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的一天清晨,茭道镇上下坑村的程美琴刚刚在厂里上完夜班正准备骑车回家,手机突然响了,丈夫在电话里急促地说,快赶到人民医院,妈妈中风了。听到这消息,程美琴如遭晴天霹雳,妈妈中风了,怎么可能呢……眼泪顿时不由地流了下来。
电话里叫的这个妈妈其实不是程美琴的亲妈妈,而是她的婆婆郑宝英。回想起往事,程美琴至今记忆犹新。“头天晚上她到我家时,我只是发现她的声音与往常有点不一样,问她是不是感冒了,要不要去看下医生,婆婆还说没关系,家里有感冒药。没想到第二天一早起床,婆婆就发现自己的左手不听使唤,连衣服也穿不了。”程美琴说。
程美琴的婆婆郑宝英今年已是83岁高龄了,要说中风前,她在村里可算得上是有一定威望的人,不仅当过10多年的村党支部书记,还当过村老年协会会长。在婆婆的影响下,程美琴十分热心村里的事,如今40岁的她也连任了11年的村妇女主任。“婆婆以前身体一直很硬朗,像镇里搞百花会,她都积极组织村老年协会的老人们参与,对我的工作也十分支持,我们很谈得来。”程美琴说。四年前的突然中风,令所有认识老太的人都深感吃惊。
婆婆有4个儿子1个女儿,除女儿嫁到外村外,4个儿子都在本村各自安家,程美琴就是最小的儿媳妇。平日里,4个媳妇和婆婆之间关系融洽,和睦相处,这在村里都是出了名的。后来,老人生病住院,4个媳妇轮流照顾。“我嫁到夫家20年来,大家相互之间都是和和气气的,从没拌过嘴。大嫂、二嫂自己身体就不是很好,三嫂家两个孩子都在上大学,家庭经济负担重,又在外面打工,自己在经济上帮不了她的忙,婆婆的事自然就多分担点。”程美琴说。也许正是这种特殊原因,婆婆一有事,也总是先找程美琴。
出院后,婆婆心情十分低落,天天躺在床上叹气,觉得自己这辈子做人挺不错的,干的都是好事,老天爷怎么就让她得这种病,还经常怪自己给家人添麻烦。那段时间,程美琴天天陪在婆婆身边,开导她,陪她聊天。为了更好地护理婆婆,程美琴又专门跑到医院向主治医师咨询护理方面的知识。医生告诉程美琴,老太虽然是左半边中风,但只要胆子大些,加强走路练习,左腿还是能够慢慢恢复的。为了让婆婆保持活血通络,程美琴坚持天天为婆婆按摩,用热毛巾捂手、捂脚。她还特意找了一根粗壮的拐杖,在婆婆状态好的情况下,鼓励她下床走动。开始,婆婆心里十分害怕,不停地摇头说自己都不会走路了。可程美琴紧紧抱着她的腰,“妈妈,你就大胆地移动一下,有我保护着。”在程美琴的悉心照料和鼓励下,仅一个多月,婆婆就能自己独立依靠拐杖行走了。“当婆婆第一次独立拄着拐杖走出家门时,村里的人见了都高兴地为她鼓掌。”程美琴兴奋地说。
都说老人像孩子,更何况是生了病的老人。虽然婆媳俩关系和睦,可现在身体不适的婆婆难免也向程美琴发点脾气,有时菜烧好了,婆婆会嫌味道太咸或太淡;叫她做的事,做得慢了,婆婆也会责怪她。尽管如此,程美琴从来就没抱怨过。婆婆爱吃年糕,美琴就特意请人做年糕,婆婆想吃粽子,美琴就专门为婆婆包粽子,事事顺着婆婆的意。这么多年来,程美琴对婆婆倾注了无限的深情。
如今,婆婆拄着拐杖又能和以前一样在村里走动。村里人都为老太高兴,婆婆也见人就夸多亏有美琴这个好媳妇,可程美琴却说,婆婆就像自己的亲妈,这些都是自己应该做的。 (朱谢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