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武义政府网 浙江政务服务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   微博   手机  
首页 新闻 微聚合 专刊 专题 武川论坛 数字报 图片 人文武义 网闻联播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专副刊 >> 特别报道

龙门岭古道

2019年12月25日 09:23:48  武义新闻网  网友互动交流  字体:

  俯看在大山中蜿蜒的古道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童咏雷率采访小分队采访古道革命故事和历史文化

  古道石砌的阶梯

  龙门里村苍老的红豆杉

  龙门桥

  李村村口高大的柳杉

  在李村采访革命烈士李桂生的事迹

  □潘国文 古梁 \ 文

  □朱翚 李增炜\摄

  武义历代县志似乎没有明确记载古代交通、道路等内容。嘉庆县志在疆域中只提武义到金华、永康、缙云、宣平为界的一些道路简况。1990年版的《武义县志·交通》一章中倒是提到了武义的古道:“古代道路分大路与支路,大路为通往府、郡、道和毗邻县治的交通要道;支路贯穿乡村之间。其结构分砂土、石板、卵石路。民国期间,两县共有大路和支路81条,计1235公里。”该志还介绍了县内九条主要大路的情况,其中提到丽水大路从溪里经龙门坑过青蓬岭入丽水界的情况。最近看到了成书于清光绪年间,民国四年(1915)由杭州武林印书馆重印的《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该书武义县卷详细记载了武义县城东门、南门、小南门、小西门、西门、北门通往永康、缙云、丽水、宣平、金华的六条干路和八条枝路。处州大道,从小南门出发,经问津亭、上南湖村、仙景桥、溪里村、背(包)后村、水碓后村、破竹园村、龙门坑村、龙门岭、李村、山(桑)坑头村、青蓬岭、稽勾岭(《武川备考》写作“稽较岭”,现称“金钩岭”)与丽水县分界。该书对每一段的里程都有记载,处州大道武义县城至丽水界一段全程约25公里。近几十年来,随着乡村公路的发展,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古道也基本上失去了交通意义,留下的也只有在山区一些山岭、山沟中。但残留的古道却承载了历史岁月的痕迹,形成了内涵十分丰富的古道文化。处州大道武义段系石板和卵石路,目前尚留有从珠坑口到龙门岭至后林畈的西村自然村一段3公里左右的古道,这段古道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成为徒步爱好者留恋之地。

  一鳞半爪的古道历史

  处州大道在古代是一条婺州通往处州、温州主要的官道和商道,但这条重要的孔道,建于何时,无从查考。清嘉庆《武义县志·卷二·山川》记载:“龙门岭,县西南四十里,括瓯孔道,岭岩有庵。”清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对该大道有记载,在其卷九十三中有“稽句岭”。“稽句岭,县南五十里。一名稽较岭。岭路崎岖,南至处州府九十里而近,为往来之径道。《闻见录》:县南四十里曰龙门岭,有龙门关,东达永康,东南出缙云要隘处也。自岭南十五里即稽句岭矣。”为了弄清楚龙门古道的历史,笔者一行曾专门走了一趟龙门岭。我们从水碓后村出发,过破竹园沿着溪边曲折的机耕路2公里左右,就到了一个岔路口。岔路口左侧的山路叫阳坑,一直通向和尚田村;岔路口的右侧通往珠坑口、龙门里,过龙门岭就南下李村了。从岔路口往右行不远,溪涧上出现一座宽3米左右的折边桥,桥石上刻有“龙门桥”三个大字。所谓“折边桥”就是桥墩两边是用条石呈八字形撑住桥面,这种桥的形制在浙江是十分古老的,拱形桥就是从这种桥发展而来的,可以说他是桥梁中的鼻祖。后查《武川备考》,该桥的历史确实很悠久,据该书卷四《建置考·桥渡》记载:“龙门坑桥,南五十里,万历二十三年(1595),杨智同僧智果募修,知县张国裳有疏”,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再往南行1.5公里,可见珠坑口。在村口,只见水流从山涧中成瀑布状急流直下,在山谷底部形成一个深不见底的水潭,当地人称龙潭,据说与麻阳的三断龙潭是相通的,龙潭边上原有一座龙王庙,现在已不见踪影。该潭《武川备考》也有记载。山坑中有珠坑口村和龙门里村,两村相距不到300米,现今珠口坑村只留下4户人家,龙门里村尚有一两座泥筑瓦屋,村人都下山了。在珠口坑村,通过村人了解到龙门坑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珠坑口和龙门里村曾经规模很大,是处州大道上的一处大地方。当时村庄周围布满了人居和店铺,如已消失的何驮岭、大坪、小坪这些地方全部都是村落,商店有宿店、酒店、杂货店,还有当店。整条处州大路上日夜有人行走,挑盐、挑干海货和挑靛青的,走到这里大多要宿一夜。经过一棵十分苍老的红豆杉树,就到龙门里村,往上行就是海拔588米的龙门岭。龙门岭两边的山峰逼仄,山坑中一条石砌的大道就在群山中蜿蜒。龙门岭山高势险,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岭头原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庙宇,有8开间,“文革”中被毁,现已复建。这建筑大概就是清嘉庆《武义县志》说的“岭岩有庵”的“庵”吧。

  龙门里往下南行1.5公里左右,就到了李村水口,一棵高大挺拔的柳杉守护着龙门旧址。据村人讲,早在李姓于南宋末入迁李村之前,在这里的大道上就有一座“龙门”古建筑。可见这条古道在南宋之前就存在了。村人讲,龙门依山傍水,高约五至六米,宽在3米左右,龙门两侧的城墙北紧靠大山,南临菊溪,全长20多米,墙厚达2.5米以上。龙门呈拱形,龙门之上建有翘角楼阁,楼阁建有瞭望口、箭孔和垛口,俨然是一处军事防御设施和水口风景楼阁相结合的古建筑。整个龙门建筑所取之材均是菊溪中巨大的卵石,堆砌方正,严丝合缝。龙门建于何代,是否配置吊门均已不可考,县内志书,以至《武川备考》也不见记载,只留下少量的诗句。也许此处就是《闻见录》记载的“龙门关”吧。不知在何朝代,龙门上书有八个大字,朝西的门首上是“龙门一曲”,朝东的是“安宅正路”,传说是明初刘伯温所题,李村人也不认为是他们先祖题写,在《龙门李氏宗谱》内也无一字半语的记载。可惜,龙门在“文化大革命”作为“四旧”,被强令要拆除。

  在这一条处州大道上还有一个令人百思不解的现象。从李村往南东方向9公里处是一座海拔741米的稽较岭,这个岭是武义与丽水的分界,从稽较岭再往南东方向走9公里,就是丽水莲都区的龙孔村,以稽较岭为中心,南北两处分别是龙孔、龙门,从龙门往北西就是龙门岭、龙门坑、龙门桥,几乎全用“龙”来命名地名,这是为什么?由于无资料可稽查,也就成了历史之谜。还有在这条古道上留下了许多有关刘伯温的民间传说,还有待整理。

  发生在古道上的战争故事

  处州大道也是一条重要的兵道,历朝历代经过多次战争洗礼。由于年代久远,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大多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在近代的太平天国运动中,清军曾几次在这里与太平军激战。据1990年版《武义县志·大事记》记载:“同治元年(1862)秋,官军林文察部从丽水来攻太平军,太平军在破竹园、李村进行阻击,击溃官军。十一月十八日,太平军再次在破竹园、李村阻击官军,战败,死千人。”龙门岭一带在太平军时期成了武义南乡的一个主战场,遭受战火破坏的程度也可想而知了。

  在抗战时期,龙门岭一带同样受到了日军战火的破坏。1944年8月间,日军想从岭下汤进攻新宅,然而岭下汤驻有国民党军79师一部,于是日军从水碓后、破竹园、龙门坑这条无军队防守的处州大道逼近进攻新宅、李村、青峰岭。当时国军21师一部和当地自卫军分别驻守龙门岭头和稽较岭头。日军日以继夜地进攻也未能攻取两处关隘。之后日军在黎明前派遣大批飞机增援,向两处关隘狂轰乱炸。一枚炮弹在龙门附近的山岩上炸开,炸飞的岩块把龙门东北侧的一株柳杉树拦腰炸断而死。日军还企图轰炸李村的粮仓以及设在李氏宗祠内的简师学校。由于千余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支援下国军和自卫军终于寡不敌众,在龙门岭和稽较岭整整守了二天一夜后由于伤亡惨重,终于失守撤退。这次狙击战打死日军2名,伤10多名,打死战马3匹。日军在8月22日占据李村、和阳坑、青峰岭,一直盘踞了三天三夜(一说是七、八天)。在此期间,日军在三个村内共杀害百姓11人,掠夺李村粮仓稻谷100担。日军在盘踞李村时,县立简师学校的教学设施被毁殆尽。

  1947年浙东人民解放军二大队的张子清部队来往于这条古道发动农民革命,在附近的古岭高村驻扎近三年时间,活跃在甘塔和和尚田村之间海拔712米的遮包尖山的密林中。

  直到解放后还有部队在这条古道上经过。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温州、福建海防部队调动都是从青峰岭过李村,走龙门岭这条大道的,直到80年代解放军拉练也是走这条路。

  古道上的文人创作

  这条古道上流传着明朝开国名臣刘伯温等一批文人的故事,由于括瓯地区走陆路北上婺州,走这条孔道最近,所以许多浙江南部的古代文人往返在这条古道上,留下他们过往的痕迹。近代以来,有几拨文人集聚在龙门岭附近的村庄,留下了许多壮怀激烈或咏物怡情的诗篇。

  清咸丰十一年(1861)四月十六日,太平军首领周春率部进犯武义,仅七日,武义城陷。“粤寇”自此盘踞城乡,所致屠戮乡民、烧焚房屋、掳掠壮夫、奸淫妇女、骚扰村庄、勒民上贡,直至同治二年(1863)正月,武义方为官军收复。在这近三年时间,造成民生凋敝,百姓流离。南湖拔贡何德润与姻亲好友童庐岁贡童绍彬(号莲塘)、下王宅副榜王廷扬等一批武义知名文人避居龙门坑,他们以《龙门岭》为题,互为酬唱,书写心中的义愤(现部分诗作记录在《市东王氏宗谱》里)。何德润在《烟月山房诗集》卷一《答云山兄近况》一诗中明确注明:“余居龙门山”。何德润在《武川寇难诗草》有一首专门写龙门岭的《龙门防守》的诗:“不因禹凿始称名,峡作关门石作城。人附青云登跃鲤,我思赤手掣长鲸。空山刁斗风传响,峭壁旗枪日添明。铅影红流林际落,浑疑点额起雷声。”童绍彬的诗文集干脆就名为《龙门草》。童绍彬的诗文集未能得见,但《武川文钞》中收录有《武城寇难之一》、《武城寇难之二》、《武城寇难之三》、《烈妇李朱氏传》、《重成东渡会序》、《课耕亭记》等文章。《武川诗钞》中收录了县城拔贡千为杰(千家驹祖父)的《童莲塘(绍彬)新集龙门草闻而寄怀》一诗:“闻君遁迹在龙门,添得诗篇到处存。放眼古今原了了,感怀天地也昏昏。能无泣鬼惊神句,空有忠君爱国言。何日林泉得携手,好从渔父问桃园。”可见童绍彬的这部诗文集是在避难龙门时写的作品,大致也是以寇难为内容的诗文。

  第二拨文人是水碓后村秀才徐家骥邀请一批文人何德润、汤定之、汤显球、江芳、郭銮到村里以大树下八景为题,作的咏景诗。水碓后村过去称双溪大树下,这批文人所作的《大树下八景诗》,在《双溪大树下徐氏宗谱》中收录的有48首,都是晚清时期武义金华两地的文人、雅士所作。这些诗各有千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水碓后村的美丽景色。民国武义县长蔡一鸣为此大加赞赏,写了《题武义徐氏吟花馆古藤山房两诗钞后》一诗:“吟花馆集古藤诗,前辈风流想见之。熟水壶山同不老,曲园大笔重当时。”诗中表达了对这批诗人聚会的羡仰之情。

  1942年5月22日夜,武义民国政府机关撤至岭上乡新宅村,时任县长蔡一鸣也到了新宅。武义一中的前身武义县立战时初中学生补习学校(后改校名为武义县立简易补习学校)于1943年8月复校于岭上乡李村李氏宗祠。这一时期位于龙门岭南麓的李村几乎成了民国县政府的核心地域——教育文化商业中心。蔡一鸣多次往返这条古道,曾写有多首龙门岭、龙门李村的诗,其中一首《过青峰岭》诗中说:“偶逢野老久寒喧,过了龙门又李村。不意青峰山下路,朔风扑面已黄昏。”由于蔡一鸣是一位文人,因此一些知识分子、乡绅、政府官员集聚在他身边,他们互相酬唱,出现了一批文学作品。如在《岭上草堂唱和》的诗集里就有蔡一鸣、王树棠、王融治、何葆仁、扬振、何玉骢、童维梓、许可权、王柳邨、顾复、徐珏、汪茂材、叶一苇、王履仁等的诗作50首。

  龙门岭古道,风景秀丽,保存较为完整,历史文化深厚。古道一头连着徐英烈士的家乡水碓后这个红色村庄,这里有徐英烈士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武义历史陈列馆;一头连着抗日战争时期的重镇李村。行走在这条古道,可以让人们回望历史,深刻领会先烈事迹,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从这些意义上来说,开发这条古道旅游很有意义。

分享到:
终审:张莹 编辑:张铖倩
 
专题报道 更多>>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专题】反诈骗宣传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专题】发现不一样的武义端午
微博关注
全媒体矩阵
武义e报 武义发布
壶山顶 武义之声
 
中共武义县委宣传部主管 武义县新闻传媒中心承办 浙江在线技术支持
浙新办〔2004〕48号 浙ICP备05073228号 广告许可证3307234000002
武义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公网安备 33072302100003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湖州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