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温州一小学生朋朋(化名)在TT语音软件里认识一网友,对方称要送游戏皮肤给他,但是需要微信登录账号,于是朋朋把其妈妈的微信号和密码都告诉对方。
接着对方说送皮肤前需要充值,要转2000元给他,之后会退还。涉世未深的朋朋按照对方要求用其妈妈微信给对方转了2000元。接着,对方又让朋朋依次转了2000元、3000元、3000元、4000元、4000元……直到钱无法继续转账。
为防止被其父母发现,对方诱骗朋朋主动注销其妈妈微信号,然后使用妈妈手机重新注册了一下微信。
直到2月28日,朋朋家长发现银行卡消费异常才知道被诈骗,现案件已受理,正进一步侦查中。
“兰兰在吗?可以帮个忙吗?”2月21日,在杭州富阳家中的兰兰(化名)收到了同学“小叶”(化名)发来的QQ信息。兰兰今年18岁,在读高中,和小叶关系很好,现在还没开学,总通过QQ联系。
兰兰询问是什么事后,“小叶”发来了一个链接,说在网上买了一件衣服,但自己账户上没钱,爸妈又不同意买,只能让好友帮忙付钱,表示过几天就还钱。兰兰没有多想,通过链接支付了294元。
之后,“小叶”又接连发了6个链接,每个链接都是294元,说是店铺搞活动,多买一些。兰兰一一都帮忙支付了。
总共支付了7个链接,共计2058元后,“小叶”突然将兰兰拉黑了。兰兰觉得不对劲,赶紧给小叶打电话。结果,小叶表示,QQ被盗了,刚才和兰兰联系的并不是自己。
在家人的陪同下,兰兰报了警,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中。除了兰兰,杭州富阳还有9名学生在过去的两个月以该种形式被骗,这种看似老套的诈骗形式,在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面前,依旧充满迷惑性。
13岁的小琪(化名)家住杭州富阳鹿山街道,没开学,玩手机的机会也多了。早在1月份,她在逛QQ空间时加过一个好友,对方发布广告称可以轻松在家赚钱,日入几百元。闲来无事,2月27日晚上10点左右,小琪联系了这个好友。
对方很快发来一个微信二维码,小琪刷了第一笔单,200元。不过,对方告知,由于小琪是未成年人,不能收到返利,最好拿家长的手机操作。
当晚10点多,小琪问妈妈借来了手机。她通过妈妈的微信,加了对方好友,并向对方转了一笔9999元,两笔19999元。加上此前的200元,总计50197元。
最后一笔转账是在晚上10点26分,不过一直没有等到对方的返利,小琪有些慌了,不敢将手机交还妈妈。一直到晚上11点30分左右,小琪实在拖不下去了,只能找妈妈说了事情经过。
小琪的妈妈马上报警。不过由于小琪的拖延给案件的侦查增加了难度。目前,该案还在侦办当中。
在派出所内,小琪懊悔不已。小琪的妈妈也自责不已,不过,她调整了心态:“就当是给孩子交了一笔学费吧,以后总不会再上这种当了。”
针对近期出现较多的学生被骗案件,各位家长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手机,不要让孩子知晓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密码,一旦存在泄密风险,要及时更改密码。
民警提醒,一方面,学校和家长都需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教育,比如讲述相关案例、灌输防诈理念,引导孩子认识到: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千万不能信,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的诱惑,不管什么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设置圈套的机会。
另一方面,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自律能力普遍较差,因此在现阶段,家长需要花更多时间管教孩子,最好能规定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长、时间段以及浏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