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文侃
见习记者邱璐晓
“让城里来的孩子都能有个快乐的童年,让自己实现田园梦,让乡村实现振兴。”
随着科技热的兴起,农业旅游、科普旅游日益受到诸多城市家庭和各界人士的喜爱。作为浙江省重要的旅游大县,近几年来,我县在农业旅游、农业研学领域大放异彩,以乡间民宿、生态营地、自然教育学堂为元素的科普基地日益兴起。碗铺村位于我县大田乡,这里森林资源丰富,田垄肥沃,水源充沛良好,自然生态植被对这个小山村情有独钟,宛如一个“童话村”,曾先后被定位为县研学基地,省金果采摘基地等。
回归自然
“我想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圆两个女儿的童话梦,也圆了自己的田园梦,想不到还可以圆大家的农村生活梦。”戴俊告诉记者,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打拼多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日渐消磨了自己本充足的生活动力,自己似乎已经和曾经所梦寐以求的生活脱轨。2014年底,戴俊带着妻女回到家乡碗铺村承包了村边的300多亩的荒山,取名“随园”,致力于打造孩子们和年轻群体所梦想和追求的童话世界和理想乐园。
夫妻俩在随园先后种上了火龙果、樱桃、树莓、蓝莓等20多种水果,兼以套种中药材。仅仅几年时间,这里实现了从一片荒山到原生态自然田园的历史性的蜕变,成为外来游客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许多城市居民消遣、释放生活的好去处。“在这里,来自城里的客人不仅可以一饱种植园的壮阔,还能从中了解各种种植知识,感受有机种植的乐趣。”
2018年,台湾“青蛙爸爸”·青蛙童话村、吴向明·有机农业培训基地正式入驻大田乡岭下汤村碗铺自然村,开设了青蛙童话村自然学园、宜居美丽示范家园、蝴蝶谷、蜜蜂园等研学乐园。同时,碗铺村利用户外原生态环境,打造一个完整“自然学园”的教学项目运营体系,依托在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中,引领家长陪同幼年儿童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实现“尊重自然”、“拜自然为师”、“向自然学习”终身融汇自然的教学理念。“农业+旅游+教育”,这种模式正在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参与其中,体验“我陪蝌蚪变青蛙,我陪毛虫变蝴蝶。”让大城市的家庭可以体验“我们家有半亩田”的家庭农场。让家长和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
戴俊还告诉记者,下一步,碗铺童话村还将计划打造一座蝴蝶活本博物馆,主要目的是带大家认识各种蝴蝶,带领大家一起了解武义的蝴蝶文化,并教授大家如何鉴别并推断蝴蝶的生长环境和种类区别。通过将书面知识转化为实地观察的方式,游客可以亲眼目睹甚至直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揭开他们的神秘面纱。
传承文化
作为我县重要的研学基地,碗铺村旨在建立一个农业生产实践指导场所,提供学生相应的劳动工具,现场进行农耕实践教导,让大家了解农耕文化。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生活,还可以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开阔视野。戴俊说,我县是农业大县,有悠久的农耕历史。“开设农耕课程不仅能让大人们拾起童年的回忆,也能让孩子们享受农耕乐趣,不忘初心。”
碗铺村还拥有婺州窑烧窑基地。现留存夯土房的墙上,尚有混在土里宋元等朝代的陶碗碎片。夯土房的土,却是取自于村里挖掘的土,这也确切说明碗铺村里设窑烧陶制碗有千年历史。据考证,碗铺村的村名也因此而得名。据悉,在碗铺村,馒头窑是婺州窑中小型窑炉的一项,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柴烧窑中比较常见的。目前,碗铺村的婺州窑之火正重新燃烧了起来。该村重新引进并复活了婺州窑文化,村里现在还特别设立了婺州窑制作体验区,供游客前来感受体验。
除此之外,碗铺村开设的“竹文化教育”也颇具特色。记者了解到,该村周边拥有将近2000亩竹园,为开设相关体验课程奠定了物质基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许多孩子对竹子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我们设想通过这方面来引导孩子们在竹园玩耍的过程中,通过制作竹签、竹筷和竹首饰等有关活动,让他们更深入了解到竹子背后的故事和传统手工艺的奇妙之处。
戴俊说,碗铺村的人文与历史科普基地建设正在不断迈向一个多元化的新高度。厚重深沉的民宿,传统文化学堂,“文茶时光”体验设施和文创世界等人文类景点相继崭露头角,这里的文化气息将变得更加浓厚。“未来,我们将积极与多方合作,组织开展更多研学活动,并积极举办旅游节,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这里独特的人文魅力。”
“乡村振兴,让老百姓参与,让外来的游客像当地人一样生活,体验乡村生活,了解乡村文化。”戴俊说,结合休闲农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在现有基础上,碗铺村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让以科普教育为目的的“农业体验游”向“农业科技美”、“农业实验炫”等拓展。同时,积极与学校、社区等单位部门联系,让更多公众走进科普教育基地,让更多人了解到“亲子教育”、“自然教育”、“农耕教育”、“科普教育”的乐趣。激发科学兴趣和创新创造热情,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