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进行的第五期中国科协“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中国人民解放军301总医院营养科微量元素研究室研究员鲍善芬指出,食物、药物、毒物三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质变关系,过则为灾,如过量补锌会导致儿童性早熟,而全民补碘也并不科学。
鲍善芬介绍,在微量元素研究的领域里有两个重要法则,一是元素不能简单地划分为有毒还是无毒,其在人体内是有一个安全限量的。二是人体内存在有一个内环境稳定调节机制,即当面对元素和矿物质摄入缺乏和过量的时候,机体是可以自行调节的。“只要掌握这两个法则,大家就知道如何合理补充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了。”
鲍善芬举例,前两年我国补锌非常热,孩子是否缺锌成了大多数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但实际上科学家做了上十万例研究,却没有找到相关规律。“我们发现发锌值并不是缺锌的可靠指标,到目前为止,国际上也还没有公认的有效的指标诊断是否缺锌。但是大量补锌会造成性早熟、免疫功能低下,我们经常见到病人大量补锌以后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和小孩性早熟,尽管我们做了很多呼吁,但我们的声音实在太小了。”
说到前段时间热炒的补碘,鲍善芬表示,我们国家地域辽阔,真正缺碘的地区只是一部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补碘,早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就发现,在河北省黄骅地区有甲状腺肿流行并不是缺碘造成的,而是高碘造成的,因此对当前的全民补碘科学家们心存疑虑。
鲍善芬指出,现在西方国家由于大量补碘,碘过量已经成为最令人关心的问题。后来,日本也发现由于大量摄入海藻等海产品,引起了甲状腺肿等疾患。因此在补碘时,要严格把控剂量。“我们一直呼吁,市场上除强化碘盐外,也应有不添加碘的盐供应,供不缺碘地区的人群来使用。”
据了解,由于各方面努力,2010年7月,卫生部公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使用碘盐含量(征求意见稿)》,拟将食盐中碘含量的上限降低,从60毫克/千克修改为30毫克/千克,而且市场上现在也可以买到无碘盐了。
(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