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新闻网讯:隔离病毒,绝不隔离爱。作为防控疫情的关键一环,连日来,我县各社区充分发挥网格作用,干部群众凝聚智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别具特色的方式,探索出了防控疫情行之有效的方法。全面开展疫情防控排查,全方位开展疫情防控宣传……不断织密织牢防控疫情大网。
立下《请战书》
响起“大喇叭”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白洋街道各个社区党员干部全员上阵、连续作战,对辖区各类场所、酒店旅馆进行深度摸排,制定个案信息登记表,全面掌握重点人员信息和活动轨迹。
据了解,为做好全面疫情防控排查工作,树立责任意识,1月29日,白洋街道全体机关干部、村(社)干部签订《请战书》,积极履行责任和义务,主动参与到排查统计及宣传任务中去,共同筑起群防群控牢固壁垒。
社区党委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以实际行动诠释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优良作风,在摸排登记、落实防控措施、宣传引导上走在前列,引导广大群众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
说起白洋街道各社区在疫情防控上的宣传引导,不得不提及各个社区响起的“大喇叭”。白洋街道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将方言广播加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中。“少出门,多宅家;不聚会,不聚众……”白洋街道各社区党员干部戴好口罩,提起喇叭,用朴实、接地气的方言,走街串巷宣传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确保疫情防控真正让居民入耳入脑入心,打好人民群众的预防针。
疫情防控排查
“认房不认人”
“你好,请问你家里住着几口人?近期有没有从外地回家的人员?”1月29日,壶山街道工作人员带着疫情防控排查、宣传登记表,以房为单位,走进各社区进行宣传。
据了解,为做好全面疫情防控排查工作,壶山街道专门制定了登记表,不再以户口所在地的个人为排查单位,只要是属于壶山街道辖区内的房子,无论居住人员的户口在哪里,都进行登记。“壶山街道有很多老小区,里面居住的人很多户口都不在街道,如果按照以往认人排查,很有可能会遗漏。这次我们以房为单位制定登记表,目的就是不遗漏任何一家、任何一人。”壶山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发现有刚从外地回家的人员,但户口不在壶山街道的,我们要求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户口所在乡镇街道联系。”记者看到,登记表分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排查信息登记,包括房屋地址、常住人员、常住人口数、常用电话联系方式等;另一方面是宣传内容,提醒市民一些注意事项。
“拿着这张登记表,我们在登记信息的时候还可以向市民进行宣传,告诉他们如何佩戴口罩、有事情第一时间打电话给街道工作人员。”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壶山街道在进行纸质宣传的同时,还结合网络宣传,通过微信平台发布“致全体街道居民的一封信”,帮助大家全方面了解疫情防控的有关事项。
“熟溪大妈”发出
防控“最强音”
“为了大家的健康,不出门,勤洗手,少聚会,谢谢大家的支持!”这些天,熟溪街道江山社区的“熟溪大妈”和志愿者一起,戴着口罩,拿着便携式喇叭,走街串巷,用武义方言,呼吁居民加强疫情防控。
林美是江山社区的居民小组长,她乐呵呵地说:“社区安排要用喇叭录音来宣传,我自己想了几句话,刚好用了18秒,很开心,是社区唯一录音成功的。”从1月28日开始,林美等6位“熟溪大妈”每天上午8点半至10点半、下午2点至4点,分组轮流带着喇叭在辖区内宣传。
江山社区的“熟溪大妈”只是熟溪街道全体“熟溪大妈”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一个缩影。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熟溪大妈”们各显神通,以各种形式发出防控“最强音”。为加大社区防控力度,街道还在各小区门口、楼道张贴近200余份“熟溪大妈”温馨提醒,以醒目的方式告知小区居家观察对象的隔离时间,并在居家观察户门外,张贴“居家观察,谢绝来访”的温馨提示。
为居家隔离人员
做好后勤保障
“您现在家里物资缺吗?有什么需要我们为您代办的?”每天一大早,熟溪街道各社区工作人员就忙着打电话,对居家医学观察人员进行跟踪随访。
“洗衣液、酸奶,好的,您还需要哪些?”“方便面4桶,自热饭2盒,好的,还有吗?”……
拿到购买清单后,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立即前往超市采购。“我们与你们同在,加油!”物品送达后,工作人员还会留下暖心的话语鼓励居家医学观察人员。
在栖霞社区,社区志愿者还为居家医学观察人员提供上门清理垃圾、配送快递等服务。
居家医学观察的小张在电话里说:“社区这么关心我们,为我们提供这么热心的服务,让我们在家也感受到很暖心、很安心。大家都很辛苦,等我观察结束后,也要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本报记者本报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