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武义政府网 浙江政务服务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   微博   手机  
首页 新闻 微聚合 专刊 专题 武川论坛 数字报 图片 人文武义 网闻联播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温泉名城 >> 旅游新闻

袁世荣雕出五彩斑斓的萤石世界

2019年07月12日 09:31:00  武义新闻网  网友互动交流  字体:

  袁世荣近影(右)

  通讯员 王东方

  不久前,武义县晶彩工艺品公司的负责人袁世荣收到了一份惊喜:其萤石雕刻作品《香薰》入选“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的证书。该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工艺美术馆承办,于2019年8月18日至9月7日在中国博物馆举办。双年展之后其作品将被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的唯一一件萤石作品。

  袁世荣,1971年出生于有“萤石之乡”之称的武义。1991年,袁世荣开始接触到萤石,跟着别人做起了萤石的生意,至今走进萤石那五彩斑斓的世界已整整28年。

  袁世荣认为,萤石形状不一,雕刻每一块萤石都是一个重新开始。从第一块石头到第一万块石头,这里面有很多经验可以积累,都是从零开始。雕刻人不仅要用自己的聪慧和技术赋予萤石新的生命,还需给它注入活力,达到逼真的效果。当然精力、经历、阅历、生活、经验、观察能力、文化底蕴、绘画能力、审美观等也都囊括其中。为了让自己设计和雕刻出的作品达到传神的效果,他常放下手中的工作,扑到大自然的怀抱,去感悟天地之灵性,去解读美玉其中的内涵。

  如作品《香薰》,原材料是从内蒙古得来的,原石重100多公斤,经过近3个月的精心雕刻成品只剩下了约10多公斤,高73厘米。由1个尖顶、4个大小不一的圆球和1个基座组成,每个圆球各雕有4只耳朵,每个耳朵上各有一个耳环。令人惊奇的是耳环不是扣上去的,而是直接在原石上雕刻而成,无一缝隙。整个作品上还雕刻着云雾、花草等,端庄而美观,令人叹为观止。作品《山水人家》的房屋、山水、树木、人物栩栩如生。一叶小舟顺水而来,一个小孩开出大门探出头,看到舟中的来客,脸露喜悦之情,回身想去叫大人来迎接的形态跃然而出。袁世荣说,这件作品构思不算,仅雕刻就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

  袁世荣介绍,萤石具有少韧性、呈断裂面、易划伤、质脆,容易碰裂的特点,所以雕刻起来要特别小心,要一点点的往里磨。雕刻萤石时是由外向内的,拿到一块石料先看形、色来决定雕刻什么,先画出大概的轮廓,慢慢用电磨机具磨,一边画一边雕,一件成品少则三四天,多则个把月,甚至几个月。在雕刻时,手指还经常被划伤,有时候飞出来的几乎用肉眼看不到的碎石划破脸部也是正常的。雕刻好后,成品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抛光,要用不同粗细的砂纸来打磨,雕刻细致的地方必须要用手工去磨,萤石怕高温,打磨时要有水一直冲刷,不然就会爆裂,完成一件作品的难度和不易可想而知。令袁世荣欣慰的是,妻子黄娟嫁给他后,也渐渐喜欢上了萤石,并成为了他最得力的助手。女人心细,袁世荣经常将需细雕、精雕的程序交给妻子来做。

  在袁世荣的萤石展览馆里除了各种工艺品,更多是萤石标本,大大小小有2000多件,有的如珊瑚,有的如小鸟,有的似钻戒……形态各异,琳琅满目,温润而有光泽。袁世荣说,很多萤石标本不用雕刻就是一件很好的艺术品。展览馆里一块白色萤石上,生长出一蔟蔟绿色的萤石,如盛开着一朵朵绿牡丹,令人叹为观止。而另一块萤石标本形态如外蒙未分离出祖国时的版图,重有1吨多。袁世荣介绍,这块萤石标本叫“无根石”,是从江西一处深达280多米的采矿场挖出来的。当时这块萤石就吸附在矿洞的壁上,是用工具直接从石壁上取下来的。就是说这种原石与别的石不是连接在一起的,就像家里的装饰品一样,如镶锲上去的一般,取下来就行,所以称之为“无根石”,很是难得。

  对于萤石,袁世荣越玩越痴迷,只要听说哪里有好的萤石,他就会放下任何手中的活赶去,有时候经过上千里路过去,萤石却已被别人买走了。20多年来,袁世荣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安徽、福建、内蒙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好的萤石往往都是在上百米、几百米的矿井下,袁世荣经常涉足于此,打着灯光,在深矿井中寻找心目中的萤石。把萤石从深井中开采出来,拉出井口,运到武义,经常要用个把月时间,其中的劳累,所花费的精力不是几句话所能表达。

  在采访中袁世荣还向笔者介绍了萤石相关知识。因其在紫外线或阴极射线照射下会发出萤火虫一样的光而得名,古代的夜明珠就是由萤石制成的。长期以来,萤石一直被视为工业原料,以吨论价,而它所具有的观赏性几乎被完全忽略。萤石晶体形状规则,色泽艳美,晶莹剔透,具有大自然赋予的“千赏不烦、百观不厌”的艺术效果。萤石色调丰富,一般呈绿、紫、玫瑰、白、黄、蓝、紫黑等色,在结晶学上属等轴晶系,常呈立方体、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的单晶及其聚型、或不规则粒状集合体。

  袁世荣介绍,我国开发利用萤石的历史相当的悠久。早在7000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人,就已选用身边美丽的萤石来制作装饰品。武义萤石从上世纪20年代就已开采。1942年5月23日,日本侵略军入侵武义后,为了抢运萤石,于1943年春,从金华、武义强拉数万民工,毁田拆屋,建造由浙赣线金华火车站经杨家至武义县城的简便铁路40多公里,掠夺了大量的萤石资源。

  说起这段日军抢掠武义萤石的屈辱历史,至今袁世荣还很是愤慨。他说,现在祖国强大了,这些屈辱历史不会再重演。他要静下心来,吸取多方营养,精益求精,不断创作出人民喜欢的好作品,为“萤石之乡”的美誉作出自己的贡献。

分享到:
终审:张莹 编辑:张铖倩
 
专题报道 更多>>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专题】反诈骗宣传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专题】发现不一样的武义端午
微博关注
全媒体矩阵
武义e报 武义发布
壶山顶 武义之声
 
中共武义县委宣传部主管 武义县新闻传媒中心承办 浙江在线技术支持
浙新办〔2004〕48号 浙ICP备05073228号 广告许可证3307234000002
武义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公网安备 33072302100003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湖州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