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武义政府网 浙江政务服务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   微博   手机  
首页 新闻 微聚合 专刊 专题 武川论坛 数字报 图片 人文武义 网闻联播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专副刊 >> 特别报道

从“新安江人”到“武义人”

——70年新安江水库移民安置篇
2019年07月22日 09:36:00  武义新闻网  网友互动交流  字体:

  1959年,移民前的界首村

  初来乍到移民屋

  喜看今日矗高楼

  □ 记者 潘刘侠

  1959年9月,新安江水电站开始蓄水。1960年4月,新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第一台机组开始发电,从此强大的电流源源不断地送往华东大地。出于水库蓄水需要,凡海拔108米以下皆沦为水域,在该水域内将淹没遂安和淳安2座县城、3个镇、5个农村集镇、1377个村庄。那年,先后近30万人满怀希望告别故土,迁移至浙江、江西、安徽等地,迎来新的生活。

  据《武义县志》(1990年版)记载:1962年—1967年,我县先后接收安置新安江水库移民821户、3815人,迁入寺后、邵宅、桃溪滩、履坦、要巨、王宅、徐村和桐琴等8个公社,建立了24个生产大队和1个生产队,并从当地老队划拨出6558亩田、32亩地、570亩山作为他们耕种之用。从此,在武义的大地上,就有了“新安江人”与“武义人”、“新社员”与“老社员”的不同称呼及其人群。

  三代同堂 感受移民村巨变

  仲夏时节,走进壶山街道上端头村光昌自然村,一个美丽的移民村呈现眼前。一排排一幢幢楼房整齐规划。穿过干净整洁的主干道,记者来到了村民刘中平的家。从门口望去,宽敞明亮的二层小楼,平整干净的院子停着一辆农用三轮车,院子的枣树已经挂上了青涩的果实,墙角的茶树长势旺盛。“快请进,快请进。”一进院子,刘中平憨笑着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和记者打招呼。走进客厅,一整面墙上挂满了全家幅、生活照、结婚照等,照片或黑白,或彩色,一张张、一幅幅浓缩了个人、家庭和时代的变迁。刘中平笑意盈盈地介绍,小楼只有夫妻俩住。儿子去年在村子里盖了新房子,平时走动也方便,日子过得可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眼前的场景,让人很难想象几十年前光昌村的穷困景象。“这和刚移民过来的时候真是天壤之别。”说起移民后的生活,刘中平黝黑的皮肤,似乎诉说着那段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岁月。1966年,18岁的刘中平响应国家号召举家迁居武义。“当时我们一家7口迁过来,就带了些生活用品。”刘中平说,家里7口人,分到3间泥土房,还要隔出卧室和猪圈,非常拥挤。虽然国家在建房资金上给予了全部支持,但要异地重建家园、添置农家具、日常开销也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移居武义以后,起初村民年年靠借粮食度日,今年借了明年还,还了再借,借了再还。“那时候和周边村相比,光昌村是最落后的一个。”刘中平颇有感慨,哪能想到,日子能变得这么好。

  当时,背井离乡的移民大多被安置在田地相对比较富裕的武义北部,本来应该说,这样的安排还是不错的。但是对于初来乍到的移民来说,这里没有高山木材好砍,做饭烧菜用的都是茅草稻秆;这里没有青砖楼房好住,满眼所见净是黄泥房平房;这没有青石板路好走,出门全是黄泥路。特别是当时分到的都是土瘦水冰的“冷浆田”“烂糊田”,种水稻僵苗不发,种旱粮泥土板结难操作,且产量极低。改造烂泥田提高粮食产量,解决村民温饱成了当务之急。于是改造低产田的战斗打响了,村民们起早摸黑挖深沟、排积水,并在田内撒生石灰暖土,同时采取烧木灰、稻草还田等办法提高泥土松软度和透气性,把昔日的“冷浆田”改造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田。

  “对于小时候的印象,就是老房子和猪圈。”刘中平的儿子刘风华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日子渐渐有了变化。为了改善居住环境,1978年,家里东拼西凑花了1万多元盖了小平房。去年还在村里造起了气派的小洋楼。孙女刘珈嘉今年22岁,她对淳安老村的印象,只能从爷爷家挂的老照片和爷爷讲的故事了解一二。

  崭露头角 在贫困中寻找出路

  穷则思变。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融入武义的移民村,在各村领头人的带领下,一个个崭露头角,先后富裕了起来。

  1965年迁入武义的杨岸村,村党支部率先在村子里办起了武义制笔厂,引领村民进厂当工人,使得该村移民人均收入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1995年,制笔厂“方菱”牌系列活动铅笔被评为北京国际精品展览暨经贸洽谈会组委会优质产品奖。全村工业产值达500.4万元,企业固定产1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800元,村民们住上了崭新的楼房并用上了彩电、冰箱、煤气灶。200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80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1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500元。村办武义制笔厂一度红火,杨岸村成为我县24个新安江移民村的新生样板。2005年6月17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市、县领导陪同下考察杨岸村,省级文明村、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数不清荣誉,令杨岸村两委奋发向上……

  1966年迁入武义的余家村,面对迁居后村民生活的穷困,村党支部率领村民开辟了60亩比较贫瘠的山地,开荒种植茶叶。70年代初,他们走上了科技兴农之路,一边继续开垦荒山,一边从杭州请来种茶师傅辅导茶叶栽培技术,将全村195亩荒坡全部开达成茶园,还在村里办起了粗制茶厂。辛勤的汗水换来丰厚的回报,1977年,村集体收入从1969年以前的零收入上升到2.5万余元,原先的荒山成了“绿色银行”。2000年,余家村年人均收入提高到了4000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12万元,成为了全县闻名的“茶叶村”。

  1960年迁入武义的胡家村,也在村里领头羊的带领下,陆续在村里开起了小工厂,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电珠灯泡村”。现已被黄龙工业园区包围的新建村,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正吸引着外地客商投资创业的眼球。

  安居乐业 探寻移民村的幸福密码

  武义一中退休教师严桂根也是新安江移民队伍中的一员,他专门为界首村编著出版了《为了新安江水电站纪念移民五十周年》一书分发到各家各户,也曾踏访武义的24个新安江移民村,感受村村新貌。严桂根说,自1959年开始,当时仅3岁的他便随父母经历了“后靠云林—重返故园—外迁金华—重返山岛—再迁武义”前后五次、头尾七年艰辛曲折的大移民。当时“新安江人”拖儿带女、挑担扛柜的移民场景,还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历经之前多次的大迁大返,一路的辛酸早已使界首人的心灵变得疲惫和脆弱。严桂根说,当时搬来武义之前刚好是从1964年跨入1965年,在这么一个跨入新一年的时候,移向一个新的地方,同村人曾有过很多的想法,不知是否意味着界首村移民在告别痛苦的过去,迎来美好的未来?

  事实并没有令他们再度失望!当汽车把他们和家当运到界首新村时,当他们走进一排排由国家统一建造的泥墙平房时,当他们看到村里那一大片相连的田畈时,一颗悬着的难以言表的心终于找到家的归属。他们选择在武义这片热情的土地上安居乐业。

  进入新世纪,迎来新机遇。一批批新老移民走出村庄,有的从教、从商、从政,大有建树;有的办厂当老板,颇为风光,更多的务工赚钱,富裕生活。随着我县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越来越发达,叶棋、界首、新建等一个个移民村,都搭上了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航母”,大显身手,大干快上,大变面貌。

  如今的叶棋村,已经被葱绿如云的樟树所环抱。走近叶棋村,几乎只见绿树不见村:满目绿色,房前屋后绿意盎然,环村大道绿树成片。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到了叶棋村。村四周的公司、企业多起来了,村民们与时俱进也“转型”了。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叶棋村外来务工人员多,厂房、住房需求量大。经县民政局水库移民发展中心审核,为该村发放大中型水库移民补助资金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利用补助资金,叶棋村修建厂房、建造店面等,通过出租厂房、店面,让村民得到收益的同时也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而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长又可以帮助该村进一步推进项目建设,产生新效益,形成良性循环。

  如今,村集体收入达200多万元。利用大中型水库移民补助资金,村内各个项目如期开展,道路建设逐步推进。目前,叶棋村共有1.2万平方米的厂房用于出租,2017年盈利103万元;用于出租的店面有33家,每年收入可达45万元;在叶棋村综合楼一楼开设超市,每年收入可达10万元。现在,叶棋村为该村常驻人口每人每年发放“红利”和适当的煤气补贴,还专门为老年人发放补助金等。

  从草棚泥房穷人家到家家户户住新房,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集体搭台全民创业,当年新安江水库移民从移居武义的那一刻起,不畏艰难、不甘贫穷、抢抓机遇,走出了一条条独具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用行动和智慧描绘出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分享到:
终审:张莹 编辑:张铖倩
 
专题报道 更多>>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专题】反诈骗宣传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专题】发现不一样的武义端午
微博关注
全媒体矩阵
武义e报 武义发布
壶山顶 武义之声
 
中共武义县委宣传部主管 武义县新闻传媒中心承办 浙江在线技术支持
浙新办〔2004〕48号 浙ICP备05073228号 广告许可证3307234000002
武义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公网安备 33072302100003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湖州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