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使用农药的量很大,品种复杂,而且地域分布范围广。经济越发达,使用农药越多。在发达国家,超过99%的谷物使用过农药;接近99%的土豆,甜菜和豆子使用过农药;近94%的蔬菜使用过农药;近92%的果树使用过农药。如此等等。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平均发生病虫害约27-28亿亩次,解放后开始施用农药,从零起步,农药使用量逐年增多。80年代,每公顷土地农药用量为4.65公斤;90年代增加到15.9公斤以上,增加了两倍多。目前,全国农业使用农药为23万吨左右,每公顷使用农药24.2公斤。其中,杀虫杀螨剂占62%;杀菌剂占21%;除草剂占17%;杀鼠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所占比例很小。至今农药每亩用量约2公斤;其防治面积达23亿亩左右,约占总面积的85%;每年可挽回粮食损失200-300亿公斤。可谓功不可没。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许多粮食高产区也是农药的高施用区,其用量大大超过世界平均用量水平,农药污染相当严重。据2000年23个省市不完全统计,农业环境污染事件达891次,污染农田4万公顷,损失达到2.2亿元。
这些数据可见目前我国农业使用农药的用量大,品种复杂,地域分布范围广。
农药在食物上的残留
除了农药使用非常频繁和在收获之前农药使用时间很长之外,重要的问题在于农药的毒性有多大,农药在作物上残留有多少。如果农药使用多而频繁,但作物上,特别是其果实上残留不多,对消费者健康到也没有多大关系。
事实如何呢?美国测试了13400个作物样品,发现超过80%的样品检测不出农药残留;英国最近进行了调查发现有73%的粮食作物检测不出农药残留,仅有1%的粮食作物实际上超过了最大残留水平(MRL)。蔬菜和水果的情况比较严重一些。美国旧金山调查了71种蔬菜和水果样品,发现有44%样品存在19不同种类的农药残留。而该市的粮食作物仅有7-20%的样品有农药残留。水果在收获之后,有的需要存储较长时间才能卖到消费者手中,例如第二年夏天我们还能吃到头一年秋天采摘下来的苹果和梨子,因此不可避免地要使用杀菌剂类型的保鲜剂,其外皮和果肉必有农药残留。我国粮食,水果,蔬菜上的农药残留的情况目前要更为严重一些。
配药和喷洒农药的风险
市售农药均为浓缩溶液,使用前农民要用水将其稀释,一般是加200倍左右的水,配药过程中,手沾,蒸汽熏,配药农民因此中毒的风险特别大,要十分小心并穿防护服装。农药稀溶液的喷洒过程,对实施喷洒操作的农民中毒的风险也较大;用拖拉机喷洒农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较大面积的除虫除草工作,但拖拉机手虽然坐在较为密闭的驾驶舱内,仍不可避免受到农药危害,可能比在田野中跑动喷洒农药的农民受害要少一些。
我国农村常用手工操作喷洒农药,发生事故较多,必须从根本上改善。果园内,向果树喷洒农药的操作对人危害要大一些。此时,要采用高压喷射技术,将农药喷向树冠,然后落下,不但危害实施喷洒农药的农民,也污染周围土地。
农药除草利与弊
在我国列入名录的杂草有704种,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的重要农田杂草约60种。我国1亿公顷耕地受草害每年作物产量损失超过10%,仅粮食损失近70亿公斤。我国50年代实验田间使用除草剂,80年代中后期化学除草面积为1300万公顷,90年代初期增至2300万公顷,现已达到4000万公顷,超过了种植面积的30%。避免粮食300多亿公斤损失。
农田长期而又过量地使用除草剂造成土壤农药残留和积累。一般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效期过长,为2-3年,在盲目乱用的情况下可对后茬敏感作物产生严重药害。如,1993年,江苏省在麦田中使用氯甲磺隆混剂,有140公顷农田麦收后,对后茬玉米,大豆和山芋造成药害。1994年四川省也用甲磺隆防治麦田杂草,使近470公顷后茬早稻和2000公顷后茬玉米和棉花受害。1995年,仅黑龙江一省因土壤残留的咪草烟,氯嘧磺隆造成后茬水稻受害面积达70公顷的县有9个之多。
在使用除草剂时,如果对使用剂量,作物生长期,环境条件等考虑不周,有可能使农作物和杂草同归于尽。
(据北国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