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口的文昌阁 |
|
|
村口廊桥 |
|
□邹楚 古梁 涂志刚
樊岭是武义县中部两大水系,即钱江与瓯江的分水岭。樊岭脚村原本在樊岭头上,随着人口的繁衍,逐渐迁徙到樊岭脚下,形成了今天的一个山区大村落。1950年成立樊川乡,辖樊岭脚、吴宅、后陈、后陶、小同、八百等村。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著名建筑史学家梁思成曾路过樊岭脚村,并用相机拍下了当时的一些村景,认为这才是中国南方土生土长的自然村落。
樊岭脚村这个村名,是由于祝姓先祖在南宋末年迁居有樊姓居住的樊岭头而来的。然而后来有人觉得“樊”字笔画多,难书写,就将其简化为“凡”。“樊”、“凡”音同但字义相去太远,用了“凡”字就将这个村的历史意义抹去了。为了尊重村庄历史,本文采用“樊”来称呼该村。
梁思成路经樊岭脚
民国22年(1933)6月16日,原宣平县华塘村陈育仁向省教育厅写信反映:宣平县陶村有座“千年古刹”,应予以保护。浙江省教育厅了解该信反映的情况后,下了第(1152)训令宣平县政府,指出:“宣平县陈育仁去函反映陶村延福寺为千年古筑,如果实系古代建筑,自应予设法查明保护。”宣平县政府于同年12月25日发训令“查明保护”。第二年,浙江省政府要维修六和塔,邀请了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设计大师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前来为维修六和塔出谋划策。当时,梁思成正在全国寻找唐、宋时期的古建筑,听到关于我县延福寺的消息后,梁思成夫妇自然就赶到了宣平。梁思成(1901~1972)不但是一位建筑专家,而且还是一位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上世纪三十年代,为了搞清楚北宋李诫编撰的、当时已经没有人能够读懂的中国第一部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梁思成与他的同道们跑遍中国各地,寻找中国古代建筑实例,终于读懂了《营造法式》这部古代建筑专著。1946年,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这本巨著。他在书中说:“中国的建筑是一种高度‘有机’的结构。它完全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东西:孕育并发祥于遥远的史前时期;发育于汉代(约公元开始的时候);成熟并逞其豪劲于唐代(7---8世纪);臻于完美醇和于宋代(11---12世纪);然后于明代初叶(15世纪)开始显出衰老羁直之象。”也就是梁思成在考察了大量建筑实例之后,把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分为三个时期:一.豪劲时期(850~1050);二.醇和时期(1000~1400);三.羁直时期(1400~1912)
1934年10月,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来到武义宣平,专程考察陶村延福寺。他在延福寺考察以后,认为:“在北方和南方,都有相当一批建于醇和时期最后150年间的建筑实例留存下来。在此期间,斗 有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其一是假昂的普遍使用,其最早实例见于晋祠;另一是耍头(梁头),即柱头铺作上梁的外端(蚂蚱头)的增大。由于斗拱随着时代的演变而缩小,依旧制应相当于一材要头在结构上就显得过于脆弱了。因此,比例上说,这时期的耍头就必须大于一材。而为了承受他,下面的华 也得相应加宽。”“浙江宣平延福寺大殿(1324~1328年)〔元泰定年间〕,是长江下游和江南地区少见的一处元代建筑实例。它那彻上露明造的梁架结构师复杂的大木作精品之一。它虽具有元代特征,但其柔和轻巧却与北方那些较为厚重的结构形成鲜明的对照。”梁思成这一次从杭州考察了六和塔和灵隐寺,到金华考察了通济桥,在武义考察了延福寺后顺便考察了武义山区的住宅建筑。
1934年时,金华到宣平尚未修建公路,而前往延福寺必须经过樊岭脚村中。于是梁思成夫妇便从金华坐轿子来到了陶村。在经过樊岭脚时,因为轿夫劳累必须在村中休息然后爬山。梁思成便在村中走动了一下,随即拍下了樊岭脚的几张古居的照片。在他看到樊岭脚这个古朴的山村时,看到村里的住宅用当地的石块砌筑,他认为:“就地取材的农村建筑,如人们在浙江武义山区的农村中所见,在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他还认为:“这使人不得不承认,建筑总是渗透着民族精神,即使是在如此偏远地区偶然建造的简陋小屋,也表现出这种情况。”(上述引言都出自梁思成《中国建筑史》,2011年,三联书店版)。为了对延福寺进行测量制图,两人在寺旁住了数天。梁思成后来在《中国建筑史》中,将延福寺、樊岭脚村的照片也编入其中。
樊川与祝氏的来历
樊川是樊岭脚一带的总称,为什么取“樊”字,有两种说法。首先从“樊”字意解释:关鸟的笼子或编篱笆围住。樊岭脚村南西北三面环绕高山,向东一个缺口,就像是一个“鸟笼”。而且这个“鸟笼”深藏在山坳里,清代桃溪贡生郑奕山诗云:“层峦矗矗似桃源,水口石桥锁 垣,我客初来疑少路,谁料转湾又有村。”四面被山围住的樊岭脚村,只有东面一条狭路可以进出,这样的环境,能够强化宗族成员的认同心理,给村人以有力的安全感。村民称这种像鸟笼一样的地形为“口袋形”,说它只能往里装财宝,不会往外流失。这样的风水理论,反映了村民对生养他们的土地的依恋。其二,樊岭脚村在古代就居住有樊姓民族,原居住在樊岭头,后来人口发达了搬迁到现址。大约南宋时期还存有樊姓家族,后慢慢衰落,现在的樊岭脚村已无樊姓了。“川”即河流、低而平坦之地。樊岭脚村就有峡溪流出,经吴宅、宋村、下杨,至王宅镇李兰桥注入熟溪。它来自白岩头尖一条山坑溪流经阳铺坪出,第二条自大松岗山东侧流出,还有第三条山坑溪均在樊岭脚村东侧双源口汇合成为峡溪。峡溪两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为农家的主要良田。故自樊岭脚至吴宅一带称“樊川”。解放后1950年成立樊川乡,1958年成立大公社时撤销。
祝氏的来历。按《祝氏宗谱序》记载:“吾宗族,系派自三衢,流于栝城,衍于丽水之宣慈乡。其间无非谱也,第散而未一,略而未译,今近自衢之江山,再录谱系,既得其传,加以处城之谱与吾家之谱,参互考订,合而一之,分作三图,列举于卷首,世代远近一览易见。”说明在宣慈乡的祝氏宗谱已失,是从衢州江山、丽水以及本地保留的谱,三家参考综合考订而成,为毛笔书写的手抄本,这在我县是首次所见。而樊岭脚村的老人们说,祝氏的祖宗在福建,又在丽水做官,生三个儿子,寿一在宣平祝村定居,寿二到樊岭头定居,另一个在半塘成家。《祝氏宗谱》记载:“寿二,讳满,为人忠信诚恳,好义乐施,为乡邦雅重,因赘陈驸马之裔女,遂居樊岭头。”寿二生于南宋宝戊午(1258)年正月初一辰时,卒于(元代)至正乙酉(1345)年五月十四戌时,享年88岁。娶陈氏(南宋)开庆壬戌(1259)年三月初三日未时生,(元代)至顺癸酉(1333)年九月初九日申时卒,享年74岁。合葬岭头山之塬。寿二公生二子,大儿子宝一公,讳琛,字世重,享年81岁,生五子。二儿子宝二公,讳玺,字世文,享年76岁,生二子。祝氏人口发展很快,后来从樊岭头搬迁至樊岭脚定居。从寿二的年龄推其可知,祝氏至少应在南宋末到樊岭头定居。祝氏寿二公成为樊岭脚祝氏始祖,至今已有千人之多。
樊岭脚人勤劳,民风淳朴,村中景色迷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祝氏宗谱童廷茂撰有《樊川风景赋》,其中论述樊岭人的农耕生活及樊岭风光十分生动。“锄山而蔬,堪美钓水而鱼亦鲜,岂徒石竺瞻云高下之,晴光并映,岩松拔地,青苍之翠色相连也哉。尔乃来远乡访古里,牧童可询樵夫,前指第见古庙,筑墙为屏,新城堆石作垒,双桥并峙,恍如虹影跨江,峡溪中流,忽而 文成绮,仰承巍巍之峰,俯视潺潺之水,非一览而无余,或倦游而观止。是知景物云遥,踪迹已旧,栝苍本派扶杖观化者,前有老成寿公,流支横经成名者。后称贤胄,春花秋月,可以选胜,寻芳远岫,高岗远能钟灵毓秀,相与徜徉于山阿,几望浩大之宇宙。”家谱中原有《咏樊川八景》,“樊岭幽居”、“新城古庙”、“高峰豹隐”、“天井龙蟠”、“石桥渡客”、“金地耕农”、“峡溪钓月”、“石竺瞻云”等。清代桃溪贡生郑奕山走出樊岭脚水口时,又诗曰:“两条叉岭夹名川,三面青山秀影旋;水出峡溪清见底,石桥环锁地形全。”
优美的水口
旧时金华、武义到原宣平县,从宋村分为两条路,一条经俞源过大黄岭头到宣平,另一条过吴宅经樊岭脚村,翻过樊岭顶到宣平。旧时无公路,必经樊岭脚水口,进入村庄然后翻越樊岭顶,樊岭脚水口也就成为必经之路。一个村的水口就是一个村的门户,在农村家家户户都重视自己家门户的形象,如门户的朝向都要请风水先生定出去向,门的形式都要根据自身的财力而采用尽可能完美的式样。门上贴喜联,门顶画八卦、悬明镜、剪刀等以达到防妖祛鬼的目的,从形式到内容都表现和寄托着房屋主人的心愿和志趣。一户家庭如此重视门脸,一个村更是如此。在以农耕为主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村的水口不仅是一个村落的大门,而且还表现出这个村老百姓的精神世界,所以古代风水学对水口的经营都有重要的论述。《入山眼图说》卷七“水口”中说:“凡水来处谓之天门,若来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处谓之地户,不见水去谓之地门闭。夫水本主财,门开则财来,门闭财用不竭。”清叶泰所著《地理大成·山法全书》中说:“源宜朝抱有情,不宜直射关闭;去口宜关闭紧密,最怕直去无收。”这里讲述了水作为一种财富对村民的重要性,以及处理水的来处和去处的原则,在客观上是符合农耕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实情的,只是用风水说表现出来而已。
樊岭脚村的先人们正是根据风水之说来建造本村的水口的。
从水口地址的选择来看,樊岭脚村坐落在省道上松线公路从北向南行,突然向右拐进,深藏在南、西、北三面环山的山坳里。由西向东的二条山涧水在双源口汇合。一条来自白岩头尖经阳铺平村,第二条来自顶头岗山,在双源口汇合后(七十年代建造了双源口水库),经樊岭脚村由西向东流出,水口就在本村东出口处。这里南北宽仅70米左右,100米外为南北向的金星山的延伸,挡住了向东流出的水流,改为向北流向吴宅。水口就选择峡溪由西向东流出的出口,仅几十米宽的瓶口处。南有海拔近400多米高的金星后山,西有金堂后山,北有古树茂密、坡度很大的玉星山,水口就在山脚下。玉星山像象鼻、象身在后;金堂山像狮子,这里是狮象把门之处,建有廊桥、文昌阁、关公庙、堰坝、祝氏宗祠、水口神庙以及人工叠筑的城墙(类似北方的寨墙)、城墙上已生长四人合围的千年古樟,以及其他参天古树,把瓶口封的更加狭窄和封闭。正符合了风水理论主张的“去口宜关闭紧密”、“门闭财用不竭”。
在农耕社会里,水口确是村民的财富,有水才有村。但风水先生认为这个财富还必须要在村中留住,采取的方法一是筑堤坝、种树木,以造成水圹以达到蓄水的目的;二是在水口处修筑桥、亭、楼、台等建筑物以造成锁住水口的形势。第一种方法适用于水流量不大,实际需要筑坝蓄水的村子;如果河水流量充足,不需蓄水,那么采用第二种方法,在形势上锁住关口,留住财气就可以了。樊岭脚村采用的正是第二种方法。
石拱木构廊桥,又称峡溪桥,南北走向,横跨峡溪,建于清代。桥为木石结构单拱廊桥,桥长14.8米,宽3.7米,纵联式桥拱,拱跨7.3米,矢高4.4米,桥面正中及两侧为石板,其余卵石铺设。桥上建有桥屋六间,庑殿顶进深五檩四柱。无柱础,柱直接落入桥面,柱间设凳。桥拱上方两侧嵌有乾隆三十一年(1766)题行楷镌刻“峡川石梁”(东侧)和“高峰古景”(西侧)石匾。桥南设有卵石踏跺七级,西南设有卵石踏跺七级,桥中心设有佛龛,现无佛像。桥北端设有关帝庙一间,有廊与桥屋相连。桥下游20米处设堰坝,使桥下水流缓慢而稳定,有利桥墩的保护。桥下水流清澈,清晰可见红鲤鱼在水中嬉戏。
文昌阁位于廊桥北侧向东卵石路的20米处,北侧玉星山,南侧临峡溪,底层东西通大路。阁建于清代,平面方形,面宽进深均为4.7米,二层结构,重檐攒尖顶檐角施牛腿支托挑檐檩,阁内设八角藻井,井中心通透,往上看,井中站立相貌丑陋、右手握红朱笔、左手握朱墨斗的文曲星,即文昌星。旧时传说他主文运,本地人称魁星点状元。
在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社会里,广大农民基本是靠天吃饭,能够风调雨顺,求得温饱已经是不错了,自然经不起自然灾害的侵袭。但这只是低层次的生活要求,在封建社会里,朝廷还给出了另外一条求生之路,这就是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仕则禄,幸运者可获得“高官厚禄、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全村皆引以为荣。所以老百姓不但要求村里的土好山好水好,而且还企求有好的文运,风水学正适应了这种心态而得以盛行。村口、水口的经营也在风水术的催动下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村之口,不但要用桥、亭、墙来锁财、聚气,而且还要增添更多的内容来增加它的象征力量。正是这种心理的驱使下,樊岭脚村玉星山脚下才出现峡溪桥和文昌阁。于是又出现了守住关口,“保”一村平安的关公,“保”年年丰收的土地公公也齐集于此。加上专司文运的文昌君坐镇村口,这样就大大增添了村口的人文内涵,大大增强了村口的象征作用,自然也造成了这个村口在全村的极为突出的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