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武义政府网 浙江政务服务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   微博   手机  
首页 新闻 微聚合 专刊 专题 武川论坛 数字报 图片 人文武义 网闻联播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专副刊 >> 档案馆

档案见证小康路聚焦扶贫决胜期

2020年06月08日 10:10:23  武义新闻网  网友互动交流  字体:

《武义县高山深山农民下山脱贫办法(修正案)》

《武义县高山深山农民居住迁移试行办法》

景阳村新貌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到武义视察下山脱贫工作时指出:“武义下山脱贫工程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武义下山脱贫成绩显著,经验十分宝贵,要善始善终继续抓好”。今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指导工作,赋予了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聚焦生活富裕、环境宜居和公共服务完善,坚定不移做好深化下山脱贫文章,打造高品质生活成为我县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的新期望新要求。值此“6.9国际档案日”到来之际,寻找县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见证下山脱贫奔小康之路,为决战脱贫攻坚助力。

  地处浙江中部的武义,有着“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理格局,是一个典型丘陵起伏、地形崎岖的山区半山区县。绵延的高山阻绝了外人进山的旅途,也让身处山区的农民走出山村格外困难,与世隔绝的生活并不像《桃花源记》中描写的那般美好,山区农民多以伐薪烧炭为主业,靠山吃山,吃出来的是贫穷与落后的循环往复。出门行路难、儿童上学难、青年娶亲难、有病就医难、邮电通讯难、用水用电难、经济发展难等这七大难成为笼罩在武义贫困山区农民头上的一片阴影。

  下山脱贫的萌芽

  1988年,俞源乡尖坑村在乡党委、乡政府和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自发迁移到省道上松线旁,下山脱贫已有萌芽之势。1991年6月,省委、省政府确定武义县南部山区13个乡镇为贫困地区——我县被列为浙江省8个贫困县之一,同年8月建立县扶持贫困地区开发经济办公室(“县扶贫办”),武义下山脱贫工作也在这一年起步。据统计,下山脱贫起步之初,我县人均收入300元以下革命老区行政村共有88个,占全县276个老区行政村的32%;南部贫困山区13个乡镇,面积占了全县的一半、人口占全县的三分之一,有8万人居住在高山、深山区。

  1993年,按照县委、县政府先行试点的要求,县扶贫办经与王宅镇、柳城镇、西联乡党委和政府反复协商,于8月开始,在王宅镇紫溪村、西联乡金山村、杨梅岗自然村和柳城畲族镇麻济村的上天苍、下天苍自然村,开展下山脱贫的试点工作。整个试点工作坚持群众自愿、自拆、自建的原则。高山自然村的农户迁移到山下中心村所在地的,由该村村委会解决好建房宅基地和生产、生活用地。建制村整村迁移的,在县扶贫办的主持下,由迁出地的村向接纳地支付土地补偿金额,不搞一平二调。双方协商同意后,由乡镇政府编制好规划,报县政府批准,县发改、规划、国土、财政、林业、供电、交通、民政、广播电视、建筑设计等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及时帮助解决困难,所审批的项目一律实行优惠收费,有条件的做到免费服务。

  至1993年年底,王宅镇紫溪村成为全县首个下山脱贫的建制村,其他三个自然村成为首批下山脱贫的自然村。

  “造血式”脱贫奔小康

  1994年5月8日,县政府发布了《武义县高山深山农民居住迁移试行办法》,制定了系列优惠政策,这是全省第一个专门鼓励引导农民下山脱贫的县政府令。“为了加快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改变高山、深山农民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解决山区群众走路难、用电难、饮水难、婚姻难、上学难等问题,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1991)1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制定此办法。”这份文件如今保存在县档案馆库房,在当年却似一道惊雷,轰轰烈烈地拉开了这项影响遍及武义、浙江、全国乃至世界的探索贫困山区农民搬迁下山异地开发的德政工程的序幕。

  1996年1月7日,时任浙江省长万学远一行到武义视察下山脱贫工作。3月13日,全省下山脱贫工作现场会在武义召开,推广武义异地搬迁下山脱贫的成功经验。当年武义全县已有14个村委会115个自然村5889户17493人搬迁下山,取得显著成效。“下山脱贫,异地致富,是一条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脱贫致富之路。”11月25日,县政府公布的《武义县高山深山农民下山脱贫办法(修正案)》充分肯定了下山脱贫的做法,并在原《试行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进一步推动了下山脱贫工作。12月3日—4日,全省扶贫工作会议在武义召开。12月20日,武义县成为全省首批摘取贫困县帽子的4个县之一。

  我县的扶贫脱贫工作,从最先送钱送物“输血”,到修桥筑路式的“帮扶”,不断探索、实践,终于走出一条以搬迁下山异地脱贫为主的“造血型”成功之路。正是这条路,使全县十分之一的贫困人群走下高山、走出深山,彻底改变了世代穷困的命运。“蜗居高山五百年,不如下山三五年”成为无数下山脱贫农民的真实写照,下山后,在建设新村新家的压力中抢抓就业创业机遇,充分发挥吃苦耐劳、实干苦干的“山里人”精神,短短数年改变了原来一穷二白,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有的超过了搬迁所在地的“平原村”居民,甚至还成为了奔赴长三角乃至全国各地开办超市的主力军。在下山脱贫农民风风火火奔小康的同时,得益于下山脱贫和后续退耕还林,我县山区生态环境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与保护,全县森林覆盖率逐步回升至74%。

  脱贫经验天下知

  武义的下山脱贫经验引起了各大新闻媒体的关注,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农民日报》《浙江日报》《金华日报》等报刊以及中央、省、市电视台相继进行了报道。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两次视察武义下山脱贫工作。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原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王芳,曾任浙江省委第一书记的铁瑛,时任省委书记李泽民、张德江,时任省长柴松岳、万学远、沈祖伦等领导均视察和指导了武义的下山脱贫工作。2018年5月30日,省委书记车俊赴我县西联乡景阳村,考察村容村貌,走访农户,实地调研了解下山移民安置、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强调要着力做好下山脱贫的后半篇文章。

  脱贫下山经验还走出了国门,成为中外学习借鉴的样板,被联合国推广。2002年9月2人,被称为“地球峰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120多个国家的元首,6500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会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大会上发言,并将收录了武义县九龙山村农民下山脱贫资料的画册《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十年》赠送与会各国代表。2003年4月5日,肯尼亚省长代表团来我县考察了扶贫和下山脱贫工作。同年12月14—18日,联合国官员、美国、加拿大等国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发改委的专家教授考察了武义下山脱贫工作。2007年9月11日,来自亚非拉34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前来武义考察下山脱贫工作。

分享到:
终审:张莹 编辑:梅吉姝
 
专题报道 更多>>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专题】反诈骗宣传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专题】发现不一样的武义端午
微博关注
全媒体矩阵
武义e报 武义发布
壶山顶 武义之声
 
中共武义县委宣传部主管 武义县新闻传媒中心承办 浙江在线技术支持
浙新办〔2004〕48号 浙ICP备05073228号 广告许可证3307234000002
武义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公网安备 33072302100003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湖州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