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武义支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 专题新闻 | 武义政务 | 即时新闻 | 人文武义 | 中国温泉城
武川论坛 | 图片新闻 | 数字报纸 | 外媒看武义 | 在线投搞 | 浙江网闻联播
  热门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2010专题>>寻访古村落>>寻访古村落报道 订阅手机报:编辑短信51发送至1065866851 电子数字报 
 

俞源:九龙山下的古村

2011年11月07日 08:56:17  武义新闻网  网友互动交流  字体:

俞源村全景
六峰堂
利涉桥
俞氏宗祠
民居
俞氏宗祠古戏台
迎龙灯闹元宵
洞主庙

  陶波 古梁 涂志刚

  俞源村在九龙山下。九龙山属括苍山脉余脉。整个村庄被群山所围,地势由东南向西北缓降。民国《宣平县志》有一篇道光乙酉年(1825),俞源拔贡俞宗焕的俞源《广惠观重修记》中说:“宣邑山水惟俞源为最,自九龙发脉,如屏、如障、如堂、如防,六峰耸其南,双涧绕其北,回环秀丽,如绘也。” 清同治乙丑年(1865)《俞源俞氏宗谱》收入的明代初年苏伯衡撰写的《皆山楼记》,其中描述道:“俞源介于群山之中,其地方广数里,山连绵无间断,其溪折行山罅间,首尾皆自高趋下。初于山隙处遥望,见是为瀑布。其田皆垦辟山丘为之,垒石以为畔。岸高高百丈,秩若阶级。其路皆侧径,绿崖悬磴,临流如曳练,隐见本末。其民居多负山而因山以为垣墉,散处凡数百家。族大而望于乡者,曰俞氏。”

  俞源俞氏自始祖见九龙山风光秀丽,择地而居,历经32代,至今已逾800多年。俞氏家族人才辈出,世代勤劳创业,以耕读为乐,行商为富,尊礼重教,急公好义,人丁兴旺,成了远近闻名的浙中一大旺族。俞源历史上明清二朝出过进士、举人、贡生、秀才等共293人。这一俞姓聚居的古老村落,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淳朴的耕读家族文化,以及博大精深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群,2000年列入省历史文化保护区,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命名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

  俞源的起源与兴起

  俞源历史上隶属处州府,是原宣平县北乡的一个重镇,是历史上处州到婺州间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  

  如今在俞源村六百多户,两千多人口中,俞姓大约占八成。其次是李姓,董姓不到十户,剩下的便是一些人数很少的小姓。

  俞源的起源始于南宋。南宋时,俞氏未入住该村的时候,原有朱、颜二姓住户,后俞姓入住,人丁兴旺起来,朱、颜二姓渐衰以至消失,村庄名也改为俞源。

  俞源俞氏始祖为俞德。《俞氏宗谱》载有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 吴从周写的《俞氏宗谱后序》,其中一段话讲到了俞源始祖的情况:

  “史公曰:熙熙攘攘,为利来往,然则名利关头,直能勘破者鲜矣,乃若俞民之先则不然。盖其始祖处约,府君德者,生当宋季文明之世,以儒业文章为时所推,擢为松阳县儒学教谕。此正际可之仕,足以展厥生平,行需大用耳。乃府君独不汲汲於是,而雅爱山水之奇,数游览栝婺间。见婺界有所谓九龙山者,其下溪山秀丽,风气廻环,欣然有卜居之想矣。仕无几何,辄而脱却名利关创此安乐境,则今俞氏,千百世不拔之业,实托始焉。”

  俞德,字处约,原藉杭州,徙居义乌凤林乡,后俞德学业有成,被举为松阳县教谕,在任上他往返于括、婺之间,经常路过九龙山下的一处朱颜小村,此处溪山、田园之美深为其所爱,他当官不久,就离任率自家来此卜居,此俞源之始也。俞氏初来时定居于东溪之南、西溪之东的前宅。俞德之后四代单传,到了第五世俞涞,开始人丁兴旺。俞德生义,义生至刚,至刚生仍,仍生涞、浪、汪。俞涞生有三女四男,四男是善卫、善麟、善诜、善护。其中二子善麟、三子善诜与四子善护三人的后代繁衍发展,成为如今俞氏家族的三大主要支脉。俞涞的兄弟浪、汪两支脉系已经没有后代沿袭下来。因此俞涞一家成为俞源村人口发展源头。

  俞源李氏的始迁祖是李彦兴。《俞源李氏重修谱序》说:“国朝洪武间,讳惟齐者登进士第,纠察广明,名誉著于朝野,实彦兴翁之叔父也。彦兴翁读书乐善,仗义丰财,雅爱俞源山水之胜,自城而迁居焉。”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李嵩萃撰的《李氏家乘重修序》说李彦兴迁到俞源后,“同地俞卫一公即以女妻之”。卫一公便是俞涞的长子善卫。参照惟齐和善卫的生卒年,李彦兴迁俞源,当在洪武年间。李氏和俞氏此后互通婚嫁,世代和睦融洽。

  俞源的兴起,历史上有三段黄金时期。

  第一次出现在元末明初,从五世俞涞开始。俞涞字巨川,号二泉,至正十四年元政衰乱,盗贼蜂起,他毅然揭竿而起,令四子组织民兵武装,保护郡邑,并倾己之所积,以赏卫士。这义举,升闻处州府署,监司石末宜孙表为“义民万户”。由于俞涞此举立下汗马功劳,俞源名声一跃而起,一时名闻遐迩,就有大甲邑之美誉。

  俞源的兴起,第二次兴盛期出现在明嘉靖、隆庆年间。这段时间是俞源科举的鼎盛时期,出了进士礼部观政俞大有,举人温州黄关把总俞彬,贡生江西宜黄县应乾。此外贡生俞英、俞鸣谦、俞谨、俞肖洛都分别当上了教谕。当时一个偏僻的山村出了十多位官员,无疑是俞氏的荣耀。所以俞氏子孙为光宗耀祖,于隆庆元年筹资大兴土木扩建宗祠,这就是现保存下来的俞氏宗祠。隆庆六年俞世美进京朝觐,时相严讷为俞氏宗祠题赠“壬林堂”三字。

  俞源兴起第三个兴盛期,出现在清乾隆、道光年间。清乾隆年间,俞氏、李氏宗族再度崛起,与前世因科甲功名而繁盛不同,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都是大商人。俞氏的代表人物是上宅的俞从岐和他的儿子俞林檀和俞林模,以及俞君选和俞君泰兄弟。李氏的代表人物是李嵩萃。这段时期俞源是改造居住环境,掀起建设家园的鼎盛期。村中现存的重大大型住宅几乎都为他们此时所建。富户不惜血本,雇工兴造厅堂大厦,使俞源村落的布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更趋向人居环境的优美。

  村落布局

  民国《宣平县志》记载:“俞源双溪……一自清风岭外来,一自九龙山来,两涧合,西流转北,经寨头会樊川水下金华到钱江口。”清风岭外来的叫西溪,由南而北流到俞源,大约8—10米宽;九龙山来的,叫东溪,自东南向西北流到俞源,大约10—15米宽。东溪又有两个源头,一个大致在正东,出自仙云山和龙宫山之间的峡谷,叫仙云水;一个偏东南,出龙宫山的峡谷,因上游有沉香托梦的名胜龙潭,故叫龙潭水,两水在洞主庙前合流。东溪和西溪在俞源村西侧,汇合成俞川,随后直下武阳川奔钱塘江而去。

  俞源村形态为两岔。一岔长,前贴东溪,背靠锦屏山,长约600米,最宽处约170米。再往东南,山谷狭窄而陡,房基地很少了。另一岔短,在东溪西南岸、西溪东岸与小祠堂山之间,东西约200米,南北230米。再往南,小祠堂山根就贴近西溪了。

  村落分为三个大区:东溪东北岸的东南部叫上宅,这一段对岸的小祠堂山逼到了溪边;东溪东北岸的北部叫下宅;下宅面对的东溪南岸叫前宅。上宅和下宅住的都是俞姓人。前宅为俞姓和李姓、董姓杂居:俞姓住北部;南部有个里巷门叫“陇西旧家”,里面住的都是李姓人;董姓人不到十户,也住在南部。上宅的俞姓以万春堂、裕后堂两个房份为主,下宅以声远堂、逸安堂两个房份为主。声远堂因为祖屋面对六峰山,这个房份便又叫六峰堂。万春堂、裕后堂、六峰堂都是六世祖善麟的后代。前宅的俞姓堂号德馨,是六世祖善护一脉。俞氏一些小房份没有堂号,杂住在上宅、下宅和前宅。李姓只有一个堂号,叫贻燕堂。

  三大住宅区体现出一定的社会分化。三个大区里,前宅是宋末俞氏初来时最早的居住地,稍晚来的李姓和董姓也住在前宅。明代末年,上宅发展起来,清代初年顺治朝,两次兵灾几乎毁尽了俞源村。乾隆以后大规模重建。嘉庆、道光两朝是建设高潮时期,主要建筑在上宅和下宅。上宅最富,现存有全村最大、最精美的大型宅子,而且宅子都有花园,所以建筑密度低,巷子比较宽,全用细卵石精铺地面。下宅只有声远堂一座大宅,其余都是中等住宅,建筑密度大了一些,巷子的卵石较为粗糙。前宅早年有过大宅,年代湮远,已经毁掉。清代后期,前宅的住户贫穷的较多,现在多为中小型住宅,全村的小型住宅集中在这个区,大多质量很差。前宅建筑密度最高,巷子最狭窄曲折,路面也低劣而且破损。

  明清建筑融为一体

  俞源村明、清建筑融为一体,组成了错落有致、相互协调的古建筑群落。

  经初步统计,俞源村共计52幢结构完整的古民居建筑,民居以三合院、四合院为主,分成上宅、下宅、前宅三大群,大部分建于清代,占地约34000平方米。三个古建筑群分布清楚,布局合理。俞源的古建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寺庙宗祠、文化建筑、商业建筑各种类型一应俱全,充分表明这是一个发育程度相当成熟的村落。

  从总体上来分析,它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步演变的。明初建筑较为简朴,甚至没有走廊,雕饰也很简单,柱础也为宋式柱础,如前宅的厅下楼、李家厅、俞涞故居等。明代中后期,建筑就有较大的改进,雕饰出现,而且有很高的造型能力,但与清朝建筑相比,就显得粗犷而简朴。清朝中后期的建筑则在构造上有非常大的改进,出现了上万春堂、下万春堂、精深楼、六峰堂等大中型住宅。平面上从一进演化为二进、三进,而且天井宽阔,厅堂宏大,防火防水设施也极为讲究,艺术上绘画、雕刻都非常精美。 

  从总体布局看,俞源的民居主要围绕由东向西的一条溪流顺势而建,便于充分利用水源。大多数建筑都朝向南部的梦山,既满足了精神寄托又可充分利用阳光。建筑高大宽畅,天井开阔,使民居内受光充足,通风良好。建筑的选材也很精美,天井、道路的材料多用就地取材的鹅卵石,图案优美,做工考究。贯穿东西的七星塘、七星井是极周到的防火设施,而且寄寓了消灾祈福的人文精神。如此等等,使村落的布局、建筑的结构既与环境相协调,又利于人类居住,这是“天人合一”生态思想应用的完美范例。

  从三大区域来看,上宅群保存了裕后堂、上万春堂、下万春堂等大型住宅,它们和其他几幢中小型住宅如高座楼、精深楼、七星楼等连成一片,均为明末和清初建筑,个体现状较好,类型多,质量好,雕饰水平也较高。

  上万春堂为俞从歧建造于清乾隆元年(1736),因俞从歧是当地书法家,上万春堂又称(书法厅),西偏南。主体建筑由两个相向相连的三合院组成,中轴线上排列门厅、院墙、正屋,两侧及后侧建有附屋,占地面积1531平方米。上万春堂建筑体量较大,造作讲究,雕刻精美,与裕后堂、下万春堂有着承前启后的家族关系,是俞源村社会发展历史的产物,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第一进三合院的门厅面宽三间,进深八檩,檩前三后四,后檐牛腿托挑檐檩,明间前单步对后双步,月梁两端刻鱼鳃纹,次间用五柱,中柱落地;各檩间施鸱鱼形单步梁,檩两端托以花拱,蝴蝶木固定檩子。第二进三合院正屋宽为七间,进深七檩五柱,底层前檐通廊两尽端设边门与附屋相连。前后进三合院之间的院落之间设院墙,中开大门,墙檐下有长长的壁书题记。前后进两侧厢房为六间二弄,并各设楼梯,厢房底层前檐为前后进相通连的廊子;前院厢房前檐施牛腿。天井地面石板铺筑。硬山两坡顶,五花山墙。主体建筑南北两侧附屋共7座,面向主体建筑相向而建,都有各自的小院落,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

  裕后堂屋后的高座楼,为清乾隆末年俞立酬所建,是一个小四合院,七间正屋,入口门厅为三开间,第二层无斗拱。屋前石子铺地,构成美丽图案,其中有太极图两个。据传石子是到附近的溪滩精心挑选,每粒都经毛竹筒套过,所以大小十分匀称,有“五斤石子十五里溪”之说。此屋大门外照墙上的水墨画,其人物山水均有较高艺术水平。

  精深楼,清道光二十五年俞新芝所建。此屋有九重门,层层设门是为了防盗,屋前配有花园、藏花厅。天井用二层石板铺就,石板从东南西北任何方向向中间数均为九层,这在中国传统理念中是一个神奇的圣数。地袱也全用精致石板构成,就连安放在天井两边的花台亦用条石制成。整栋屋的石雕、砖雕、木雕的做工都相当精细,木雕尤为突出。雕工细腻,技法圆熟,而且内容独特,有白菜、扁豆、丝瓜等蔬菜瓜果,也有白兔、小狗、蟋蟀、蜜蜂等动物昆虫,显示出主人效法自然、热爱田园山水的人文精神。

  下万春堂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俞从岐次子俞林檀所建。平面形式与上万春堂相同,后进院加挡雨板,入口门前有一对旗杆石。民国30年,俞林檀第六代孙俞经受画兰花远近闻名,故称此厅为画家厅。  (下转第7版)

  (上接第4版)下宅群以六峰堂为典型代表,除此之外,还有桂花厅等一批相当数量的中小型住宅,村口的俞氏宗祠为明清建筑。

  六峰堂坐北朝南,因其面对六峰而复名,又因其后有六峰书馆,又名“声远堂”。由主体建筑、附屋、书馆等组成,门前有照壁,壁前为下宅坛(小广场)。六峰堂建筑规模宏大,造作精良,用材考究,雕刻精美,为俞源村古建筑群中的经典建筑之一,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主体建筑由大厅、堂楼、两侧厢楼组成。二进堂楼及两厢由俞天惠建于明末,一进大厅及两厢则由其子俞继昌建于清康熙年间。院墙作四柱三间三楼式,壁面磨砖,花砖垒脊,明间正脊饰吻兽,雕刻华美,门内两侧有旗杆石一对。大厅面宽三间,进深九檩,前后檐施牛腿托挑檐檩,明间前后双步用四柱,次间抬梁穿斗混合分心用五柱,施月梁,檩间用鸱鱼形单步梁,前檐檩下瑞禽、鱼龙等深浮雕图案极为精美;明间后檐金柱间施排门六扇,次间后檐施花格窗六扇。堂楼为楼上厅,面宽七间,进深七檩,明间前后单步用四柱,底层有五柱,底层前檐廊。厢楼建于明代,面宽七间一弄,进深七檩五柱,前檐施牛腿,底层前檐廊。硬山两坡顶,五花山墙。主体建筑东、西两侧及北侧连有附屋,其与主体建筑之间有骑楼相连通。书馆位于主体建筑北侧,由两个三合院相连而成,均为两层结构。

  这一家前后出过两位拔贡,所以大门内外各有一对旗杆石。大门外的一对旗杆石是俞继昌考取拔贡的标志。大门内两侧的一对旗杆石,样式与外面相同,只是形体略小,这是俞继昌玄孙考取拔贡所立。因为长辈立在前,所以玄孙的旗杆石只能放在大门之内,而且形体略小,以体现长幼尊卑的封建儒学思想。

  佑启堂(原名桂花厅),为明朝嘉靖后期俞涞第七代孙俞昱建所建。后进有正屋五间,左右各有一个楼梯弄,楼上设香火堂。此房派清雍正前后出了个拔贡俞文焕,康熙末年被宣平知事于树范聘为塾师,于树范之子于敏中于乾隆二年中状元后,亲笔手书“佑启堂”匾额,以赠恩师俞文焕。现存雍正年间宣平知事胡必奇撰文,处州教授周雯书写字画一帧。

  俞氏宗祠,这是俞姓家族祭拜祖先等重大活动的公共场所。据家谱记载,为明隆庆元年(1567年) 开工,六年后竣工。俞氏宗祠位于俞源村西部,坐北朝南,面向上宅溪,明代至清代建筑,1949年前曾办过学校,1954年被用作国家粮站,1998年收回归村集体所有。中轴线上自南往北排列门厅、戏台、中厅、寝堂,两侧廊庑、厢房和附屋,占地面积2753平方米。各进台基依次抬高。祠前原有照壁无存,门前立旗杆石四对,大门左右置抱鼓石一对。       

  俞氏宗祠体量恢宏,院落敞朗,民国《宣平县志》中有“处州十县第一祠”之谓,其戏台亦被称作“八婺第一台”,建筑保存完整,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门厅民国时经修建,面宽五间,二层,南面设排门,前、后檐施牛腿。戏台平面方形,歇山顶,柱内外两圈用八柱。中厅建于明代,面宽五间,进深九檩,明间前后双步用四柱,次间抬梁穿斗混合分心用五柱,柱头卷杀,月梁两端刻短鱼鳃纹,檩下托以单拱替木,前、后檐柱头和阑额出斗拱两跳,柱础明、次间用鼓形下垫古镜,梢间用礩形,建筑用材粗大。寝堂面宽五间,进深九檩,檩前五后三,前檐施覆水椽作八檩前双后单步,明、次间用四柱,梢间用五柱,施月梁。前、后天井两侧设廊庑共六间,抬梁式构架。门厅、中厅、寝堂两侧各有庑屋或附屋若干间。马头墙,硬山两坡顶。 

  在中国传统理念中,宗祠是一族所望。我国历来较重祖先,故一般都把祠堂选在一村之中的最佳地段。俞氏宗祠从总体布局看,位于中水口,来自清风岭由南向北的溪流和经过村里的东溪汇合于祠堂前,而且一水清澈,一水稍混。民谚说“黄龙杂青龙,代代出财神”,此寄寓着对俞氏后代人丁兴旺、财源茂盛的祈求。这也符合《水龙经》由“乙字水”水流吉形,所谓“乙字水影身,家出大朝臣”之格。

  前宅群的建筑密度较大,保存质量相对较差,这些建筑大多为俞涞以及俞涞之子俞善卫的女婿李彦兴的后代分别建造。其中有些年代较久远,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李氏宗祠为清朝遗存。

  贻燕堂又称李家厅,二进一井,额枋有雕花,气魄不凡,天井较窄,第二进面宽五开间,二层楼,为明代建筑。厅边附家训阁(又名培英书屋),有屋七间,读书房窗格木拼花中四角雕有“读圣贤书”正楷字。养老堂房门前板壁雕有小匾,刻着“养轩斋”三字,距匾上三尺,左右二小圆内雕有“知”、“止”二字。厅边还有三座住宅连成一片,均为李嵩萃在清乾隆年间兴建或修建。

  厅下楼,为清乾隆十年李嵩萃所建。有正屋五开间、厢房各两间,两层。正屋明次间保存有造型古朴之花窗,梁、额枋均有雕刻,厢房有花窗。李嵩萃建的最后一幢屋叫朝北屋。有正屋七开间,厢房一间加弄,鹅卵石铺地,山墙为卷棚式。该建筑花窗内容丰富,有琴棋书画,寿字、福字。楼上无雕饰,用竹编抹泥墙,为古代传统做法。

  急公好义宅,明代建筑。第一进五开间,厢房各两间。第一层有花窗,倒龙牛腿,礩形柱础,门墙为牌楼式,第二进面宽三开间,两侧各有弄和两间厢房。

  大屋,相传为敬三公俞汪建造,后被陶德义矿工起义者(明正统年间)烧毁。俞氏后代在原址上再行建造,仍称大屋,明代建筑。大屋面宽三间和两弄,厢房左右各一间,礩形柱础。

  俞涞古宅,明代建筑,三合院式。正屋面宽五开间,两层,前檐廊回廊,左右各一间厢房,重檐,礩形柱础,二楼为抬梁式,装饰简单。下士街香火屋,明代建筑,三开间,无装饰,中间有六扇格扇门,倒龙牛腿,礩形柱础。

  李氏宗祠为清代建筑,1949年前曾设小学到80年代中期,1995年设老年协会至今。建筑坐西朝东,由门厅、后厅、两侧庑厅组成,占地面积842平方米。门厅面宽五间,进深七檩,明间前后单步用四柱,前檐施牛腿,次、梢间分心用五柱,后檐设通廊,廊两端各开小门:大门设于明间前檐金柱间,后檐戏台无存。后厅台基高于门厅,面宽五间,进深十檩,檩前四后五,明、次间前单步后双步用五柱,檐柱施牛腿托挑檐檩。两侧庑厅面宽四间一弄,进深五檩四柱,前檐施牛腿。天井地面卵石铺筑。硬山两坡顶,五花山墙。 

  据传,从前宅过利涉桥的青塘山脚有七星塘及许多建筑,从族谱记载之方位推断,十二间静学斋即建于此地。如今这里已成一片粮田,经实地考察,田埂上仍留存有明朝的断砖残瓦。据此推论,这里与前宅连为一体,曾是俞氏祖先的最早居住地。皆山楼沿西山山势而建,规模宏伟壮观,曾为俞源八景中的“西山暮雨”一景。如今则早已灰飞烟灭,无处寻此遗迹旧踪。

  俞源村的整体形态和各种类型的文物建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明、清、民国等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对于这一历史时期浙江社会发展史的研究和中国宗法制度下农业社会经济、文化的研究来说,俞源村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史料。研究这一文化遗产,我们可以窥见这一地区明清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方面的发展演变规律。从这一点来说,俞源村完整形态以及众多的古建筑为我们提供了一批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耕读世家广结文人

  俞氏家族代代尊崇耕读家风,以一介布衣而广结文人善士,悉心经营祖居这块风水宝地,都是从俞涞开始得以形成和延续的。至明嘉靖与隆庆年间和清乾隆与道光年间,就出过京、府、县官18人,进士、举人、贡生、秀才293人。自清乾隆后,俞氏家族中的殷实之户增多,纷纷不惜巨资兴建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的大批民居建筑。俞氏家族的后人如今已遍布全国八个省市及东亚诸国和欧美诸地。

  俞源村的发展从深一层的原因来看是俞涞与刘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俞涞,字巨川,号二泉,人称处士,生于元至大年间(1308—1311年),卒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享年约50岁左右。吴从周《俞氏宗谱后序》载曰: 

  “(俞德)嗣是隐其德,不仕者三叶,至第五世敬一处士涞者,因地利藉世资业,擅素封者存康济。时元政衰乱,盗贼蜂起,因命四子纠集民兵保卫郡邑,又尽出其所积,以饗卫士,卒赖保全守括城。石末公宜孙表为义民万户,而处士欿然,竟不居之,宁终韦布。故太史宋公濂、苏公伯衡志其墓,记其祠,咸以处士称焉,盖亦有以知其志之所在者耳。然四子诸孙,各谙文墨,善呤咏,接贤豪,行高尚事。若诚意伯刘公基,大中丞章公溢,与夫一时名公硕士,咸相与为布衣交,则其人品可知矣。”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俞涞秉其先祖之德,有护卫郡邑的功绩,同时,处州府镇守使石抹宜孙还表彰他“义民万户”,然而他不愿做官,他和他的儿子们都与当时名重一时的以刘基为首的“浙东四先生”及其苏伯衡等成为布衣之交。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刘基与苏伯衡的父亲苏友龙在元朝时同为征讨处州山寇盗贼的僚友。先是,江浙行省已派浙东宣慰副使(后迁行院判官)石抹宜孙镇守处州,尔后,又派刘基与苏友龙协助,而俞涞此时也带乡民去括城助战,与刘基共同守括,在他们的镇守下,处州一时清宁,“众心翕归然”。

  但是刘基是否到过武义抑或俞源村,在武义学界是颇有争论的。然而至今俞源村的百姓认为,俞涞与刘基为布衣交,对俞源的兴起,刘基起了很大的作用。俞涞在至正十四年率民守括城,刘基已在处州为官,括城一战两人不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俞涞还立下汗马功劳,俞源村的名气也一跃而起,一时闻名遐迩,时有大甲邑之美誉。

  刘基(1311—1375年),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刘基故里今划归文成县)。元末进士,在天象、军事、政治、文学诸多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深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曾辅佐朱元璋创建明王朝,为明朝开国功臣。官至御史承兼太史令,封为诚意伯,明正德年间追认为太师,谥文成。 

  刘基是明代初年政界及文坛的一位重要人物。《明史》赞其貌修伟,虬髯,“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有称誉他“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公濂并为一代之宗。”他生于元至大四年(1311年),22岁举进士,三年后步入仕途,先后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元帅府都事及总管府判等职,后因与执政者意见不合,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冬,被夺去兵权,遂弃官归隐青田山中,发愤而著《郁离子》。直到至正二十年(1360年)三月,应朱元璋征召,离家投入应天朱元璋军中,参与机要,成为朱元璋的亲信谋士,协助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为开国功臣之一。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后来,在以他为首的浙东豪绅集团在与淮西集团之间邀宠争权的斗争中处于劣势,因而长期郁积填膺,忧愤莫解,于洪武四年(1371年)辞官,八年(1375年)十月病死于故里青田(今文成县南田镇)。 

  据《俞源俞氏宗谱》载,刘基至少为俞源村做过四件大事:

  一、为俞涞子孙辈取字,首取“敬、卫、恭、仪、像、权、衡、福、寿、昌”十字,而这十个字中“仪、像、权、衡”四字,据有关专家认为是含有天文意义的。

  二、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正好俞涞去世后一年,为俞涞谢世作《像赞》云:“结庐人境而无车马,竹冠野服栖迟其下,我求其人,其渊明之流亚乎?不知采菊东篱,仰见南山,悠然此中,其意能俾原善之与我言乎!吾方将歌归来之辞,以寻五柳于人间矣,至正戊戌年。”赞中对俞涞一生淡泊名利,隐德不仕的高尚品质,喻其有陶渊明遗风,可见刘基对俞涞的人品是十分称道的。

  三、至正二十年(1360年),刘基被朱元璋征召,与宋濂、章溢、叶琛赴金陵,刘基曾对朱元璋上《陈时务十八策》,佐命军中,并作招抚榜文,命俞涞的民兵队伍仍为地方武装。时元末政乱,朱元璋忙于与西线的陈友谅六十万大军角逐,也需要民间的武装力量在后方作后盾。这充分说明刘基对俞涞及后人是十分信任的。

  四、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即吴王位,刘基仍参与机密谋议,但他还念念不忘远在武义俞涞的友情,就向朱元璋推荐俞涞孙俞继祖为南京锦衣卫镇抚一职。

  刘基挚友宋濂与苏伯衡,以及章溢、叶琛也相继与俞涞及他四个儿子善卫、善麟、善诜、善护都有频繁的交往。

  苏伯衡(?—1392年后),婺州金华人。苏伯衡对俞源村格外钟情。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苏伯衡要比刘基、宋濂、章溢诸公所留给俞源的东西要多得多。光“四库全书”就收入了有关俞源的文章两篇,包括著名的《皆山楼记》和《竹坡处士俞原瑞墓志铭》。另外还有四篇收入《俞氏宗谱》之中,包括《崇本堂记》、《孝思庵志》、《静学斋记》、《江山息兴图卷序》。

  《崇本堂记》,依据文章的记载,崇本堂建于明永乐乙未(1355年)十二月,是当时祀奠(善护) 之所,地址在西山善护公之墓侧。

  《孝思庵志》,记叙了有关孝思庵的情况。孝思庵是祭祀隐君子二泉公(即俞涞)之祠,由其四个儿子共同创建,时间是二泉公死后十七年(1374年),俞涞兄弟俞浪也附葬其旁。文章记载了地址之方位:“去墓以南一里许,水绕于震,山负于兑,墓与坎离相望,若天造而地设。”“余曾过俞川,知俞氏大族自高曾以来世业诗书以积善称于乡,处士兼有才智,原善兄弟恂恂若儒生,而慷慨尚义其于所以奉先者,又如此虽欲无志得乎!……盖庙,祭祀之地也,祭祀之足以感人心者,亦敬而已矣,莫大于天下,亦莫众于人民。          (下转第8版)  (上接第7版)人各有心若未易感也,惟敬则无不涣萃焉,而异心者可萃也,死而同气者当何如哉?是故,致其敬非惟足以昭格祖祢之神,尤足以式孚曾孙之心,孙而又子子而又孙,会精聚神竟其孝,虽千百人犹一人可也,千百世犹一世可也,此余辄以敬而广孝思之义也。”该文对俞氏兄弟崇儒尚义,积善乡里,孝道尊祖之举大为称道。

  《静学斋记》,是记叙文,但议论占了绝对的篇幅,苏伯衡在这里极力阐述静与动之关系。他认为“动而无静,众人也;静而无动二氏也。故惟无所不动而无所动,斯足以见静之妙,惟其无动而无所不动,斯足以验动之神。此吾之所谓静而有动圣人也。”《静学斋记》的撰文时间当在1384年之前。

  此后,苏伯衡写了《竹坡俞处士原瑞墓志铭》。“竹坡”为俞涞次子善麟别号,写作时间是明洪武甲子年(1384年)的春天。这篇墓志铭较为详尽、全面地记述了俞氏家族的历史渊源,尤其是自俞涞起祖孙三代人的一些情况,这为我们研究俞氏家族的历史提供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献史料。墓志铭全文如下:

  洪武甲子春,予游永嘉还丽水。俞子道坚使人持状来求制父竹坡处士墓铭。五年,予友李参议之季子景中客处士所,予过之,景中为予言处士之美,且自其兄弟虽别,异籍异居,而通有无,同休戚。卮酒脔肉不集不食,怡怡然略不见其有间。州里之间称处士为有德之人,童孺无异辞而学士大夫过门无不见礼者,为之叹曰:嗟夫,处士不嗜仕进,自放山林而力行乎孝,友慈让,重然诺,好施与。赈人之乏绝不计家之有无,交于人不以其得时失时疏戚缓急,扣门未尝计利害祸福,为避就非所谓有所不为而可以有为者乎!越三年,又过之,馆于其新堂。觞豆在列,子姓奔走将事,处士时感疾一年,犹衣冠出,相舆揖让,酬酢殊洽,又未尝不叹其精爽有余也。去之永嘉一月而处士竟卒,则壬戌之岁十二月二十有八日,距所生甲戌之岁得年四十九。道坚等以明年癸亥十二月三日葬于里马博原之山,至是以铭为请,予雅重处士,而道坚又好学有文,何敢爱于言乎?

  按状,处士姓俞氏,丽水之俞源人。其先系出周姬姓。周封支子为俞侯,乃卒氏之宋季,有讳德者为松阳学谕,创俞源而居之。德生义,义生至刚,至刚生仍,仍生涞,世业诗书而以积善称。涞生善麟,字原瑞,是为处士也。妣颜氏。处士内刚外柔,而持以恭敬养亲。寒燠食饮之宜常,足以得其欢心。父殁,择北山以葬。谒铭于宋濂,刻诸墓上之石,庶其有闻于来世。外门之务,身任其劳,而以逸遗兄弟无终始一也。至正甲午,括盗四起,剽掠压境,乡民不知所为。处士曰:“此乌合之众,利子女玉帛耳。何能为之有?团结以抗之,可保也。”众唯唯。少壮扶携老幼者四至,处士部署而申之以约要,联络内外,声震傍近。盗却而乡民以安岁。戊戌婺守将举城款附国朝。而括民不下,俞源介乎其间,两军狎至不能居,处士乃率家之城居焉。会越国公兵入城,举家骇散,独母后。处士负母而逃,免于难。兵火后家业荡然,遗田数亩而已。岁饥,市粟赈其里人。至熟偿之,处士不受。曾东过齐鲁,西略秦陇,南游闽越,北抵幽蓟,所至问其名士而礼于其庐。遇同州之人不能自归者,辄归之以资。后有贾于杭而蒙诬于官者,赖处士贷之钱不累死。其人三年后怀所贷来全偿,息倍焉。处士曰:“亟反而偿,非我所望也。”其于教子尤刻意焉,故诸咸克肖而坚遂以文学名,其为人大概如此。呜呼!在上而贵显者未必皆贤,在下而隐约者未必皆不贤。

  故君子之于人也,不观其用于世,惟观其无愧于世。处士检身慎行,而美名令闻表于乡闾,亦即生顺而死安矣。而可使无传乎。配潘氏,温厚勤俭,家索而复裕,其次助之力居多,子四,长坚次珍次奇次希,女一人,孙男二,曰景夔景权。铭曰:

  我观所在,大家相望。孰无小民,聚庐其乡。慨彼小民,于厥大家。面誉背詈,摩间遐迩。君在桑梓,何修何施。方其生存,小大环归。及其沦逝,会哭如市。久而益悲,是孰之使。人亦有言,君子仁人。退焉林邱,泽流乡邻。既周我急,亦拯我厄。克任克恤,自孝友出。奄其亡矣,哀哉人斯。载饥载寒,畴拊畴绥。采彼舆言,刻此贞石。尚俾樵牧,善视松柏。

  《江山息兴图卷序》,写作年代当在公元1384 年之后,因为这时的俞道坚(字文固)已游历过大半个中国,估计已步入中年,文章写道:

  “括苍俞文固曾涉江湖,浮淮泗沂河洛,北游齐鲁以至燕赵,西略秦陇达于平凉,历览天下之奇闻壮观数年矣。一旦喟然叹曰:‘吾将安所归宿哉,盍返而自休焉。’于是属画工为《江山息兴图》而谒余,曰:‘愿叙之。’呜呼……”

  宋濂(1310—1381),字景濂,明代开国文臣。朱元璋攻取婺州(今金华)时,聘其为五经师。洪武初年,聘为江南等处儒学提举,继又命授太子经,改起居注,常侍左右,以备顾问。

  叶琛(1314—1362),字景渊,丽水人。元至正四年(1344)任歙县县丞,后升任处州路总管府判官。元将石抹宜孙在处州一带征讨山寇盗贼时,叶琛“从石抹宜孙(指俞涞)守处州,为画策,捕诛山寇,授行省元帅”。可见俞涞与叶琛早在至正十四年(1354)时就在征战括城时相识,成了好友。

  章溢(1314—1369)字三益,龙泉人,天性孝友,也是一个饱读经书的儒士,曾教授乡里,与俞涞相识,并多次过俞源村往来金华丽水间。至正二十年(1360)应朱元璋聘,刘基与章溢、叶琛离处州转道俞源去金华与宋濂一起坐船离开金华赴金陵。 

  以刘基为首的“浙东四先生”及其友人苏伯衡等都与俞涞以及他的儿孙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留下了许多赞美俞涞及子孙和俞源村的文章。而这一切都与俞源在古代是处婺间交通要道这一自然条件分不开的。

  括婺古道上的重镇

  古代的交通除官方驿道外,尚有不少民间古道,这些古道,有的甚至要比驿道还重要,一是它往往通往古代的市镇;二是它往往是捷径,途短易走。而古代市镇的多寡,反映了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反过来,古道也促进了市镇的经济发展,人流的交往。两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古代婺州市镇的兴起始于宋代。到明代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俞源村是当时处州(今丽水市)宣平县内仅次于县城和陶村的第三大村镇,同时又是仅次于驿道的括婺间交通要道上的主要村镇。

  明代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一书中讲到浙江布政司的官员从杭州到处州的丽水县,要经过双溪驿、茭道驿、华溪驿、丹峰驿,即从金华市东到武义北部过永康县城至缙云五云镇,这一条路线,大致相当于今天330国道金华到丽水段,这是当时金华至丽水的最主要大道。除此之外沿武义江各支流溯源而上也可到达丽水。其中武义中部呈北东流向的武义江主要支流之一的熟溪,再由熟溪支流的麻阳港、乌溪溯源而上也可抵丽水,其中乌溪到俞源后,翻过大黄岭头,就进入瓯江水系宣平溪的上游,顺此可抵达宣平县,再经处州的丽新镇通往丽水。

  丽水古称括城,从宣平至上坦、大黄岭头至俞源,由俞源过刘秀垄,到现在白姆乡的横山村,再由白姆乡白鹤庙向右行过后树岭至后舍、下店、茶山坑就到了金华的喻斯,过喻斯就到金华安地,一出安地就是一马平川可直奔金华。还有另一路,就是不过后树岭,由白鹤庙往左行,过黄泥坑,抵金华的郑宅,沿现在已被安地水库淹没的峡谷到安地。但这一路山高路险,古代走的人较少,主要是走前一段路。前一路上集市多,如有后舍市等,村庄也较密集,而且相对讲路程也短一些,因此成为古代括婺间的要道,很多人选择走这一条路。而俞源村正是在这一交通要道上,因此俞源的始祖俞德,任松阳教谕时就曾多次经俞源往返于杭州、松阳间,最后看俞源风水好就定居于此,他走的也应该是这一条路。苏伯衡《皆山楼记》中记载元明之际俞源已有数百户,当时,经俞源往来括婺间人中,除百姓外,不乏知名人士,刘基、宋濂、章溢、苏伯衡等明初开国勋臣著名人士,都曾多次经俞源往返于括婺间,并和俞氏家族有深交。

  俞源村位于钱江与瓯江两大流域分水岭的凡岭和大黄岭的北部,是宣平溪与熟溪的一个联接点,它介于山区和平原盆地交接点的有利位置,就必然成为括婺间行旅的必经之地。由于这条古道较近,岭也平缓,人们从松阳、宣平到金华大多经过俞源,杭州、金华的官员前往括地,或括地到婺、杭州,也大多走这条路。因此,清嘉庆年间(1796—1820),武义县知县张荣堠特意赠匾“惠及行旅”,挂在俞源村万春堂内护门上楣,可以看出当时俞源客旅之盛况,以及俞源村处在古代括婺间交通要道上的重要性。

  处于古代括婺间交通交接点上的俞源村,不仅给行旅者带来了方便,同时也给俞源村带来了财富,俞源人并不单靠农耕致富,他们在往来古道上打听、搜集做生意的信息,从事商业活动。已过世的俞耀宗先生讲到俞源村历史上也是有很多人经商的,他们在商业活动中赚钱后买进田地,供人租用,收取田租,积累了财富以后又去扩大生意或去城镇再设店铺。古时武义县城上街的横街(现已划为古城保护区),是商业繁华的地段,俞源人在那里就开了好几家店铺。俞氏裕后堂先后开了36家商店,而且从俞源一直开到金华的大溪。

  上世纪五十年代土改时,俞源村约1400—1500人口,本村的农田不过千亩,而在外的土地超过3000亩。俞源的田产起初在山坳北口外的村子里,后来扩展到整个武义盆地各处,鼎盛时连金华、宣平郊区都有他们的田产甚至田庄。因此俞源人很骄傲地曾讲了一句话:“金村、荷漾、溪口,不值俞源金狗。”金狗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俞源大财主俞志俊的绰号。金村、荷漾、溪口是武义的大村落。在划成分时,俞源村有24户地主和4户富农,其中三分之一兼营工商业、药店和南货店。

  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俞源盛产茶叶、茶油、桐油、靛青、苧蔴以及毛竹、木材等农副产品,当地人把这些产品源源不断地贩卖到外地。俞源人正是借了古道之便,加上经营灵活,不死守田地,才造就了今天俞源村留存了那么多的明清古建筑,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化遗产。上世纪五十年代武义至宣平的公路建成,公路从俞源以西数里的宋村南下,俞源从此失去了金华—宣平—丽水交通中的优越地位,括婺间的古道也失去了昔日的繁华,俞源的经济文化也逐渐走向衰落,但也因此保留了至今成为旅游资源的古代民居和深厚的农耕文化。

  民俗文化

  俞源村的传统民间文化源远流长,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擎台阁、迎龙灯等大型文化活动一直流传至今。

  俞源村的擎台阁是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活动。每年正月十三,俞源村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擎台阁活动。届时,俞源大街小巷挤满了来自四方的群众,这是该村最热闹的日子,亲朋好友相聚,商人旅客云集,气氛比过年还要闹猛。

  据传,俞源台阁起源于清朝中期,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擎台阁的目的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了纪念洞主老爷的生日,洞主老爷就是那位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治水英雄李冰。第二种说法是为了消灾撵祸,驱邪祈福,使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俞源擎台阁的队伍阵容庞大,分古旗队、銮驾、乐队、台阁、神铳等十个阵容,整个踩街队伍达两百四十余人。擎台阁从处在上水口的洞主庙出发,经俞氏祠堂至广惠庵折回,声势浩大,锣鼓喧天,配以威风凛凛的长号和神铳,显得威武雄壮、粗犷而朴野。与此同时,村民们像过节一样,准备了竹筒饭、消灾馒头等富有民间文化内涵的点心食物,盛情款待来自四方的朋友和客人。

  俞源村还有一个传统文化节目,那就是农历六月二十六洞主庙的圆梦节。圆梦,是俞源的传统习俗,也是俞源古代文化的一个特色。

  洞主庙,始建于宋朝,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修,现存19栋36间,有大小厅五处,七间落地,三层圆梦楼一座,十间佛厅,厅边厢房上设拼花阁楼,面积7600平方米。庙址位于九龙山北麓龙宫山下,四面环山,环境清幽,夏凉冬暖,来自九龙山的小溪与来自龙宫山谷的小溪流在此汇合,成为俞源村的内水口。是俞川十景之一,谓之“琳宫晚钟”。 

  洞主庙远近闻名的是它的圆梦文化。传说在洞主庙圆的梦十分灵验。民国时期的《宣平县志》也作了记载:“龙宫山洞主庙,在县东北四十里,俞源祀清源妙道真君祈梦甚灵。”因此,各方善男信女,虔诚而至,有的祈祷,有的求子,有的祈福消灾,有的保佑发财。圆梦节前后,更是车来人往,络绎不绝,圆梦者多时达数千人之众。庙内佛堂前八间上下厅、两边六间小厅、饭厅以及圆梦楼三层屋十八间全部客满。许多人为圆一梦甚至在庙前庙后、村头至村尾席地而卧,直到东方破晓。

  后来,圆梦活动逐步演变成为一种文化活动。圆梦节时,村里要演三天四夜的社戏,俞氏宗祠的清式戏台可谓是最好的舞台了,社戏往往就在这儿演出。四方游客云集于此,白天看戏,晚上圆梦,好不惬意。神奇的是,每年这三天里,总要下一场雨,即使久旱年份也不例外。

  编辑: 何凌云
  企业信息
 
  每日推荐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 全力推进民政和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 全县城市建设暨“三城同创”工作推进会召开
· 【专题】反诈骗宣传
· 全市“争先创优”行动工作推进会召开
· 学习再深化 责任再压实 实践再创新
· 县委常委开展“七一”走访慰问
· 县委常委开展“七一”走访慰问
·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奋力交出武义高分答卷
·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奋力交出武义高分答卷
·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提振发展信心 积极应对挑战
· 探索融合发展的“联盟机制”选出服务群众的“小村总理”
· 扛起使命担当 致力推动“重要窗口”建设
· 市委改革办来武开展调研座谈
· 【专题】发现不一样的武义端午
 
  热门图片
 
   
  羊角蜜清甜上市  
   
  农业绿色防控显成效  
 
 
   
  满园尽是丰收景  
   
  学游泳 防溺水  
 
 
   
  武义县摄影家协会“华数...  
   
  武义县摄影家协会“华数...  
 
     
广告服务 | 网站简介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 信息合作 | 联系我们 |

武义县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浙新办[2004]48号 浙ICP备05073228号 广告许可证3307234000002
武义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