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连法
2019年《武义古城》付梓前的一天,笔者随罗斯夫先生造访市志办,意外获得一张武义古城墙的老照片,十分惊喜地插补到已排好版的《武义古城》书中。
这是目前发现唯一的武义县古城墙局部形貌的照片,甚为珍贵。
咱们中国自古是个城墙之国,最巨伟的是国之长城;古时大多府县设有城墙,是农耕民族应对外敌的防御性建筑。由于上世纪席卷全国的拆城运动,古城墙大多遭到毁灭,人们说到江苏南京、山西平遥、山东蓬莱、陕西西安等地稀存的古城,总会流露出羡慕与向往。在千年古邑武义,城墙已成为县民心心念念的历史记忆——
吴越始筑
武义始置县于三国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明嘉靖知县黄春在他写的《武义县重建谯楼记》中说:“按邑志,公署起吴”,意思是武义县公署起始于三国吴时。置县初期武义县城的状况,无史料可考,不得而知。
据史籍所传,武义县城的墙垣“筑于五代吴越时期,周围一里一百八十步,有城门七”。明末清初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也载:武义县“旧有城,周一里有奇,相传吴越时筑,宋废。”吴越国由钱镠建于907年,历三代五王,至978年纳土归宋,立国72年。也就是说,武义县城的墙垣始筑于907~978年之间,在宋朝毁废。
嘉靖《武义县志》记载稍显详细:“武义为县,原无城郭。旧经云:县城周一里一百八十步,创筑规制、年月无可考。其门七:东曰八素、曰东郭,南曰仙岩,西曰书台,北曰仰星,东南曰绿野、曰熟溪。”这一城墙记载,应是唐代武义县署重新肇基后的状况。
城墙在宋绍兴年间倾圮后,东晋镇南将军阮孚的后裔阮思群,曾出资并主持修复(叶一苇《应该了解阮孚》)。
乱世重造
朝代交替,必有战乱。明末社会动荡,武义官民期望重造县城的城墙,以防御倭寇侵袭。崇祯十二年(1639)到任的武义知县姜志峻,因故被定罪,愿戴罪造城;遗憾的是,未动工即虚报已造城三分,受到处分。次年接任的知县冯坪,一上任就率义民修建城墙,亲督勘察、丈量土地;将修筑任务分派到户,并遴选倪君明、王秉志、徐世禋等22位本县贤能,组成董事会,负责城墙施工。用块石筑砌,“周围长十里八步,高二丈余,宽一丈五尺许”。建有九门,分为:
五个大门(城门顶上筑有楼橹):东为镇东门,在今城东路与下街路口处;东南为来远门,在原石公巷与大桥巷的交界处,今熟溪桥北端桥头的西北;西南为文兴门,亦称小南门,在今劳动桥正北,小南门路与城脚路的交界口;西为接龙门,在今西门岭,壶山上街与武阳西路的交叉口;北为迎恩门,在今解放中路与城东路的交叉口。
四个小门(不设楼橹):上水门,在文兴门与来远门之间,原朱何巷南端,今解放桥北桥头西侧,熟溪北路与解放中街交叉口的西侧;下水门,在文兴门与来远门之间,原石公巷与县前巷南端的交叉处;永丰门,在接龙门与文兴门之间,今城脚路与永丰一巷的交叉处;水洞门,在接龙门与迎恩门之间,今西溪路与金星五巷的交界处。
凭城御敌
清顺治五年(1648)七月,有饥民集群攻打县城,屡逼城隅,因为城墙封门而未能进入。顺治十二年(1655)八月十六日,有一股从金华过来的白寇,蚁聚八仙山,窜至武义县城东门外,企图攻入县城;守城官兵在城墙上面放箭,将寇击退。
清代加固
明代修建的石砌城墙,因资金所限,是以块石砌边,墙芯充填沙石,熟溪发洪水时易被冲垮。清康熙八年(1669),辽宁的李经邦在任武义知县时,“环视城墉,曾无完陴,慨然兴修筑之怀,鸠工运石,易其所屡坏者,以为久远计”,加固城墙,告竣后写了《武义建城记》。
乾隆十六年(1751),湖南的周昌德来任武义知县,见城墙久圮,于次年兴工重修。当年正值旱荒,就采取“以工代赈”的措施,按投工给予赈济,城墙得以修复而民众得免饥饿。这位知县离任时,感恩的县人“制锦送之”。
城墙后来又被洪水冲坏。乾隆三十一年(1766),新城举人杨澎到任武义知县,发动民众,在城墙临水一面新筑水坝,长约三百余丈,使城墙得到防护。同时,还在文兴门外建筑斜堪(俗称摆坝、丁坝),“广三丈,长十丈”,以遏水势,令溪水转向南行,使城墙得以稳固。
清代末期,城墙九门改为六门:东门、西门、北门、大南门、小南门、永丰门。其中的东南的来远门、西南的文兴门、西面的接龙门、北面的迎恩门,上面建有楼橹。楼橹是一种无顶盖的高台,用以瞭望和攻守。
抗战记辱
抗日战争期间,武义县城墙发挥了作用,也见证了耻辱。1937年冬,日本飞机第一次轰炸金华,武义有人被炸死,抗战行动随即展开。武义在古城墙书台山制高点的亭子里,悬挂一只铁钟,当日寇飞机来空袭时,有专人在此敲钟发警报,通知城里的百姓出城躲避(城墙老照片依稀可见此亭)。
1942年5月,日寇侵占武义县城,将书台山警报亭改建为炮台;在城北沿旧城墙列为禁区,赶走居民,用铁丝网围绕;强行圈占东门脚到大桥巷、大南门沿城墙周围的大片民房,作为“华中矿业公司武义矿业所”驻地。城墙由此遭到毁坏。
终至荡然
对于民国时期的城墙,1934年县署的《武义县势调查》这样详载:“县城周围约三里许,城墙高约二丈八尺,计分十门:东门、大南门、迎薰门、上水门、下水门、小南门、永丰门、西门、水洞门、北门。”除迎薰门之外,其余九门为明代遗制,迎薰门增设于1930年。
倪庆荣先生考证了武义县城墙的消失情况,大致为:1938年因修公路拆除西门岭城楼和部分城墙。抗战时期,书台山地段城墙被日军拆掉建炮台。1953年由县建筑公司拆除大南门。1954~1955年因修公路,拆除北门至东门的城墙,墙基辟为城东路。1975年拆除永丰门一带的城墙,用其块石修筑熟溪堤坝。北门至西门一带的城墙,1954年拆取块石建壶山小学,部分墙体被集体或私人拆走。1971~1974年建仓库和晒场,拆除残余的北门城墙基。残存到最后的城墙,在原朱何巷口上水门附近(现紫金五圣商业中心南首、解放桥头西首),长约50米,于1981年拆除建民房。至此,除了书台山留存部分城墙残体,武义县城墙荡然无存,结束了以墙护城的历史。
遗为文物
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城墙,最终在书台山留下一段遗物。这一接龙门段的城墙遗址,东西走向,残长约6米,残高约1.8米,残厚约4.5米,墙体两侧用石块垒砌,中间填充泥沙。2012年武政发88号文,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乡愁永恒
当人类进入用飞行器在空中飞驰的时代,再高再坚固的城墙也不顶用了,于是,它就成了一种文物和记忆。武义县城的城墙虽然无奈消逝,却有幸存留了一部分古城,存留了一处城墙遗址,还留下了珍贵的老照片。《万里长城永不倒》这首歌,曾让无数华人热血沸腾,更固化长城在心中的地位;诚然,武义曾经的老城墙,也将恒久矗立在县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