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滢洛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以德树人,我县《区域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探索校园德育工作的新路径》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不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一校一品”;坚持以人为本,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取得明显成效,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和教育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武义教育发展向着更公平、更有质量、让人民更满意的方向不断发力,一幅幅学有所教、亮点频频的“教育画卷”在武川大地灿然展开。
加大投入共享发展成果
一幢校舍的过往,一段历史的变迁。
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校舍见证了城市沧桑,也见证着武义教育现代化的巨变。
每当走过县城樟树脚,看到已经拆迁的武阳小学旧址,时任实验小学校长的石玉珍感慨万千,“那时候的条件比较艰苦,实验小学新校舍建成后,我的心情特别激动,也是从那时候起,武义的教育发展开始走上快车道。”1985年国家投资40余万元,筹建武阳小学,当时建成有24间教室,另有厨房、储藏室,建筑面积约2232平方米。1991年,武阳小学被县政府命名为实验小学,2006年9月实现搬迁,总占地面积75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近年来,我县不管城市还是农村,一座座崭新的现代化教学楼拔地而起,不少学校也“鸟枪换炮”,塑胶操场、多功能教室等硬件配置一应俱全。2018年9月,投资4.8亿元的武义一中新校园正式投入使用,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简洁、大气,别具一格。今年6月底,新建的北岭幼儿园顺利完成招生。今年下半年,桐琴镇中心幼儿园、泉溪镇中心幼儿园等新建幼儿园都已投入使用。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中之重位置,把最好的资源留给教育,早已在全县上下达成高度共识。也是武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县委、县政府秉承“对教育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对教育再多投入都不为多”的执政理念,真情投入、真抓实干,多个教育领域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教育为先”正从一句口号、一个理念,转变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一项项有力的政策、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县将省基础教育重点县提升作为教育优先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快项目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16年—2018年,分别完成教育项目投资2.1亿元、2.3亿元、3亿元。2017年引进优质民办学校——武义县新纪元双语学校。今后三年,我县将有序推进武川小学、北岭小学、开发区小学、东皋中学、桃溪镇中心小学(幼儿园)、壶山幼儿园、柳城中心幼儿园等15所学校新、迁(扩)建工程,总投资近10亿元。
依靠这些“真金白银”,我县扎扎实实推进基础教育发展,学校面貌日新月异,教育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提高质量让每个孩子都出彩
这些年,武义教育一直在磨剑,一直在追赶!近年来,我县牢固树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核心,不断强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举措。从教育局机关到基层学校,从干部到教师,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意识更加强烈。教育局深入学校开展“四进四促”活动,开展“行为习惯达标(示范)校创建”,落实“教学十条要求”,试点集团化办学和初中“双班主任”制度,各项措施扎实有效,质量效益初步显现。2018年高考实现大面积丰收,四所高中学校受到县政府表彰嘉奖;2019年高考高分段人数创新高,中考成绩稳居全市中上游,小学阶段百花齐放创特色,学前教育公办园覆盖面积不断提升。各校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尤其是艺术、科技教育成果突出,活动项目和成果在省市频频获奖。
德育创新落实立德树人
2017年7月,实验小学四(1)班语文老师陶伟仙,手捧县教育局统一编写的本土红色教材,生动讲述了粟裕将军1935年5月至1937年10月在武义开展游击战争的故事。这是我县探索本土红色德育教育的最初样子。“我们要让全县中小学生更多地了解战争年代革命先辈在武义这片红色土地上冒着各种困难和风险,用热血和生命抗击国民党反动势力和侵略者的可歌可泣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培育家国情怀。所以专门聘请了党史专家,组织编写红色教育教材。”县教育局负责人说。为此,县教育局专门组织了编纂班子,挖掘本土红色故事和人物,根据年级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对小学一二年级以绘画方式编排一本发生在武义的16个红色故事;四五年级编排一本战斗在武义的16个红色人物;七八年级编排一本武义党史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排入每月一课教程。在红色教育实施过程中,突出教育系统教师、学生、课堂的特性,以“党建带团建、党建带队建”为主题,通过“少年党校”这个载体,加强道德品质教育和党史国情教育,让全体学生养成良好文明习惯,坚定爱党、爱国、爱家乡的信念和情怀。
“党史进课堂”是我县学校德育工作的又一创新举措。我县专门编印地方党史乡土教材《红色丰碑》,2017年开展“红色课堂”试点,2018年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开设“红色课堂”,深入开展“地方党史进课堂”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有关做法被人民网、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媒体先后多次进行报道,吸引高校专家来我县调研,受到上级领导多次点赞。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调研组到我县调研时,充分肯定了我县党史教育进课堂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认为编写中小学校党史教育乡土教材并排入每月一课教程的做法具有开创性意义。
从下杨中学进行优秀班集体建设的探索,到全县开展“区域推进班集体建设”,以优秀班集体建设为抓手的特色德育模式,收到了良好的德育实效,在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人民教育》、《中国德育》等媒体刊登文章介绍经验,全国优秀班集体建设现场会、长三角地区“区域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成果分享会先后在我县召开,吸引了乌克兰、俄罗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专家团前来考察。2012年,我县被授予“全国班集体建设突出贡献奖”,2017年,我县“区域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德育工作案例。
“摘帽”“戴帽”迈出发展新步伐
笃行逐梦,行稳致远。我县要在2019年确保高标准完成省基础教育重点县提升任务,2020年实现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创建,2021年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我县将以“理出新思路、采取新措施、迈出新步伐、取得新发展”为目标理念,加快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催人奋进。我县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担当起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谋划者、担当者、执行者和宣传者。
围绕“摘帽、戴帽”,加快“创建攻坚”行动。加快教育布局专项规划调整和工程项目建设。结合县域常住人口规模、学龄人口及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变化趋势,加快编制中小学、幼儿园专项布局规划;有序推进各项工程建设。“摘帽、戴帽”同步推进,精准把握指标,对照年度监测情况,做好对标管理、对标安排、对路推进,着力破解考核中存在的短板;完成省基础教育重点县提升计划,通过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预评估;研究部署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工作。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提质发展。加强“幼教共同体”建设,提高保育教育质量;实现普惠性幼儿园比例达到85%左右,一二级幼儿园覆盖面比上一年度提高5个百分点,公办幼儿园覆盖面力争达到35%的既定目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县委、县政府在教育的土壤里埋下的种子、种下的幼苗,在不远的将来,必将成长为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