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鲍,俨然一幅优美的国画。依山而建的民居,与浓郁的古朴民风相得益彰。只要到过武义县南部山区大溪口乡山下鲍村的人,无不被眼前这座拥有绝妙山村风光的村庄深深吸引。
山下鲍地处偏僻,距县城65公里,全村600余人,常住200余人。村民以涂姓为主,还有梁、潘、赖等姓。村口的桥头村原与山下鲍为同一村,同姓涂,解放后单独成为了一个村。
山下鲍村四面环山,地处东西两山对峙的山谷中。金溪与岗坛涧分别自北往南流淌而来,在村北部汇合后,向南呈S形从村中流过,在村口与自东向西而来的银坑溪相会并向南流去,注入宣平溪,属瓯江水系。
清澈的山涧、鳞次栉比的古民居、憨厚纯朴的山民……山下鲍村奇迹般地保留了几近消失的中国传统农村聚居全貌,村里巷道结构、建筑装饰、民居布局等等,都完好地保存着原生态人文状态。淳朴的山下鲍,四周青山环抱,翠色掩目,犹如世外桃源,安谧而静幽。
1997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著名建筑学专家陈志华先生到访大溪口乡山下鲍村,被这里的古村风貌所震撼。他说,山下鲍可以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二年春,陈志华与清华大学教授楼庆西、李秋香带了一批即将毕业的清华大学建筑系学生来到山下鲍,拍摄了大量照片,创作了许多素描作品。回去后,他们在清华大学举办了作品展览,在校内引起了很大震动。2010年,陈志华教授陪同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谢辰生先生再次到山下鲍村,陈志华肯定地说:“山下鲍村完全够格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谢老则说:“我举双手赞成。”
山下鲍源起
山下鲍原有几户鲍姓居住,故称山下鲍。据山下鲍《双溪涂氏宗谱》载,清康熙年间(1662~1722),涂氏先祖涂国文从福建长汀来双溪上游的水卜弄村,与山下鲍村梁姓女子相识并入赘为婿,先客居水卜弄村,后转迁居山下鲍村,以种靛青等为业,繁衍成族。清中期时靠种植和经营桐籽、靛青、茶籽油、木材等致富,并买田收租,田产可达宣平、丽水等地。1949年前属白水乡,1956年属溪口乡,1958年属三港人民公社,1982年属大溪口人民公社,1983年属大溪口乡。
清代是山下鲍村发展的繁荣时期。村中开有多家店铺,经营南货、药品、肉类等。由于山下鲍地处深山,良田很少,所以有钱家庭都在村外购置田产。方圆二三十里范围内的柳城、前湾、祝村、三港以及丽水地区都有山下鲍村人的田产。由于离村远,自己村人不方便种,所以山下鲍村人就把田租给他人种植。因此过去每逢年末,各地前来交租的佃户常常排起长队。村里南货、药材、肉铺等商铺生意兴隆,人声鼎沸。现存建筑大多为清代所建,由于地处大山,经济发展缓慢,山下鲍村传统风貌基本没有改变,村中极少有现代建筑,村落原有格局及形态保存十分完整。
依山而建的清代建筑群
山下鲍村现存各种历史建筑31处,其中清代28处,民国3处。以民居为主,兼有祠堂、桥梁、庙宇、店铺、读书楼、墓葬、古井等,并有保存完好的清代至民国时生产靛青染料的靛青塘遗址群,多数民居已近200年历史。
山下鲍村历史建筑分布于双溪两岸的山坡上,朝向以面西和面南的为多,也有面东和面北的,平面布局因受地形影响而多变。建筑形式主要为三合院或四合院,形制有三房两厢、五房两厢、五房四厢等,多数建筑有后院。建筑面向天井的一侧一般都设有下檐作为檐廓,并施牛腿托挑檐檩。主体建筑均呈对称布置,不少建筑因地势而设有前庭,门前有多级石阶,附屋等则依地形设置,不甚规则,构架也较为简单。建筑体量一般偏小,多为二层结构。建筑外观为硬山两坡顶,马头山墙,院墙为三花式,墙体多采用版筑泥墙,纸筋灰粉面。村落总体色调为土色、白色、黑色,在青山绿水映衬下与自然十分协调。
村北约200米处的山坡上,在金溪东岸一侧,构筑有10口清代至民国时的靛青塘,连绵成片,当年涂氏族人即在此浸泡生产靛青植物并由此而致富,每口靛青塘直径约有3.50米,现状深约1米,塘沿驳坎采用卵石叠砌。
山下鲍民居建筑以三合院和四合院居多,也有前后两个三合院相连而成的。一些建筑前面还带有前庭。一些主体建筑两侧或后侧建有附屋,用于佣人居住和家人厨事餐饮等。建筑一般为两层,底层用于居住,上层堆放粮食、生产工具以及杂物,同时起到隔热隔冷的作用。正屋和厢房的前檐均设有用牛腿承托的下檐作为通廊,或在廊子的檐柱外侧加施牛腿托下檐,不仅丰富了建筑外檐立面,对减少夏季阳光直射和雨水侵袭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构建形式和手法具有武义南部地区的典型特点。主体建筑两侧的厢房隔扇门往往设置成双扇,有较好的雕刻,是武义南部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之一。
山下鲍村古建筑大多数都有前后两进,前进大门院墙进去就是宽敞的天井,两边厢房,正中厅堂。厅堂后壁摆着祭拜祖先的供桌,两侧或一侧开侧门,进去后又是一个宽敞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卧室。前进用于会客或活动,后进主要是自家私人生活区,利用厅堂的后壁隔开,非常的巧妙。
涂氏宗祠:涂氏宗祠位于山下鲍村南端水口,建于清嘉庆六年,坐南朝北,地势前低后高,系由前厅、后厅、两侧厢房组成的四合院建筑,占地面积386平方米。前厅面宽五间,明、次间前檐起门楼作四柱三间式,重檐歇山顶,上、下檐均施牛腿承垂莲柱托挑檐檩,上檐柱之间施花窗,窗下施板壁,下檐施天花,前檐施月梁形额枋,枋面浮雕双狮戏球和方云纹,梁底雕花草。前厅进深八檩,梢间为两层结构,梁架明间作前单步后双步用四柱,次、梢间分心用五柱;明、次间前檐金柱间施额枋,明间和次间分别施排门四扇和两扇,次间前檐金柱与檐柱间各施边门两扇。后厅面宽五间,明间前檐设石阶两级。进深九檩,明、次间前后双步用四柱,梢间分心用五柱。檩间各施倒卷龙和鸱鱼形单步梁固定檩子,曲尺形梁身雕方云纹。后檐供奉有祖先牌位。两侧厢房各宽三间,两层结构,进深三檩二柱,前檐施牛腿和叠斗承挑檐檩。建筑木构经油饰彩绘,祠门绘有沥金门神,柱上刻有楹联。柱础呈鼓形,三合土地面,天井卵石铺装。硬山两坡顶,板筑泥墙。1998年12月7日被武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文物保护点。
涂氏大厅:涂氏大厅位于山下鲍村山西路16-24号,建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6),坐北朝南,三进二井,由门厅、中厅、堂楼用两侧厢房组成,地势依次抬高。门厅为二层,面宽五间二弄,进深五檩,后檐施牛腿,明、次间底层敞开为厅,施月梁;地面卵石铺设。中厅面宽五开间带二弄,进深九檩,明间前后双步用四柱,次间抬梁穿斗混合分心用五柱,前檐施牛腿托挑檐檩;檩间施鸱鱼形单步梁,檩两端托以花式重拱,檩子下皮有雕刻,前金柱间施额枋作月梁形,枋底雕瑞兽。堂楼宽亦五间二弄,二层,进深七檩,明间用四柱,其余分心用五柱,底层前檐廊,明间前檐楸楣呈月梁形。后金柱间设太师壁供奉香火、供桌,两侧板壁上绘制大跃进年代“财务公开”栏目。两侧厢房若干间,均为二层,进深五檩四柱,前院厢房前施牛腿,后院厢房底层前檐设廊。柱础有鼓形、礩形、鼓形上下雕出入瓣纹三种,中厅明间础下垫古镜。前后天井卵石铺设。
涂氏大厅新屋:涂氏大厅新屋位于山下鲍村山西路25-29号,涂氏大厅东侧,建于清代。坐西朝东。由主体建筑、前附屋和后附屋组成。主体建筑平面呈"H"形,后院建筑与涂氏大厅相接。正屋面宽五间二弄,二层结构,进深七檩五柱,底层设廊。明、次间前檐上檐柱置于檐廊月梁上,并施牛腿托下檐。后檐施斜撑托挑台,有垂柱,前、后檐楸楣均呈月梁形,有雕刻。鼓形柱础,三合土假砖地面,单线、双线阴刻斜方格。前院天井石板铺设,后院天井卵石铺设。前院院墙檐下有壁画、壁书,大门上方黑底白字行楷“家政维修”四字。
厢房为二层,前院厢房面宽一间,进深五檩三柱,前檐施牛腿托下檐檩;后院厢房面宽一间,进深与前院厢房相同。底层前檐设廊斜撑托挑台。南附屋面宽三间,附屋南侧底层设过道门,宽深均一间,过道踏跺十一级。附屋平面呈梯形与主体建筑相连,大门与主体建筑大门之间设通道,前檐金柱间设排门,两侧设为伙房。
涂金水屋: 涂金水屋位于山下鲍村山东路13-14号,坐东朝西,建于清代,平面布局呈"H"形,由正屋、两侧厢房及照壁组成。正屋面宽五间,梢间设楼梯,进深七檩五柱,底层前檐廊施月梁,廊两侧设边门,明间后金柱间设板太师壁,壁两侧设小门。前院厢房面宽两间,后院厢房宽一间一弄,进深均为五檩三柱。正屋和厢房面向天井的一侧均施倒卷龙牛腿斜撑和叠斗托下檐。花窗雕刻精美。鼓形柱础,三合土斜方格地面。天井卵石铺设。硬山两坡顶四花山墙。院墙檐下有墨绘云纹花草及仿木四柱三间式壁画。大门上方石匾行楷阳刻“长庚永明”四字。大门前设照壁一座。
梁家屋:为山下鲍现存最早的建筑。最初为梁姓的居住房,其建造年代早于涂氏先祖来山下鲍定居的时间,至迟应在清代康熙年间。梁家屋位于山下鲍村山西路57-61号,坐西朝东,占地面积465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三合院,两侧各有附屋,建筑均为两层结构。三合院正屋面宽五间,进深七檩五柱,明间后檐设太师壁,壁后为楼梯间。两侧厢房各两间。正屋和厢房前檐均施牛腿托下檐。南北两侧附屋分别面宽两间和五间。硬山两坡顶,鼓形柱础,天井地面卵石铺筑。
树德堂:树德堂位于山下鲍村山东路22-25号,建于清代,坐东朝西,三合院式,北侧有附屋。正屋、厢房前檐均施牛腿和叠斗托下檐。正屋面宽五间,进深七檩五柱;底层前檐设廊施月梁,廊两侧设边门,明间后金柱间设太师壁,壁两侧设小门,楼栅下浮雕八仙、凤凰、福、禄、寿、花草等,栅两端托以替木花拱。厢房面宽三间,进深五檩三柱。三合土地面,鼓形柱础。天井细卵石铺筑有鱼纹、波浪纹和铜钱纹饰。院墙作三花式,檐下施两层椽头砖,墨绘云纹花草、鲤鱼、瑞禽、水波及仿木六柱五间式壁画,大门上方石匾刻“长发其祥”,内侧行楷墨书“青峰远映”。硬山两坡顶,四花山墙。板筑泥墙。北侧附屋为两层,进深五檩三柱。
车内屋:车内屋位于山下鲍村山西路97、98、100、102号,涂德林建于清代。由主体建筑、东西附屋及三道大门组成。头门面东,面宽一间,进深三檩二柱,顶施天花,门墙檐下施二排椽头砖,墨绘山水壁画。门楣上方行楷墨书题款,漫漶不可瓣,门前踏跺三级,院内天井卵石铺地。二门、三门均面南。二门院墙檐下施椽头砖两排,门楣上方石匾行楷阳刻“奎璧联辉”,院内天井卵石铺地。三门面南,地势略高,门前设踏跺十一级,院墙脊上置“工”字形砖雕,檐下施两排椽头砖,内侧墨绘山水壁画和书法题记,院内天井卵石地面铺设精美匀称,天井两侧设单层附屋,建筑年代略晚。
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布置呈"H"形,前后各有院落。正台门门楣用条石磨光打制,精细有雕花,正中行楷阳刻“南明拱秀”四字,门前踏跺一级,院墙作三花式,正脊置花砖,檐下施二排椽头砖,墨绘人物、山水等及仿木四柱三间式壁画。两侧山墙作五花式,硬山两坡顶。正屋和前、后院两侧厢房环天井一侧均施牛腿托下檐。正屋宽五间二弄,进深七檩五柱,明间底层施天花,栅底雕刻暗八仙等花草及“福、禄、来、朝”字样,悬挂“贡元”、“永庆堂”匾额两块,阶沿设踏跺一级。前、后厢房面宽均一间,进深与两侧附屋共檩,二檩二柱,脊檩下二层设防火墙,将厢房与附屋隔断,底层设通廊。鼓形柱础,正屋明间前檐础上下阳刻出入瓣纹,后檐础上下刻弦纹一道,三合土斜方格地面。前后天井卵石铺设,花形精美匀称,后院墙脊上置花砖,檐下施椽头砖二排,绘有壁画。东、西两侧附屋均为三合院式,二层结构,环天井一侧施斜撑承托下檐。主屋面宽五间,进深三檩三柱,两侧厢房各一间,进深三檩三柱。天井卵石铺地,五花山墙,硬山两坡顶。
寿材屋:寿材屋位于涂氏宗祠南侧,是山下鲍村为族人停放寿材的专用建筑,建于清代,由停棺楼、寿材作坊组成,平面呈“一”字形,外观为硬山两坡板筑泥墙。停棺楼宽五间,进深五檩三柱,东、北两侧辟大门,西侧后檐设楼梯,楼上、下用于停棺。作坊位于停棺楼北侧。现仍停放寿材50多具。
山下鲍单体古建筑虽然规模不大,但每幢建筑之间墙靠墙,门对门,弄连弄,牛腿承托出来的下檐通廊,既是单体建筑内的通道,又成了村内的主要通道。穿行其间,整个村又像是一户人家一样,虽然各开门户,门户却又互通无阻。各幢建筑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左右连结,上下联通。
这些居住在“大房子”里的人家,往往共用一个伙房,几户人家的灶台连成一个大的灶台,大灶台上十来口锅摆在一起,很是壮观。烧饭的时候热闹非凡,各家所做的饭菜相互一览无余,尽收眼底,不同的饭菜香味也尽入鼻中。
这就是山下鲍村古民居特色的迷人之处,这就是江南山区农民质朴、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诚挚、纯真、厚道的邻里关系。
深厚的人文积淀
山下鲍是武义山村民居的一座博物馆,村里保存了各个年代的文化印记。
村内古建筑斑驳的外墙上随处可见“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红色“毛主席语录”大幅标语;厢房的窗户上除了古代琴棋书画、梅兰竹菊的精美雕刻外,也写上了红色的“毛主席语录”;涂氏大厅在1958年大跃进时代开办过集体食堂,厅堂墙上至今保留着“食堂烧得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的字迹。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涂氏大厅后进厅堂墙壁上还保留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时期的“财务公开”:分门别类画着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等大类的收入,种子、肥料、蔬菜、菜籽、桐子、白兔、山羊、工具等细化的支出内容,同时标明金额、数量、余额、基本工资等,购入多少、剩余多少一目了然。“财务公开”不仅仅用数字说话,还配以图画。对于当时缺少文化的山里人来说,这份财务公开表示直观,简明易懂。
这些 “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留下的印记同马头墙上的精美壁画、梁柱间的精致的木雕、古建筑大门口高高矗立的旗杆和八仙桌一般大的旗杆石,如同一页一页翻开的历史画卷。它们以鲜明的、完整的、原生态的山居图形式保留下来,告诉人们这座山村的历史变迁。
山下鲍的古建筑非常注重装饰。在梁、枋、楣等显眼处雕有人物、花草、瑞禽、祥兽等,门窗雕刻极为精美。院墙檐下普遍绘有壁画,题材广泛,表现手法生动活泼。许多民居的门额上往往题着“以思乃身”、“和由甘受”、“耕读传家”等壁画和题字,反映出族人对精神审美的价值取向和教化意识。山民们也有一句俗语:“白天一把锄头一双箸,晚上困觉想想别人想想自”。这种非常生动形象的民谚多像孔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儒家思想。
鹅卵石的神韵
山下鲍全村几乎所有的道路都铺鹅卵石。村里大一点的晒谷场空地也都有规则地铺上鹅卵石,大的有500平方米。房前屋后,穿廊过巷的道路铺着鹅卵石,房子四周排水的墙脚水沟铺着鹅卵石,过村的小溪流也像如今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里看到的三面光渠道同样用鹅卵石铺底、砌堪。
鹅卵石并不是随意铺就的,在天井里、院落里,用那种特别光滑的、大小都如大拇指般匀称的的鹅卵石或铺成同心圆、或铺成铜钱、万年青、大鲤鱼等图案。据村里的老人讲,在铺鹅卵石前,用不同大小的竹筒将鹅卵石过一遍,使鹅卵石规格大小均匀,这样鹅卵石图案铺起来更美观。在一幢“积善堂”的房子的天井里,还用山下鲍村的全景铺成鹅卵石图案,有山、有溪流,精美得令人叹为观止。
鹅卵石砌成小溪的护堤,铺成小溪河床的底部,使小溪河床和堤坝坚固异常,从未发生过溪坎坍塌或被水冲毁的情况。溪流河床底部在鹅卵石的间隙里长出一丛丛石菖蒲等水生植物,石斑鱼们在水草间戏水悠游,既保护了小溪,又维护了溪流的生物多样性。
建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的金溪桥,位于村落中部的金溪之上,为单孔石桥,是连接溪两岸的重要交通桥,桥长8.19米,宽3.15米,也是村民用大块鹅卵石单拱垒砌而成,被专家誉为鹅卵石建筑技艺的最高境界。它既连接溪涧两岸,是溪两边村民来往的主要通道,桥上两边垒着的石条,也为村民休憩佳所。在一天的劳作之余,村民们三三两两聚拢在桥上,乘着晚风习习,叼一根竹编烟筒,唠嗑些家长里短、新闻旧事,那份轻松惬意、逍遥闲适,俱都醉在晚风声里、流水声里。
村北有民国时专为族人上山劳作而建的上岭桥,也为单拱石桥。卵石桥在山区较常见,不用水泥砂浆,没有任何粘合剂,利用力学中应里理论筑砌而成。这种桥很早以前就得到国外科学家的赞扬,说中国农民善用科学,利用力学原理筑砌卵石桥。
民风民俗
山下鲍村涂氏以耕读为治家兴族之本,以勤俭为上,重视教育,族中常年聘请名师来教子孙学文习武,清代出了秀才48名,增广生、太学生等27名。子孙繁衍兴旺,出现了德贤公亲见七代五世同堂的盛事,奉旨旌表悬挂“七叶衍祥”匾额。传统民俗活动有造火亮、跳马灯等,山歌小调《目莲救母》等流传于村中。民间习俗有认樟为母等。
跳马灯
元宵节“跳马灯”是山下鲍村传统文娱活动之一。由九个男少年(一般为12岁-18岁)分别扮演成一二个马保(即马夫)和二个“番官”(当时指匈奴官员);一个扮演王昭君(男扮女装),4个扮演汉宫娥(男扮女),五人均着古汉宫女装。配有举高轿2人,乐队3~5人。通过一系列舞蹈动作和演唱反映《昭君和番》的故事。整个表演过程约需2小时。
“跳马灯”要在头一年12月做好扎纸马、排练节目等准备工作,从正月初(视情况)演至正月十八结束。灯队不但在本村每家庭院表演,还到邻近20里方圆的村庄进行表演,深受民众欢迎。其表演程序为:
首先安排即日演出的堂屋,由灯队在白天向轮到表演的庭院送去红纸条上写有“马灯保安”字样的“马灯贴”,放至堂屋中央桌子上,住户在下午5时左右点好香灯,包好红纸包(礼包),在正堂的八仙桌上摆放好茶水、糖果、糕点等。马灯队出发,乐队领先(边走边吹打),接着是踩高跷2人,依次是马保和判官4人,宫娥4人,最后是王昭君。队伍先到村口三元宫内参拜神位,然后到农家庭院,每到一家庭院先参拜本家香火,接着开始表演。演出内容按先后程序有饲马、打叉、棍和舞剑、竖交椅、弯元宝、倒头走路等掺和杂技的动作表演,接着在乐队伴奏下唱演《送茶歌》和进行团体走阵,并有合唱和男女声分唱,然后由马保等4人表演赶马。表演结束后,马队上厅堂再次参拜香火,领队收取红包离开,到第二家演出。在整个演出过程中,除了演唱《送茶歌》外,还演唱《大划船》三段、《苏州景》五段、《姑娘看花灯》小调三曲及高调《目莲救母》、《孟姜女》、《花名宝卷》三曲。
造火亮
山下鲍一世祖国文公自福建长汀县来到宣平,客居双溪上游的水卜弄村。此地深山狭隘,小溪两岸山岩陡峭,山林蔽日,野猪成群出没其间,偶尔还会听到虎吼,人畜因此常受侵吓。于是就砍取老松树根带松脂的部分来取亮,既能在夜晚照亮又能驱赶山兽,保护人畜的平安。后来,把这种点亮用的老松根取名“松明”,将大块的松根劈成小块,用一根竹表一头剖成四块,另一头削尖插入地下,把剖开的四块竹板夹上一片泥瓦,然后将短“松明”堆上点燃,可以逐渐加添,持久不灭,山民们又叫做“造火亮”。国文公迁居山下鲍后,人多家大,分家后,一座大房子住上几户人家,又各自在自家房间前的阶沿、天井边搭个架“造火亮”,最后竞成定例,家家户户除平时用来点亮外,固定在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时,家家户户“造火亮”直至正月半,因为在这段时间正是人们欢度新春时节,既照亮了整个庭院,又可趁机三五成群在火亮边闲聊,特别是小孩更是借着火亮嘻笑追逐,一派欢乐景象。
三元宫祈雨
祈龙求雨在古代山下鲍村,是和其他村落一样一直流传的习俗。相传村南水口的廊桥庙的三元宫内三真君能兴云布雨。所以,每逢少雨大旱,村民请道士(上世纪40年代村里有涂振帮、涂子明二位)在头人(群众推举出来的领头人)带领下进行“求雨”活动。
祈雨头三天要求参与人吃素斋戒净身,并捐募好活动所需钱粮。祈雨日早晨由头人召集组成队伍,乐队(锣、鼓、吉子、号角等)和背三眼铳者在先,紧跟着手执腊龙角的道士先生,求雨民众(全邦扎裹腿、握土枪、拿木棍),俨然一支武装队伍,去三元宫祭拜,祈求施雨。祭毕队伍浩浩荡荡开向有名的水源较长地方去取“龙”(本村一般都到三潭、三笋坑、朱坑等处)。路上队伍过往村庄边吹打、放炮、打铳,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到水源处取“龙”(一般以鱼、泥鳅等代之)放进预先准备好的酒缸里,然后抬着“龙”返回。回村后立即把“龙”放进豆腐桶或大缸内,然后由道士先生登上预先搭好的祭坛,手持宝剑吹腊龙角念咒语,作法兴雨。
三元宫桥庙是山下鲍村南水口的一大特色建筑。其桥架木为梁,桥全长11.46米,桥面宽6.02米。桥上木结构桥庙三间,东西向,桥面靠南侧塑佛像,北侧通行,硬山西坡顶,庙两侧用板壁封护,上方开窗,庙两端辟有庙门。所供诸神面北(向村)而坐,至今香火兴旺。
因此,三元宫不仅是求神祈雨的场所,也是山下鲍村“祭年”和祈求消灾降福的地方。桥上身两边是朱漆木板壁,桥顶盖墨瓦,桥内设有神龛、案桌、大香炉、大鼓等;神龛中央摆放着三尊红、白、黑脸的木雕神像。过去村民凡有疾病或遭受其他天灾人祸时,都会来这里祭拜,祈求神灵降福。每年的大年三十全村每户都用猪头、全鸡来到庙内参拜,谓之“祭年”,以求来年全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当然,这种“祈龙求雨”的民间活动,在古代有它的“合理性”,在当代来讲只不过是一种迷信和愚昧的活动。但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这种民间活动已经彻底消除了。
认樟树娘
山下鲍村南水口右路边原有一棵高约15米,直径约2米,树冠遮荫150余平方米的大樟树,树后有一座章大神殿,左边路侧有一块高约2丈的巨石。多少年来,村民从孩提时代起(有的生下不久或二、三岁由父母抱着),就由爹娘领着去拜认这棵大樟树为“娘”,拜巨石作“父”,以求一生会得到爹娘的庇护而健康成长,长命富贵。到农历大年三十那天,三百多户凡是有小孩的家庭几乎全部出动,从早到晚一路人流涌动,人们一手抱着小孩或牵着小孩,手提着装着香烛供品的小竹篮来到“樟母”、“石父”和神庙前祭拜,在巨石和樟树上分别贴上“拜石为父”、“认樟为母”等字样的红纸,以求大吉。“樟大神庙”和“拜石为父”、“认樟为母”的习俗从涂氏国文公始传至今,其由来源于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宣平双溪一世祖国文公,十四五岁游历江湖期间,因贫病交加,困于他乡。正在急难之际,有一章姓壮年以中草药将其救治,并给予生活上的照顾和帮助。国文公念其恩,游居双溪时邀章公一起前来居住。章公其人急公好义,乐于施助,凡村中有建造活计或有人(特别是小孩)生病,常见其帮工和采草药救治病人。不久,因建造事故,章公不幸身亡,为感其恩,国文公主持和族中民众在村南水口盖建了一座章大神殿,以佑双溪一方风调雨顺,村民人畜平安吉庆。建殿后不久,国文公想到古郡豫章的先人们素来热衷种樟,崇拜大樟树高大葱郁威仪的形象。于是,在庙门边大路旁种植了一棵樟树,随着时间的流逝,樟树已长成水桶大小,树冠茂盛。与樟树相对的路外有一块二丈余高的大石自溪边屹立着,村民于是认这块坚硬的巨石为父,随后便出现了每逢大年三十村民带着小孩成群结队前来祭拜的热闹景象,一直沿习至今。认樟为母,认石为父是中国古代十分悠久的民间信仰,求孩子平安,求子孙发达,也是民间普遍的一种原始寄托,毛泽东小时候在其母陪同下也认石为父,因此这体现的是普通百姓的一种朴实的信仰追求。
山村木偶戏
村民涂立平夫妇传承的婺剧木偶戏,整个木偶戏剧团称“山下鲍木偶戏”,有木偶人物造型50余个,能演60多个节目,深受附近乡村群众欢迎。小小的剧团连道具服装、演奏器乐、前后台共五六人,一辆小型手扶拖拉机能载全团家当,进得村去,七八十面锦旗用绳子穿挂起来,把整个大礼堂围成一圈。锦旗都是演出过的村子或单位赠送的,上书“技艺精湛”、“演出精彩”,也有“古色古香婺调新韵,木偶木马艺苑奇葩”,更有诙谐的“木偶不木,偶像有偶”,对木偶戏极尽溢美之词,落款有松阳的、丽水的、龙游的,还有杭州的,可见山下鲍木偶戏受欢迎程度。木偶戏背景很精巧,表演者提着拉线木偶从幔布后转过来,做着各样动作,表演者按剧情抑扬顿挫、唱曲念白。乐队演奏的婺剧曲乐,锣声清脆,鼓点密集,粗犷昂扬的婺剧曲调一起,全村人都赶将过来,投入一幕幕的高潮中。
人才辈出
山下鲍涂氏繁衍300年间,人才辈出,不胜枚举。
涂德贤(1741~1826):山下鲍村人,平生敬老爱幼,教子有方;守法安份,乐善好施,常捐资修桥铺路,济困扶贫;自身品行端正,乡邻和睦,并经常排解乡邻纠纷,息事宁人,深受乡邻敬仰。时有子四人,孙十五人,曾孙十五人,元孙一人,子孙承宗共三十五人,上自祖父,七代亲见,五世同堂。清道光六年七月二十四日乡邻选代表具结上报恳请旌扬,表彰涂德贤。处州府宣平县按事实具结上报处州府请旌扬表彰。至浙江巡按部、布政司、礼部请旨。于道光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奉旨赐给“五世同堂”、“七叶衍祥”字样匾额,九品顶戴,并赏给缎疋银十两。
涂光芬(1886~?):山下鲍村人,从小聪明好学,少年学医,穷研“内、难经”、“脉诀”、“瘟病”等经典中医著作,专攻中医儿科,对“痧、麻、痘、疹”有精僻见解和医疗经验。擅长小儿“痘”症治疗,可谓手到病除,成为一代名中医。家中带开中药铺。常年奔波于邻近二三十公里的山村间为民治病,为人宽怀仁慈,慷慨大方,凡遇贫穷人家无钱拈药,便少收或不收药费;如遇“痘、疹”大发年间,便自家煎熬大量中草药供无钱购药的小孩服用,拯救了不少儿童生命,乡民们交口称赞,对他十分感激。
建国后,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响应“公私合营”等号召成立中医所,并由省政府发给“浙中字《838》号”中医所证书,连续当选为宣平县第一、二两届人大代表。
涂兴榜(1902~1937):山下鲍村人,出身于贫苦家庭,1930年前参加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革命工作,任前湾党支部山下鲍党小组长。在艰难的环境下努力开展组织和武装斗争,成立了宣平南营军事指挥部,任主要指挥人。1930年,带领红军与当地反动势力斗争,在丽水三岩寺战斗中失利被捕,关入浙江省陆军监狱,在狱中坚持斗争,英勇牺牲。1985年被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涂相禹(1930~2002):山下鲍村人,1948年在湘湖师范读书期间,结识了中共地下党丽水地区负责人廉刚(建国后曾任丽水地委书记),从此,积极开展革命活动。毕业后,在曳岭、俞源等地以小学教员身份作掩护,担任地下联络员。解放初,由组织送华东军政大学进修,结束后分配到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任理论辅导处、宣传处处长,长期担任《共产党员》副主编。为人正直、敦厚,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结合形势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先后还担任过浙江省委宣传部部委委员、浙江省教委主任、浙江省政协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省委宣传部正厅级巡视员等职务,直至离休。
武义“超市经济”发源地
“超市经济”是我县群众外出创业形成的一大产业,因其规模大、效益好而名声在外,尤其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一定声势,而山下鲍村就是武义“超市经济”的发源地。
因为地处闭塞,自然资源匮乏,山下鲍村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制约。但是穷则思变,较早从1993年开始,山下鲍人纷纷出山,全村在册人口610人,常年留守在家的不到200人,其余都外出务工经商。他们来到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团结协作,艰苦奋斗,通过开办超市,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据最新统计,大溪口乡全乡在外兴办超市近550家,其中山下鲍一个村就有110多家。山下鲍村民、县政协委员潘法文,创办了拥有45家连锁超市的“万客隆”品牌,成功的联合其他超市,成为沃尔玛尊敬的对手。省内第一家开发有机茶产业化的采云间茶业公司潘金土,其有机茶产品作为上海世博会的国礼,吸引了立顿、星巴克等世界饮品巨头的关注并合作。其他山下鲍村民中兴办超市年收入百万元的也有十几家,据村民们自己讲,年收入十万以内的,春节都羞于回家,那叫“没赚到钱”。山下鲍村超市经济的兴起,带动全乡两千多人在外实现创业就业致富,每年可以实现收入5800多万元。超市开办者,不仅已经走出了大山,而且“与沃尔玛谈判,与星巴克共舞”,融入了世界商贸舞台。
如今武义人的“超市经济”已在全国遍地开花,结出了丰硕成果。初步统计显示,目前仅昆山、常州等地就有武义人开办的大小超市3000多家,而且逐步向北京、河北、安徽、山东、云南、湖南等10多个省、市延伸,总数超过了5300家,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
古村美名扬
2008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挂钩扶贫山下鲍村。为更好地帮助山下鲍实现脱贫,金职院变输血为造血,派出相关专业教师对山下鲍开展了深入研究,精心编写了《武义山下鲍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帮助山下鲍设计了详尽的乡村度假游项目建设方案。他们对古村保护、旅游开发、项目投资等作了科学分析和规划。
得到这本报告书后,山下鲍人如获至宝。村书记涂立荣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央视4套曾报道了山下鲍。节目播出后,一宁波老板欲前来投资开发。后来因迁移居民费用过高而放弃。现在有了这本大学教授们帮助设计的报告书后,古村保护、开发就有了方向。
据专家介绍,乡村度假追求的是个性和原生态的体验,与古村落、溪流、居民、文化等这些因素组合后,形成的体验将是完整而有深度的。武义目前最有影响的古村落郭洞、俞源均定位为古村落观光和文化体验,目前总体停留在观光旅游阶段。放眼金华乃至全省,山村度假型旅游产品相对较少。根据山下鲍现有资源和条件,适宜把山下鲍开发成为一个突出“隐”文化,以“山村度假”、“涂氏文化”作为主题,以古村落景观和宗族文化为特色,以山村度假、古村观光、民俗文化体验和宗族寻根为主要功能的乡村旅游度假区。
山下鲍的魅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电影《太阳升起的地方》是2011年建党90周年的献礼影片,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和金华文华影视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电影以一个走向国际的年轻运动员为主线,主要反映金华市改革开放初期一直到现在30多年的巨大变化。电影导演杨涛被这里优美的景色和古朴的气息以及浓郁的文化积淀所深深吸引,认为这一切都非常符合电影的基调。正是因为山下鲍的独特魅力,该影片剧组选择在这里取景拍摄。
山下鲍村虽然藏在山中,其美名却已逐渐传开。这几年,隔三岔五总能吸引一拨拨游客前来采风。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里的村民生性热情好客,有陌生的客人来访,总是笑脸相迎,奉茶以待。2009年,中国美院教师蒋伟华带学生前往观光写生。一进入村子,师生们就被山下鲍的古朴以及纯朴居民的热情迷住了。蒋伟华说,到过无数的古村落,最打动他的便是眼前的山下鲍。这里幢幢依山傍水而建的民居和淳朴的村民,真正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原生态的山村民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