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一纸素笺写满相思,跨越千山,走过万水,才能到达思念的彼方。
70年后,一缕思绪涌上心间,指尖轻点,不及一息,便有嘘寒问暖的关切。
从一封封传递心意的信件,到一个个指尖轻拨的号码;从代表“土豪”身份的“BB机”、“大哥大”,到现在成为“生活必需品”的智能手机;从原本以收发邮件为主的互联网通讯,到现在QQ、微信、微博等信息“以秒计算”的快捷交互……70年来,科技的进步从未如此深刻的改变着武义人相知相交的过程。书信、电报、固定电话、移动手机、互联网、5G网络……时代变迁中,十年宛若隔世。然而不论是哪一种通讯媒介,它都在特定历史时期甚至现在留下了自己的独特烙印,成为了武义父老乡亲的共同记忆。
信件包裹: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写信,对于当前信息“爆炸”时代的人们来说,可能早已陌生,或者仅仅成为了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活动。然而,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间段,书信是很多人最常用的联系方式。或者说,除了“远处靠走、近处靠喊”的短途通讯外,人们的远程通讯基本靠书信维持。“家书抵万金”的弥足珍贵,源于那个时代通讯的手段匮乏与时间漫长。
“在我小的时候,村民们都是通过手写的书信与远方的亲人联系的。那时候我们村里念过书的人并不多,有时候收到信还要让几个识字的人帮忙念。常常在傍晚,大家聚在村口的大石头旁,听着识字的村民念出信件里各种热切的话语,喜怒哀乐都在其中。而想要写回信的人,则将自己想说的话口述,请人代笔写好回信,第二天早早去乡镇驻地的邮电营业处,将信件寄出去。”对于现在的老一辈来说,从信息不发达年代走过来的他们,深刻知道“等待”这两个字代表的漫长含义。
1949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统一管理全国邮政与电信,翻开了我国通信行业的新篇章。那时,电话是高不可攀的稀罕物,人们通信只能靠书信维持,每次投递出一封信件,都很难预测这封信会走多久,会不会走丢。“上世纪50年代,步班邮路是主流,从武义县城到董处、少妃、瑶村、朱王等地方都有邮路,后来有了自行车邮运,到1969年7月的时候,我们县里开辟了第一条县城至杨家的摩托车邮路。”1977年,还是年青小伙的张应时进入武义邮电系统工作,一干就是42年,亲眼见证了武义地区通讯方式的变迁。
“从步行邮运,到后来自行车、摩托车上阵助力,等到我1977年参加工作的时候,汽车也加入了邮运行列。1986年底,全县共有邮路和投递线路49条,单程长度1471公里。其中,汽车邮路4条,单程长度94公里,自行车邮路29条,单程长度900公里,步班邮路16条,单程长度47公里。那时候,县城投递有5个道段,全县34个乡镇每天投递一次。有553个行政村、2015个自然村已经通邮,通邮面积达97%。”张应时说,“那时候,主要邮政业务是函件、包件、报刊发行等。交通工具的提速升级,代表着收件人等待时间的减少。对于那时的人来说,等候邮递员的信件包裹投递,那种期待感就像现在我们拆快递一样。无论是那些贴着邮票,细心书写了收信人和寄信人地址的信封,还是花样的信纸和书写的钢笔,或是那句寄予不同情感的‘见字如面’,都是实实在在温暖的记忆。”
“现在我们联系对方,QQ、微信都很方便,写信这种传统的交流方式已经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我觉得,书信那种给人独特的亲切感和情感共鸣,就像窖藏的陈酿一样越陈越香,永远也无法被替代。”张应时说。
电报电话: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最开始的电报电话,一个字,贵!”西联乡村民徐菊女今年已经70多岁了,如今手机已经用得纯熟,常常给子女打个电话就是半小时。“这在几十年前是无法想象的。以前和子女打电话的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电话费太贵了,先挂了!现在,想聊多久聊多久。”
传统信件毕竟时间漫长,但倘若家里有急事时,电报和长途电话成为另一种较为奢侈的选择。不像我们现在,打电话可以一两个小时,那时人们的通讯,时间就是金钱,字数就是金钱,简短和精炼成为了大家交流沟通的一种独特现象。徐菊女说:“比如电报,最开始大概是每个字0.07元,到1992年时候调整为0.13元一个字。那个时候特别需要斟字酌词,‘病危’、‘住院’、‘速归’等是当时电报的常用短语。”
据记者从武义邮电志了解,早期我县电报借用电话传报,1962年方才开辟金华至武义专用电报电路。1977年,武义电报业务量是1.04万份,到了1986年,增长到2.94万份。1987年,武义实现电报传发自动化,后来逐渐开办了庆贺、吊唁礼仪电报、请柬电报、鲜花礼仪、慰问礼仪等业务。“尽管电报业务量迅速增长,当时它仍然不是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选择,只有遇到急事才用它。同一时期,电话的日益便捷又逐渐取代了电报的地位,成为了武义人交流沟通的新潮流。”
“最早武义用的都是磁石电话,它不像自动电话这样直接拨号就能打通,而是需要打到邮电局总机,再由话务员转接,才能和对方通话,打电话时都要通过‘摇把子’才能联通。”据邮电系统员工介绍,“1951年武义在市内(县城)电话这一块,始装有磁石电话一台,容量20门,后逐渐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磁石交换机8台,容量840门。至于农村电话发展更快些,1986年底有磁石电话交换机40台,容量1710门。而且当时电话通信质量也不好,有时候会出现断线或者串线的情况,所以一通电话要处理很久。在邮电局打电话时,要先登记、挂号、排队、预交押金,然后坐着慢慢等接线。”
武义最开始用上市内电话用户交换机的,有东风萤石公司、武义棉纺厂、水泥厂、有机化肥厂、周岭矿、公安局、武阳楼、供电局等单位,基本以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为主。直到1982年2月,武义才开始有私人电话,到1986年共有私人电话8家。而电话这个“王谢堂前的燕子”,飞入寻常百姓家中,还要靠程控电话的普及。
“磁石电话历史时间段很长,1986年,武义开始用纵横制电话取代磁石电话,实现了固定电话从人工接续向自动接续跨越;1992年开始,武义开通程控电话,真正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自动拨号。”当时间即将跨越世纪,程控电话网络的铺开,使得一户户家庭固定电话使用成为了可能。1996年6月,武义实现乡乡通电话;2000年底,实现村村通电话;2005年年底,全县固定电话用户已达88167户。家里有没有通电话,成为了大家衡量家庭收入水平的一个评判分项。
寻呼机大哥大:
移动畅游天下间联通四海任我行
“腰里别着BB机,手里拿着大哥大,两个字,阔气!”
如今已经40多岁的市民许先生,喜欢收藏老物件,他向记者展示了他曾经用过的一个老寻呼机。“我记得是1992年的时候,武义开通了无线寻呼业务。寻呼机作为一种时髦的通讯工具闯入了武义人的视野。当时我家经济条件还可以,入手了一台寻呼机,我们叫它BB机。那时候,皮带上别个BB机,一句‘有事call我’,显得潇洒又时尚。”
“寻呼机分为数字机和中文机,数字机别人呼进来只能看到一串数字,汉字机相比数字机要方便许多,可以直接显示寻呼人的姓名、电话及事情内容,但寻呼机没有通话功能,要通话还是得找到电话。”许先生说道,“回电话的时候需要排队,有急事呢还要麻烦传呼台,让人家帮忙多呼几遍。虽然很麻烦,但毕竟能直接联系到个人了,在当时也是很受欢迎的。”
而“大哥大”,作为寻呼机的黄金搭档应运而生。它的出现,真正让通讯“动”了起来。“买一部‘大哥大’需要花费上万元,而且通讯费用昂贵,只有少部分人有能力购买使用。当时在武义,一个月需要50块钱月租费,通话费是一分钟5毛钱,再加上双向收费、漫游费等等,话费相当高。”许先生回忆道。
“那个时候,性格外向的人,会整天手拿大哥大,吃饭喝茶谈判,往桌上一放,就像押上了一个富贵的筹码和权杖,立刻会获得多一份尊重,生意谈判也因此变得轻松。性格收敛的人,会将大哥大放在擦得铮亮的老板包中,老板包夹在腋下。适当时拿出来,拉出长长的天线,花上一元一分钟的话费,在人群里喊上一句:‘喂!喂!听不清,你再说一遍。’便引来无数惊羡的目光。那个年代的人们很淳朴,从不隐藏自己对别人的仰慕之情。很多人因为有了大哥大,迅速打开了自己的社交圈。一时间,梳大背头、抹发胶、手持大哥大,成了不少人理想中的富人形象。”
从“大哥大”开始,移动手机进入了自己的发展黄金时间。这期间,小灵通在武义短暂出现过。它单向收费、通话清晰,当时被认为是最环保、最绿色的通讯方式。“2001年7月,武义电信局正式开通小灵通业务,共安装小灵通基站200多只,3700多用户,范围主要是武义县城。后来逐渐延伸到桐琴、泉溪、履坦等地,到2005年年底,用户数已经达到了34173户。那时候基本人人都有一只小灵通,100多元也不贵,却非常实用。”
作为固定电话和移动手机的过渡产品,小灵通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除了武义电信推出的小灵通业务,武义移动推出了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业务,武义联通推出了新时空CDMA、GSM业务等,各电信企业推出的业务品牌,形成了多样化的消费选择,武义移动通信市场的大门已经敞开。
互联网智能手机:
天涯海角成邻里山南海北转瞬间
从摩托罗拉到诺基亚再到后来的三星、苹果,90后武义青年刘亦轩的手机基本一年一换,一直走在了时代的前沿。他的青春成长,经历了那个通讯工具变革最“爆炸”的年代。“我上高中时,大家了解外面信息的方式还是电脑上网。那时候,谁要是喊一声‘去上网’,响应者可谓云集。后来渐渐手机上网就多起来了。我的手机经历了2G、3G、4G时代,换了一堆,现在5G都快铺开了,更新换代真是太快了。我上大学时,还是翻盖机比较多,那时候上网慢,看个小说流量都不够。而今天,不论是在武义哪里,随处可见使用智能手机的人。上网,移动支付,拍照,听音乐,看电视,发微博,聊微信,玩游戏……”
“去上网”,短短三个字,却是武义80、90后一代人的回忆。1995年年底,县邮电局内部通过金华公用账号可以登入Internet互联网。1997年1月,开始向用户提供服务。随着宽带ISDN技术的实用,用户上网传输速率提高到64K至128K,网吧也开始在县城相继出现。从此,网络互连带来的爆发式地发展,武义人用上了电子邮箱、QQ、微信等网络通信工具,极大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内容。
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如同曾经的电话一般,手机也从“奢侈品”变成了人人装备的“必需品”。2002年10月,武义移动的GPRS、WAP服务投入商用,具备和开通GPRS功能的手机,可以享受多媒体彩信、报纸、股市、银行等业务服务,随登录移动梦网或互联网。除语音沟通外,发短信开始普及。人们用手机精心编写出或幽默、或深情、或祝福的话语发送,让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而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公司还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些适于外出人员的手机卡,比如亲情卡、长途卡、包年卡,降低了通话费用,让亲人间的沟通更及时更畅通。当时,大家认为一个手机发展新的巅峰已经到来时,谁曾想,它却仅仅只是个开始。
“我是在外地上的大学,当时离开家,老妈嘱咐我一天一个电话打回家。后来有了WIFI,视频通话成为了我和家里人最常用的联系方式。每天都能看到家里人,就感觉自己和在家里面一样。”刘亦轩说,“从奢侈品到必需品,从提速降费到携号转网,信息时代的到来,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却如此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周围的世界。然而不管是什么方式,不管通讯工具怎么发展,有一点我坚信,那就是通讯传达的情感不会变。”
天涯海角成邻里,山南海北转瞬间。从最开始的信件、电报、电话、大哥大、BB机,到现在的互联网、智能手机,变与不变中,武义通讯事业一直和时代同行,传递着彼此的关切关怀,成为武义人民传递幸福的最好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