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武义政府网 浙江政务服务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   微博   手机  
首页 新闻 微聚合 专刊 专题 武川论坛 数字报 图片 人文武义 网闻联播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新专题 >> 2019专题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壮丽70年 辉煌70事

从“卖木材”到“卖风景”

武义70年牛头山篇
2019年10月28日 08:52:00  武义新闻网  网友互动交流  字体:

吴维康 摄

景区风光 张建成 摄

每到假期,景区内游人如织。 张建成 摄

  □记者 潘刘侠

  十月的牛头山,树木葱茏。景区里,既有山林的幽静,更有游客留下的连连赞叹。“风景好、空气好、人也很好!我们真的很喜欢这里!”国庆假期,记者在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采访时,偶遇几位打扮洋气的上海阿姨,平均年龄60多岁,在武义的行程是三天两夜,她们愉快地拉着记者要求拍照上报纸,俨然一副牛头山代言人的架势。

  热情的上海阿姨们并没有夸大其词,如今的牛头山,对于大部分城里人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世外桃源”。从过去村民扛着锯斧、喊着号子,在莽莽林海放倒一片片山林,到如今可听松林涛声,闻鸟语花香,美不胜收的溪水瀑潭与一尘不染的生态环境,形成一幅幅逸趣横生的优美画卷,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这幅美丽画卷背后,是武义人多年来的生态坚守——从1990年开始,武义坚持生态立县,从“卖木材”到“卖风景”,推动绿色发展,将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农业贫困县建成了如今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绿色城市。

  好日子就在青山绿水间

  2016年8月,浙江“最美山峰和峡谷”评选出炉,牛头山入选“浙江最美山峰”,列入“浙江十大名山”榜单。从此,牛头山跻身国内名山之列。牛头山之所以能跻身国内名山之列,得益于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

  作为国家4A级风景区,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集森林观光、休闲度假、道教文化游览于一体,园内奇树古木异趣横生,峡谷断崖气势壮观,有“江南九寨沟”之称。牛头山森林公园于2005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准予设立,2008年开始试运营,2015年成功晋升为4A级景区。经过10多年发展,牛头山森林公园已成为浙江森林生态旅游的新亮点、华东地区新的热点旅游区,也是我县旅游经济最大的增长点。牛头山森林公园森林旅游方兴未艾,映射着武义林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武义县由此探索出了一种林业发展的新业态。

  改革开放初期,我县山区农民就业门路窄,为了致富大量砍伐树木,破坏了山林。据1989年我县森林资源调查资料显示,全县共有荒山面积13.72万亩,森林覆盖率只有51.2%。老一辈的西联人还记得,多年前,牛头山只是我县南部山区一片原生态的茂密山林。地处海拔850米高山上的西联乡饭甄村,当时在山上有一个说法叫做“饿了爬上坡,饱了走下坡”。每天早上吃完饭,就要下山去干农活;每天晚上饥肠辘辘,还要走一个多小时山路回去吃饭。除此之外,更多的人重复着“砍砍木头烧烧炭,晒晒太阳睡睡觉”的简单劳作,生活来源全靠砍木头、卖木材。

  1989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三年消灭荒山、八年绿化武义”目标,开始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工作,不仅在1993年消灭了全县的荒山,2006年还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称号。

  为守护好满山青翠,1996年,我县决定推动农民下山脱贫,昔日的烧炭翁,逐渐变成超市老板、务工人员。“真是做梦都没想到,从山上搬迁到乡政府所在地,短短几年不但村容村貌大变样,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西联乡搬迁下山后的景阳村村民吴锡文,说起下山脱贫的事就眉飞色舞。他说,当年搬迁下山时,全村160多户、540多人,从新村选址、地基安排、口粮田征用、建房资金等工作,政府都一路开绿灯,如今村民户户造了新房。许多家庭已有多辆小车,这在过去是想也不敢想啊!

  在山区农民陆续搬迁下山后,无人居住的牛头山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林场主动创新思路,依托森林资源和生态优势,大力开发森林旅游景点。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将已无人居住的150平方公里的牛头山建设成国家级森林公园,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牛头山景区已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范本。

  企业进村农民变员工

  在牛头山森林公园内,西联乡下山搬迁户邹叶华在干活的间隙举目远眺,古色古香的牛角山庄掩映在翠绿中。他怎么也想不到,当了大半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现在靠着在牛头山景区里清扫路面,每月可以领取固定工资。“以前靠务农,一年只有4000元不到的收入,现在一个月工资就有1900元,生活好过多了。”邹叶华颇为自豪地说。

  像邹叶华这样的本地村民,浙江牛头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吸纳了上百名,占员工的九成,个人年收入均在25000元以上。在景区开发建设中,该公司从西联乡田坪、景阳等村招募工人,西联乡下山搬迁户大部分在此务工。“下山搬迁户到外面找工作比较难,尤其是那些60多岁年纪偏大的村民要想找一份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考虑到这些,我们在招工时对他们优先聘用,还包吃住。”浙江牛头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世雄说。为了提高村民的业务能力,公司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从公司的基层到管理层,员工中处处可见村民们的身影,还有些索性全家在此打工。随着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声名远播,他们曾经清贫的生活也一去不复返。

  看着牛头山景区经营得红红火火,而自己的村庄却依然发展落后,周边村庄的村民不禁产生困惑:牛头山景区开发为什么与我们无关?这一片青山绿水能否变成推动村庄发展、村民致富的金山银山?

  西联乡是我县最南面的偏远山乡,全乡18个行政村中,16个为集体经济薄弱村,一些村庄集体经济长期为零,农民收入增长缓慢。2012年,我县出台了“富村五年计划”。根据这一计划,省里决定,集体经济薄弱村只要通过立项审批,就可获得40万元的帮扶资金。有着16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的西联乡,一共可获得640万元帮扶款,这让村民们看到了村庄发展的希望。

  “当时,摆在大家面前的方案主要有两种:一是拿这笔钱投资建厂房,以村集体物业出租的形式增加收入;另一种就是实行‘村景联建’,以景区发展带动乡村旅游。”西联乡党委书记杨欣说,对于几乎没有工业、生态资源极为丰富的西联乡来说,第二种方案显然更为合适。

  征求意见稿一出,各村将信将疑,议论纷纷:“村里修路、建房,哪一项不需要钱,40万元能解决不少问题呢!”“搞工业比搞旅游收益高、见效快,为什么不能用这笔钱来建厂房?”……牛头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世雄也有自己的顾虑:几年来,公司在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上持续投入,牛角山庄也早就被列入规划范围之内,16个村的中途加入来得有些突然。

  双方的利益该如何协调?为此,西联乡多次召开各方负责人座谈会,最后决定由乡政府牵头16个经济薄弱村,将640万元补助资金全部入股景区的牛角山庄建设,待山庄正常营业后,每年以不少于10%的收益,专款用于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在“村景联建”的新模式下,16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打开了壮大集体经济新路子。

  “卖风景”吃上“旅游饭”

  几年间,入股景区建设的一些村庄,先后将分红收益和上级补助资金投入到精品村建设中,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一条条新的乡村旅游线路随之形成,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在充满希望的路上……

  青山伴绿水,农村变景区。纷至沓来的八方游客,也让村民吃上了生态“旅游饭”。西联乡河洋村大溪口自然村,江南水乡的一处秘境。这里是武义最高峰牛头山脚下的小村庄,西溪的水从这里穿过,绿得像翡翠一样。大溪口自然村有一家民宿叫“雅溪居”,天井、一排三间的屋子结构依稀有着传统老房的痕迹,而柱子表面新亮的油漆、桌上摆放的绿植以及屋顶的陶瓷琉璃瓦,无不显示着这所老房已经在改造过后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朱淑贞是这家民宿的女主人。之前与丈夫在上海经商多年,厌倦了快节奏的大都市生活后,怀着对家乡青山绿水的眷恋,她于2015年底回到老家。自从美丽乡村建设的春风吹进南部山区,大溪口自然村这个毗邻牛头山、拥有山水优势的小山村迸发出了全新的活力。“村里一年比一年热闹。前些年过年回来早了,村里都没什么人,现在很多四五十岁在外打工的人都回村发展了。”朱淑贞发现,母亲的小店生意变好了,而村里人吃惯的宣莲、艾糕、千层糕、豆腐等土特产摇身一变,都成了吸引游客的“绝品”。

  朱淑贞和丈夫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开民宿。“我的娘家大溪口是前往牛头山景区的必经之地,也是距离景区最近的村庄,环境好、地段佳,非常适合开民宿。村里还有许多闲置的老房子,我和丈夫从小在农村长大,很喜欢这种格局的建筑。”

  下定决心后,朱淑贞和丈夫就开始对老房子进行改造。设计、装修,夫妻俩亲历亲为。大堂的地面采用水磨处理方式,磨出来的纹理简单朴实;门和抽屉的把手用捡来的枯木制成,枯木经过河水的冲刷无需打磨就已很光滑,木头纹理清晰可见;洗手池的出水口引入山泉,滴滴答答,每次洗手都如同享受儿时雨天玩屋檐水的乐趣……每一处细节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房子改造完成后,过往的村民前来参观时无一不惊叹,在他们眼里一直被嫌弃的土房原来也可以变得如此亮丽,纷纷前往讨教经验。2016年8月,雅溪居开门迎客,每逢周末、节假日都是一房难求。

分享到:
终审:张莹 编辑:邹宏杰
 
专题报道 更多>>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专题】反诈骗宣传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专题】发现不一样的武义端午
微博关注
全媒体矩阵
武义e报 武义发布
壶山顶 武义之声
 
中共武义县委宣传部主管 武义县新闻传媒中心承办 浙江在线技术支持
浙新办〔2004〕48号 浙ICP备05073228号 广告许可证3307234000002
武义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公网安备 33072302100003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湖州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