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武义支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 专题新闻 | 武义政务 | 即时新闻 | 人文武义 | 中国温泉城
武川论坛 | 图片新闻 | 数字报纸 | 外媒看武义 | 在线投搞 | 浙江网闻联播
  热门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2010专题>>寻访古村落>>寻访古村落报道 订阅手机报:编辑短信51发送至1065866851 电子数字报 
 

刘宅:清溪之畔闻书声

2011年12月14日 09:13:59  武义新闻网  网友互动交流  字体:

瀛头出水口
村内青石板
马头墙
绿映亭诗匾额
宗祠内的墓志铭
刘滂墓
重修的刘邦翰墓
刘氏宗祠
宗祠内匾额

  □余嘉 赖耀卿

 

  刘宅是一个古村庄,清溪就在古村的西边奔流而去。《刘氏宗谱》记载:“五代后晋(936—946)时,刘氏先祖刘汝明从七闽(福建霞浦长溪)移居温州永嘉荆溪,生育四子,长、次子随父居永嘉,三子移居三衢,幼子刘器迁徙武义,在刘宅筑室为居,村遂以刘姓为名。”有着千年历史的刘宅村山环水绕,美池罗布,沟渠交错,阡陌纵横,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村。

  刘宅与仓部堰

  武义在历史上农业相当发达,为了获得丰收,多在溪面上或在河身淤积僵废地段兴筑堰坝,引水灌溉。堰坝成为县境内主要的水利工程,不仅为农田灌溉,且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据《武川备考》与《武义县志》记载,武义有堰75条,宣平地区有197条,每堰大多灌溉田三五十亩。其中灌溉面积百亩以上的堰坝共163条,灌溉千亩以上的堰坝已废弃或消失的有仓部堰、大流堰、长安堰、长溪堰。

  刘宅村还可以找到仓部堰的一处出口。在刘宅村的这处出口又名瀛头。《刘氏宗谱》载,瀛头、大水堰经过刘宅村,又称过村堰。刘宅的瀛头如今依然流着清泉,出水口宽1米多,深度超过1米,内墙以基石相叠,十分牢固。因其为引水暗渠,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仓部堰是东皋人徐鎡在唐昭宗年间(889—904)主持修筑的潜涵灌溉工程,是钱塘江流域见于记载兴建最早的潜涵。仓部堰南自原珠明村交接埠,北至仓部堰村,筑瀛涵18条,从各山凹中引水进入支瀛,再入主瀛。瀛深达2~3米,两侧砌以石坎,上以石板覆盖,集地下径流水用以灌溉。故旧志载其为: “水自溪底行,形如竹枝,上覆以石,溪水涸水堰水长流”。此堰受益田亩2000余亩。1958年前,刘宅全村600多亩农田灌溉基本靠仓部堰水利工程。

  刘宅地处永、武、缙三地相接交叉点,东临潺潺清溪,西靠巍巍屏山,其山系丘陵地带,其水属钱江上游。横贯村东的清溪,发源于大王岭下铺和黄坛村黄毛兰的小溪流,二溪在章村汇合后为清溪,经瑶村、麻田入清溪口水库,而后流经仓部圳、杨村、刘宅、王山头、东皋,在丁姑桥下合青岗支流南来之水,注入武义江。

  刘宅是个进士村

  刘宅地处清溪冲积扇沃野之中,世代村民多以耕耘维持生计,稍富者则以读书为进身之阶。至宋代,人才辈出,治国经邦卓有政绩;民国以来,立序设庠,弦歌不辍。在宋代,刘宅村有3人考中进士,7人官至大夫以上,成为了远近闻名的 “进士村”。

  五世孙刘滂中大观三年进士。刘滂(1089—1134),字德霖,曾任新昌县令,后调任知建昌军。他为官洁廉,不附权贵,“蔡京欲挽置党,君拂衣去”(《武川备考·武川人物考》),为官善政,替民作主,最后为国捐躯,朝廷追封他为朝请大夫。大学者宋濂及给事中汪藻分别为他撰写《刘滂传》、《墓志铭》。

  此后刘氏家族人才辈出,粲若星辰。刘邦光、刘宗元、刘三肃、刘惠卿、刘允中、刘时中等科举及第。“学而优则仕”:刘嘉成知新昌、德清两县,楚州通判;刘墉任温州乐清县尉、福州录事参军,知徽州歙县通判、蕲州军州事、知梧州;刘邦光主邵武之光泽、处州遂昌令、知湖州长兴令、沅州军州事;刘邦翰官至户部侍郎、总领湖广京西财赋;刘绰、刘绍、刘粹中、刘敏中分别任上虞县主薄、青田县主薄、龙游县尉、江山县主薄。其中刘粹中、刘敏中、刘允中三人在《宋元学案·丽泽诸儒》中列为吕祖谦门生。

  刘宅与吕祖谦

  昔日,南宋大儒吕祖谦在明招寺读书著述讲学,四方学者云集响应,称盛一时。刘氏后裔趋之若鹜,求学拜师,络绎不绝。当时吕祖谦与刘宅村结下不解之缘。

  据《吕成公年谱》记载:“淳熙二年七月,自明招如武义之上樠会葬,同游刘氏山园,有绿映亭诸诗,八月一日复归明招。”何德润为“会葬”作了注:“成公作刘公国华墓志铭,淳熙二年秋七月甲辰,刘公及夫人赵氏合葬武义太平乡清溪源云云,年谱所谓会葬即此。”由此可见,吕祖谦不仅为刘邦光(国华)撰写了墓志铭,还参加了刘邦光夫妻合葬仪式,并“同游刘氏山园(当然包括金柱山上的水帘亭)”多日,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题绿映亭二首》,诗如下:“凉叶翻翻不受尘,芒鞋竹杖及清晨。开窗小放前溪入,澄线光中独岸中。”“鹭浴鱼跳在境屏,摇青浮碧太鲜明。墙东种得阴成幄,隔叶看来却有情。”

  此外,吕祖谦还亲自为刘墉(叔翰)、刘邦光(国华)、刘邦翰之妻分别撰写了《梧州刺史刘叔翰墓志铭》、《沅州通判刘公国华墓志铭》、《郭宜人墓志铭》。

  《梧州刺史刘叔翰墓志铭》记载了刘墉的生平:“刘墉,字叔翰,以光禄恤典入官温州乐清县尉。每行,部舆卫胥吏履糗,一主办于已,不以烦,里正邑人纪之。监潭州南岳庙、福州录事参军、知徽州歙县。福大而狱繁,歙小而民瘠。主管台州崇道观,除知梧州,未上,复请还崇道观,积官至朝请大夫,告老诏报可赐一子官,以宠其归。”

  刘邦光,字国华,曾任遂昌、长兴县令,以政绩升迁湖南沅州通判。宋乾道九年(1173)十月二日,刘国华卒于任上,后将灵柩运回武义与先他而逝的妻子合葬。淳熙二年(1175)年,刘国华的儿子刘刚中(嘉定四年进士,曾任汉阳县主簿、兰溪县丞)为父母择墓摘明山麓。刘刚中是吕祖谦的门生,跟从吕祖谦游学,后举嘉定四年(1211)进士,曾任汉阳县主簿、兰溪县丞,归后筑室“琴轩”以居,从学者众,著有《师友问答》一卷。在刘刚中向吕祖谦索求父亲的墓志铭时,吕祖谦欣然答应:“予游,公父子间旧矣,其何可辞”(《沅州通判刘公国华墓志铭》),在这里,吕祖谦自称在武义游学,与刘邦光父子两代之间成了旧交知己。吕祖谦作了《通判沅州刘公墓志铭》,其末段赞:“刘为温人,其徙则婺,八世其昌,迎天之祜。骈青联紫,覃延厥宗,公居其间,别驾治中。沅江之殂,民夷罢市,清溪之会,里人是纪,维你相望,俪实同藏,于空有石,款诗于旁”。

  《郭宜人墓志铭》中,这种交往记述更加详细:“成公作刘公国华墓志铭,淳熙二年秋七月甲辰,刘公及夫人赵氏合葬武义太平乡清溪源云云,年谱所谓会葬即此。”“某先垄实,在婺之武义,于泉溪盖同县,与户部游,再世矣。岁时往来,占壶职于杯盘,固得其略。诸子相从讲学,履屐装齐属,皆宜人均一之,德所形见也,铭敢不诺。”吕祖谦特别提到了他们的讲学,得到了刘邦翰夫人郭宜人的鼎力相助,锅碗瓢盘,缝衣浆洗,均由她承担,其交情之深,可见一斑。

  据《武川备考》、《刘氏宗谱》记载,郭宜人出身官宦之家,丈夫刘邦翰时为朝议大夫、尚书户部员外郎,总领湖、广、京西财赋。郭氏归葬时,其夫写信给吕祖谦请撰墓志铭,吕欣然应允而作,后收录在(《东莱集》卷十)。刘邦翰去世后也归葬于摘明山麓。1970年,麻田村在摘明山麓开山种茶叶时发现该古墓。据村民描述:坟墓条石构建,高大精致,前设廊道,内稍弯腰即可行走,县考古工作人员辨其字迹,知墓主姓刘,后翻土掩盖,种上茶叶,墓志铭交县文管会。墓志铭现存明招寺朱吕讲堂碑廊,为《容斋随笔》作者洪迈所撰。字迹虽已漫漶不清,毁损较多,大体尚可辨认。铭文:“公讳邦翰,字子宣,婺州武义人,曾祖文政。”确证是刘邦翰之墓。

  刘宅村一直深受明招文化影响。光绪十八年(1892),刘宅的文人儒士与巩宅巩氏七进士往来频繁,成立了巩刘明招讲堂会。在巩宅村《巩氏宗谱》记载:光绪十八年,由巩宅和刘宅两姓祠堂牵头,成立“巩刘明招讲堂会”,两姓祠堂分别捐田、捐粮、捐工、捐钱,每年春秋二分日,到东乡明招山朱吕讲院致祭“宋先贤朱文公、光儒吕成公、大愚吕忠、巩山堂先生;附祀成公弟子:巩公讳岘、讳丰、讳嵘;洪公讳无竞;郑公讳良臣;张公讳成招、徐公讳一夔;刘公讳粹中、讳敏中、讳时中、讳允中。”这是民间的自发组织,是巩刘后裔对明招文化的仰慕和尊重。

  刘宅访古

  一、绿映亭  

  《武川备考·古迹》载:“绿映亭在太平乡上樠,宋刘滂建。久圯。”绿映亭旧址在刘宅村东边的上樠亭。1894年刘氏子孙对其进行重建。

  “莫欺亭畔苍苍藓,曾印高人屐齿来。”绿映亭为南宋武义七大名亭,曾引无数风流人物来此抚节酬唱,吟诗作赋,留下许多佳句。它是南宋理学大师吕祖谦及巩庭芝等在刘宅讲学赋诗之场所。

  晚清名士、《武川备考》作者何德润,在搜集整理史料时,也深深地为刘宅村丰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不仅亲自为绿映亭题写吕祖谦撰的《绿映亭诗》匾额,并撰写了楹联一对:南宋名园留胜迹,东莱佳句挹清芬。

  如今,绿映亭旧址一带已蒿草丛生,难觅古迹。1998年,刘宅村民组成了“绿映亭修复小组”,自筹资金,对绿映亭进行了抢救性修复。绿映亭被移至刘氏宗祠内。

  二、刘氏宗祠

  进刘宅村需经过村口的一片茂密的树林,这片树林所在位置称为下处,曾是刘宅村村居地,后遭到太平军的蹂躏,大部分古建筑和经史资料均毁于一旦。《刘宅宗谱》载:“刘氏从五代时迁入后曾住刘宅下处(在咸丰年间被太平军烧毁),后将村落重建于刘氏宗祠附近地段。” (下转第8版)  (上接第7版)在刘宅现存的文物古迹中,建于乾隆乙卯年间的刘氏宗祠是保存较完整的一处,1998年被列为第四批县级文保单位。宗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523平方米。四合院式,硬山两坡顶,屋面铺望砖。门厅面阔三间,进深六檩抬梁用三柱,前单步,后檐牛腿托挑檐檩。后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檩,明间前后单步用四柱。后厅明间前檐设亭称“绿映亭”,用四柱,歇山顶,牛腿托挑檐檩,正脊两端饰龙吻,正中置方天戟。东、西厢房各八间。宗祠格局规整,保存基本完整。祠内横匾高悬的“世为大夫”、“兵部侍郎”、“迪功郎”、“乡贡进士”、“沛国郡”、“世德堂”、“《绿映亭诗》、“赠光禄大夫”、“进士村”等众多牌匾无不讲述着刘氏家族的显耀和文化底蕴的深厚。《武川备考·族祀》中载:“清溪刘祠在南十五庄上樠。始祖自荆溪来,五世孙滂,宋赠左朝请大夫,知建昌军。滂子墉,梧州刺史。墉长子绰,上虞主簿,次子绍青田主簿,少子绩将仕郎。滂从弟邦光,沅州通判。邦翰,户部员外郎。邦翰子粹中,龙游尉。敏中,江山主簿,允中,时中乡贡。其子姓聚族于此。”

  三、朱氏宗祠

  刘宅村民中刘氏占三分之一,朱、贺诸姓在元、明、清、民国时期陆续入居,朱氏住村西。朱氏宗祠是刘宅村朱氏学院发展的产物,建于清代,坐北朝南,三进二院,硬山两坡顶,两厢山墙及祠门墙均砌作三花式马头。由前厅、中厅、后厅、厢房组成。占地面积681平方米。前厅面宽三间,进深六檩,明间抬梁用三柱,次间用五柱,后檐牛腿托挑檐檩。中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檩,明间前后单步用四柱,次间分心用五柱,前檐牛腿托挑檐檩,后檐柱间设排门。中厅明间前檐柱和金柱下垫古镜。天井地面石板铺设。朱氏宗祠清代建筑特征明显,选材和造作较为考究,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目前,宗祠的平面格局及构架保存完整。

  文化教育

  刘宅曾设私塾,村民朱昌起参加过最后一轮秀才考试。民国时期还设有屏山小学(初小),学校就设在朱氏宗祠。

  民国初年,村民朱德才、刘天星还曾聘教员,组锣鼓班,利用正月等农闲时间到金华、缙云、松阳、遂昌等地唱戏,深受群众喜爱。在民国期间,熟溪桥重修竣工,专门请刘宅锣鼓班前往助兴。解放初期,锣鼓班曾为欢庆解放,在重大节日期间唱戏,并为扭秧歌配乐吹打。当时村民自创的《渭水访贤》、《梅乌县押审》、《回龙阁》、《珍珠塔》、《尼姑下山》、《双情义》、《龙虎斗》、《闻太师回朝》、《百寿图》等剧本现仍有保存。

  刘宅人一直秉持耕读传世的家风,将好人好事记录在宗谱中,作为后世学习的榜样。及至现代,朱峰集资修桥的善举记录在宗谱中广为流传。早年,茆角和刘宅之间被清溪阻隔,行人过路都要趟水而过。刘宅村人刘连火的养子朱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下定决心要为村民搭一座便桥。苦于没有资金,他开始到处集资,“化缘”。1992年,这座便桥在朱峰和全村人的努力下建成了。村民将此桥定名为“清风桥”,取峰谐音,有铭记朱峰之意。

  田园吟唱

  刘宅人历来是勤奋上进的。刘宅人在咸丰年间将烧毁的故宅重建。1971年刘宅大队购买了一台发电机,并用18匹马力的柴油机带动发电。每天晚上天黑时,值班员就发佛纳甘机器,给全村送电,至晚上9点左右熄灯,结束了“点灯用油”的历史。60、70年代,刘宅人积极致富,发展特色农业,其生产的黄柿因甜而不腻、色泽红润、口感佳而闻名,全村产柿4500斤。1974年,刘宅人还充分利用村子东面清溪两畔的溪滩地,进行了持续两年的奋斗,终于在清溪两旁修筑了防洪堤,改溪造田115亩。

  近年来,刘宅村在旧貌之上再添新颜,村庄疏清了河道,拓宽了道路,丰富了村民生活,社会、经济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刘宅村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基础上,还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发展来料加工,促进农民增收。

  编辑: 何凌云
  企业信息
 
  每日推荐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 全力推进民政和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 全县城市建设暨“三城同创”工作推进会召开
· 【专题】反诈骗宣传
· 全市“争先创优”行动工作推进会召开
· 学习再深化 责任再压实 实践再创新
· 县委常委开展“七一”走访慰问
· 县委常委开展“七一”走访慰问
·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奋力交出武义高分答卷
·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奋力交出武义高分答卷
·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提振发展信心 积极应对挑战
· 探索融合发展的“联盟机制”选出服务群众的“小村总理”
· 扛起使命担当 致力推动“重要窗口”建设
· 市委改革办来武开展调研座谈
· 【专题】发现不一样的武义端午
 
  热门图片
 
   
  羊角蜜清甜上市  
   
  农业绿色防控显成效  
 
 
   
  满园尽是丰收景  
   
  学游泳 防溺水  
 
 
   
  武义县摄影家协会“华数...  
   
  武义县摄影家协会“华数...  
 
     
广告服务 | 网站简介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 信息合作 | 联系我们 |

武义县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浙新办[2004]48号 浙ICP备05073228号 广告许可证3307234000002
武义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