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为全国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俞源,是老祖宗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宝贵財产,怎样做好旅游开发和古建保护这对既矛盾又统一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俞源古村的保护规划已获省政府批准,在保护的前提下,怎样发展旅游业,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要求我们各级父母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精心设计,拿出可行方案,以解决俞源古村的保护与发展的问题。我想就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保护和开发谈一点看法。
一、落实惠民政策、让保护古居成为群众自家的事。现在有许多开发旅游的古村,象周庄、乌镇每年拿出一部分旅游收入补贴给古居居民,让这些居民尝到住古居保古居有利益,否则古居没人住几年就会倒,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古居修缮要有专业队伍,要有以旧修旧,不能像郭洞凡豫堂那样没有古居修缮标准让住户自由修,搞得不三不四,化了钱破坏了古建筑又使游客倒了胃口。
二、重点开发“美术学院师生写生基地”“画家创作基地”项目。丽水大港头风景优美,是丽水“巴比松画派”的发源地,丽水市政府在这里开发以美院师生以及画家为主体的旅游写生创作基地,每年有全国各大美术艺术院校师生及画家来这里写生、搞创作。前几年还默默无闻的小镇,现在已名扬天下。人气的聚集带动了住宿,餐饮,观光业的发展,旅游业规模比俞源大的多。俞源现有了一点基础,但宣传力度不大,“写生创作基地”的牌子还不响,接待容量也远远不够。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做点文章,打出“俞源——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写生创作基地”牌子,画家,师生来了,他们的作品是免费的广告。
三、美化环境、增设游客休闲歇脚场所。俞源村外围环境还好,但村里环境不理想,应在村中空闲之地搞点绿化,要整洁环境。人要衣裳,佛要金装,美化环境,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村的街河主道对面步道可建仿古河廊,既美化环境又为游客提供休闲歇脚喝茶的地方。在一些游客必经之道,旅游观光点业应设置适合古氛围的休闲椅凳,供游客休息。
四、增设农耕文化、乡土风俗文化为内容的展示和节目。俞源现有固定古建景观,但没有活动的古文化节目,游客来了半小时就走,留不住人,产生不了大的经济效益,我们完全可挖掘当地古文化资源,在一些闲置的大厅堂搞些农耕文化,俞源历史文化展示,搞一些象古时“抬阁”“抬花轿”“举子报喜”“洞房花烛”游客可参与的民间娱乐活动。利用祠堂戏台演昆婺剧片段,演奏古腔锣鼓,游客在这里可休息喝茶,又可观听民间戏曲。沿街商贸除开古玩、土特产、农家乐外,可增设一些游客可参与的商业活动如“磨豆腐”“绣花”“切糖结花”等。
五、适时举办大型节庆活动,提升景区知名度。俞源“洞主圆梦”有悠久历史,民间有很大吸引力,我们可好好策划,适时举办"中国俞源圆梦节",并将它以传统节庆活动保留,吸引更多游客来武义俞源旅游。
六、时代在发展,游客要求在变化,我们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要与时俱进,掌握市场动向,搞好旅游工作。 (朱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