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武义政府网 浙江政务服务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   微博   手机  
首页 新闻 微聚合 专刊 专题 武川论坛 数字报 图片 人文武义 网闻联播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今日武义 >> 综合新闻

从“后陈经验”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第三届浙江省基层党建论坛与会领导专家发言摘要
2019年11月07日 09:05:47  武义新闻网  网友互动交流  字体:
  11月1日,第三届浙江省基层党建论坛在我县举行。本次论坛由浙江省党建研究会、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金华市委组织部、武义县委、浙江共产党员杂志社承办。全省11个市、90个县(市、区)党委组织部门相关负责人齐聚武义,围绕“善治·久治——从‘后陈经验’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题,展现我省基层党建工作新成果、新经验、新风貌。中共武义县委书记姚激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金中梁,新华社高级记者谢云挺,党的干部工作读物基础工程总策划、国家能源局原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浙江省委党校全面从严治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戴晓曙,中央党校教授、政党制度教研室主任董亚炜先后做了主旨发言。

  县委书记姚激扬表示,“后陈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炼并指导推动的基层工作创新,正是有总书记的关心关注和把关定向,“后陈经验”这一基层探索得以顺利开展,并最终上升为“治国之策”。“后陈经验”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治理现代化中的生动实践。从“后陈经验”看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应准确把握“‘后陈经验’的核心是权力受到约束和监督,基础是村务全面公开,实质是群众有效监督,目标是源头得到治理”这四方面本质内涵;要从完善村级组织架构,构建简洁高效运行机制,明确重大决策运行程序,优化监督途径四方面入手,完善一套高效、科学、明晰的基层组织运行机制;要以走在前列的光荣和使命,继续探索创新,在推进村级社会治理中不断深化“后陈经验”,在横向推动“后陈经验”在其他各基层领域的拓展,在纵向推动“后陈经验”向清廉浙江建设的其他层面延伸,努力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面做出更多武义贡献。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金中梁以“亲历者”视角解读了“后陈经验”产生发展演变过程,他表示“后陈经验”是问题倒逼基层首创的制度创新。因地利之便,后陈村在2000年前后陆续有1200多亩土地被政府征用,带来了1900余万元的征地款。巨额资金如何使用问题,引发了村民的激烈争论。村里重大决策不公开,财务不透明不规范,村干部揽权的问题非常突出,违法违纪现象非常严重,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危机与日俱增。如何化解干部矛盾,如何来消除村干部腐败现象,在这样一些问题的倒逼之下,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应运而生。“还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2004年6月18日,后陈村选举产生了首届村务监督委员会,以“一个机构、两项制度”为代表的后陈经验基本成型。

  金中梁强调,“后陈经验”是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乡村是国家稳定的根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细胞。当今社会,并不缺乏宝贵性经验,但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依然存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好的制度没能得到普遍的推广,好的政策没有执行到位。“后陈经验”关键是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为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村民三者之间搭建了一个良性互动沟通平台,提升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后陈经验”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制度设计,制度革命和制度保障,并不是真理的总结,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完善,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德,努力让自己所做的一切工作要禁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新华社高级记者谢云挺作为“后陈经验”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对“后陈经验”一路走来的历程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后陈村务监督制度的创立和推进本身就是党建引领基层自治的过程。15年前的武义县委认真吃透中央精神,在中央下发17号文件前夕创设村务监督委员会,与中央思路不谋而合,正是党建引领和地方实际相结合最好的印证。从后陈经验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可以发现,在当前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同样需要各级党组织把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各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深化后陈经验首要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对村务监督机构的政治领导,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监督,是农村基层党建的重要一步,也是后陈经验保持活力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后陈村保持着零上访状态,正是得益于基层党组织对村监委的领导,保障监督到位不越位,通过规范村务管理程序和监督的权限,有效强化了村干部依规行事能力。

  党的干部工作读物基础工程总策划、国家能源局原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浙江省委党校全面从严治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戴晓曙强调,“后陈经验”是武义县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基层善治的标本,是其他各村党建引领、德治法治智治三治融合,以群众路线为基础,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目标。当前,善治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部分。习总书记在2014年全国人大制度实行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中指出,衡量善治的标准,归根到底是要坚持三个“有机统一”,建设人人有职、人人尽职、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做到治理为了人民、治理依靠人民和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精准实现我县村级监督体校工程。

  戴晓曙指出,进入新时代以后,我国村级治理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党支部核心领导地位的作用不仅没有发生改变,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基层支部要继续坚持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的基本工作格局,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做好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以村民自治为基础,做好民主政治配套建设;以集体经济为依托,做好社会制度化服务配套建设。

  戴晓曙要求,下一步,武义县在党建工作中要与时俱进地加快基层党组的组织体系和配套体制建设,要把党员作用衔接到基层治理区,发挥党员桥梁作用,使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成果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要重视村委员会与村监督组织等之间的协调,增强基层治理监督的严肃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坚定不移地按照四中全会公报的要求,充分发挥党纪政纪第一道防线的震慑作用,加强廉洁政府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并与党建工作融为一体。

  就如何坚持善治,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中央党校教授、政党制度教研室主任董亚炜表示基层治理完善和基层民主推动的必要性。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了新时代。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需要现代国家治理及完善基层治理来保障。

  董亚炜强调,制度是善治的前提,好的制度需要善治来保障。要正确、理性看待国家制度和治理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后陈经验”,为推动基层民主过程提供的诸多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及其意义;要围绕制度和治理,重点思考在基层的治理中党的群众路线如何向现代化治理模式的转变。要科学地处理好基层与上层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政治和行政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基层治理“行政化”。在党建引领中党支部要站在国家现代化治理的长远角度,进一步提升党支部领导能力,使基层党支部成为基层治理的领导核心,真正调动人民群众工作积极性。

分享到:
终审:张莹 编辑:张铖倩
 
专题报道 更多>>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专题】反诈骗宣传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专题】发现不一样的武义端午
微博关注
全媒体矩阵
武义e报 武义发布
壶山顶 武义之声
 
中共武义县委宣传部主管 武义县新闻传媒中心承办 浙江在线技术支持
浙新办〔2004〕48号 浙ICP备05073228号 广告许可证3307234000002
武义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公网安备 33072302100003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湖州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