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村水口 |
|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梁思成所摄的樊岭脚村村貌 |
|
|
村口的文昌阁 |
|
|
村口廊桥 |
|
□邹楚 古梁 涂志刚
樊岭是武义县中部两大水系,即钱江与瓯江的分水岭。樊岭脚村原本在樊岭头上,随着人口的繁衍,逐渐迁徙到樊岭脚下,形成了今天的一个山区大村落。1950年成立樊川乡,辖樊岭脚、吴宅、后陈、后陶、小同、八百等村。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著名建筑史学家梁思成曾路过樊岭脚村,并用相机拍下了当时的一些村景,认为这才是中国南方土生土长的自然村落。
樊岭脚村这个村名,是由于祝姓先祖在南宋末年迁居有樊姓居住的樊岭头而来的。然而后来有人觉得“樊”字笔画多,难书写,就将其简化为“凡”。“樊”、“凡”音同但字义相去太远,用了“凡”字就将这个村的历史意义抹去了。为了尊重村庄历史,本文采用“樊”来称呼该村。
梁思成路经樊岭脚
民国22年(1933)6月16日,原宣平县华塘村陈育仁向省教育厅写信反映:宣平县陶村有座“千年古刹”,应予以保护。浙江省教育厅了解该信反映的情况后,下了第(1152)训令宣平县政府,指出:“宣平县陈育仁去函反映陶村延福寺为千年古筑,如果实系古代建筑,自应予设法查明保护。”宣平县政府于同年12月25日发训令“查明保护”。第二年,浙江省政府要维修六和塔,邀请了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设计大师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前来为维修六和塔出谋划策。当时,梁思成正在全国寻找唐、宋时期的古建筑,听到关于我县延福寺的消息后,梁思成夫妇自然就赶到了宣平。梁思成(1901~1972)不但是一位建筑专家,而且还是一位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上世纪三十年代,为了搞清楚北宋李诫编撰的、当时已经没有人能够读懂的中国第一部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梁思成与他的同道们跑遍中国各地,寻找中国古代建筑实例,终于读懂了《营造法式》这部古代建筑专著。1946年,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这本巨著。他在书中说:“中国的建筑是一种高度‘有机’的结构。它完全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东西:孕育并发祥于遥远的史前时期;发育于汉代(约公元开始的时候);成熟并逞其豪劲于唐代(7---8世纪);臻于完美醇和于宋代(11---12世纪);然后于明代初叶(15世纪)开始显出衰老羁直之象。”也就是梁思成在考察了大量建筑实例之后,把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分为三个时期:一.豪劲时期(850~1050);二.醇和时期(1000~1400);三.羁直时期(1400~1912)
1934年10月,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来到武义宣平,专程考察陶村延福寺。他在延福寺考察以后,认为:“在北方和南方,都有相当一批建于醇和时期最后150年间的建筑实例留存下来。在此期间,斗 有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其一是假昂的普遍使用,其最早实例见于晋祠;另一是耍头(梁头),即柱头铺作上梁的外端(蚂蚱头)的增大。由于斗拱随着时代的演变而缩小,依旧制应相当于一材要头在结构上就显得过于脆弱了。因此,比例上说,这时期的耍头就必须大于一材。而为了承受他,下面的华 也得相应加宽。”“浙江宣平延福寺大殿(1324~1328年)〔元泰定年间〕,是长江下游和江南地区少见的一处元代建筑实例。它那彻上露明造的梁架结构师复杂的大木作精品之一。它虽具有元代特征,但其柔和轻巧却与北方那些较为厚重的结构形成鲜明的对照。”梁思成这一次从杭州考察了六和塔和灵隐寺,到金华考察了通济桥,在武义考察了延福寺后顺便考察了武义山区的住宅建筑。
1934年时,金华到宣平尚未修建公路,而前往延福寺必须经过樊岭脚村中。于是梁思成夫妇便从金华坐轿子来到了陶村。在经过樊岭脚时,因为轿夫劳累必须在村中休息然后爬山。梁思成便在村中走动了一下,随即拍下了樊岭脚的几张古居的照片。在他看到樊岭脚这个古朴的山村时,看到村里的住宅用当地的石块砌筑,他认为:“就地取材的农村建筑,如人们在浙江武义山区的农村中所见,在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他还认为:“这使人不得不承认,建筑总是渗透着民族精神,即使是在如此偏远地区偶然建造的简陋小屋,也表现出这种情况。”(上述引言都出自梁思成《中国建筑史》,2011年,三联书店版)。为了对延福寺进行测量制图,两人在寺旁住了数天。梁思成后来在《中国建筑史》中,将延福寺、樊岭脚村的照片也编入其中。
樊川与祝氏的来历
樊川是樊岭脚一带的总称,为什么取“樊”字,有两种说法。首先从“樊”字意解释:关鸟的笼子或编篱笆围住。樊岭脚村南西北三面环绕高山,向东一个缺口,就像是一个“鸟笼”。而且这个“鸟笼”深藏在山坳里,清代桃溪贡生郑奕山诗云:“层峦矗矗似桃源,水口石桥锁 垣,我客初来疑少路,谁料转湾又有村。”四面被山围住的樊岭脚村,只有东面一条狭路可以进出,这样的环境,能够强化宗族成员的认同心理,给村人以有力的安全感。村民称这种像鸟笼一样的地形为“口袋形”,说它只能往里装财宝,不会往外流失。这样的风水理论,反映了村民对生养他们的土地的依恋。其二,樊岭脚村在古代就居住有樊姓民族,原居住在樊岭头,后来人口发达了搬迁到现址。大约南宋时期还存有樊姓家族,后慢慢衰落,现在的樊岭脚村已无樊姓了。“川”即河流、低而平坦之地。樊岭脚村就有峡溪流出,经吴宅、宋村、下杨,至王宅镇李兰桥注入熟溪。它来自白岩头尖一条山坑溪流经阳铺坪出,第二条自大松岗山东侧流出,还有第三条山坑溪均在樊岭脚村东侧双源口汇合成为峡溪。峡溪两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为农家的主要良田。故自樊岭脚至吴宅一带称“樊川”。解放后1950年成立樊川乡,1958年成立大公社时撤销。
祝氏的来历。按《祝氏宗谱序》记载:“吾宗族,系派自三衢,流于栝城,衍于丽水之宣慈乡。其间无非谱也,第散而未一,略而未译,今近自衢之江山,再录谱系,既得其传,加以处城之谱与吾家之谱,参互考订,合而一之,分作三图,列举于卷首,世代远近一览易见。”说明在宣慈乡的祝氏宗谱已失,是从衢州江山、丽水以及本地保留的谱,三家参考综合考订而成,为毛笔书写的手抄本,这在我县是首次所见。而樊岭脚村的老人们说,祝氏的祖宗在福建,又在丽水做官,生三个儿子,寿一在宣平祝村定居,寿二到樊岭头定居,另一个在半塘成家。《祝氏宗谱》记载:“寿二,讳满,为人忠信诚恳,好义乐施,为乡邦雅重,因赘陈驸马之裔女,遂居樊岭头。”寿二生于南宋宝戊午(1258)年正月初一辰时,卒于(元代)至正乙酉(1345)年五月十四戌时,享年88岁。娶陈氏(南宋)开庆壬戌(1259)年三月初三日未时生,(元代)至顺癸酉(1333)年九月初九日申时卒,享年74岁。合葬岭头山之塬。寿二公生二子,大儿子宝一公,讳琛,字世重,享年81岁,生五子。二儿子宝二公,讳玺,字世文,享年76岁,生二子。祝氏人口发展很快,后来从樊岭头搬迁至樊岭脚定居。从寿二的年龄推其可知,祝氏至少应在南宋末到樊岭头定居。祝氏寿二公成为樊岭脚祝氏始祖,至今已有千人之多。
樊岭脚人勤劳,民风淳朴,村中景色迷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祝氏宗谱童廷茂撰有《樊川风景赋》,其中论述樊岭人的农耕生活及樊岭风光十分生动。“锄山而蔬,堪美钓水而鱼亦鲜,岂徒石竺瞻云高下之,晴光并映,岩松拔地,青苍之翠色相连也哉。尔乃来远乡访古里,牧童可询樵夫,前指第见古庙,筑墙为屏,新城堆石作垒,双桥并峙,恍如虹影跨江,峡溪中流,忽而 文成绮,仰承巍巍之峰,俯视潺潺之水,非一览而无余,或倦游而观止。是知景物云遥,踪迹已旧,栝苍本派扶杖观化者,前有老成寿公,流支横经成名者。后称贤胄,春花秋月,可以选胜,寻芳远岫,高岗远能钟灵毓秀,相与徜徉于山阿,几望浩大之宇宙。”家谱中原有《咏樊川八景》,“樊岭幽居”、“新城古庙”、“高峰豹隐”、“天井龙蟠”、“石桥渡客”、“金地耕农”、“峡溪钓月”、“石竺瞻云”等。清代桃溪贡生郑奕山走出樊岭脚水口时,又诗曰:“两条叉岭夹名川,三面青山秀影旋;水出峡溪清见底,石桥环锁地形全。”
优美的水口
旧时金华、武义到原宣平县,从宋村分为两条路,一条经俞源过大黄岭头到宣平,另一条过吴宅经樊岭脚村,翻过樊岭顶到宣平。旧时无公路,必经樊岭脚水口,进入村庄然后翻越樊岭顶,樊岭脚水口也就成为必经之路。一个村的水口就是一个村的门户,在农村家家户户都重视自己家门户的形象,如门户的朝向都要请风水先生定出去向,门的形式都要根据自身的财力而采用尽可能完美的式样。门上贴喜联,门顶画八卦、悬明镜、剪刀等以达到防妖祛鬼的目的,从形式到内容都表现和寄托着房屋主人的心愿和志趣。一户家庭如此重视门脸,一个村更是如此。在以农耕为主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村的水口不仅是一个村落的大门,而且还表现出这个村老百姓的精神世界,所以古代风水学对水口的经营都有重要的论述。《入山眼图说》卷七“水口”中说:“凡水来处谓之天门,若来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处谓之地户,不见水去谓之地门闭。夫水本主财,门开则财来,门闭财用不竭。”清叶泰所著《地理大成·山法全书》中说:“源宜朝抱有情,不宜直射关闭;去口宜关闭紧密,最怕直去无收。”这里讲述了水作为一种财富对村民的重要性,以及处理水的来处和去处的原则,在客观上是符合农耕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实情的,只是用风水说表现出来而已。
樊岭脚村的先人们正是根据风水之说来建造本村的水口的。
从水口地址的选择来看,樊岭脚村坐落在省道上松线公路从北向南行,突然向右拐进,深藏在南、西、北三面环山的山坳里。由西向东的二条山涧水在双源口汇合。一条来自白岩头尖经阳铺平村,第二条来自顶头岗山,在双源口汇合后(七十年代建造了双源口水库),经樊岭脚村由西向东流出,水口就在本村东出口处。这里南北宽仅70米左右,100米外为南北向的金星山的延伸,挡住了向东流出的水流,改为向北流向吴宅。水口就选择峡溪由西向东流出的出口,仅几十米宽的瓶口处。南有海拔近400多米高的金星后山,西有金堂后山,北有古树茂密、坡度很大的玉星山,水口就在山脚下。玉星山像象鼻、象身在后;金堂山像狮子,这里是狮象把门之处,建有廊桥、文昌阁、关公庙、堰坝、祝氏宗祠、水口神庙以及人工叠筑的城墙(类似北方的寨墙)、城墙上已生长四人合围的千年古樟,以及其他参天古树,把瓶口封的更加狭窄和封闭。正符合了风水理论主张的“去口宜关闭紧密”、“门闭财用不竭”。
在农耕社会里,水口确是村民的财富,有水才有村。但风水先生认为这个财富还必须要在村中留住,采取的方法一是筑堤坝、种树木,以造成水圹以达到蓄水的目的;二是在水口处修筑桥、亭、楼、台等建筑物以造成锁住水口的形势。第一种方法适用于水流量不大,实际需要筑坝蓄水的村子;如果河水流量充足,不需蓄水,那么采用第二种方法,在形势上锁住关口,留住财气就可以了。樊岭脚村采用的正是第二种方法。
石拱木构廊桥,又称峡溪桥,南北走向,横跨峡溪,建于清代。桥为木石结构单拱廊桥,桥长14.8米,宽3.7米,纵联式桥拱,拱跨7.3米,矢高4.4米,桥面正中及两侧为石板,其余卵石铺设。桥上建有桥屋六间,庑殿顶进深五檩四柱。无柱础,柱直接落入桥面,柱间设凳。桥拱上方两侧嵌有乾隆三十一年(1766)题行楷镌刻“峡川石梁”(东侧)和“高峰古景”(西侧)石匾。桥南设有卵石踏跺七级,西南设有卵石踏跺七级,桥中心设有佛龛,现无佛像。桥北端设有关帝庙一间,有廊与桥屋相连。桥下游20米处设堰坝,使桥下水流缓慢而稳定,有利桥墩的保护。桥下水流清澈,清晰可见红鲤鱼在水中嬉戏。
文昌阁位于廊桥北侧向东卵石路的20米处,北侧玉星山,南侧临峡溪,底层东西通大路。阁建于清代,平面方形,面宽进深均为4.7米,二层结构,重檐攒尖顶檐角施牛腿支托挑檐檩,阁内设八角藻井,井中心通透,往上看,井中站立相貌丑陋、右手握红朱笔、左手握朱墨斗的文曲星,即文昌星。旧时传说他主文运,本地人称魁星点状元。
在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社会里,广大农民基本是靠天吃饭,能够风调雨顺,求得温饱已经是不错了,自然经不起自然灾害的侵袭。但这只是低层次的生活要求,在封建社会里,朝廷还给出了另外一条求生之路,这就是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仕则禄,幸运者可获得“高官厚禄、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全村皆引以为荣。所以老百姓不但要求村里的土好山好水好,而且还企求有好的文运,风水学正适应了这种心态而得以盛行。村口、水口的经营也在风水术的催动下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村之口,不但要用桥、亭、墙来锁财、聚气,而且还要增添更多的内容来增加它的象征力量。正是这种心理的驱使下,樊岭脚村玉星山脚下才出现峡溪桥和文昌阁。于是又出现了守住关口,“保”一村平安的关公,“保”年年丰收的土地公公也齐集于此。加上专司文运的文昌君坐镇村口,这样就大大增添了村口的人文内涵,大大增强了村口的象征作用,自然也造成了这个村口在全村的极为突出的重要位置。 (下转第3版)
(上接第2版)峡溪桥的南头西侧又建了祝氏宗祠,同为水口古建筑群之一。水口建筑群在1998年11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点。祝氏宗祠,建于清早期,坐东朝西,占地面积669平方米,四合院式,硬山两坡顶。一进门厅,面阔五间,进深七檩,前后单步用四柱。后檐施挑檐檩,明间前金柱和前檐柱间设卷棚顶,前金柱间设排门。除后檐柱方形礩形柱础外,其余均为施鼓形柱础,下垫古镜。后金柱和檐柱间二层为廊,廊下南北辟小门。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九檩,明间前后双步用四柱,前檐牛腿托挑檐檩,后檐柱施穿插枋。鼓形柱础,下垫古镜,前檐廊南北辟小门,南北厢房各四间,西间为弄。天井靠门厅一侧原有戏台,七十年代拆除,现存基石。天井地面卵石铺设。宗祠格局基本完整,只有牛腿前几年被盗。
水口庙在祝氏宗祠的南侧,坐东朝西,三开间,一井,前有门墙,塑有村人所信仰的神像。卵石叠砌的城墙(寨墙),建于清早期,位于庙与宗祠后侧,即东侧。叠石高约4米,宽5—7米,自峡溪南侧溪边至金星山脚,长约50余米。七十年代建造双源口水库时,为运沙石拆去庙南侧城墙,现仅存宗祠后侧古樟和杂树脚下地段。
综观樊岭脚水口,有阁、桥、坝、庙、祠、古樟,增添了它的可观赏性,这是在天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了人为的加工。现在看来,樊岭脚的先人们对水口的经营应该说是成功的。玉星山始终郁郁葱葱,形成樊岭脚村的一座天然屏障。就在这绿屏之下,点缀着飞檐翘角的阁,红色木构廊桥、宗祠、小庙,粉墙黛瓦,畅心悦目。观山景,古木丛生,云雾缭绕;听流水,峡溪山泉直泄而下。此处虽为山野村景,却真如人间仙境。古人描绘文昌阁是“聚千山磅礴之气,收双溪泄注之奇”,其实应该是整个村口的景色造就了这种气势。
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武义县的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呈垂直交叉1503.2米的柱状分布。武义地形呈北东—南西展布,武义中部隆起,将武义地域分为两大水系,向北属钱塘江水系,向南属瓯江水系,以樊岭—大殿岭一线为分水岭。樊岭脚村在樊岭的北麓,樊川溪水入熟溪后,注入武义江,然后入婺江、兰江,经富春江而到达钱塘江,这里也应该是钱塘江的源头之一。它主要的源头在樊岭脚村西侧海拔1098米的白岩头尖山和村北西侧的海拔1096米的顶头岗山,两条山坑溪在双源口汇合。上世纪七十年代利用双源口狭窄的山口地形建造了双源口水库,正常蓄水139.1万立方米。用于发电、灌溉,近年来由于这里的水从大山流出无污染,水质好,又成了俞源半个乡的自来水饮用水源。
正因为有这条樊岭,武义至宣平在1956年通车的公路也必须在樊岭盘山绕行而过,这条从樊岭脚村南侧沿金星后山而上的上松线公路,在樊岭顶环绕山沿盘旋几个弯道。在五六十年代时,通行汽车很少,客运汽车早上从金华到宣平,下午返回,一天一趟,除此之外只有少量的货运汽车。到七十年代,公社一级和个别的生产大队有了手扶拖拉机和四轮拖拉机,也有了极少量的自行车。由于公路路面窄,又是砂石路,弯道多而急,交通事故频发,特别是手扶拖拉机和自行车更是常常发生命案。2002年春节时,三个年轻人,一个在外地工作,两个在武义工作,三个好朋友结伴回宣平老家探亲后回武义,轿车冲下樊岭发生惨祸,三条生命在此结束。2006年6月,县交通局经过近两年的施工于2007年底终于打通了樊岭隧道,从此结束了人、车要在樊岭绕行的历史。
阳铺坪:红十三军浙西第三纵队军事委员会成立旧址
1927年,中共宣平县委成立,地下党组织迅速发展。到1930年5月,在吴宅村慈仁寺成立了宣平北营红军,邱金隆(坦洪乡叶坑村人,现称金隆村)、邹高水等人为总指挥,这是宣平最早的红军营。此后,宣平又先后建立了西营、南营和东营红军,红军人数达到2000余人。中国工农红军红十三军于1930年5月在温州永嘉创建,是受党中央直接领导,被编入中央军委正式序列的全国十四支红军之一。全盛时期人数达到6000余人,足迹遍布温州、台州、丽水、金华等地区的20余个县地。6月,宣平红军定番号为红十三军浙西第三纵队,并在阳铺坪村成立了7人组成的军事委员会,由曾志达、陈俊、吴谦、王湘、阮芝唐、邱金隆、邹高水组成,曾志达任总指挥。陈俊、吴谦、王湘分别兼任北营、西营、南营红军的党代表。各营红军设有连、排、班编制,军纪严明,不准乱拿老百姓的东西,服从领导听指挥,站岗放哨不准吸烟,回家要请假,随身带好武器。红军为解决给养问题,向豪绅地主派粮派款,专设有文书、总务股。由于红军的斗争目标直指国民党反动派、豪绅地主,反动当局惊恐万状,调集军警“围剿”红军,红军在广大群众的拥护下,与敌展开多次战斗。6月26日,宣平北营红军得到消息,省防军一个排的兵力要开往宣平,北营红军战士于是埋伏在吴宅与樊岭脚一带,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截住敌人去路,迫使敌人狼狈逃窜,战败退回武义。6月下旬,宣平西营红军指挥郑汝良、副指挥邵广春,在樊岭脚又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宣平保安队一个排经过樊岭脚,遭到西营红军的伏击,打得敌人逃回宣平城里,缴获了一批军用品和枪支弹药,但在激战中,红军排长鲍连兴壮烈牺牲。同年10月,北营红军在樊岭脚的山上一个大山洞中过夜,由于叛徒告密,黄壇炮点火战士被敌人收买,火药上拉上尿。天未亮时,敌人上山,大炮打不响,等到其他哨兵发现的时候已经太迟了,北营红军经过激战死伤惨重,基本被打散。总指挥邱金隆于同月在家乡被捕牺牲。因领导人多数被捕或牺牲,各营红军群龙无首而解体。
阳铺坪村原称羊虎坪,坐落在樊岭脚村西侧海拔1098米白岩头尖的大山深处,解放后农村集体化前,为樊岭脚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进村的一条羊肠小道山路,沿着山坑水,弯来弯去要过18趟水,因为坡度大,挑担不能用箩筐,如用箩筐,有的地段要横着走,恶劣的生存环境让人们看不到任何希望。从1991年开始,经过八年“抗战”,每人投工投资3100元,修了一条6.3公里的机耕路。然而由于山高路曲,路修了又塌,塌了又修,靠修路并没能最终解决“七难”问题。1998年之前,全村11年没有娶亲,8年没有小孩出生,人均纯收入484元,只有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
羊虎坪这个村名,后来改成阳铺坪(搬迁下山后又改名为阳光村)。每次改名都反映了村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解放后,羊虎坪人每人分得了一部分山地和水田,有了生命的基根。但是在高兴之余,羊虎坪人觉得羊虎坪这个村名不好听,是羊、虎的坪,于是酝酿着给村子改名。当时,全村除了一户人家是小青瓦房外,其余都是茅草铺。后来就有人起了这个谐音名。
1958年11月的一天,五只老虎闯进村子拖走两只狗、一头羊。村里很快组成有八个人的打虎队,把其中两只老虎打死,另外三只落荒而逃。一只在逃的时候,被打虎队员打死。另外一只老虎在追人,结果那个人爬到树上,老虎将两只前脚放到树上也想爬上去,于是在树上的人朝下一枪把它打死了。那个时候武义正好与永康合并,于是两人就把两只老虎放在两个架子上,抬到永康开庆功大会。打虎人受到了表彰,其中一人奖励了一件解放军战士穿的很厚很暖的卫生衣,另外一人奖励一个小红包。庆功会开完后老虎被抬到街上,剥掉了皮卖肉。但因其中一人说没吃过老虎肉,于是每人就分别留了一、两斤老虎肉带回家中。
从此,打虎的故事一直在羊虎坪的后代中流传开来,它反映了人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更重要的是显示了羊虎坪村危险的生存环境。
羊虎坪有个祝金田,1943年出生,当了十八年的村支书,老婆是俞源人,名叫俞生花。当时俞生花的兄弟姐妹都不同意她嫁到羊虎坪村,而她父母为了保持老亲的关系,硬把女儿嫁到了羊虎坪。结婚后,生下了二个孩子,俞生花无论如何不肯把孩子留在羊虎坪,从小就把孩子寄养在俞源外婆家。婚后几年,俞生花很不习惯羊虎坪的生活,总是责怪父母,而邻居也说:“会生女儿,不会嫁女儿,嫁到羊虎坪听老虎;会生女儿,又会嫁女儿,嫁到平原听锣鼓。”因此,羊虎坪村许多大龄男青年娶不到老婆,只能当光棍。
羊虎坪村子里没有水田,土改时每人分到两分水田还在远离村子6公里之外。1992年之前,国家给村里每年1.25万公斤返销粮,加上自己种的,每年人均只有一百公斤大米,不足部分靠山地种玉米和番薯。青黄不接时,村干部常组织借粮组,分别到15公里之外的村庄去借。国家对粮食放开后,才得以到市场购买。到1998年底,全村人均收入仅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
没有水田的村民朝思暮想有一天能拥有水田。村民把这个梦想寄托在孩子的名字上,祝勇平的父亲兄弟六人的名字分别叫“开田、记田、管田、俊田、五田、六田”。同样,由于地无三尺平,出门要么上坡要么就下坡,他们非常向往平原。祝勇平的父亲希望他的六个孩子往平原跑,就给孩子取名:建平、勇平、岳平、关平、国平、献平。祝建平说:“阳铺坪没有一分水田。解放后,虽然每人分到了二分田,但在山下6公里之外,别的不说,单是把收获的粮食挑上山晒干又挑下山碾米再挑上山就累死人了。”这段话充分反映了羊虎坪的“无田”和“不平”的真实情景。
村里一个老支书说:“我们羊虎坪人啊,下山到王宅看到平原人在吃白米饭,我们口水都往下滴啊,但又不敢说。山上没有田,只有吃玉米、地瓜、黄豆。”在这种残酷的自然条件下,羊虎坪村人能吃上一顿白米饭都是奢侈的梦想。
1998年,阳铺坪村与王宅镇桥亭村、王宅村顺利签订《下山脱贫安置用地协议书》。搬迁下山后,阳铺坪村被改名为“阳光村”,坐落在离武义县城15公里的王宅镇所在地。一幢幢占地110平方米的钢筋混凝土红砖瓦房整齐地排列着。下山后,村民贴出的春节对联,如“窝居高山五百年,不如下山三五年”,充满了对下山脱贫的感慨之情。而且,下山后该村1999年9月18日出生了第一个孩子,起名为邹祝阳,后来者取名祝向阳、祝初阳,也都具有特别的意义,一是感激下山脱贫,二是对美好前景的向往。
下山后村里的祝建平靠跑运输攒下钱,建了一栋三层楼的新居,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从建房到装修,大约花了十多万元。“山上三百年贫穷,下山三五年致富。”阳光村村民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实现了祖祖辈辈未曾有过的大跨越,开始融入了现代生活。
原省委副书记、省长柴松岳,原副省长章猛进及省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在原金华市委书记郑尚金等的陪同下,于2001年9月10日视察了武义下山脱贫工作,并前往阳铺坪老村查看居民曾经的生活情况。在上山途中,柴松岳一行人遇见了砍柴下山的一名小伙子,柴松岳便上前询问他是否已经下山,得知小伙子下山脱贫生活逐渐转好后,柴松岳不住点头赞赏。当天,阳铺坪老村里有一老农坐在自家老屋门前的石头上抽旱烟,看到众多人上山后很是激动,听说是省长到来,竟不自觉地敬了一个军礼,而他并非军人,让柴松岳一行人感慨下山脱贫拓宽了村民的视野。当天夜晚,柴松岳还在宾馆内作了《五十年的承诺》一诗:人逢喜事精神爽,脚下生风登高望;虽然迟来五十年,如今梦想终成真。在视察期间,柴松岳对武义的下山脱贫工作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说:“这几年来,武义县委、县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很有成就。已经从山上搬迁下来三万多人,占了全县人口的十分之一,占到了全部该下山人口的百分之七、八十了吧,时间不长,成绩非常显著,你们继续努力,把这件事情做好。”2003年1月29日,当时新上任的省长吕祖善也前往视察了阳铺坪新村——阳光村,并恭祝百姓新春愉快,安居乐业。
古村新貌
2005年8月以来,樊岭脚把村庄整治建设作为造福村民的“民心工程”,本着“人性化处事,积极引导,村民自愿,因地制宜”的工作基本原则,紧紧围绕布局优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整治方案和奖励、补贴措施,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先后投入180余万元资金用于村居环境、道路、卫生整治、生态村建设及村居绿化工作。完成了1万多平方米村道及公共场地路面硬化。安装排污管道5200米,建成面积390平方米的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池一个,彻底消除了生活污染源。还建成了生态公厕、垃圾池等,安装路灯,亮化村庄。村内建有两个休闲公园,一个篮球场,农户的房前屋后还栽种了桂花、广玉兰、含笑等花木,村居环境宜人。樊岭脚村于2008年被评为省、市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还于2010年被评为浙江省绿化示范村、金华市民主法治村,村党支部自2001年以来先后数次被评为县级先进党组织等。如今的樊岭脚村,灰白色的楼房错落有致,村口石拱廊桥、名胜文昌阁古色古香,村内林木茂盛、鸟语花香,门前屋后绿意盎然,已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