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文侃 通讯员 夏霖 王勇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年和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年。县水务部门根据主管部门“补短板、强监管、走前列”的要求,从防汛抗旱、民生工程推进、水利安全保障、水利基础网铺设、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五个方面发力,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努力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力推复工复产,持续聚力“振兴乡村”和“绿色转型、美丽富民”两大战略中心,开拓了水利为民、惠民新局面。
涓涓清泉润万家 农饮水提标成效显著
“现在足不出户就能享用到新鲜的自来水,比以前翻山越岭自己挑水要方便多了。”日前,家住白姆乡的村民张先生对记者说。
我县位于浙江中部,全县总面积1577平方公里,境内各级河道纵横交错,水利工程星罗密布,独特的地理和水文特点,造就了其“温泉名城、养生胜地”的美誉。近年来,饮用水安全事关民生,与群众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性条件。自2003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下,通过“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清泉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三个阶段建设,实现了农村自来水全覆盖。
为实现从“有水喝”向“喝好水”的根本转变,2018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连续3年将农村饮用水工作列为年度十大民生工程,又一次掀起了“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高潮,并制定了到2020年,构建以城市供水县域网为主、乡镇局域供水网为辅、单村供水为补充的三级供水体系。到目前为止,我县在单村供水、水源保护、深化饮水长制等方面均有明显成效。
记者了解到,以白姆乡谢坑村为例,这里的供水问题由来已久。在完成试压验收后,这里的供水管网已于今年四月完成通水,不仅妥善解决了谢坑村供水问题,更是起到连带效应,极大改善了白姆乡、王宅镇沿线5个村水量供应。“单村供水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84个单村供水站的标准化改造,占计划建设任务的83.2%,剩余17个村正在扫尾,预计6月底前全部完工。柳城水厂管网延伸工程三港片已完成供水主管道铺设12.5公里,完成总工程量的80%。”县水务局农饮水负责人刘勇说。
与此同时,我县围绕“城乡同质、县级统管”这一总目标,全力推动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在抓好工程建设的同时,通过体制创新,借鉴河(湖)长制经验,全面推行“饮水长制”,加快推进柳城、茭道、白姆三大水厂建设,破解农村饮用水县级统管“最后一公里”难题。
如今,在武川大地,一座座标准化城镇水厂,一个个靓丽的单村供水站,宛如镶嵌在大山里的明珠,发挥这耀眼的光芒,真正实现了“好水进农家”,为千千万万家庭送上甘甜的幸福水。
“病症”山塘水库痊愈 一方百姓心舒
“这里经常发大水,以前的设施也不够坚固,所以除险加固工作是必要的。”近日,记者深入位于茭道的三角坑水库时发现,该水库除险加固已完成,并已通过项目完工检查验收。“三角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去年开始施工,总投资约335.96万元,工程涵盖大坝除险加固、溢洪道改造、新建放水涵管、清淤和观测设施,以保障水库下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灌溉需求。”工程负责人说。
记者获悉,除了三角坑水库,履坦镇的上新塘水库已于6月完工,并已完成项目的完工检查验收。其次,白洋街道的白蛇坑水库、下王垅水库已完成约85%工程量,万石院水库已完成约80%工程量,并计划9月完成白蛇坑水库、下王垅水库的完工检查验收、10月完成万石院水库完工检查验收。“下半年,我们县制定了年度新建上四堡、高垅、茶塘、珠垅、周塘等5座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完成计划,目前已完成施工招投标及施工图纸的交底工作,从7月开始全面开展工程的政策处理及项目的开工。确保在12月底完成工程量的40%工作任务基础上,力争完成50%。并同时全面开展水库安全技术认定工作。”县水利管理站负责人胡朝亮说。
除此之外,县水务部门全力推进山塘整治相关工作。截止6月底前,已完成2020年度小弄水、大农夹、麦姜坞、章塘、红色、洪笔岭、水源岗、竹翠等8座山塘综合整治项目的施工招投标及施工图纸的交底,从7月开始全面进入工程政策处理及项目的开工。计划在12月底全部完成项目的整治施工任务。同时全面开展2020年度9座山塘(水库)的清淤工作,截止6月底已完成清淤的前期工作,目前已逐步进入清淤实施阶段。计划在11月底完成全部清淤工作任务。
防护休闲“两相宜” 浙中生态廊道彰显魅力
记者来到开发区武义江堤岸和景观工程(白洋渡至莹乡路段)时看到,该工程的防洪堤已基本完工。从三月开始,绿化在种植,公园广场在铺砖,昔日荒废的土地,如今已见层层新绿,生机盎然。未来,这里也将是武义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现在,整个工程的水工部分(除堤顶混凝土、花岗岩铺装及部分苗木未完成),其余基本已经完成,景观工程部分,园路垫层全部完成,完成花岗岩铺装800平方,老石板铺装2600平方,完成栈道板铺装,接下来将加快公园广场花岗岩铺装,石牌坊建设,完成所有乔灌木种植、草籽播撒。”工程负责人告诉记者。
武义江堤岸和景观工程(白洋渡至莹乡路段)位于武义县城区武义江右岸,治理范围为白洋渡桥上游约400m处至莹乡大桥,设计堤防总长2.226km。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有新建堤防工程、防洪堤绿化工程和白洋渡公园等几部分内容。工程分两期实施,本次一期工程先行实施,一期工程建设地点自白洋渡开始至建设大桥止,总长约1.3公里;堤防的洪水标准将20年一遇、4级堤防。相关人员说,今年因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实际完工时间会稍有延长(这个去掉,领导要求,工期还是要按时完成)。工程按照“赶进度、强监管”原则,实行严格的“三检制”,确保质量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并做好安全教育、安全检查等各项工作。
“‘河道堤防’、‘美丽城防’、‘生态廊道’一直是我县民生项目建设工作的重点。除了开发区,武义江右岸泉溪段“美丽城防”工程一期治理堤防项目,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7%;武义江右岸泉溪段“美丽城防”工程二期治理堤防也已基本完工。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快推进部分工程的规划编制工作,强化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