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12月22日电(记者 邹伟)“大寨这些年的发展道路,是对科学发展的一个生动诠释。” 到山西昔阳县大寨村采访,记者遇到了数位故地重游的老知青,谈及大寨变化,他们这样告诉记者。
走进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红标语依然醒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革命歌曲在耳边回荡,勾起人们对昔日“农业学大寨”那段岁月的回忆。
如今,村里店铺、饭馆林立,村民们衣着时尚,笑迎宾客;平坦干净的柏油路,直达虎头山森林公园;蓝天之下,碧水之间,引水渠横跨狼窝掌,滋润着山脚的梯田。眼前的大寨,已是一个生态良好、环境宜人的山村公园。
“你瞧虎头山上那一片片树,往前推20年是‘海绵田’;再往前推20年,还是一片荒山。”村民李有录说。
上世纪60年代,大寨人在这个原本土地贫瘠、沟壑遍布的小山村,硬是刨出了八百亩“海绵田”,创造出亩产千斤的纪录,成为当时人与恶劣自然条件抗争的典范,进而被树为全国农业的旗帜。此后中国掀起了长达10多年的学大寨热潮,海内外上千万人来这里参观。
68岁的李有录老人告诉记者,自己身体不好,腰、腿都有年轻时落下的毛病。“那时大伙儿跟着陈永贵,不管刮风下雨都起早贪黑地干。”他回忆说,当时人们都是憋着一股劲,觉得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挖土搬石,推山填沟,“战天斗地”也要把大寨建好。
这一记忆同样留在许多老一辈大寨人的心里。但他们也说,大寨过去的经验是苦干加蛮干,对人改造自然的能力过于自信,建设代价太大,对人身体的伤害也太大。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仅凭种田吃饭模式已不能满足农村的发展需要,“显然需要换一种思路”。
朴素的村民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科学发展的含义,却也有自己的表达:“大寨的发展要靠艰苦奋斗,也要讲规律,讲科学,以人为本,不能蛮干瞎干。”
大寨的退耕还林自十多年前就已开始,闻名全国的“海绵田”上,枣、桃、杏等经济果树替代了原有的庄稼,松、柏等景观树也多了起来。
大寨的“转身”从1991年开始加速。这一年,“铁姑娘”郭凤莲重回大寨任党总支书记,在各地改革开放的深深触动下,“发展商品经济、非农兴村”的变革思路得以确立。
由此开始,“大寨羊毛衫厂”“大寨酒业有限公司”等十几家企业陆续诞生;以“大寨”命名的产品也不断涌现,如核桃露、醋、杂粮等,现已远销全国各地。
如今,大寨已建成陈永贵墓、郭沫若诗碑等数个景观,开放了陈永贵故居、周恩来住址等;走在村里可以看到,当年的窑洞大部分被改造为特色饭馆或纪念品商店,成为一大卖点。仅旅游一项,每年就能给大寨人带来数百万元的收入。
村干部介绍说,2007年,大寨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村里的总产值达1.27亿元,是1982年的600倍,而其中来自农业的贡献比重只有5%不到;同时,经过多年退耕还林,大寨的森林面积比重由原先的10%,增加到现在的60%。
“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两句话打开了大寨人进一步创业的思路,我们将继续坚持多元化发展,走一条生产发展、人民富裕与生态改善统筹兼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郭凤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