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超亚通讯员汤晓巧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变化,我县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
3月27日,记者走进我县商场、乡村、餐饮店等地探访,实地感受我县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的可喜景象。
消费分极
“云”端购买成首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民外出急剧减少,消费市场受到较大冲击。在大宗耐用消费品中,汽车、家具、建材、家电等销量直线回落,住宿、餐饮、美容美发、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客流大幅下降,企业的经营面临较大困难。
但与此同时,市场的消费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活力,出现新的增长点。特别是疫情发生后,生活必需品消费稳中有增,餐馆的堂食变外卖、外出用餐变成居家做饭,直接拉动了食品销售增长。
“师傅,草莓快送到了吗?”昨天,家住武川名苑的李女士翻开手机通信录,拨打了王宅一个果蔬基地负责人的电话。
自从疫情发生后,李女士一家响应号召,少出门、不聚集,不仅春节期间没有和亲戚朋友聚会过,全家人一天所需的物资采购,全部交给网络上的“云菜场”。每隔两三天,李女士就会和妈妈仔细浏览一下各大购物平台。莴笋、土豆、菜心、豆腐、猪肉……各大购物平台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从不在手机上买东西的李女士母亲成了“网购达人”。
“云”端服务给市民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的科技化、便利化,也为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全县聚力构建“云客服”助农模式,精准助力农产销,让农产品“卖得出”,丰富“菜篮子”,保障农民的“钱袋子”。
我县构建农产品“云配送”农产销绿色通道,依托直播、短视频、微信群等线上平台,搭建“益农优+”等线上商城,与美团外卖、饿了么等线上订餐平台合作推行“无接触配送”服务,保证“菜篮子”公益助销活动产销供应链。
政策引流
多措并举促消费回补
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是有效应对冲疫情影响、提振经济的关键举措。我县各部门围绕着促进市民愿消费、敢消费、能消费这一主线,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县出台《关于积极有效应对疫情全力支持服务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共16款,充分考虑我县旅游县城的性质,重点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涉旅企业予以倾斜,从4方面增加特色补助款项,帮助企业共渡难关。对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扩大产能购置设备允许税前一次性扣除,全额退还防控期间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对运输防控重点物资和提供公共交通、生活服务、邮政快递收入免征增值税。因疫情导致生产经营受到重大影响,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申请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因疫情影响造成的资产损失,可依法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随着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记者从多家ktv获悉,从上周开始,已有包括简爱秀在内的ktv陆续恢复营业。而暂未恢复营业的ktv也做好了复工准备。如何保障客人健康安全?复工后营业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探访。
据简爱秀工作人员介绍,3月23日,门店正式开始营业。“目前晚上能订出去20个包间左右,但每个包间不会有特别多人,基本就是3—5人左右。”他说,为保障客人的健康安全,店内员工每天上岗都需要测量体温、佩戴口罩、手套,并出示健康码。客人到店后也要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佩戴口罩。同时,每天会对整个场所进行消毒,特别是包间,每使用一次都会消毒。
升级消费
注入发展新动能
非常时期是重塑人们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的机会。对于有些行业来说,这样的“境遇”催生了新机遇。
从2月中旬开始,在一家大型超市上班的配送小哥郑洪就开始忙碌起来,在各个小区和店里“折返跑”的他,通过“无接触配送”方式,为许多家庭送去了生活必需品。
“无接触配送”“不见面服务”等升级服务在疫情期间不断扩容,并在消费市场各个领域流行了起来,也给消费市场带来很多新变化,使得用户体验不断升级。
受疫情影响,部分农户种了蔬菜不敢送出去卖,而“宅家”的城区市民又急需“送菜上门”的服务。为此,县农业农村局通过“益农社”平台,对全县农户摸底,汇总当前信息,联合邮政、联通等多方开展“助力农产品销售”活动。“除此之外,在防控期间,我们益农社还进行全天候的线上平台直播。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观众可直接通过直播视频一秒抢购蔬果。我们还对接其他省、市级电商平台销售。我们已经收到并处理订单9400份,销售额近60多万元,惠及农户数116户。”县益农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本来想趁放寒假,带上初中的孩子去北京看看故宫博物院,因为疫情,整个行程取消。”市民张婷说,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多家博物馆纷纷闭馆,令许多原计划春节期间参观博物馆的市民惋惜不已。“可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全国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等都相继推出线上3D博物馆,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遍览世界文化瑰宝,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居家生活。”张婷说。
从事新媒体工作的叶佳琪,早上起床收拾妥当,在手机里打卡后,紧接着召开部门视频会议;初三学生陈浩每天8点开始晨读,吃过早饭,打开电脑,开始一天网上的学习……
“对于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模式,大批市场主体纷纷瞄准了这一消费蓝海。随着居民消费热情的逐渐回温,市场主体尽快完成精品化升级,就会赢得更大的市场、更多的消费者。”相关专家表示。
-本版责任编辑王超亚排版王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