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武义支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 专题新闻 | 武义政务 | 即时新闻 | 人文武义 | 中国温泉城
武川论坛 | 图片新闻 | 数字报纸 | 外媒看武义 | 在线投搞 | 浙江网闻联播
  热门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2010专题>>2011年两会>>两会重要报告 订阅手机报:编辑短信51发送至1065866851 电子数字报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03月16日 09:03:35  武义新闻网  网友互动交流  字体:

2011年3月6日在武义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  蔡 洪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根据中共武义县委《关于制定武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县政府认真研究并听取各方面意见,制定了《武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请各位代表对报告和纲要(草案)进行审议,并请参加大会的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和2010年政府主要工作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资源要素市场的大幅波动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中国温泉名城,构建东方养生胜地”的总体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旅游富县”的发展战略,攻坚克难,扎实推进保增长、促转型、抓创新、重民生等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协调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多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五年位居全省欠发达县市前列,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一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从59.67亿元增至127.09亿元,年均增长13.2%;财政总收入从7.21亿元增至16.72亿元,年均增长18.3%,地方财政收入从3.75亿元增至8.87亿元,年均增长18.6%。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完善政策引导,加大有效投入,着力“四大建设”,工业总产值从132.53亿元增至395.00亿元,年均增长24.4%,其中规上企业由310家增至597家,产值从100.85亿元增至318.97亿元,年均增长25.9%。五金机械、文旅休闲和汽摩配三大主导产业占规上企业产值的67.5%,确立了作为永武缙五金产业和浙中汽摩配产业两大集群的腹地和联接地地位。高效生态农业稳步发展。农业总产值从9.57亿元增至17.58亿元,年均增长12.9%。粮食生产稳定增长,有机优质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茶叶、毛竹、畜禽产品、高山蔬菜、食用菌、优质水果、蚕桑、油茶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被评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蜜梨无公害十强县”,“武阳春雨”蝉联浙江省十大名茶称号。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围绕养生旅游发展主线,着力打造“北部温泉度假养生游”、“中部丹霞探古养生游”和“南部生态风情养生游”三大旅游组团,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旅游经济翻两番增长。全县接待游客由57.54万人次增至289.96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从4.03亿元增至21.86亿元,分别年均增长38.2%和40.2%,被命名为国际养生旅游实验基地、中国温泉养生生态产业示范区、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和浙江省十大生态旅游名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4%,全球零售业巨头沃尔玛成功签约入驻。新引进金华银行、稠州银行,新成立农村合作银行、邮储银行、建信村镇银行,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89.47亿元、贷款余额172.92亿元。保险、交通运输、通信等较快发展。

  (二)转型提质取得新突破。充分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力不断提升。建立国家大院名校武义联合技术转移中心,切实加强产学研对接平台建设,规上企业新产品产值率由3.3%增至11.3%,新产品产值从3.13亿元增至35.89亿元,年均增长62.9%,新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品牌建设取得突破。被命名为中国旅游休闲产品出口基地、中国文教用品生产基地和中国电动工具制造业基地;新增市级以上著名商标77件,其中省著名商标20件;新增市级以上名牌产品56只,其中浙江名牌产品18只。农业创新发展。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土地流转面积占总承包耕地的26.8%;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18家;不断加强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3个工厂化育秧基地,统一机械化服务面积17.8万亩。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林权抵押贷款不断增加。积极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对接国企、央企引进大项目,实际利用外资1.39亿美元,引进内资50.77亿元。外向型经济继续快速发展,进出口额从2.99亿美元增至16.12亿美元,年均增长40.0%。深入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方案,大力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整治,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             

  (三)城乡建设呈现新气象。“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84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倍。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完成县域总体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2006—2020)编制,温泉隧道二期、明招路延伸、城南新区一纵道路等框架道路和“一湖三园”等配套设施相继建成,建设安置房18.8万m2,实施旧城改造近4万m2。加强城市管理,全面整治城区户外广告,在中心城区实施“双禁”,“数字城管”系统投入使用,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县城和省级园林城市。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共完成342个村的村庄整治和266个村的生态村建设,启动实施11个村的农房改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78亿元,全面实施农村“清泉工程”,共解决了17.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石硖水库工程启动。路网、电网建设有序推进。交通建设投入7.6亿元,44省道四期(樊岭段)、柳四线、山赤线、王岭线、十白线二期及三期等改建工程全面完工,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89公里,建成高等级公路46.8公里。电力建设投入7.37亿元,建成电气化乡镇10个、电气化标准村289个,成为全国首批100个新农村电气化县之一。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雨污分流工程等环保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全面推进。建成省级生态乡镇13个,被命名为首批省级生态县。

  (四)社会民生实现新发展。完善保障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财政用于民生支出39.3亿元,比例达到70.8%,年均增长21.3%。重点围绕解决就业、就医、就学、社保、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每年集中办理十件民生实事。促进群众就业创业和持续增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693元增至17744元,年均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340元增至7678元,年均增长12.1%。新增城镇就业1249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以下;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57952人,获“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称号。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和“超市经济”等非农经济,共有来料加工点2015个、从业人员4万余人,在外开设超市5300多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加强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净增22285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净增23062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6.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9%。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积极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新五项工程”,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成人和学前教育。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基本完成所有乡镇街道的综合文化站站舍建设,新建体育小康村300个、文化体育示范村150个,启动实施数字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工程,95%以上的行政村实现有线广播联网;开展“弘扬武义精神、创建文明武义”活动,文化系列研究工程取得实效,文艺事业日益繁荣。全面推进卫生事业发展。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扎实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认真做好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继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积极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志愿者等事业,被命名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和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档案工作开始迈入数字化服务时代,《武义县志(1986-2005年)》编纂完成即将出版,统计、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工作不断加强。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保障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提升食品药品监管水平。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突出抓好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和工作机制建设。扎实推进“平安武义”建设,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积极调处和化解社会矛盾,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度,治安形势总体稳定,“五五”普法扎实有效。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拥军优属和军民共建活动不断深入。

  (五)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加强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着力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努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成立政府咨询委,完善政府领导领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和听取意见制度。五年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798件,办理政协提案778件。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快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暨行政审批职能整合工作,县行政服务中心成功创建为省示范中心。加强政府廉政建设,效能监察、执法监察和审计工作不断提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成立国资委,完善城市投融资体制,进一步加强了预算、乡镇财政、国有资产和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严格控制行政成本,津补贴规范工作稳步推进。

  刚刚过去的2010年,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制定的方针政策与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统筹部署和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4.1%,财政总收入增长16.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2%。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促进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强劲回升。坚持标本兼治、保稳促调,迎难而上,积极有为,工业经济继续在高位运行,15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9项位居全市前列。完善工业政策体系,设立企业创新奖、质量奖和工业强县突出企业家贡献奖,实施重点发展战略,筛选30家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实现行政认定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加强产学研对接平台建设,促进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规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增长154.8%,新产品产值增长62.2%,利税总额增长64.8%。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政企抱团度难关活动,加大企业帮扶力度。认真落实各项扶农政策,大力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列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被命名为“2010年全国重点产茶县”,再获“浙江省茶叶强县”称号。“两区”建设开局良好,现代农业园区首批5个项目开工,建成粮食功能区1.51万亩。成功举办中国武义第四届温泉节暨首届国际养生博览会等活动,养生武义品牌日益响亮,被省政府列为6个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生产性服务业破题发展,9家企业实行了主辅分离。

  二是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以“规划年”活动为契机,编制了“十二五”发展规划、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业和养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南湖商业副中心城市设计、城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和特色街规划。围绕夯基础增后劲,全力组织开展“重点项目攻坚行动”,狠抓有效投入,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7.8%,是近六年之最。共安排政府性投资项目109项,财政实际投资8.28亿元,增长90.7%。全年新开工工业项目35个,浙江物产(浙中)供应链物流服务基地、涟钢(华东)加工配送中心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限额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6.12亿元,增长30.5%,其中工业技改投资23.97亿元,增长38.9%。

  三是着力解决一批难点热点问题。敢于直面历史遗留问题,全力开展农村违法用地、熟溪河和非法采矿及废弃矿山治理等“三大整治”,共拆除违法建筑830宗、处罚3440宗,关停制砂企业7家,维护加固及治理矿点887个。紧紧围绕保企业、保增长、促转型目标,坚持有保有压,全面推行有序用电,切实加强重点用能单位和能耗异常企业的监管,强力推进节能降耗。大力盘活闲置土地,流转工业用地66宗、1097亩。严格环境准入,狠抓门业企业专项整治和废旧塑料粒子行业强制取缔,顺利通过武义江流域水环境污染整治市级监管区“摘帽”验收和省级生态县、卫生县城复查。完善国有资产租赁方式,盘活了原武阳楼等四宗共计3.5万m2的多年闲置资产,当年国有资产租金收入增长85%。完成村级组织换届,积极推进扩权强镇改革。

  四是努力统筹社会协调发展。加大就业促进和创业带动工作力度,继续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教育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高考重点本科上线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县职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校和数控国家级基地。成功举办第十八届运动会,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通过省级评估。加强卫生、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和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成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卫生监督所迁(扩)建工程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有序推进妇幼保健院和计生指导站迁建工程,积极做好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前期工作。大力推进“双千”示范创建工作,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扎实做好人口普查工作。深入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信访积案化解年”和周三乡镇、街道(村)干部联动下访活动,圆满完成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安保任务。整合社会应急资源,建立社会应急联动机制。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深入开展“武川惊雷”行动,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战胜重重困难、奋力前行的五年,是我县追赶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这是在中共武义县委坚强领导下,全县人民和广大企业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奋力拼搏、迎难而上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辛勤劳动的全县人民和外来建设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给予政府工作监督与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向驻武部队官兵、离退休老同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武义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政府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强,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等都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工业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比较突出,面临着增量提质双重任务。二是服务业发展滞后,三产总量较小、占比过低,没能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三是城市化水平不高,基础设施薄弱,配套不完善,行车难、停车难等问题突出,城市功能和品位较低,离“中国温泉名城、东方养生胜地”的总体目标还有较大距离。四是区域发展还不协调,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五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众持续增收难度较大,改善民生的任务仍然繁重。六是政府自身建设还需加强,职能转变、依法行政、行政效能与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望还有不小差距,一些地方和单位形式主义、消极懒散现象仍有存在。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关于“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县委、县政府对编制“十二五”规划高度重视。早在2010年年初就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开展前期研究。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研究部署有关工作,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也分别听取和研究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县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以后,县政府根据县委《建议》精神,深入研究和编制完善《纲要(草案)》,并组织召开座谈会、专家咨询会征求意见建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纲要(草案)》的编制过程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过程。《纲要(草案)》已提请大会审议,下面我就几个问题作简要说明。

  (一)关于《纲要(草案)》编制的总体把握

  在编制过程中,始终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体现县委《建议》精神。县委《建议》在深入分析现实基础和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纲要(草案)》根据县委确定的原则要求,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和具体化,设置了必要的量化指标,增加了规划实施的重大举措和专项工程,提出了一批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的重大项目。

  二是通篇贯穿转型发展主线。转型发展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选择。《纲要(草案)》提出“四个坚持、四个着力”统领实现转型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和举措。坚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城乡区域统筹,着力增强城镇服务带动功能;坚持以富民惠民安民为发展根本,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安康。

  三是始终坚持“三个结合”。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既努力落实上级和县委、县政府已经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又进一步深化对新形势、新要求的认识,努力提出新的目标、任务和举措。坚持谋划长远与着力当前相结合,既充分体现战略性、前瞻性,又注重现实可行性,力求可望又可及。坚持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既对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四大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又努力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推动全局。

  (二)关于“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未来五年,是武义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五年,是加快“打造中国温泉名城,构建东方养生胜地”、实施新一轮追赶发展的关键五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推动转型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开创具有武义特点的科学发展新局面。

  《纲要(草案)》按照县委《建议》提出了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打造中国温泉名城,构建东方养生胜地”的总体目标,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富县、科技兴县”的发展战略,大力弘扬武义精神,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开放创新为动力,全面融入浙中城市群,着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协同互动、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共进,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力、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武义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在欠发达县中率先进入全省中等发达县市行列。

  明确了今后五年武义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打造中国温泉名城,构建东方养生胜地”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建成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在欠发达县中率先进入全省中等发达县市行列,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纲要(草案)》提出了“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具体的指标体系。

  ——综合实力持续稳步提升。实现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15年达到204亿元,人均GDP达到58714元。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

  ——转型提质取得重大突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53∶41。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争创浙江省科技强县,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科技进步贡献率50%以上。

  ——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一城四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县城形成五区联动、功能完备、集聚能力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集聚人口23万人。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到2015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

  ——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收入分配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基本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省市下达任务。生态县建设取得全面进展,力争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0.2%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主要水系监测断面水质三类以上比率达到80%以上。

  ——体制机制更具活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社会信用制度和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创业创新环境更加优化。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开放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治安防控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纲要(草案)》提出了包括9个约束性指标和23个预期性指标的指标体系。几个重要指标体现了“两个平稳、三个加快”的特点:县域经济和城乡居民收入这两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城镇化和科技创新等三方面加快发展。

  (三)关于“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纲要(草案)》对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加快培育特色产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等八个方面的明确任务和政策措施。概括起来,就是坚持走“五个两”的发展路径:

  一是实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积极构筑新的产业体系。立足武义实际,在坚持“工业强县”主导战略不动摇的基础上,加快把现代服务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制造业单边带动转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二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两化互动”,力求实现新的跨越崛起。把加快城市化作为提升工业化、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推动力来抓,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实现由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向城市化带动工业化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协同互动之路,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是突出科技兴县战略下的创新发展与生态文明基础上的特色发展“两大发展”,大力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以科技为引领,启动“科技创新六大行动计划”,重点实施“八大科技专项和六大科技工程”,突出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等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突出特色发展。

  四是加快精致武义与美丽乡村“两大建设”,全面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按照县域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结构框架,以“精致武义”为目标加快城市建设,以“美丽乡村”为载体加快新农村建设,努力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五是抓好社会事业惠民与和谐稳定安民“两大工程”,努力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坚持民生优先,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大力实施“惠民”、“安民”工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使转型升级成果更好地转化成人民群众福祉。

  三、2011年政府工作主要安排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又是本届政府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2011年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县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化学需氧量与二氧化硫减排幅度、氨氮与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均达到省市确定的目标要求。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做“优”工业。坚持内培外引并重、增量提质并举,突出扶优扶强和创新创优,强化项目带动和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工业经济增量提质。力争实现规模工业产值346亿元,增长20 %。

  优化产业布局。全面实施省级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工作方案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大各工业功能区整合力度,努力将经济开发区和东北部城镇工业功能区打造成全县经济发展的集聚区,着力推进浙中大工业产业带核心区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优化土地、财政等要素支持,鼓励引导“大好高”项目向经济开发区和永武公路沿线(桐琴、泉溪)两大工业区集聚,积极争创省级高新技术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大力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加快园区快速通道和工业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积极完善商业、金融、教育、医疗与生活居住等网点布局,不断增强园区集聚能力。

  优化产业结构。切实增强工业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着力构筑现代工业体系。实施“强大扶小”战略,制定企业梯队培育计划,加强规模企业跟踪管理,推进观念、产品、市场和企业“四大转型”,努力形成一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和产值超10亿元的强企大企,着力打造百年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省科技企业5家以上、研发中心1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增长30%以上。积极培育一批增长潜力较大和科技含量较高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新增市级以上著名商标10件、市级以上名牌产品7只。

  优化政策导向。研究制定新一轮工业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企业上技改、拓市场、增效益和集约节约发展等方面的扶持奖励力度。改进土地出让方式,全面开展土地利用绩效考核,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力度。深化开放带动战略,积极对接区域性、行业性龙头骨干企业,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鼓励引导企业“走出去”,不断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大工业投入,确保完成工业投资42亿元以上。努力增加环境容量,切实加强重点用能单位和能耗异常企业的监管,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引导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严格环境准入,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武义江等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整治,全面控制和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

  优化服务平台。优化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健全技术难题征集和项目对接工作制度,建成5个以上当年有合作成果的优秀技术转移工作站,新增科技合作项目8项以上,组织实施各级科技项目80项以上,培育专利示范企业4家以上,新增专利授权400件以上。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争取设立金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武义现场办、金华海关武义报关服务中心和武义外汇管理局。积极开展以“双送一促”为主题的“企业服务年”活动,将服务企业、破解难题活动常态化,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推进非公经济企业与企业家的“两大健康”发展。

  (二)着力做“新”农业。按照农业现代化要求,用新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做好“接二连三”文章,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搭建发展新平台。以农业“两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粮食功能区建设,着力抓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和农业现代化装备,新建1个工厂化育秧基地和 5个粮食烘干点,进一步建立健全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稳定粮食生产。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有序实施“261060”工程,重点提升有机茶、蜜梨、茭白、蔬菜和生态养殖等项目,推进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营销。大力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计划,全面开展与省农科院的合作,进一步扩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推广应用。

  培育经营新主体。完善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职业农民和农业种养大户,支持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引导扶持,通过成立联合社、推进合作社间的对口交流与兼并重组等,积极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继续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强项目包装与招商,积极引进工商资本发展现代农业。

  做足农业新特色。突出高效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进一步做大做强茶叶等优势产业,优化发展优质稻米、畜禽产品、高山蔬菜、食用菌、优质水果、蚕桑、油茶、宣莲、板栗等特色产业,破题发展毛竹产业。加快物流农业建设步伐,深化“武阳春雨”公用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完善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森林提质扩面和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和服务,积极发展来料加工、“超市经济”和乡村旅游等非农经济,努力壮大农村经济,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建设农村新社区。实施农业发展保障工程,坚持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重点抓好石硖水库、武义江堤防及强塘等水利工程建设,努力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实施村庄科学规划工程,完成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村庄布局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的编制与修编;继续开展农村违法用地专项整治,完善长效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实施农村环境提升工程,积极推进农房改造、村庄整治扩面提质,继续做好下山脱贫工作并着力解决遗留问题,创建“森林村庄”,建设绿色家园;积极规划建设区域性垃圾填埋场,探索建立“农村公共设施物业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实施公共服务完善工程,统筹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和农村人口集聚,全面带动公共配套设施及服务向农村延伸。

  推进城镇新集聚。全面推进柳城、桐琴两个省级中心镇的扩权强镇工作,着力加快王宅市级中心镇和新宅、茭道等重点镇发展,推动要素资源向中心镇配置、人口向中心镇集聚,使之成为承接城市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战略节点。加强东北部城镇与开发区、中心城区发展要素的联结、整合与集聚,加快推进各城镇功能区块向城市分区转型。积极发挥中南部地区生态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生态旅游、有机农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特色旅游产品加工业,集聚集约建设生态旅游经济区。

  (三)着力做“强”旅游业。以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以项目推进为抓手,强化特色培育,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养生旅游目的地。全年力争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增长20%以上。

  切实抓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大旅游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温泉度假区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组建旅游集团公司,切实增强政府对核心资源、旅游品牌、发展环境的管理和控制力。突出先行先试,调整实施更加优惠的旅游发展政策,放宽旅游市场准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推进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开发。着眼于实现浙中城市群旅游经济的功能互补和差异化发展,积极推动与义乌购物城、东阳横店影视城的“三城”同创。

  大力推进三大组团建设。加大温泉度假区开发建设力度,加快形成温泉度假养生产业集群。积极推进清水湾沁温泉、唐风二期、上顶、武川等四大星级温泉酒店建设,规划建设集散中心和职工生活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大力推进新项目招商,新引进2个以上旅游项目,继续规划和鼓励民办博物馆建设。做好大红岩景区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整体开发工作,加强中部丹霞探古养生游组团建设。启动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4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快形成南部生态风情养生游长廊。有序推进郭洞、俞源等老景区改造提升,规划开发明招文化旅游区,积极培育太极养生、禅修养心等旅游新产品。

  进一步打响养生旅游品牌。加强养生文化挖掘和链接,加大养生品牌宣传,精心举办承办“一节一会两赛”以及养生休闲的相关活动,完善旅游信息服务网络,努力增强养生品牌的影响力。不断丰富养生品牌内涵,积极申报“中国温泉之城”,加快漂流之乡和婚旅婚庆婚纱摄影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新开发3个以上乡村旅游特色村。积极规划建设生态休闲绿道,推进养生旅游产品开发与融合,倡导生态低碳绿色游。重视星级酒店创建工作,推动旅游服务质量提升。

  (四)着力做“大”服务业。加强规划和政策扶持,规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做大现代服务业总量,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致力打造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中心。以服务本地、配套周边为目标,着力做大以现代物流、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为龙头的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加大浙江物产(浙中)供应链物流服务基地和涟钢(华东)加工配送中心等重大项目推进力度,规划建设集配送、货运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市场型物流园区。积极引导鼓励工业企业主辅分离,着力做大物流产业群。突出培育壮大科技服务业。启动科技园规划建设,积极引进科技资源,加快各类技术工程中心、研发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通过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和招商引资等途径,加快服务主体培育。努力培育壮大金融业。加强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引进商业银行、担保机构等金融机构。完善上市企业培育政策,推动企业直接从资本市场融资。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引进大型电子商务企业,打造专业网络交易平台。

  加快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精心打造核心商圈,加强特色街区建设,加快实施沃尔玛一站式潮流购物中心等项目。制定全县市场规划,积极实施工农业科技产品展示馆、农产品物流中心、汽车市场等的规划建设,加快推进特产城、建材市场、农贸市场等的改造提升,着力提升各专业市场的辐射力、竞争力,努力把武义打造成旅游休闲产品的销售大县。继续加强城乡流通网建设,进一步激活农村消费市场。积极推进住宿餐饮、休闲娱乐、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其它消费性服务业,探索发展会展业。

  (五)着力做“精”城市。按照“拉框架、强功能、提品位、严管理”的要求,以精心规划、精品建设、精细管理、精彩生活为抓手,扎实推进“精致武义”建设。全年计划安排政府性投资项目106项,总投资40.83亿元,年度投资13.30亿元。

  拓展城市框架,优化空间布局。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功能定位和生态规划、路网框架、功能配套、立面设计等的研究,启动“退二进三”,推进老城区、北岭新区、城南新区、温泉度假区和经济开发区五个区域的融合发展。研究和改进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加强规划执行的日常管理,保障规划严格落实。着力拓展发展空间。以内通外畅为目标,加快义乌至武义公路、金华十八里至武义公路、金温铁路(武义段)扩能改造、东夏线改建等工程建设,积极实施44省道武义城区段改建、清水湾至沈店线改建、白杨线延伸和客运北站(中心站)等交通项目,完善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进一步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220千伏莹乡变、110千伏观海变工程,实施新农村新一轮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基本建成电力调度中心。

  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基础支撑。实施危旧房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城西区块(一期)拆迁工作,全面开工栖霞三期拆迁安置房工程。开展公寓式安置试点,推进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实施道路畅通工程。重点抓好环城南路延伸至明招路、武川路延伸至东升路、莹乡路拓宽及延伸、明招路拓宽等建设项目,启动解放桥老桥改造工程。实施城市品位提升工程。突出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山水特色与文化韵味相辉映的要求,加大整治和开发力度,着力做美壶山、熟溪两篇文章。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启动王宅水厂二期建设,做好清溪水厂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实施柳城区域性引水工程。启动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开工垃圾填埋场一期续建工程。积极实施车辆检测线项目,大力推进数字化城市建设。

  强化城市管理,提升文明水平。以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为契机,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整合各类城管资源,创新管理方式,推进制度化、常态化管理。强化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以示范街为重点,完善和落实“门前三包”等管理机制,有效整治跨门占道经营、无证设摊等行为,加强城区户外广告管理,加大清扫保洁力度,着力扮靓市容。加强“数字城管”建设,完善基层网络,健全“统一指挥、监管分离、齐抓共管、快速高效”的快速联动机制。深入实施中心城区“双禁”,进一步改善城区人居环境。大力弘扬武义精神,全面开展“做文明武义人”活动,启动省级文明示范县城创建工作。

  (六)着力做“实”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就业创业创造幸福,以社会保障巩固幸福,以公共服务促进幸福,努力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低保家庭就业帮扶工作,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000个。增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培训农村劳动力7000人,转移就业4000人。健全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险体系,深入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努力提高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继续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五费合征”,新增五项社会保险1.94万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发展社会福利、慈善救助、医疗救助、法律援助和“红十字”等事业,创建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特色职业教育,切实加快学前教育发展,进一步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和特殊教育。加快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县职业技术学校扩建二期、武义五中改(扩)建三期、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和乡镇中心幼儿园等工程建设,积极启动柳城小学迁建等项目。制定完善人才政策,统筹各类人才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和计生指导站投入使用,加快推进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认真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切实减轻群众看病负担,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不断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深入实施新农村文化建设“十项工程”,做好县体育中心、县博物馆项目前期工作,努力推动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深化平安武义建设,加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推行民生等领域电子文件与档案安全监管工作,拓展平安创建的工作领域和覆盖面。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规范化建设和网格化管理,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加强重要商品市场监管,努力保持重要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基本稳定。进一步巩固“十小”行业整治成果,完善食、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切实保障社会公共安全。认真组织实施“六五”普法依法治县工作规划,推进基层民主与法治建设。加快社会管理创新,实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加大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和法律援助力度,完善人民调解和信访工作机制,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积极化解各类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问题。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启动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

  认真办好十件民生实事。①实施城乡住房保障工程。确保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10%用于农户建房,新批农户建房400户;建设农村住房2500户,完成380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完成10000㎡经济适用房建设,新建保障性用房24300㎡。②提高城乡医疗保障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从每人每年195元提高至320元,参保率稳定在90%以上,最高报销限额提高至7万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实行零差率销售。③启动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工程。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新建农村“星光老年之家”25个,增强城乡老年人和残疾人居家安养功能。④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创业就业水平。培训农村劳动力7000人,扶持农村青年创业280人,做好14个充分就业社区巩固工作,创建166个充分就业村。⑤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贫困学生做到“应助尽助”,推进教育均衡发展。⑥开展便民服务行动。实施医保“一卡通”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完成首期6万张社会保障卡发放;优化公交线路,改善城乡公交布局,推行公交刷卡;启动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工程,建设村邮站300个,更新改造信报箱4500只。⑦继续实施数字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工程。全面启动乡镇、村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完成5万户数字电视网络改造。⑧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创建5个市级以上文化示范村,新建10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和25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示范村,建设116个文化低保村;完成送戏下乡108场、送电影下乡2750场、送书下乡2万册。⑨完善城区基础设施配套。完成雨污分流三期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实施“‘一湖四园’满地星斗”文化工程,完成城区人行道配套4000㎡,提升城市品位。⑩实施熟溪河整治工程。积极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重点整治上游制砂企业,禁止熟溪河流域取砂、制砂行为,努力改善熟溪河水质;在解放桥至永武大桥河段新建3道堰坝,美化河道景观。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务必以身作则、勤勉敬业、尽职尽责,努力做到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解放思想强创新。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推进科学发展能力。敢于创新,善于从政策中找机遇,从困难中找对策,从问题中找办法,用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工作。强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创新谋划项目、包装项目的思路,努力争得更多更大的支持,以大投入推动大建设,赢得发展先机和优势。创新政府融资机制,积极盘活国有资产,做大政府融资平台。

  依法行政促规范。严格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能,强化执法监督、行政问责,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完善重大决策规则和程序,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公示听证制度,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提案,主动落实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

  优化服务提效能。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走进矛盾,破解难题。强化督查抓落实,对看准的工作、定下的事情,抓紧盯牢,一抓到底,干一件成一件,踏踏实实地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深化省示范行政服务中心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规范一级应急联动,拓展二级应急联动,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干净干事优形象。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加大从源头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加强对重要领域、关键岗位的廉政监察、效能监察、执法监察和审计监督,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和招投标行为,着力治理腐败易发多发领域的突出问题。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勤俭节约办事,珍惜民资民力,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于促进发展和改善民生。

  各位代表!武义正处在转型发展和后发崛起的关键时期。让我们在中共武义县委的领导下,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扎实工作,为实现武义经济社会新一轮追赶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

  名词解释

  P2:四大建设——指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大产业、大项目、大平台、大环境建设。
  P3:一湖三园——银湖公园、武川公园、秋澄公园和梅郎山公园二期。
  P12:R&D经费——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P12:一城四镇——一城为县城,四镇指桐琴镇、泉溪镇、履坦镇和茭道镇。
  P13:科技创新六大行动计划——一是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加快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二是实施战略联盟组建计划,坚持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三是实施新兴产业引领计划,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四是实施创新平台建设计划,推进大企业大项目大产业发展;五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打造浙中地区专业技能人才高地;六是实施农业领先创优计划,加快发展农业高科技产业基地。
  P13:八大科技专项和六大科技工程——“八大科技专项”:一是工厂化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应用研发,二是农特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与项目研发,三是光机电一体化及数字化制造技术研发与应用,四是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处理技术与项目研发,五是氟化工材料生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六是生物医药关键技术与重大项目研发,七是养生产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八是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技术引进与研发。“六大科技工程”:一是科技富民强县及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二是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工程,三是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工程,四是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五是低碳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六是公共技术应用与推广工程。
  P16:农业“两区”——指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
  P17:“261060”工程——建成2个面积在30000亩以上现代农业综合园区,6个3000亩以上的主导产业示范区,10个1000亩以上的精品农业示范园,60个100亩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P19:一节一会两赛——“一节一会”指中国武义温泉节和养生博览会,“两赛”指全国汽车和摩托车两项赛事。
  P23:新农村文化建设“十项工程”——指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送戏送书工程、农村文化活动繁荣工程、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和农村文化示范户创建工程。
  P24: “‘一湖四园’满地星斗”文化工程——在银湖公园、壶山公园、武川公园、秋澄公园、梅郎山公园内增添印石文化,提升公园文化内涵。

  编辑: 来伟
  企业信息
 
  每日推荐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 全力推进民政和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 全县城市建设暨“三城同创”工作推进会召开
· 【专题】反诈骗宣传
· 全市“争先创优”行动工作推进会召开
· 学习再深化 责任再压实 实践再创新
· 县委常委开展“七一”走访慰问
· 县委常委开展“七一”走访慰问
·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奋力交出武义高分答卷
·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奋力交出武义高分答卷
·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提振发展信心 积极应对挑战
· 探索融合发展的“联盟机制”选出服务群众的“小村总理”
· 扛起使命担当 致力推动“重要窗口”建设
· 市委改革办来武开展调研座谈
· 【专题】发现不一样的武义端午
 
  热门图片
 
   
  羊角蜜清甜上市  
   
  农业绿色防控显成效  
 
 
   
  满园尽是丰收景  
   
  学游泳 防溺水  
 
 
   
  武义县摄影家协会“华数...  
   
  武义县摄影家协会“华数...  
 
     
广告服务 | 网站简介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 信息合作 | 联系我们 |

武义县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浙新办[2004]48号 浙ICP备05073228号 广告许可证3307234000002
武义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