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陶鸿飞
人物名片:
邱金隆
他是宣平红军创始人。在他的影响下,只有30多户70余人口的叶坑村,有27位热血青壮年参加红军,占当时全村青壮年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被国民党称为“土匪窝”。1982年,县人民政府下文以其名作为村名,将叶坑村名改为金隆村。他就是宣平北营红军指挥邱金隆。
叶坑出个邱金隆,
吹着号子进城门。
杀头枪毙都不怕,
红军头领称英雄。
——宣平歌谣
邱金隆(1903—1930),又名祯满、满满,坦洪乡金隆村(原叶坑村)人。金隆村山高路远,位于群山环绕的一个偏僻峡谷中,四周峰峦叠起。解放前,村民以种靛青为主,兼砍柴度日。1928年,邱金隆在云华溪口当长工,认识了潘漠华,在其影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叶坑开展革命活动,任叶坑村党支部书记。后被国民党政府追捕,避住武义地界。1930年4月,邱金隆参加武义西路红军,驻扎在仰天垄。西路红军被省保安队包围袭击,邱金隆突围后回到家乡。4月下旬,联络祝高水、陈祖训等10余人,在吴宅梨树畈召开会议,酝酿成立宣平红军。5月上旬,在慈仁寺正式建立宣平第一支革命武装———北营红军,邱金隆任指挥。宣平东、南、西、北四营红军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浙西第三纵队”后,邱金隆任纵队军事委员会委员,率领红军将士南征北战。战斗失利后,隐蔽家乡活动。10月,邱金隆与胞兄邱明隆,在家乡石岩花岩洞中被县保卫团搜捕。农历九月十三日,敌人将他在柳城下桥头杀害,年仅28岁。
11月29日,县融媒体中心“重走千里红军路追寻无名英烈魂”采访小分队一行9人驱车前往我县唯一以革命烈士名字命名的村庄金隆村采访。
在金隆村里,瞻仰过革命烈士纪念馆和邱金隆烈士故居后,现年73岁的原金隆村原党支部书记邱振祥,带着采访小分队成员,沿着章子源水坑,深一脚浅一脚地前往离村近两华里的石岩花岩洞,考察邱金隆烈士被捕地。
当年宣平红军被打散后,邱金隆得了一场病,到外县寻找党组织未果后,不得已回到叶坑村。叶坑村当时有30余户人家,70多口人,全村有27名青年参加红军,被国民党称为“土匪窝”。国民党保卫团三天两头入村搜山查户口,家是不能住了。
叶坑后山三里路处有一座山峰叫牛角尖,牛角尖下有一个隐蔽的石洞叫老鼠洞。邱金隆与哥哥邱永隆、警卫员邱潘起在山洞里住了半个多月。半个多月中,他们时常听到村上的枪响和哭喊声。邱金隆为此经常坐立不安。这天夜里,他悄悄地进了村,以柴丛为掩护,很快跑到自己的家。他爬到娘睡的房间窗口,轻轻喊着:“娘,我回来了,开门。”
金隆娘几个月来就是半醒半睡。敌人天天要抓金隆,做娘的不担忧吗?金隆娘轻声应着:“到小门口,我来开。”小门一开,发出“吱嘎”的声响。“金隆进村啦!”保卫团坐探在隔壁窗户里发出惊叫。霎时,隐藏的保卫团点了火把包围了金隆家。保卫团踢开房门,楼上楼下壁角弄头都搜了一遍,鸡窝里用棍打,烟囱里用枪捅,连水缸都打破了还不见人影,便喊了一声“追”。
保卫团沿路边追边搜,看到刺窝深的,柴篷大的就用标枪戳,用石头砸。这时,邱金隆正藏在水坑底的一块石板下面,周围都长着藤萝,被一块碗样大的石块砸在膝盖上。邱金隆忍住疼痛,等保卫团远去了,才慢慢地爬回山洞。
且说保卫团折腾了一夜,没有抓到邱金隆。第二天早晨,团丁们又进了他家房屋,用刀劈坏屋柱、板壁、门窗,并要点火烧屋。有一个瞎眼老婆婆向他们跪下求情说:“烧屋害邻舍,求你们积阴德,将来发财成仙。”有几个团丁是邻村人,在叶坑有亲戚,趁机也帮着讲了几句求情话。最后,保卫团把金隆家的瓦扒掉,敲了几杠椽木,并把黄豆及其他值钱的东西都抢光。同时也把邱潘起家的瓦扒掉,把棉被、鸡蛋、花生都抢光,还把楼梯头一箩饭碗踢下楼梯打得粉碎。团丁有的脱下衣服、衫袖一扎,装了花生挂在肩上,有的干脆脱下大脚管布裤,把裤脚扎紧当干粮袋用,装着花生果、苞萝粒满载而归。
邱金隆住在老鼠洞,因饥饿和伤痛,加上伤口恶化,身体一天天虚弱了。金隆娘见不到两个儿子,心里焦急万分。她想起有一次金隆、永隆兄弟俩争吵时,说牛角尖的石洞有多大,他们会不会在那儿呢?金隆娘带了几块番薯前往老鼠洞,见到三个年轻人在一起时,高兴得流下了眼泪。她把番薯皮剥了,切成片块给他们吃。以后,她每天往这儿送一次饭,还把蓑衣、箬帽、小铁锅也带去。邱金隆他们半夜就烧好第二天的饭,没有人看到烟火。他们三个一起分析这次失败的原因,总结教训,准备伤好以后,重整旗鼓继续干。
金隆村周边有大小岩洞十多个,其中读书洞、老鼠洞、石竹坪、石岩花等岩洞都曾是邱金隆等人躲藏之地。后来,为了金隆娘送饭方便,邱金隆兄弟俩搬到离村近一些的石岩花岩洞躲藏。
金隆娘每天送饭送菜,被团丁王旦法看出破绽来了。王旦法悄悄跟踪,经过几天探察,终于发现邱金隆隐藏在叶坑后山脚章子源水坑的石岩花岩洞中。王旦法赶紧报告保卫团。这天晚上9点多钟,保卫团200多人悄悄地包围了章子源水坑石岩花岩洞。当时邱金隆受伤的膝盖肿得像结棚的棕榈树一般,无法行走。有两个团丁突袭抱住了永隆、金隆兄弟俩,邱金隆急忙想开枪,保卫团用木棍敲下手枪,把他们五花大绑捆起来。邱潘起睡在山冈上的一块石板上,幸免于难。
在茂密的丛林里,我们找到了石岩花岩洞。由于章子源水坑洪水近90年的冲击,石岩花岩洞早已倒塌,只留下一块巨岩呈45度角,斜跨在章子源水坑,已不能遮风避雨了。
邱金隆兄弟俩被捕的第二天早晨,保卫团吹号打鼓,押着邱金隆兄弟俩到宣平县城柳城报功领赏。经过家门口时,邱金隆对嚎啕大哭的老娘说:“娘,不要哭,十八年后我俩又成大后生!”走到郑迴时,邱金隆站住不走了,说:“你们号子吹得多难听,让我自己吹。”
团丁没有办法,只好给他松绑,由几个壮丁押着,随他自己吹着铜号进城。这就是宣平人传唱的那首歌谣:“叶坑出个邱金隆,吹着号子进城门,杀头枪毙都不怕,红军头领称英雄。”
在金隆村口的公路下,有一座哥哥永隆、弟弟金隆合葬的兄弟坟。原金隆村党支部书记陈志建介绍,坟墓里葬的是兄弟俩的无头尸身。
兄弟俩被捕后没几天,敌人先枪杀邱金隆等十六名革命者。宣平县城的北门头田塍上,邱金隆等十六名革命者高喊着“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被敌人杀害。敌人残酷地把他们的头颅一个一个割下来,挂在南门、东门、北门城楼上示众。
在狱中,邱金隆受尽严刑拷打。过了几天,敌人开庭审判邱金隆,问:“你骑过白马,使用过双管手枪吗?”
答:“不错,现在我如果骑在马背上,叫你趴在地上不敢动。”
问:“你的部队有多少兵员?武器多少?流窜过什么地方?”
答:“你挑一担砻糠撒在溪中,糠随着水走。我的兵有撒下的糠一样多,铁打营盘流水的兵,就差没把你捉住。”
问:“你胆大包天,死到临头还嘴硬,我叫你快点去死。”
答:“砍头不要紧,十八年后又是一个大后生,那时我还要同你们干。”
法官气急败坏:“死刑,立即处决!”
临刑时捆绑游街示众,他面无惧色,高呼:“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过了十八年,又是大后生!”、“共产党万岁!”
邱金隆牺牲了,时年28岁。他的头颅被割下挂在宣平县政府大门楼墙壁最显眼的位置,悬挂示众3天。他张着嘴,半睁着眼睛,似乎在等待革命胜利的到来。3天后,兄弟俩的头颅被送往杭州领赏。村里好心人将兄弟俩的无头尸身抬回村,一同安葬在村口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