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县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省市科技部门决策部署,以“对标比拼勇赶超”“晒拼创”活动为抓手,大力推进“科创兴县”战略实施,年度工作目标全面完成。全县科技创新大会顺利召开,成功创建省级电动工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省级有机茶药农业高新园区、市级食(药)用菌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工作得到市委陈龙书记批示肯定,研发投入总量、规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两项核心指标赶超对标对象杭州建德,被金华市推选为全省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打造“三送服务”品牌
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县科技局确切落实县委县政府营造最优营商环境要求,结合科技工作实际,打造“三送服务”科技品牌,全力服务企业创新发展。送政策,服务企业创新。报请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科创兴县”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全省首创分档、分级、增量补助办法,通过降“门槛”、提“力度”、拆“天花板”等多项措施,鼓励企业多投入多奖励。编制《2019年科技创新政策汇编》,开展“双百”科技创新服务活动,组织高企培训会、研发投入奖励培训会、政策解读会15场次,培训企业1500家次。送资金,服务企业发展。改变以往“常年受理、集中兑现”的资金拨付方式,及时拨付资金缓解企业创新资金压力,已累计兑现技术创新资金3124.65万元。同时,变被动受理兑现资金为主动服务,在企业自主申报的基础上,对应享受但尚未申报奖励的企业逐家通知,确保政策享受“一个都不少”。加大普惠性政策支持力度,发放创新券800多万元。送技术,服务企业转型。出台《武义县科技局企业技术及人才需求受理工作制度》,实现受理后30工作日内组织高校院所对接企业技术难题、技术需求。排摸电动工具等行业共性问题15项,组织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10余所高校对接。通过“三送服务”,该局在工业大会上承诺的5项事项全部完成。
构筑创新平台
集聚发展创新资源
全力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我县成功创建省级电动工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并作为“一号工程”来抓。目前,综合体“1平台7中心”已初具雏形,其中最受关注的综合服务中心正开展EPC模式建设,检验检测中心挂牌成立,涵盖电钻、电圆锯等14大类产品的检验检测,服务县域范围内电动工具生产企业的检测需求。主动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大力推进金义科创廊道建设,编制《武义科创廊道建设规划》(2019—2025年),1家产业园、11家科技企业成功加盟G60科创走廊产业技术联盟,推荐金华科技城共建项目5个,全县落地1亿元以上高新产业项目9个。同时,与上海市教委科技发展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对接和深化与长三角的科技合作。加大科技城入园企业培育力度,服务武义科技城建设,培育招引科技型企业、科技中介10家。进一步加快科技大市场建设。推进建设“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五位一体的科技大市场,为企业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牵线搭桥,促进技术市场交易,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全年发布科技成果260项,组织高校院所对接企业350家次。
培育创新主体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全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念好研发投入“引、育、服”三字经,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18年全社会研发投入首次突破6亿元,达到6.3亿,占GDP比例达到2.55%,居全市第一。共有105家企业获研发投入奖励2074万元。2018年我县软投入14.8亿元,占GDP比重达6.0%,居全省第22位、全市第1位。奋力培育各类科技型企业。全年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培育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33家,均创历史新高。截止11月底,共带动全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8.45亿元,同比增长35.1%。大力实施科技项目,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8项。其中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立项80项,立项数创历史新高,实施专利产业化项目30项,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实施的“香菇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成功列入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深化产学研合作
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充分完善政策,开展产学研合作。制定出台《武义县技术转移工作站绩效考核办法》,引导激励技术转移工作站服务武义企业技术需求,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2019年引进专家来武开展科技合作350多人次,走访企业170多家次,征集需求90多项,达成科技合作项目21项。截止9月底,共促成全县技术交易额3.47亿元。其中,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与武义西林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签订的“自动包装生产线研发”项目金额高达500万元。根据我县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多方招引深合作。我县今年新引进上海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来我县设立技术转移工作站。截止12月,已累计设立18家,居全市各市(县)区首位。我县与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合作项目上黄大气观测站工程正式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