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俞鸽
受疫情影响,今年我县外贸企业订单面临诸多问题,一些企业不得不通过裁员维持经营生产。对此,我县各相关单位紧盯企业可能出现的裁员问题,提前谋划,周密部署,通过职业技能提升、人力资源提效、服务管理提质,促进企业员工“学”起来、“流”起来、“稳”下来,确保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安定有序。
职业技能提升员工“学”起来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第一类负荷、第二类负荷和第三类负荷的定义和区别……”在浙江武义电气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一角,一些员工正利用工作之余,用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课。“这是公司给我们安排的线上课堂,会定期更新一些电力相关的知识,供我们工作之余进行技能提升。”一名正在听课的员工介绍道,“社会在发展,我们的专业技能知识也是要与时俱进的,线上课堂正好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我非常喜欢上这个课,从开课以来,我一节课都没落下。”
据了解,目前全县像浙江武义电气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一样开设线上课堂的企业一共有9家,累计开办培训班17期,惠及培训人员1355人。“开设线上培训,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疫情期间企业订单量相对减少、员工空闲时间相对增多的问题,同时,也为了各在企员工能够提升自身技能,稳定工作岗位。”县人力社保局工作人员介绍,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实际需要,确定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培训课程,自主开展线上技能培训。县人力社保局协助企业课程开发、培训平台筛选,通过在线直播、视频录播、实时互动、教师答疑、考核测试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安排培训课程。对于自身培训资源比较薄弱企业,县人力社保局委派培训机构帮助企业开展线上培训,开展线上技能培训的企业按照培训人数和培训课时予以补贴。培训成本按平台服务提供商的发票凭证核定,课件(视频)制作、考核测试等每课时2000元、每天不超过8000元,每期按最高不超过4.8万元给予企业补贴。
此外,县人力社保局还鼓励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发动企业党员职工带头开展新员工的“传帮带”。通过师徒结对、车间微党课等形式,缩减培训成本、提升新员工职业技能,对“老带新”培训后获得相应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政府给予员工最高2000元技能补贴。同时,我县在职业学校开设新型学徒班,企业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派员工免费到学徒班开展针对性的专业学习,以此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目前,已开设电工、焊工、外贸业务员等培训班38期
人力资源提效
员工“流”起来
今年,疫情扩散至全球,导致我县许多外贸企业订单受到冲击,不少外贸企业不得不通过裁员工等手段来维持经营。“其实现在外贸企业劳动力过剩问题是阶段性的,许多被裁减的劳动力是还没有被利用的优质人力资源,做好这些劳动力的分流、调剂、补充,就可以有效提升人力资源使用效益。”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全县坚持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鼓励工业企业过剩劳动力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通过信息对接,现在全县已调剂采茶工、种植工等农业企业岗位四百余个,超市服务员、快递投递员等服务企业岗位近四百个,实现分流三百余人。
同时,我县依托“一盟三市”智慧就业平台,建立企业间员工余缺调剂线上资源库,及时更新富余员工和短缺员工需求信息,进行在线对接匹配。今年口罩供不应求,我县专门协调部分富余员工转岗至口罩等防护用品生产企业,帮助赶制订单。至今已实现余缺岗位调剂两千余人,惠及近百家企业。此外,我县根据员工返岗和防疫工作需要,开设防疫消毒、环境治理、防疫宣传和巡查值守等公益性岗位,并给予相应岗位补贴。同时,全县增设保洁、护林、消防、保安、邮递等社会服务公益性岗位,为就业困难人员、困难家庭毕业生等提供就业机会。现在全县已开发公益性岗位两百余个,惠及两百余人。
服务管理提质员工“稳”下来
日前,三板桥村新居民和合促进会成立,这是壶山街道成立的首个新居民社会组织。据悉,该组织将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开展工作,参与研究涉及村庄建设、农村垃圾分类、出租房管理、平安巡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就业帮扶、新居民管理方面的相关意见建议。
“我在参议会上提出,不少出租房存在消防安全隐患,街道和村里便组织人手排查出租房情况,增设160多个灭火器。”在白洋街道百花山村,村务联席参议会成员、贵州籍外来务工人员严兴军说,“没想到我一个外地人说话也管用,参加村务联席会让我有了很强烈的归属感,让我真正地融入了我长期工作的这个地方。”
据了解,百花山村村务联席参议会,吸收本村干部和在村内居住超5年的外来党员、企业中层以上员工担任联席会成员,对村务开展定期会商。百花山村村务联席参议会共有成员30人左右,其中16人是外地户籍。
为巩固深化疫情防控“五色管理”成果,今年,我县将所有外来务工人员同步纳入服务管理范围,享受本地居民同城化待遇,让企业员工安心留在本地。全县由县公安部门牵头,推出“以房管人、以服务管人”新政策,强化出租房标准化建设,倒逼房东不断改善住宿环境和条件,让外地员工住得更安心舒适。此外,我县搭建新居民登记、注销、求职、房屋出租、求租等一站式服务平台,对全县10.9万间出租房入住的18.6万新居民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将外地员工管理服务纳入村规民约和社区公约,健全完善走村入户、党员联系群众、“楼道长”等工作机制,准确了解掌握企业员工的思想情绪和日常需求。针对企业员工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我县积极发挥助企服务员、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深入企业排查用工风险,收集员工诉求,及时化解矛盾,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全县通过助企服务员走访帮扶、12345热线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等问题545个,化解各类纠纷235起。
针对受疫情影响的失业群众,我县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救助制度,整合提高补助救助标准,保障疫情期间失业和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累计发放低保金829万元,发放困难群众价格补贴318.6万元,惠及4.2万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206.5万元,惠及1555人次,我县为失业人员代缴医疗费55.8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