壮年,遇到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或在家做饭照看小孩,或在路边砌墙务工……

  在水塘边,看见一位奶奶正在给小孩喂饭, “这是我外孙,孩子的爸妈都出去务工了,家里就剩我和我老头子,平时就给孩子做做饭洗洗衣服啥的。”邱奶奶笑着说。目前,邱奶奶每月能领到一定养老保险金,种植的高山蔬菜地以及在村里的一些务工也有一定收入。

  正在和邱奶奶聊天时候,村里开进一辆轿车,原来是外出务工的子女回来看望老人了。被看望的老人叫潘金佐,常年只有老两口相依为命,儿子已经在县城安了家,一年回来就几次。说到这里,老人眼圈有些发红。

  记者在回来路上遇到了邱舍宝老人,她邀请我们去她家里坐坐。邱昌法介绍,她和她老伴都有一定程度的残疾,干不了重体力活,是我们村里的低保户,有一个女儿,还在上学。村里帮忙申请低保后,老人家境不算特别困难,日子还凑合。目前最大的困难是老两口的身体不便。所以家里的大小事情有时就需要邻居来帮个忙。

  道芝村的空心化现象非常明显,即便是留村的中年妇女也并不情愿留下来,一般都是身体健康的原因或是为了照顾有疾病老人而不得已。“在外面挣得比这里多啊!”

  道芝村现在脱贫的主要方式还是外出打工。“只要外出打工就不会贫困,绝大多数村民外出打工就是我们村脱贫的关键。”邱昌法说。

  政府+村民,开创空心村脱贫新模式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像道芝村这样的农村地区空心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常住农村人口越来越少,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闲置的房子越来越多。可以说,现在一些地方的农村基本只剩下“老弱病残”。

  没有足够的青壮年劳动力,谁来扶贫、靠谁扶贫?在不断探索中,“道芝村模式”给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

  一是,政府投资乡村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村民出工出力完成建造工作获得劳务报酬。一方面,农村环境的改善可以吸引外出务工的青壮年返乡创业;另一方面,政府的投资可以直接进入村民的口袋。一位驻村的乡镇干部说:“这就是村民共建共治共享。”

  在道芝村路口,几位大爷正在搬运石料铺设台阶小路,他们的年纪都在60岁以上。其中一位大爷告诉记者,他们一天可以获得80—90元收入。“但这些工作都很耗费体力,你们会觉得辛苦吗?”一位大爷直率说道,“总比在家待着强”。

  道芝村整体居住条件较差,村民住宅多为解放前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土房,2013年5月村里遭遇山洪暴发,30余间土房被冲垮,另有几十间在雨水浸泡后已成危房。这些危旧房一方面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对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形成威胁: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村庄的形象,制约了道芝村的未来发展。鉴于此2014年新一届村两委成立后,在县政府和镇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决定集中对村里的危旧房进行改造。

  为确保危旧房改造工作顺利进行,村两委组织了多次调研,仔细勘察村中危旧房的情况。多次走访农户,就此次改造与村民面对面沟通,宣传各级政府的政策,并听取村民意见。召开了多次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全体会议,就改造方案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村委根据县政府的要求,结合村里实际情况,确定了拆旧方案。

  在红线拆除范围内农户危旧房屋,以土地证及其他有效证件为准,由村集体按每平方米150元统一收购。对无证件农户的猪栏、厕所、伙房、柴铺等临时建筑按每平方米10元标准由村集体统一收购。村集体统一收购拆除、土地平整后,委托县建筑设计院进行平面布置设计,按一户一宅原则,以原有农户老屋地段为依据,根据地段好坏,从150元每平方米到250元每平方米不等的价格出售给村民。

  县农业农村局一共补贴160多万元用于道芝村的空心村改造,在重建房屋时,村里一并解决了路面硬化、污水处理等问题,并对村民自建的房屋的外墙与瓦片给出了要求,符合整体规划。

  二是,鼓励村民自己要动起来,不能懒,激励村民返乡创业。“扶贫的关键在于激发内生动力。让老百姓有获得感有美好愿景才能激发脱贫的动力。”县农业农村局有关人员介绍,生活环境改善了,老百姓肯定愿意支持政府扶贫政策。

  “想过好生活,有劳动能力却不劳动,这是不可以的。”邱昌法说,要是什么都不做就等着政府帮扶来脱贫,这不就等于养懒汉嘛。扶贫先扶志,只有村民有动力了,才会想办法主动脱贫。

  走访的过程中,记者遇到正要去菜地除草的老人。其中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54岁。这些老人说,他们家里的儿子、女儿和孙辈都在外地打工,一年就回来一次,“大家都是这个样子,几乎没得例外”。除草并不需要很大体力。一位老奶奶说,“这个我们干得了”,前面的几位随声附和着。

  如今的道芝村,白墙黑瓦,年轻人也不再是一去不回了,“房子建好后,周六、日,经常有外出务工的村民回来呢。”邱昌法说,道芝村就像是中国农村脱贫攻坚战中的一个典型缩影,正在逐渐从贫困的泥潭中摆脱出来,焕发新生。

分享到:
终审:张莹 编辑:张铖倩
 
专题报道 更多>>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专题】反诈骗宣传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专题】发现不一样的武义端午
微博关注
全媒体矩阵
武义e报 武义发布
壶山顶 武义之声
 
中共武义县委宣传部主管 武义县新闻传媒中心承办 浙江在线技术支持
浙新办〔2004〕48号 浙ICP备05073228号 广告许可证3307234000002
武义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公网安备 33072302100003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湖州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