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宅集市
□赖耀卿 古梁 余嘉
自南宋绍兴年间赵公望迁居桐琴始建赵氏居宅,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赵宅繁衍生息至今,已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拥有1400多人口的大村庄。赵宅除赵姓外,还有徐、金、朱、李等60多个姓氏。其中,赵姓繁衍至今业已三十余代,徐姓十余代。大家融洽共处,民风朴实,勤劳和善,共创赵宅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
赵宅村的起源
《赵宅村志》记载:“北宋末年,徽钦二帝蒙难。康王南渡,赵宅始祖赵公望等皇族人员奉诏伴驾纷迁江南后,散居民间,赵公望来到桐琴落脚,先在余山上下屋简单搭建住房,以放牧为主。有次他去赶集卖羊,不料羊竟跑到上千门溪边草地,母羊卧在草蓬之中,羔羊圈围其外,赵公望认定为吉祥之兆,且此地又为商贸集中之近地,则从上下屋迁至上千门定居建宅,后以姓名村。”桐水北绕,琴山南屏,小村十八,时统称桐琴,散居姓氏繁多,相传有:柳家、张家、叶家、刘宅、西游、下张、后陈、杨宅蓬、上下生姜园、石街路,马方口等十八处。但相对分散,尚未形成集中村落。南宋绍兴年间(1131)宋魏王赵廷美第七代孙保议郎赵公望迁来始建赵氏居宅,居于余山上、下屋,后又在上千门定居。南宋“宝佑”、“景定”年间(公元1253年至1260年),赵廷美十二代孙赵若秉,扩建赵氏居宅,逐渐形成今天的赵宅村。
赵宅的集市
赵宅交通便利,自古以来,武永干道穿村而过,水路顺水可经武义县城,通往金华,继而进入富春江、钱塘江,溯流可达永康。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使赵宅一直处于武永交通要冲,成为两县(市)之间,山区平原之间物资及信息交流地重要集散地,从而使赵宅具有相对发达的商业、手工业和服装业,形成为我县最早的集市之一。赵宅集市,史册记载甚少,县志所及仅是集市名称,对集市源头未曾详述。1996年版的《赵宅村志·第五章》较为详细地记载了赵宅集市的历史,全文分“赵宅集市史略”、“赵宅集市复兴”二节。在第二节中十分详尽地述说了“市场的复兴”、“地理环境孕育着赵宅集市的成长”、“赵宅集市在曲折过程中发展”、“异军突起的百货综合市场”、“以集市为依托,发展工商业、振兴赵宅经济推进赵宅集市的繁荣”。在村志中还记载了1996年1月27日的《赵宅市场一日记》,十分生活化地描述了赵宅市场的活跃场景。现据《赵宅村志》对市场历史节引如下:
桐琴之名以南为琴山,北有桐溪,山溪之间以山水为名,古称桐琴。当时在桐琴地段散居的姓氏繁多,相传有18处之多,统称桐琴。自从赵氏居宅兴盛后,18处小地方却逐渐消失。故有民谣称:“赵氏定居桐琴庄,消失十八处小地方”。据清嘉庆《武义县志》记载,桐琴古代就有集市,清康熙“金华府志”载,早期集市点始在长路山、上坎头,后迁至桐琴赵氏居宅。由于江河改道,集市变迁,原桐琴赵氏村落,逐步被称为赵宅村。
现在的上湖,下湖则为古桐溪之河床痕迹,以桐溪为界,桐溪以北为永康县管辖,操永康方言,桐溪以南为武义县管辖,讲武义方言。桐溪系武义江之始,发源于我县千丈岩,经缙云流入永康。桐溪古道舟楫畅通,上到永康、缙云,下至金华、兰溪直至杭州。古代农村剩余产品,也需云集到一个地方进行交易。而桐琴即是交通枢纽,既为水上交通码头,又是武永大道、丽永大道(清溪大路)必经之地,东至永康县城20华里,西经30华里即武义县城。整个地势平坦,周围有几十处村庄,人口相对稠密,又是富庶的鱼米之乡,遥望十里之外高山叠嶂,有丰富的山地货资源。早年四周群众肩挑步行到桐琴上头———长路山一带进行交易,桐琴集市兴起。
随着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依托桐琴水运之便,桐琴集市逐渐移至溪边上千门一带的水上码头。当年武义南乡的大半木、竹、桐油、靛青、箬叶等商品集中在桐琴赵宅上千门一带交易后,由船筏运往金华、兰溪、杭州销售。
古代方圆几百里,既没有天然的大湖泊,也没有今时的大型水库,每当倾盆大雨时,山洪暴发,乃至河床改易。久而久之,桐溪改道北移逐渐向姓金住宅以北而过,终至上千门一带江面断流,随后形成隔离桐琴赵宅的上下湖。水上码头随着江河改道而移位而紧随。因此桐琴集市也随码头逐步移向水上运输方便而归属永康管辖的金宅。日久天长,集市规模日渐壮大,村民迁往金宅者也日众。桐琴集市也声名鹊起,集市市名的声望逐渐没过了原桐川金宅的村名,形成的街道也因集市而得名,桐琴市逐渐成为了永康县集市的五大乡村集市之一。
1947年,桐琴明新小学校长,以集市喧嚣影响教学为由,请来永康县警察进行驱赶,上市群众遂避至后溪滩枸树脚。时值盛夏,烈日当空,后溪滩光秃秃一片秃石黄沙,尤为烦热。当时的伢郎(中介人)见状,带着上市群众到赵宅下泉旁树荫下继续进行交易。自此,桐琴集市一分为二。赵宅村适时接受上市群众的要求,建立起了市场管理委员会。而后组织市民拾骨移坟,砍篱笆、废菜园、搭棚建铺;聚集资金,完善市场设施;办起各种行业,免费供应茶水,满足上市人们的需要。赵宅复市初期,四面八方的赶集人群川流不息,市场摊位密集。货源充足,交易兴旺,光米行交易就有好几家。武义一家米行来赵宅集市收购稻谷,收购交易量达到了4、500担。赵宅村民为满足山区农民的要求又增设了山地货交易场地,赵宅集市除武义本地人上市交易外,永康附近客商也来赵宅收购毛竹、木材等山地货。
为促进集市贸易,民国三十六年(1947)永康县长陈亮、参议长徐达夫会同武义县县长夏庆 、参议长何如圭进行协商,后又在大南小学召集各乡绅仕洽谈。是年赵宅徐灵荃酒坊、仁祀酒坊、裕丰酒坊相继开业。民国37年(1948)赵宅村前大道新建店面成行,初步形成赵宅商业一条街。1950年冬,武义清溪区区长张家谦,永康县倪宅区王斌召集桐琴、赵宅两村干部会议协商,为避争责,决定取消“二七”市,以“三八”、“五十”差开定市,分村进行;最后改定“二七”(逢二、逢七)市同时进行,采取专业市场分开不重叠的办法解决,把两个村的集市统为一体,交易日趋繁荣。
鳞次栉比的古建筑
一个村的古建筑,往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赵宅村历代不乏位高权重的文臣武将,也多有家财万贯的闻人商贾,赵宅村的古建筑虽经诸多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损毁,至今在老村中尚存颇具观赏价值的古建筑。其中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赵氏宗祠,清咸丰十一年(1851)太平军骚扰赵宅,赵氏宗祠被焚,同治三年(1864)开始重建,前后历30余年始全部竣工。宗祠布局合理,造型美观,结构牢固,选材精细,糜资巨大。光是雕刻,就聘请了十几名东阳师傅,用了一年多时间,用掉千年古樟五棵。宗祠台门为清代歇山顶建筑,造型庄严雄伟。门旁两边宽广的墙上有三十多幅壁画和对联。其中“琴山拱秀”,“门迎湖水观鱼跃、户对琴山听鹿鸣”等记述着赵氏在武义定居的历史。所以方圆百里的人都说“赵氏宗祠”的建筑是武义出南门至永康境内绝无仅有的,后在1972年被拆。
还有名闻遐迩三常厅,意为三房(松、竹、梅)所有之厅。整幢建筑五井六厅,有厢房40间,偏房近60间,占地10亩6分。逢年过节这里是人们玩耍娱乐的场所。闹龙灯时,龙头从这里出发,结束后再回这里由阴阳生“醮龙神”,迎灯客吃半夜餐。龙灯停放于两厢走廊上,可容100多盏桥灯。在春节时中厅挂满祖宗遗像,爱热闹的青少年在此敲响锣,“叮叮铜,拜太公”之声昼夜不绝。年初一早晨,人们扶志携幼给祖宗行礼,既热闹又肃穆。可惜年代久远,被毁房屋已有30多间。
远近闻名的还有西徐花厅。始建于乾隆年间,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50多间,两层砖木结构,整体分大厅、小厅和五间头三部分,其中要数大厅的造型最为考究。厅内建筑全部经过雕塑,工程浩大。厅中还珍藏着很多古老的工艺品,犹如一座艺术宝库,故而被誉称为花厅。
武义进士之村
赵宅村是好学之乡,重教风气浓厚,早在清代就曾办过私塾。在1927年,赵宅村在赵氏宗祠办了一所初级小学,定名为“琴山初级小学”,该所小学一直持续到1949年。1935年冬,在赵宅的九常大楼第一次办起了农民识字夜校。办学人希望更多农民识字后,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侮。 (下转第8版)
(上接第7版)在抗日战争时期,赵宅还办过短期学校,入学对象为青年男女,以青年女子为主。1949年村里还办起了冬学班,让贫雇农的男女青年可以上学。
赵宅村办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早在南宋绍兴年间,村民赵彦济任融州知府,嘉定元年,赵汝淦考上进士,官拜朝大夫之职。嘉定三年,赵汝键、赵汝钥、赵汝莹同登进士,四年之期,一门同登四进士。到了清康熙丁酉年(1718),就有岁进士2名(赵袭礼、赵袭超),贡生一名(赵鸿方),考授经历一名(赵贵绅),还有赵贵吉等邑庠生16名,嘉庆年间有赵鸿蠧等邑庠生12名,道光年间,有赵占魁等邑庠生14名,光绪年间有赵范等邑庠生6名。到各常主助祭田为办学经费,书费也由校方负责(不设学费),这是如今的初等义务教育雏形。据村志记载,赵宅村自南宋绍兴年间直到清末,全村有98人中进士、秀才。南宋仕宦达56名,明仕宦27名,清仕宦17名,尤以南宋仕宦位高权重。解放后,学风更兴,到1995年止有101人考上大学。
民国时期,赵宅村民颇有开创之举。1912年,赵将云在武义县城首办“惜阴斋”照相馆,为武义照相之始。1927年还创办赵宅昆曲座唱班。1928年就成立中共赵宅支部,由赵德法任书记。1928年8月兼任中共南区区委委员,领导农民建立农民协会,开办故事讲演会,宣传减租减息,组织群众开展斗争。是年10月10日,赵德法任永武联合暴动军事委员会下辖的武义南区暴动指挥部副指挥,1931年,赵宅还创办第一台私营碾米机。1932年赵宅村民赵贞奎首次推广种植双季稻,虽然试种未成功。
藏谱记实
1996年版的《赵宅村志》有篇赵性安写的《藏谱记实》,为了保护家族文化,记实写得情节曲折,现全文引如下:
赵章清生于1920年7月29日,现年77岁。幼年家贫,随父打临工、背扁担度日。解放前饥荒之年,竟有四十二天不见米粒,仅以野菜掺杂粮糊口,仍天天坚持劳动。为人不卑不亢,靠自己的勤劳成了家。解放后成分划为贫农。
他待人诚恳慈祥,乐为他人排忧解难,勇挑重担,是这次编纂村志的主要倡议者,深受村民的爱戴。
赵氏宗谱的原保存者金彩娘,成分富农,觉得自己成分不好,随时都有被查抄的危险,若将宗谱继续保存,唯恐被毁,愧对祖宗与后裔。于是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与赵章清、赵荣华私议,认为赵章清为人勇敢耿直,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威信,而且成分好,不易引人注意,决定将宗谱转移给他保存。
夜深人静,赵章清背着一匣宗谱,随着时隐时现的月光,悄悄回到家里。住房既低又窄,楼上前后沿人不能直立,只有弯着腰搬移什物,腾出一方空地,然后下楼将宗谱背上安放好,再加上伪装,此时东方已发白了。
六十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整个中华大地,在极左思潮的指导下,开展了所谓破四旧活动,一切古老的文化精华,不分青红皂白均视为四旧,难逃厄运。红卫兵、造反派经常在房前屋后穿梭而过。赵章清心急如焚,恐有不测,连夜伙同老伴,将谷柜里的谷搬出来,把宗谱连匣放进柜底,然后将谷搬回柜内,自此后,每次碾米都是自己亲手动手,连自己的子女都不让他们知道。
谷柜里面恐有蛀虫,每年古历六月初六前后,偷偷取出,偷偷翻晒。在翻晒时,小心翼翼逐本摊开,暴晒后又逐本重叠装入匣内,再加樟脑丸等防蛀药品,然后悄悄放回原处。如此精心保管,数十年来如一日。真似赵氏孤儿遇程婴,逢凶化吉得安宁。
九十年代,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唤醒了勤劳简朴的赵宅村民,摆脱了纯农业的困境,进入了工、农、商并举的市场经济。一幢幢框架结构的楼房,整齐地排列在街道两旁;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矗立在省道两侧。
年近八旬的赵章清老人,目睹村庄的巨大变化,回忆昔日苦难情景。决心将它如实地记载下来,传给后人。于是他几级串联,发起编撰村志,村志办公室成立后,他就把自己精心保存下来的珍贵资料———《赵氏宗谱》贡献出来,供编志人员作参考。
赵章清他既不是干部,也不是学问深渊的学者,只不过是普通的村民,能有如此高瞻远瞩的胸怀,实是赵宅村民的楷模,故记寥寥数语,以表对他敬慕之意。
赵宅村人护谱事迹让人敬仰,他们为保护家族文化不致毁灭,冒了极大的危险,奋不顾身,精心保护,才使中国家族文化的文脉得以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