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篾刀,一根竹子,一双粗糙的巧手,劈竹子、磨竹条,一条条竹篾在徐茂盛手里,通过挑、穿等一系列技法,编织成箩筐、畚箕等一件件竹编农具或微型工艺品,这就是75岁竹编老艺人徐茂盛60年来一天的基本生活。
□王东方
徐茂盛是白洋街道西村人,他十二三岁时,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个永康师傅在村子里给一户人家编竹席。看到师傅用精致的手法,慢慢地把一张竹席编织成型,徐茂盛十分入迷。这位永康师傅每年都来村里做竹编,15岁那年,徐茂盛经家里人同意,辍学跟着这位师傅学习竹编手艺。
徐茂盛说,早先做篾算是手艺人,相当受人尊重,那时谁家要做竹席、打地簟、补箩筐,都要上门来请。成天“师傅、师傅”叫着,吃饭的时候,如果师傅没有上桌,其他人都不敢坐下。以前农村基本都是方形的吃饭桌,徒弟都不能把筷子伸到对面去夹菜,要不然师傅会用筷子敲在徒弟的手背上,只能吃面前的菜。晚上睡在楼上,也要轻手轻脚,要不然师傅就会喝斥,当然做师傅的也都是以身作则。师父很严格,徐茂盛每天拉锯子、劈竹子、做篾,手起了大水泡也要坚持做。正因为经过这样的锻练,60年来无论做哪道工序,徐茂盛从来不戴手套干活。
16岁时,徐茂盛出师回家,竹编成了他一辈子的事业。每一件竹器,他都用心编织,编织出来的器具结实耐用又灵巧,赢得了好口碑。在生产队的时候,村里组织徐茂盛和木匠、理发师等有手艺的村民到各村去做工,像他一天能赚一元一毛五分钱,除了交给生产队一元,自己每天还可以留下一毛五分钱,一年下来,能交给生产队300多元钱,他们几个手艺人是村里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加上在那个物质不算丰富的年代,出去做工还可以吃饱肚子,所以这个行当当时来说也还是不错的,徐茂盛颇有成就感。那几年,徐茂盛几乎走遍了武义的各个村庄,有时也到金华、永康、松阳等周边县市去做竹编活。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逐渐发达,凉席、草席等很多竹器都由机器制作,竹编的箩筐等农具也逐渐被更大、更结实的容器所取代,人们对于纯手工制作的竹器手艺师傅,似乎没有像以前那样看重了。差不多20年来,除了一些水果大户和鱼农等需要做箩筐以外,徐茂盛竹编手艺基本没机会施展,他一度为自己的经济来源感到堪忧,甚至有拿起农具下地干活的想法。但几十年都没下过地的他,在田里做农活实在有些为难。
58岁那年,徐茂盛偶然看见电视节目上在介绍微工艺品,其中就有竹编。这让他茅塞顿开:做这些工艺品对自己来说难度应该不大,甚至还能做得更好!但是开始做以后,他才发现,尽管微缩版的农具个头很小,但相对于大型农具做起来一点也不省力。首先编制微缩版农具所用的篾条都很细,编惯了大型农具的篾匠编这些小细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其次,微缩版农具精致度要求更高,在编的过程中,如果有根篾断了,就往往要拆掉重编。
徐茂盛不相信大的竹编器具能做好,微缩版的反而做不好。他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制作微型竹编,从一些简单的小东西开始,逐渐地把这些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完善起来,个把月之后,徐茂盛做的微缩版竹编越来越精致。在制作量稳定下之后,徐茂盛带着这些微工艺品去武义的各个景点售卖,都卖出了好价格。
2016年,徐茂盛竹编工作室进驻璟园古民居博物馆,他的竹编有了一个安定的“家”。竹子搬来搬去麻烦,不怎么好带,工作室空间也有限,所以每隔几天他就在家里劈好竹子、磨好竹条等,先在家里编织好,或带到工作室不紧不慢地展示着竹编手艺,往往引来不少游客驻足观看,生意相当红火。有些游客在购买了徐茂盛编制的小农具回老家后,还会打电话来让他再编制一些,用来收藏或送人。不仅如此,近几年,徐茂盛的微缩竹编工艺品还通过景区门店窗口,让境外游客带往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
徐茂盛曾经带过10多个徒弟,有武义的也有永康人。他把从师傅那里学到的手艺,悉数教给了这10多个徒弟。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徒弟都去办厂或从事其他行业谋生。虽然近几年,他把竹编手艺普及宣传给了不少学生,但并不是真正的学手艺,这令他深感遗憾。徐茂盛表示,他今年已经75岁,希望能再收几个徒弟,免费传授,只为了让这门中国传统的手艺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