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武义政府网 浙江政务服务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   微博   手机  
首页 新闻 微聚合 专刊 专题 武川论坛 数字报 图片 人文武义 网闻联播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人文武义 >> 本土文化作品

明招文化之滥觞八素山

2020年05月08日 09:29:17  武义新闻网  网友互动交流  字体:

 

义武公路通过八素山张建成摄

  □ 王文政

  武义还有一方胜地,正待有识之士探访历史老人,又翘首企盼远近的人们访古游。

  明招文化,及至武义文化之滥觞于八素山隐逸流风。

  婺学宗师金华吕祖谦曾自述:“明招,婺之名山,予家三代葬焉”。(《东莱吕太史文集·处士徐意元先生墓志铭》)“明招山,《府志》,望山也。(清何德润《武川备考》卷二中山川)”南宋淳熙后,张栻、吕祖谦、朱熹,并称“东南三贤”。婺城丽泽之外,与吕祖谦生死不离之地,是武义明招山。而白阳山及其明招山则是八素山之余脉(1990版《武义县志》p122八素山脉)。

  八素士避乱蔚成八素山

  八素山来历明确可鉴。宋欧阳忞所记武义唯一的山水即八素山(《舆地广记》卷二十二婺州·武义)。在金华中心地带,如今金东、义乌、永康、武义四县市区交界处,昔属秦始皇时(公元前222年)建县之乌伤县之中部(乌伤县是义乌县乃至婺州绝大部的前身),有仙霞岭余脉八素山脉绵延四方伸展。八素山,在县北四十里,周二十里,《东阳山水记》说:“秦末,有八士从洛阳来,逋栖于此,皆青素冠履,因以名山。”(《嘉靖武义县志·卷一山川》。按,东阳,此指东阳郡,即后来的婺州)此记是说,秦末(公元前207年)年间,有八位状似贫寒的读书人,为避秦末之乱而从洛阳流亡过来,隐居于武义北边(四县交界)这座山中,都是穿着黑白两色的衣服鞋帽的布衣士人,因八位素士故事流传开去后,当地人们称他们隐居之山为“八素山”。他们是否是未被“坑儒”的儒士,是否带来了未被“焚书”的秦书,不得而知;听村民传说,八仙在山上下棋。但洛阳八素士无意之间,不仅留下了武义最早的人文足迹,还给八素山注入了难得的中原士气,拨通了中原与浙中的文脉。有清代邑诸生董洹《八素山》诗辅证:“八士翩翩去不还,衣冠朴素竟名山。苍生久矣法为古,白袷飘然心自闲。已避虎狼辞世网,应骑麋鹿上仙班。定储郤(xi)笑采芝者,四皓无端入汉关。”。(《武川备考》卷九12-24)给予了许多想象空间。东汉初评三年(192),分乌伤县西置长山县(金华县),八素山乃乌伤与金华交界(义乌县志有记载);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分乌伤县南置永康县,武义属之,八素山属乌伤、金华、永康三县交界;唐天授二年(691),分永康县西置武义县,八素山属四县交界,主要景区在武义茭道。“延伸于武义境内的八素山脉西南干支,绵亘于县内东北部的茭道、邵宅、白溪及永康县界上”(1990版《武义县志》p121)。

  八素士衍化出一串古迹仙地名

  隐逸即有“道”气,有道气即有仙气,八士隐居,聚有仙风道骨,故后人将八素山吉名衍化,八士仰慕为“八仙”了。故有八素潭(又称八仙潭,“在县北四十里”)、八仙坑(“在县北三十里”)、八仙洞(“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嘉靖武义县志》卷一)八素潭水下流经八仙庙(《嘉庆武义县志》卷二山川四、五),成八素水(又叫八仙溪。“在县北四十里,源出八素山,入金华界,与状石溪合”),而八素山又称八仙山。还有金仙禅寺“在县北三十五里八素山侧”(《嘉靖武义县志》卷五寺观八)。清末何德润《武川备考·舆图》还记载很仔细:八素山南有八素中峰,八素中峰南有八素东尖、八素南尖、东有八素后山,八素山与八素中峰之间有八素潭,八素潭东有龙潭背;在八素中峰西侧有龙王庙(按:大约即是八仙庙),边上沿八素溪南下,有金仙寺、内八仙、外八仙等。这些胜景遗迹地名,可说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了,是自然景观与人文胜迹的完美统一,先民取名真有境界。八素潭出流为八素溪(八仙溪),古今流道变化不大,沿着当今的义武公路,流经茭道的沈家村、内八仙村、外八仙村、下茭道村而下金东境,在江东镇汇入武义江(金华县志“东山”有记载)。

  核心景观八素潭,有故事多多,有游记留句,传奇引人入胜。“八素潭四十里,俗称八仙潭。《万历(武义县)志》:潭有九井,每山一曲有一井,相去各里许。山谷深邃,人迹罕至;岁旱,人募善游者渡潭迎龙,倘得物如鱓如蛇,辄雨。潭水下注,与石溪合。《(金华)府志》:夏秋水溢,旱则沙碛(qi)涨露。有九井,渡潭迎龙,不过一二井,必获感应,第九井人亦罕到。”(《武川备考·卷二下水利》)。《嘉庆武义县志》载:“八素潭,县东四十里。夏秋水溢,旱则沙碛涨露。渡潭迤浬(按:氵旁改辶旁)而上,又有八潭,呼为九井。尝有善水者自潭游渡,攀岸而上,遍历九井。/一曲则有一井,相去各里许。第九井之上,山谷深窈,潭水清澈,境趣殊胜。岁旱,乡人募善游者渡潭取水迎龙。或得物如鱓(shan)如蛇,皆谓之龙。不过二三井,必获感应。至第九井,人亦罕到。潭水下流经八仙庙,入状石溪。邑令梁遂入仙潭祷雨记略,云:出茭道而东北山行二十五里许,抵八仙潭。潭在万山之中,有龙蟠焉,深不可测。水从山腰喷出,望若疋(pi)缟(gao),声如风雨骤至,昼夜不息。其上有二潭,石壁危峻。壬辰夏大旱,余与邑绅徐宾门等往祷焉。及潭投疏,疏便沉水底,须臾有物出,蜿蜒水面,乃贮诸甕舁(yu)而归。翼日,雨;三日,复大雨。”文中所载在八素潭祈雨,情景如在眼前。其中所述梁遂,河南鹿邑人,进士,清顺治八年(1651)任武义县令,有善政。他留下的《八素潭祈雨记》中,“山行二十五里”,非确数。县志中所载“八素潭”“九井”,大约址在1984年12月竣工的方坑水库及其坝下一带。“八素潭原在沈家村这里,不远处就有八仙庙。现在的八仙庙是后来新建的”(村史叶子青老师20191025口述录);想来沈家村址处至少有八素之一、二井(潭),而且是古旧时官绅民祈雨仪式所在地。不知是否还有一二潭可寻?方坑水库与八仙溪形成一条巨大的水龙,保佑着下游九千亩农田。需要说明的是,八素山、八素潭的方位,明嘉靖志述“县北”,清嘉庆志述“县东”,因为在两志县境图中所归入之方位有别而已。如今以县衙坐标来看,属东北角。

  八素士后裔不隐逸而敛仙气

  或许八素士及其隐居之地,逐步发展成当今的内八仙、外八仙二村,《嘉庆武义县志》县境全图中标出八素山侧的内外八仙二村(一说,武义县城徐氏在明正德初期迁此);最深处还有沈家村。此三村至今活灵活现地生活在茭道镇西北角的八素山侧深沟里,或者其中有八素士后人繁衍至今的,两千年的潜伏。更何况八素山下八仙潭口的沈家村,今有张姓,可能是八素士中有张氏,张氏之后有张彦卿,张彦卿之后有张家村。1995年一天,忽然朱镕基副总理视察沈家村。近年忽然巨龙般的义武公路,擦着村边屋顶显摆着。但二村的人依然热爱地蛰居于此。“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何况山耸水邃的八素山、八素潭。

  后来还有一批八素山诗文

  流传隐逸雅气

  北宋将仕郎出身韦骧(xiang)在嘉祐八年(1063)任武义知县,在任一年后,他曾经踏访八素山、八仙溪、八仙庙,他还写下《八仙庙》诗(《嘉靖武义县志》卷四),《嘉庆武义县志卷十一》则题为《八素山》:“秦世有君子,隐逸家云泉。惟蘄(qi)德行粹,不使名字传。太素八先生,服履皆皎然。至今图籍中,以素名其山。萧然丛祠在,冷屋只数间。乡人殊不省,往往来祈年。予宦已盈岁,叹谒惭迁延。企想风谊高,俯视轻人寰。商山犹可愧,踪迹何班班。作诗以颂美,谁谓夸神仙!”韦诗不但旁证了本文前头的联想,还告诉人们八素山北宋以前就上了县志,八素士具有高风亮节,而且被官民两界敬仰着。广东饶平举人江留篇,清康熙卅一年(1692)任武义知县,他留下《八素山》一首:“当日避秦地,于今更若何。山前游屐少,洞口落花多。人去空泉石,林深长薜萝。烟霞寻旧侣,日月到岩阿。”想见他到过八仙洞(八素洞)。清代邑人顾庚也站在八素潭边吟过一首《八素山》:“冥鸿岂复在人间,往迹犹存八素山。杉桂久依元豹隐,薜萝深锁白云间。蛟龙潭上时归去,笙鹤峰头自往还。幸隔茅居惟咫尺,松根拟筑小柴关。”清代邑人倪成萱更是在《武阳十景诗》中将《八素栖霞》作为第四景,其诗曰:“萧史幽栖地,溪虚云傍花。犹疑照颜色,不得问丹砂。隐见岩姿露,飞腾暮景斜。筑居仙缥缈,细细酌流霞。”(《嘉庆武义县志》卷十一6、20、22、28)

  他们感叹的都是八素风光及其隐风逸气,即如清代邑增生王殿耀所赞:“自从一别洛阳后,隔断尘寰千百春”,“素侣烟霞订旧盟,此生久绝虎狼惊”;清代邑举人徐俟召所赞:“避秦今已几多旬,此地犹传昔避秦。山素只缘来白叟,古深应不染红尘”。(《武川备考》卷九)我更喜欢千为杰所吟《八素山》:“有士衣冠素,且说避秦来。山已成千古,人今安在哉?风流一溪水,旧迹变苍苔。我游曾到此,日暮意徘徊”。(何德润辑《武川诗钞》卷七)作为千家驹的曾祖倒是写出了古来所有游者心迹。且不说呼风唤雨的道家祈雨遗风,单说八素山八仙隐逸道风滥觞,遂为明招乃至八婺隐逸流风蔓延之始源。

  白阳山承袭八素山隐逸流风

  八素山,有高度在白云山819米,有深度在八素潭,有长度在八仙溪,有亮度在八素士,有风度在隐逸遗风。八仙溪将遗风直接带到了金华县,松风将逸气吹向西南,在八素山与八素门之间,隐逸风首先在悄无声息地鼓荡着八素山余脉白阳山、乾口陇(白阳山后山)及其明招山。

  八素山脉西南支过乾口陇至白阳山,尽于白溪口与武义江会合间。白阳山这座山,象八素山这只万年老龟伸长了的脖子一样,又像八仙洞里游出来的千年老龙似的,直直地伸着头欲往武义江喝水。清《嘉庆武义县志》载:“白云出岫即雨,有异石随时变色,黄则岁丰,黑色岁歉,乡人以此为候。”这是说白阳山有奇兆。明招山是白阳山东北处的一座附山。她的东南面就是小白溪(虎溪)玉带般弯弯曲曲地沿着白阳山南侧流到武义江。八素山是白阳山及其明招山的大靠山,而白阳山成为明招山的大屏障,明招山又成为明招寺的靠山。西南过江,后来武城东门现存鸣阳楼,下有拱券“八素门(《嘉靖武义县志卷一城郭》)”承接着地地道道的“风物是秦余”(唐孟浩然《宿武阳川》)。

  八仙溪推动时轮转过450多年,三国吴赤乌八年(245)永康县置,武义地界属之。到了东晋咸和二年(327)之前,时任东晋永康县令张彦卿,先寓后隐永康武义白阳山,史称“前为永康令,慕白阳山水佳胜,弃官家于此,遂为邑人云。”(《嘉庆武义县志·晋隐逸》《光绪永康县志·职官》。任年不详)。其“子姓遂成村”——张家村,址在白阳山东南白溪。清代邑增生王殿耀所吟《张家村咏古》中称:“夙抱高鶱(xian)本绝群,终因养晦乐耕耘。久抛桑梓归无计,尚及婵娟嫁有裙。八伯何心偏诞放,五湖没策息纷纭。浮云一笑深林后,理乱中原更不闻。”(《武川备考》卷九12-22)诗说张彦卿弃官隐逸不归,传承八素士遗风。据叶一苇考白溪《张氏宗谱》记载,张彦卿,河南人,娶刘伶之女为妻,任永康县令。据此推断,耳熟以致踏访过八素山八素士逸风仙气,明白东晋时势和永康(武义)胜迹、白阳明招水路便捷的张彦卿,引来了连襟阮侯。“白阳山。《东阳山水记》云:昔陈留阮摇公之弟,妻刘氏,伶之小女,性爱山水,隐于此山”(宋王存等撰《元丰九域志卷五》两浙路·婺州·古迹)。阮摇即阮遥集(阮孚),阮孚之弟阮侯(一说阮瑶)与张彦卿同娶竹林七贤之一刘伶之女儿为妻。一种可能是张彦卿先引来了连襟阮侯夫妇隐居白阳山,不久张彦卿、阮侯再引来了避祸寻隐的阮孚一行隐居明招山,阮侯等为此而早作准备;另一种可能是,避祸寻隐中的阮孚,在与弟阮侯、戚张彦卿商议推荐后,终于选逸于明招山,阮侯一家随阮孚同行,张彦卿为此早做了准备。阮孚之气息,还引来了东晋吴兴太守金谈,隐逸于相邻之小姬山;南梁时又引来了刘峻(孝标)隐居于附近之讲堂山讲《书经》。

  阮孚晚年舍宅建寺于明招山,于是明招山故事一连串此起彼伏,明招山明招寺后来引来了德谦禅师,德谦禅师复兴明招山与明招寺,后来又引来了吕祖谦家族……

  于是长期疑惑的一个问题,名隐阮孚为何来隐明招山,有了一个合情合理的因缘。八素山胜迹有了传承。

  (2019年9-11月9日于游艺轩,2020年4月4日小补)

分享到:
终审:张莹 编辑:张铖倩
 
专题报道 更多>>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专题】反诈骗宣传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专题】发现不一样的武义端午
微博关注
全媒体矩阵
武义e报 武义发布
壶山顶 武义之声
 
中共武义县委宣传部主管 武义县新闻传媒中心承办 浙江在线技术支持
浙新办〔2004〕48号 浙ICP备05073228号 广告许可证3307234000002
武义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公网安备 33072302100003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湖州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