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防控疫情,人人有责。面对着气势汹汹的疫情,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汇聚每一份微小的力量。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付出,为防控疫情贡献出自己绵薄的力量。他们舍弃在家的悠闲时光,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构成了城里乡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肯德基”餐厅员工:无接触点餐“好做法”引大众点赞
“10号顾客在吗?您在线上预订的餐点已好,一份烤堡套餐加一个吮指原味鸡,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2月2日(正月初九)临近中午,记者来到武义宏马时代广场肯德基餐厅,通过观察发现,戴着口罩的顾客正井然有序地排队在餐厅门口,等候取餐。顾客“通过线上点餐,不仅舍去了中间等餐的时间,还能避免人群拥挤,阻止疫情的扩散。”正在武义肯德基门口取餐的程先生告诉记者。
作为全县较为重要的商业地段,宏马时代广场的肯德基往日人群拥挤,是我县日常人员最密集的公共场所之一,因此防疫管控工作不可小觑。据了解,从1月28日起,为应对当前新型肺炎疫情扩散,武义肯德基餐厅暂时取消了排队点餐、店内用餐等服务,以线上自助点餐、无接触取餐、配送,即店门口自助取餐取而代之,并发放相关防疫宣传标语和告市民通知书等。“疫情当前,在接到总部同意的消息之后,我和下面的同事便着手准备起来,为防控疫情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目前餐厅正常营业,营业状况也十分良好,和以往相比没有较大改变。”餐厅相关人员对记者说。
同时,为缓解部分顾客焦急的等餐情绪,餐厅人员会每隔一段时间走到门口向顾客说明情况,让顾客等得安心,吃得放心。“中午和傍晚两个饭点排队等候的顾客较多,我们也理解许多顾客着急的心情。在我们工作人员的耐心劝说下,绝大部分顾客也都会表示理解。”
肯德基“无接触点餐配送”的做法及其服务态度和方式不仅受到了大众的认可,更为其他相关餐厅、饭馆推行该方法做了表率作用。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也就是在疫情未消散的这段时间,我们餐厅会通过线上点餐APP、公众号和外带宣传中建议大家都在家里点宅急送,提供‘无接触’配送,让顾客尽量少出门,有效防预疫情。”
吴忠宝:“代办小哥”彰显党员先锋本色
“宝哥,我们家要大白菜2斤、小白菜2斤、去皮荸荠2斤、车厘子2斤,我爸说大蒜也要一点,麻烦你啦!”居家隔离家庭小王用微信联系齐心社区干部。
大家口中的宝哥,就是壶山街道齐心社区主任、第四支部书记吴忠宝。自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吴忠宝舍小家为大家,当仁不让挑起重担,想尽各种办法,多举措亲力亲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每天,宝哥都会带上“小蜜蜂”,走街串巷,把录制好的疫情防控信息传递给每家每户,把疫情资讯、防控科普等内容不间断地送到大街小巷、居民小区,打通防控疫情信息的最后一公里,看见路边商店有人员聚集、打牌、聊天,及时上前劝导。
社区作为最基层一线,人员居住复杂。外来人员抵武排查工作对于社区来说难度大、任务重,宝哥带队以户为单位逐一进行排查,叮嘱注意事项的同时,排摸各种信息,看见有可疑车辆及时排查。
同时,宝哥和每个居家隔离对象都加了微信,通过微信讲解如何科学预防疾病及普及疫情治疗政策和知识,进行心理疏导,还及时了解他们的身体、生活情况,为需要服务的家庭给予红色代办,安定群众情绪、消除群众顾虑。
李文华:自掏腰包买口罩保障巡逻安全
“戴上口罩,我们入户宣传、排查疫情更加放心,底气更足。”2月1日(正月初八),南丰社区防疫情宣传巡逻队出发了,一名身穿红色棉袄的人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上前一问,她就是壶山街道南丰社区第四党支部书记李文华。
“我是党员,我要给入党积极分子做表率,再说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入党口号不只是喊喊而已的,应该要体现在关键时刻。”李文华说。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医用口罩不好买,防疫情宣传巡逻队的队员们常常都分不到口罩。”得知这一情况后,李文华自掏腰包,四处打听口罩的购买渠道,帮巡逻队的队员们添置了500元的口罩。“我们一直在向居民宣传戴口罩,如果连宣传人员都没有口罩,那我们有什么底气去宣传呢。再说,有口罩戴着,大家在巡逻的时候也更放心。”李文华简单的一句话,却满是关心。
“疫情防控点之前就设立了,党员带头坚守岗位,然后是发放‘一封信’,悬挂条幅,小音响、小喇叭宣传也都用上了。”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中,李文华充分发挥着“主心骨”的作用。她带领着党员干部们冲在前、作示范,带动社区志愿者齐心协力,争当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好模范”。
钱三平、钱港中:父子连心建起村“防疫墙”
“爸,晚上这路口我来值守……”上陶村村民钱港中对正在值守村庄路口的父亲钱三平说。“这几天不要拜年了,形势这么严峻,我村不允许外来人进了”,“各位村民不要乱走动了,回家呆着,勤洗手”……他们带着口罩,在村“自维站”不断重复着这些话,劝解着来访的客人及想外出的群众。这对父子已经在路口连续蹲守了6天,赢得了该村村民的一致点赞。
记者了解到,当前坦洪乡各个行政村村口都已经设立了相关防疫“村自维站”。坦洪乡作为我县人口主要流出乡镇,有大量的在外务工和创业人员。防疫过程中,上陶村村民钱三平、钱港中自告奋勇,一马当先,用最朴实的行动,为村民筑造“防疫墙”。
“我们尽量对过往车辆、人员进行劝离,大部分人都十分理解我们的想法。碰到有些不理解的年轻人,我们依然会耐心劝他们离开。”钱港中告诉记者,开始的几天,过往的车辆和人员较多。在自己和父亲以及其他志愿者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这几天已经基本不存在车辆人群过界的现象了。“我们村以往过年是非常热闹,今年因为特殊情况,必须顾全大局,舍小为大,以保村里乡亲的健康和平安。”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正是父子俩的坚守岗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换来了村民们的安心、舒心的春节。
端村村民:用坚守和温暖抗击疫情
“来来,大家快来吃我刚炒好的粉干。”1月31日晚9点半,熟溪街道端村村民王良文拎着一盒盒已经装好的热粉干,为村里9个执勤卡点的工作人员送夜宵。王良文说:“你们为了大家的安全,日夜在这里为我们‘守门’,我作为端村的一份子,也要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端村地处永武二线旁,永武一线穿村而过,村内企业多,外来人口也多。疫情发生后,该村迅速组成防控小组,筑牢最后一道防线。村里的党员干部、志愿者轮班24小时日夜在卡点检查登记外来车辆和人员。同时,组织力量加强村内村民和外来人员的排查登记。“在严峻的疫情面前,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普通村民,大家团结一心,用坚守和温暖共同抗击疫情。”村党支部书记周柳月激动地说。
村民詹亮是新女婿,本来春节期间要热热闹闹的办新女婿拜年礼,没想因为疫情的突发只能暂停。看着大过年村里的党员干部还在一线执勤忙碌,詹亮也想为村里做点事。他四处打听,终于采购到一批紧俏货——5000个口罩,为全村村民送上了拜年大礼。
除了送夜宵、送口罩,还有村民为执勤人员送反光背心、送水果、送消毒用品……疫情无情,人有情。一个个暖心举动,让2020年的春节特别温暖。
本报记者本报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