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滢洛
将焦距拉长,从壶山书院、半月池、宣平务本学堂,一张张黑白照片中,看到武义教育的历史沧桑。沿着历史轨迹前行,70年后,一张张彩色照片,一幢幢崭新的现代化教学楼,串起了近一个世纪的沧桑岁月,它不但记录了武义教育格局的数度变迁,也成为武义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动缩影。
五六十年代
草堂中起航
“妈妈,快看呀,我的新学校真大、真漂亮!”新学期伊始,壶山小学的一年级新生兴高采烈地参观新校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熟溪北路89号,这是壶山小学历史上的第3次搬迁,不仅扩大了办学规模,还提升了学校形象。从壶山上街184号、壶山上街137号、北岭校区到现在的熟溪北路89号,4个地标承载了壶山小学70年来的沧桑巨变。“壶山之麓,熟溪之畔,再找不出这样美的校园了。”原壶山小学校长李建生感慨地说:“1981年,我分配到壶山小学教书,当时还在壶山上街184号,教室是50年代建造的砖墙木架结构,总共8个教室。低矮的泥瓦木结构教室,破旧的木制课桌椅,上课学生总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到了80年代,学校新建了一幢教学楼,功能比以前多了一点,增加了食堂。”1998年,武义一中搬迁,原本的老校舍给了壶山小学,这是壶山小学的第一次搬迁。在之后的日子里,我县不断调整、优化教育布局,2014年,壶山小学搬迁至北岭新区过渡办学,2017年秋学期完成三度搬迁,从北岭新区搬迁到熟溪北路新校址。至此,壶山小学从半月池上的悠悠古桥,到巍巍壶山的阵阵清风,时空转换,改革与发展成为壶山小学的主旋律。
泥屋、泥墙、破课桌;电灯吊扇油蜡纸……这些成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的代名词。1958年,24岁刚刚化学专业本科毕业的朱龙生被分配到武义,开始了他在武义一中的教书生涯。
朱龙生回忆到:
1958年,学校开始使用“武义第一中学”校名,又是第一次开办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校址设在孔庙和城隍庙。当时办学条件很艰苦,孔庙是教学区,城隍庙是生活区,没有像样的教室,更别说实验器材了。开学第一学期,教室临时安在一间破房子里,旁边就是学校的炊事间,上课时能听到“笃笃笃”的切菜声。
破旧房子里的朗朗书声仿佛还在耳畔,从孔庙到半月池,再到参与规划熟溪河畔的一中校区,如今朱龙生又走进武义一中莹乡路的新校区当起了二胡指导老师,他是武义教育发展脉络的参与者,更是武义一中发展的实施者和见证者。
几十公里外的云华乡,当时的孩子们连像样的校舍都没有。1981年,武义中义律师事务所律师陶锡金到云华乡皮子源大队大合自然村(现已经并入柳城镇)的村小任教,在大合村地势最高处,有一排四间、一层高的牛栏铺,那里便是大合自然村的小学。“牛栏铺小学”中间隔了一堵高约1.5米的泥墙,南面两间做牛栏,北面两间是学校的教室和教师办公场所。教室里除了一张不到两平方米的木头黑板、4张长条桌子和凳子,别无其它教具。即便如此,能坐在教室里听课,对于当时的农村孩子已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和新中国成立前一样办在祠堂、庙宇和民房之内,新建校舍也大多简陋。随着学龄儿童的增加、初等教育的普及,特别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政府不断加大学校基本建设的投入。1985年起,全县进行了大规模的校舍修缮与危房改造,至1990年底基本完成。2013年我县启动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大刀阔斧地进行,中小学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七八十年代
众人拾材火焰高
2018年9月1日,武义一中新校园正式投入使用,新校园位于县城莹乡路,投资4.8亿元,行政图书楼、科技馆、教学楼、学生公寓、食堂、体育馆等建筑均为粉墙黛瓦的徽派风格,简洁、大气,别具一格。这是继1998年之后,武义一中再次搬入新校园。从孔庙到半月池,从熟溪河畔到莹乡路,我县最高学府武义一中几度搬迁,是我县校舍建设阔步向前的一个缩影。
1962年,因国家经济困难,紧缩开支,学校维修校舍坚持“不塌不漏,不得装潢、油漆、粉刷”的原则。全县校舍修缮和扩建工作被暂时搁置。但是全县各学校师生、社会力量携手推动城乡教育向前发展。
武义一中64届高中毕业生孙赐福回忆到:
1959年开始,国家进入三年困难时期,武义一中刚合并初创,办学条件艰苦,学校带领师生动手建大操场。两校合并,武义一中设在孔庙,这里是原明招中学的校址。当时在半月池西侧有个操场,面积约3个篮球场大,两侧都是教室,操场上的体育课常常影响到教室里的上课。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这个小操场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学校必须建一个大操场。1958年秋季开学不久,在体育老师吴宝南带领下,武义一中在书台山下动工兴建大操场。这个地方是废弃的居民区,我们推倒土墙、清理菜地、平整地面。全校师生利用体育课、劳动课轮流上场,一班接一班地干,就靠锄头、畚箕、扁担和双手。原西寺溪从操场中间流过,把场地一分为二。学校决定让西寺溪改道,从书台山脚开挖长约200米、宽3米的水渠,让水随山脚流下。山脚的土质很硬,都是山岩和白石泥,学校动员我们从家里带来开山锄、十字镐等工具,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用一年多的时间,一锄一锹地开通了新渠道,实现了溪水改道。从此,武义一中大操场不但成为全校师生体育运动的场所,也成为县里重大活动的场所。这个大操场一直沿用到上世纪90年代。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最困难的那段时期,人们心里一直有个念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从城市到农村,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些甚至把自家造房子的木材拿到学校用于校舍修缮和建设。
“金穗民族中学背后的民间力量成了学校发展的强大‘助力器’。近年来,金穗民族中学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学校硬件、软件大幅提升。”金穗民族中学负责人看着这所学校的变化欣喜万分。金穗民族中学坐落柳城畲族镇后龙山下、西溪河畔,由1996年我县南部山区6所乡镇初中合并组建。
金穗民族中学一期建校投资1000多万元,其中600多万元来自全省社会各界爱心捐助。浙江省农业银行及所属各地市银行,省教委,省邮电管理局,省丝绸公司,省民进,省民委,金华市工商联,以及捐助办公用品和教学设施的众多单位与个人,如原金华市委书记郭懋阳捐资800元,柳城畲族镇县后村私营企业主俞春信捐资3000元,武义金星食用菌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焱捐资2000元等。在该校二期三期投资建校中,仍有不少单位和个人慷慨捐资捐物。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教兴县”战略的实施,县政府逐年增加教育投入,积极引进外县扶贫建校资金,并在民间大力发动捐(集)资办学,使教育投入规模不断扩大。
进入新世纪
校舍华丽蝶变
万丈高楼平地起,作为教育大厦地基的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一直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同时,它也承载着每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我县开始了第一轮、第二轮薄弱初中和小学的更新,2013年我县启动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大刀阔斧地开始新建校园与校园改扩建。1990年至2017年底,对全县所有中小学进行了新建及改扩建,新建公办幼儿园4所,改造运动场30个,共投入学校基建经费16.36亿元。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现在说起武义五中,师生、家长定会异口同声地赞一句:“校园真是漂亮。”改扩建前武义五中校舍破旧且硬件设备不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发展。2007年,武义五中开始改扩建校园,从此,学校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武义五中改扩建工程总用地面积约69300平方米。学校共有36个班级,2100余名学生。该校改建一期工程于2007年7月开工,总投资1500万元,包括食堂、男生宿舍、女生宿舍三部分。2009年,该校二期改建工程动工新建,工程为教学综合楼,包括一幢教学楼(A区)、一幢行政办公楼(B区)、一幢综合试验楼(C区)三部分,建筑之间以连廊相接,既联系方便又相对独立,总投资2700万元,总建筑面积为19636.79平方米,可供1800余名学生上课使用。
“十三五”规划实施后,我县将省基础教育重点县提升作为教育优先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快项目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武义一中、壶山小学、白阳幼儿园、北岭幼儿园、武阳幼儿园、桐琴镇中心幼儿园、泉溪镇中心幼儿园等10所新建学校相继建成投入使用。2016年—2018年,分别完成教育项目投资2.1亿元、2.3亿元、3亿元。2017年引进优质民办学校——武义县新纪元双语学校。我县将有序推进武川小学、北岭小学、开发区小学、东皋中学、桃溪镇中心小学(幼儿园)、壶山幼儿园、柳城中心幼儿园等15所学校新、迁(扩)建工程,总投资近10亿元。
依靠这些“真金白银”,我县扎扎实实推进基础教育发展,学校面貌日新月异,教育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七十年魂牵梦萦,上下求索。武义教育,从落后到进步,承载了多少人的艰辛和努力;教育改革,从酝酿到实施,又肩负着多少人的梦想与希望。校舍的变迁见证了祖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是祖国繁荣富强的最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