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武义支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 专题新闻 | 武义政务 | 即时新闻 | 人文武义 | 中国温泉城
武川论坛 | 图片新闻 | 数字报纸 | 外媒看武义 | 在线投搞 | 浙江网闻联播
  热门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2010专题>>寻访古村落>>寻访古村落报道 订阅手机报:编辑短信51发送至1065866851 电子数字报 
 

水碓后:徐英的家乡

2012年05月30日 09:03:20  武义新闻网  网友互动交流  字体:

 

村庄风貌
徐英墓
徐英故居
徐英纪念馆
馆内徐英生平事迹展
古藤与古树交融
胡连桥
村中小巷

    □ 吴景阳 赖耀卿 陈祖南

  水碓后村,在县南溪里双坑(又称双溪),距县城南12千米。从溪里水库上溯至黄金塔村,分东西两坑,西侧上溯至水碓后、破竹园、龙门坑、和尚田,其水发源于海拔782米的纸扇山;东侧溪坑较宽且渐狭长,上溯至金村、吴村、塘里畈、管宅、施坞、甘塔、古岭高,其水发源于海拔765米的遮包尖山。两水在黄金塔村东合流入溪里水库,经双坑溪北入熟溪。水碓后村名由来在该村《双溪大树下徐氏宗谱》中汤定之撰的《德圣公小传》是这样描述的:“水碓后,旧名大树下,有大树数十章,皆大可蔽牛,遂以名村。又因村口有水碓,故称为水碓后云。其地两旁皆茂林修竹,中界一泓流水,清泉活泼,绿阴夹路,行人至此,如入山阴道上,令人应接不暇,致足乐也……”

  水碓后村,自徐氏贵安公南宋时迁履坦,九世以后,约在明代初神福公游双溪定居,至今也有600多年历史了。

  水碓后村又是徐英烈士的家乡,至今人们还在深深地怀念他……

  徐英的一生

  徐英(1907—1930),原名徐胡连,又名紫衡,化名于凤鸣,出生于1907年8月19日,熟溪街道水碓后村人。1925年冬在宁波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宁波特支书记、中共宁波地委委员、武义县委书记、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委书记等职。他是中共浙江省第五任省委书记,也是大革命时期浙江省委最年轻的书记。1929年12月17日,在宁波不幸被捕,1930年8月27日,在杭州浙江陆军监狱刑场,英勇就义,时年仅二十四岁。

  徐英出身书香门第,太祖父徐永大是邑庠生,曾祖父徐鸾翔是国学生,祖父徐星懋,考名倬云,也读过书。父亲徐尔康也是庠生,生育二子二女,长子徐曰宾,早逝;次子即徐英;长女嫁塘里畈,次女嫁给县城的太学生金李斌次子徐炳连。徐英5岁时父母双亡,由姐姐徐月琴和姐夫抚养,姐夫见他天资聪颖,就挑水卖苦力供他读书,全家省吃俭用,徐英在村里的两川小学也只上了五年学。他勤奋好学,练就了一手好字。徐英天不怕地不怕,村里人都叫他“徐大胆”。随后,13岁的徐英出外谋生,开始,在古竹村的一家南货店当学徒,后到桐琴一家染布店当杂工。不久,又到武义城内新兴染布店当杂工。饱尝辛酸加上目睹人世间的不公,年幼的徐英对穷苦人抱有强烈的同情。为了摆脱贫困,1925年,18岁的他远离家乡,只身来到杭州、宁波等地谋生。几经周折,由同乡介绍进宁波美球针织厂做工。在那里,徐英发现城里的工人和乡下的农民一样受苦,心中十分苦闷,立志要解救天下受苦人。

  不久,“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正在上海福华丝边厂参加培训的徐英受到了党的教育,看到了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巨大的力量。回宁波后,他就发动工友成立了工会,并被选为厂里第一任工会主席,开展工人运动。

  1925年11月,中共宁波地委成立。同年冬,由王小曼(即后来担任省委书记的王嘉谟)介绍,徐英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美球针织厂建立了中共党支部,徐英任支部书记。不久,任中共宁波地委机要联络员,后选为宁波地委委员。

  1926年初,徐英在宁波美球针织厂领导革命斗争。在艰险的地下斗争中,徐英增长了胆识,遇事镇定、沉着。在1926年8月的一天晚上,宁波地下党在启明女中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中途突然遭到孙传芳反动军警的包围,几位年青代表顿时慌张起来,徐英立即提醒大家:“别慌!先把党的文件、名单藏到井下。”为防止意外,他一面指派学校负责人蒋士菁(地下党员)去应付,一面要求每个人身上再检查一遍,然后有秩序地分散到教室外面纳凉,校门打开后,军警蜂拥而入,蒋被捕,其他同志安然脱险。

  宁波地区是蒋介石的“老巢”,也是浙江最早实行清党的地区之一。蒋介石在发动“四·一二”反共政变之前,就派心腹到宁波,勾结豪绅恶霸,收买流氓打手,打击革命力量。1927年4月9日,宁波国民党当局正式宣布戒严,发动清党。形势急剧变化,群众谓之:“狼虎成群,百姓遭殃。”在阴云密布的日子里,徐英一刻也没有停止党的工作,他经常改名换姓,化装成各种不同身份的人出没在人群中:他巧妙地避开国民党便衣密探,四处打听消息和进行秘密联络。他还通过永耀电厂的党员和同情党的革命群众,利用外出检修线路的机会,暗中传递情报、散发传单、张贴标语,打开了一条通行无阻的地下联络线,在敌人眼皮底下进行“无声的战斗”。王嘉谟等一些地下党的领导人,都称赞徐英的机智勇敢和出色的化装本领,说他化装起来,就连自己的同志也一时难以认辨,敌人再狡猾也奈何他不得。

  在国民党“清党”、“剿共”的乌云密布、恶浪滚滚形势下,斗争的环境愈来愈险恶。不久,城里出现了“生擒王小猫(指王小曼)、活捉徐狐狸(指徐英)”的反革命标语。美球针织厂的老板,也出来告发徐英在厂里组织工会,带领工人“闹事”,结果徐英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徐英在拘留所里,坚贞不屈,面对敌人的频繁审讯和严刑拷打,丝毫不露真情。美球厂的工人听到徐英被捕的消息时,义愤填膺,向厂主交涉、抗议,提出“若不释放徐英,我们就不上工”。厂方唯恐事态扩大,难以平息,只得答应保释徐英。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徐英离开美球针织厂,专门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他的家庭住址成了地下党的绝密机关。不久,被调到省委,继续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在杭州,他介绍之江大学的学生倪云腾加入了共产党。

  1927年11月,徐英受省委指派回到武义,他通过秘密串联恢复了已经停顿的武义党组织和农民协会,并将原来的临时县委组建为中共武义县委,并任县委书记。同月,徐英在下王宅王树平家主持召开了秘密会议,传达了省委指示精神,推定邵李清为县委书记,倪云腾为团县委书记。

  1928年8月,县委在金畈村召开扩大会议。徐英协同中共浙西特委邵溥慈来武义检查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徐英在会上分析了革命形势,就整顿发展党的组织,加强农民运动的领导,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会议决定在全县成立东、南、西、北四个区委,会后县委成员分头发动群众从事各项组织准备工作,之后,全县先后成立了63个基层党支部,发展党团员近500人。

  有一天,徐英和倪云腾在蒋卓南陪同下,来到离县城40华里的新宅,参加那里召开的农民大会,徐英利用这个机会,宣传党的主张,提出要在积极分子中间发展党团员。接着,他们又赶到梁宅、陶宅一带,了解党支部活动的情况。他们到了东阳门、大莱口等几个近山区村,一面察看地形,一面商量在这里开展游击活动的问题。然后又翻山越岭绕道来到家乡水碓后村,晚上在村里召开党员会,告诫同志要广泛发动群众,加强党内团结,坚定不移地开展革命斗争,会议直到次日凌晨三点钟才结束。

  徐英每次外出活动,总是要求同志提高警觉性,谨慎小心从事,不能暴露身份,并现身说法,介绍自己的“化装”技巧和秘密工作的方法,培养干部的应变能力。有时他扮饰成学生模样,口袋里揣装《圣经》之类的书籍,以防沿途盘查而引起麻烦和危险。徐英重视实际调查,熟悉情况,常和大家共同商讨如何通俗生动地宣传发动群众,常常热情地帮助同志拟讲话的提纲。他的宣传、讲演,通俗易懂,引人启发。徐英还常与积极分子秘密串连,促膝谈心,宣传党的主张,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了解他们要求入党入团的愿望。

  徐英为建立党的武装,呕心沥血,想了不少办法。他曾秘密地弄到了几支手枪送给同志们,大家很受鼓舞。为了打击地主豪绅嚣张的反动气焰,消除农民的思想顾虑,提高农民的革命斗争性,县委领导人邵李清带领党团员严厉惩办了依仗权势疯狂欺压农民隔屋村恶霸林新福。随后,徐英亲自率领党团员到县城张贴布告,揭露林新福的罪恶,一夜之间,几十张布告从大街小巷,一直贴到国民党县政府的头门和二门。当时他用来作浆糊的是熟毛芋,他风趣地说,这东西藏在袋里不引人注意,饿了还能充饥。1928年9月上旬,浙西特委邵溥慈来武义布置秋收起义工作。9月13日,永康、武义两县党的领导人在桐琴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准备在10月10日晚上,两县联合举行农民武装暴动。10月初,县委又在白溪的新殿湾召开干部会,制定《暴动计划方案》。暴动失败后,省防军派出一个团来武义配合县自卫队,到处搜捕我党同志和革命人士。徐英指派倪云腾调查暴动造成的伤亡情况和被捕同志的家庭状况,及时做好难友家属的善后救济工作。为了狠煞敌人的嚣张气焰,他和邵李清商量,派人镇压了抓人凶手林金良。不久,团县委书记倪云腾被捕,关押在县看守所。他又委托自己的姐姐带去一碗干菜和五块银元前去探监,嘱咐姐姐安慰倪云腾“要坚强些,母亲(指党组织)时刻在挂念你”鼓舞倪的斗志。

  1928年11月底,省委将徐英调回杭州,任省委常委,负责职工运动。1929年1月16日,在中共中央代表彭湃同志(不久被捕,壮烈牺牲)的主持下,召开了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改组了省委,工人出身的徐英选上了省委书记。在这期间是国民党制造的白色恐怖日益加剧的时期,也是省委最困难的时期。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徐英无所畏惧,他用复写纸抄写的办法向中央及时汇报工作,向各地通报斗争情况。为了打开工作局面,徐英直接到各地巡视,嘉兴、兰溪、永康、武义、义乌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每到一地,革命斗争的烈火就在当地重新燃起。

  1929年4月,由于反动派制造的白色恐怖日益加剧,省内党的工作举步维艰,党中央决定临时撤销浙江省委,另行建立杭州、宁波等六个中心县委,直属中央领导;1929年5月,徐英再次到宁波领导革命斗争,担任宁波特支书记。他与中央巡视员卓兰芳一起,凭借丰富的地下斗争经验,工作进展顺利,到10月底,宁波特支就在镇海、鄞县、慈溪等地以及鄞县警察局教练所内,先后建立起六个支部,有党员30余名。1929年7月下旬,徐英以中央巡视员身份,前往台州、天台、温州等地帮助健全和整顿党组织,正当宁波特支的工作取得较大发展的时候,国民党当局加紧了破坏和搜捕活动。1929年12月17日清晨,徐英在特支机关宁波君子道三街四号楼上被捕。

  1930年2月3日,宁波反动当局审讯徐英后,将他押解到杭州浙江陆军监狱。4月28日,被国民党浙江高等法院判处死刑。徐英从他被捕之时就下决心,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坚持斗争一天,绝不放弃自己斗争的权利。他利用放风机会与狱中的党组织成员裘古怀取得了联系,并用暗号建立起联络网,把上级党组织称为“外祖母”,把狱中的党组织称为“母亲”。他提出“法庭是战场,监狱是熔炉”,要求同志们不要丧失意志。在狱中,徐英每天叫大家很早起床,做徒手操、八段锦,还在狱中办起了两个刊物《火星》、《洋铁碗》。为了改善“笼子”里的生存条件,徐英领导难友绝食3天。徐英因此受到铐三节镣、藤条毒打等摧残,但他毫不动摇,并最终争得了部分权益。受徐英的感化,一些监狱看守渐渐改变了对共产党人的看法,并暗中给予帮助,甚至秘密“通风报信”。

  1930年8月27日,徐英等19人在刑场英勇就义,时年仅24岁。走上刑场前,徐英从容地倚在牢房门,与仍被囚禁的同志们说:“徐英今天和各位同志永别了,大家不要为我被屠杀而悲哀,要踏着我们的血迹前进,革命一定会胜利的!”

  村庄历史人文

  早在宋元年间,水碓后有梅氏家族居住。梅氏有女,入宫为妃,称梅娘娘。后梅妃被诬,近亲遭屠,远亲避居深山冷坞中。后冤案平反,一些梅姓后裔又迁回原住地,之后梅氏渐绝。上述传说,史料无稽,年籍难考,记之备考。水碓后的徐姓自履坦贵安公“传九世行康八讳神福公南游双溪,喜见山青水秀,雅爱其土,遂卜筑而居焉,名曰大树下,为第一世始基这祖也。”据此,神福公大约在明初迁居水碓后。“水碓后”也是武义土话“徐来后”的谐音。

  水碓后徐氏自履坦分居之后,迄今已有二十五世。徐英为第廿一世,友字行。以世均二十五年计,已有600多年。始迁之时,约在元末明初年间。宗谱有关人物的传记行略,“或以宦显,或以德彰”,徐氏自落户水碓后以来,宗谱中少有高官显贵的行状记述,但在一些普通人的德行操守记述中,颇有一些动人之处。就以开头所引的《德圣公小传》中,这位德圣公的行状颇有代表性。德圣公叫徐祈渊,他“十三岁失怙,二十三岁失恃。为人质朴浑厚,见人呐呐如不能出诸口。惟勤劳稼穑,服田之外更无他事,出作入息,自食其力。生平居心忠厚,不事机械。处宗族以和,教子弟以孝。里党亲戚之间从无鼠牙雀角之争,使人尽如公,州县之庭当可张罗矣!”徐英的曾祖父徐鸾翔,字鸣盛,也是这样的人。宗谱中《祈四十八鸣盛先生画像赞》作了很概括的描绘:“先生之德,和易近人;先生之行,谨饬持身;和于乡里,睦于宗亲;才登国学,品著成均,一堂四子,问字耕春。克成先志,堂构维新。所宜颐寿,师表群伦。”宗谱中对类似人物的叙述很多,如写徐联魁:“其存心也厚,其持身也朴,其持家也勤而俭,其处世和而谦,其好施也,一切远近桥梁、道路、寺庵每不惜多金以助之。”写徐得明:“自幼失怙恃,家甚清凉,生性颖异,持身端方,立志正直。不逢迎于势利之门,不欺侮于鳏寡之侣。乡党间有家无斗筲,束手无策者,有夫欲抛其妇者,翁力出其资以全之。”他还“建竹林庵,以便行旅之休息;造桥梁于双溪,以免往来之病涉。”写徐叔茂:“乐志琴书,怡情丘壑,孝友以齐家,谦和而睦族,训子侄以义方,整闺门而严肃。且钩钜不设于心,雌黄不出于口。言坊行表为里闬模范,辞严义正足解亲友纷争。抑且急公慕义,好善乐施,一时贫乏孤寒之辈沾其惠者无限”。

  水碓后有位民间诗人徐家骥,南湖何德润为他写了篇《品花闲人小传》,照录如下:“品花闲人姓徐,讳家骥,字子良,号驯苑,南鄙山谷间,俗朴僿思,有以变之。游庠后,即肆力于诗古文辞。是时,金华江君芳开吟花馆于城东,每花朝月夕,必集同人唱和击钵争出所长,以鸣于时,君诗名遂传于远近,然不谐俗,谤亦益起,遂以咯血疾卒。吟花馆有诗抄,曲园俞太史、凤石陆尚书皆为序,邑大夫汤慎台、罗稷臣亦题其简首,词繁不备录,君所著有《古藤山房诗文集》、《柯亭杂录》,皆藏稿于家未梓,光绪三十四年夏六月。”

  水碓后也有勇武而建功勋者,徐氏宗谱记载中有“钦命三品京堂督办徽池防剿善后事务张为给与功牌事,照得贼匪窜扰徽池,全敕兵勇防剿以异肃清。兹有打仗出力之俊秀徐鹤翔,奋勇向前,雄壮可嘉,合行赏给六品功牌,以示鼓励”。

  水碓后《双溪大树下徐氏宗谱》中还载有一位抗日英烈,此人与徐英同辈,徐英为友二十八,此人为友四十七,名徐子法,又名关法、子福,生于民国戊午年(1918),民国已卯年(1939)在浙江东沙洲之战役抗日阵亡。

  村中八景

  水碓后村的祖先认为,他们的一方热土“可渔、可樵、可稼穑”,而且自古处于括婺间的大路上。相传刘伯温途经此地曾留下“上至龙门坑,下至八百埂,中有铜锣金鼓盖,谁若得到它,可买浙江大半省”的铭言(此铭言的石刻,现被县文保部门收藏)。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外,这里的诸多景观也令人称奇,惠人心怡,出名的有大树下八景,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古藤弄月”。

  在水碓后村的村口,有几棵三四百年树龄的参天古树,还有一棵粗壮的古藤绕至这些古树之巅,古藤与古树融为一体。炎炎夏日,树冠覆盖数十米,树下一片绿荫,在古树的庇护下,人们在此避暑纳凉、吟词作赋、席地作画等。清同治十年(1871),武义廪生汤定之在水碓后作馆时赋《古藤歌》:“古藤联络自何年,盘旋直上树之巅。藤与古木为一体,叶如张盖根握拳。嵯哉此藤奇且特,何人携向道旁植。阅尽风霜年复年,至今长留苍苍色。我来作馆在祠中,斯藤刚在祠之东。晨夕观览兴勃发,为赋长歌吟春风。对藤作歌藤不语,临风恍似相推许。生长古道不志年,何幸知音得遇汝。汝之知世所希,发我幽光阐我微。从此吾生可无憾,愿得朝暮相瞻依。惟君相怜莫相弃,我亦因风呈百媚。伴君旅馆慰寂寥,助君诗肠当鼓吹。”金华廪生江芳作《古藤弄月》:“何年卓锡堕红尘,巧与嫦娥结好因,皎白英繁笼月魄,浮青叶簇误云鳞。阴分歌席堪消夏,花擘吟笺待写春。宜看弄丸初日上,攫拿龙爪越精神。”如今,村口的树与藤依然枝叶繁茂,郁郁葱葱,藤蔓枝枝向上。

  “鼓巘春雷”,位于徐氏宗祠的西南,海拔542米,沿修竹小涧踏上千级石阶后,可见数十亩平坦的竹林。每走一步都会发出雷鼓之声,古人因此命名“大鼓雷”。

  此外,还有“修竹迎薰”、“钲泉秋水”、“溪桥积雪”、“野碓春云”、“双溪垂钓”、“大树听经”等景点。

  百年前,水碓后秀才徐家骥邀武义的文人何德润、汤定之、汤显球与金华的同道江芳、郭銮到村里为大树下八景作题咏。限于篇幅,谨录徐家骥诗,若干首:

  古藤弄月

  春藤常不老,秋月更多情。托古深弥固,前身暗复明。

  柔枝干缕结,碎玉一奁清。见说花堪酿,何须惜百觥。

  鼓巘春雷(在祠堂西)

  绝巘凌云起,高齐咫尺天。携朋看落落,蹑足响渊渊。

  雨势千峰急,烟痕一抹牵。殷雷春到早,此地发声先。

  野碓春云(在祠堂左)

  山村饶大利,野碓自能舂。曲涧当春满,轓车彻夜冲。

  声疑岩壑应,响入水云封。一觉黄粱梦,炊烟暗几重。

  双溪垂钓(在祠堂之东南)

  溷迹双溪里,生涯足自由。纶竿红蓼岸,蓑笠白苹洲。

  贪饵怜鲂鲤,忘机狎鹭鸥。苍茫烟水际,叠唱调歌头。

  大树下的八景诗,宗谱中收录的有48首,都是晚清时期武义金华两地的文人、雅士所作。这些诗各有千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水碓后村的美丽景色。在八景之中,除“修竹迎熏”之外,所咏景点都在老祠堂周围。

  从水碓后到破竹园村,有一条清溪,一弄良田,两旁青山耸峙,景致无限。老祠堂的后山,名曰凤凰形。谓其山巅如昂首之凤冠,山腰似凤凰之翅膀。凤冠上苍松翠柏摇曳,如冠上珠钗;山腰上青苔覆台,似金凤翠羽。在山麓之中,有丛蔽天古树,古树下有位乞丐常年厮守于此,他白天行乞,晚上住山上,雨天蓑衣蔽体,晴天铺草而卧,人问其缘由,答曰欲待凤凰产蛋,后来古怪乞丐不知所往。这块山是水碓后的官山(公山),村里穷人死去,买不起坟地,可以无偿埋葬于此。据说徐英到其父亲一辈时,家境已经沦落。徐英父亲徐尔康(秀才)就由其亲房把他安葬在这地方。

  水碓后村中部,徐英故居的后面有块山,山名叫来龙岗,岗的山脊犹如巨龙腾跃。来龙岗南延的山岗因经常有老虎出没,且山形如猛虎侧卧,所以叫老虎岗。当地人说,云从龙,风从虎。久旱之时,只要这两座山头上云起雾障,必有甘霖降临。而老虎岗下垂的山岩酷似母虎巨乳,巨乳岩穴,有清泉如涌,常年不竭,其水清甜爽口,常饮则可益智健身。水碓后人直接引水入村,而饮其水则谓吃“虎奶”。在清代,水碓后村出了五位秀才,其中徐尔康就是吃这“虎奶”长大的,而他的儿子徐英也从小吃这“虎奶”的。新中国成立后,水碓后村先后出了24位大学生,其中14位是享受过这“虎奶”的。

  古村新貌

  今天的水碓后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纷纷盖新房、住新居,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目前,水碓后村近200户,人口500余名,辖3个自然村,有农作物播种面积305亩。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饲养家禽、种植茶叶和苗木、发展来料加工、外出打工等,村里禽类养殖有20多户,饲养禽类达18万羽以上,茶园120亩,年产量12吨,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近6000元。

  水碓后村作为徐英的家乡,经历了六百多年的风雨,铸就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为了缅怀徐英,学习和继承徐英的高尚品德和伟大精神,水碓后村还保存着徐英故居,修建了徐英烈士墓,并从2002年起,又将原来的徐氏宗祠“复始堂”进行改建,2004年4月30日占地近1000平方米的徐英烈士纪念馆建成开馆,徐英24年的生命历程在这里通过展板和实物得以还原。

  如今,徐英纪念馆成为“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金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义县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自开馆以来,每年有三四千人来到水碓后村的纪念馆参观学习。除了金华各县市的,还有来自嘉兴、丽水、宁波等地的共产党员。徐英,已成为这个村庄不可磨灭的记忆。

  编辑: 朱红叶
  企业信息
 
  每日推荐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 全力推进民政和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 全县城市建设暨“三城同创”工作推进会召开
· 【专题】反诈骗宣传
· 全市“争先创优”行动工作推进会召开
· 学习再深化 责任再压实 实践再创新
· 县委常委开展“七一”走访慰问
· 县委常委开展“七一”走访慰问
·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奋力交出武义高分答卷
·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奋力交出武义高分答卷
·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提振发展信心 积极应对挑战
· 探索融合发展的“联盟机制”选出服务群众的“小村总理”
· 扛起使命担当 致力推动“重要窗口”建设
· 市委改革办来武开展调研座谈
· 【专题】发现不一样的武义端午
 
  热门图片
 
   
  羊角蜜清甜上市  
   
  农业绿色防控显成效  
 
 
   
  满园尽是丰收景  
   
  学游泳 防溺水  
 
 
   
  武义县摄影家协会“华数...  
   
  武义县摄影家协会“华数...  
 
     
广告服务 | 网站简介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 信息合作 | 联系我们 |

武义县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浙新办[2004]48号 浙ICP备05073228号 广告许可证3307234000002
武义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