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畈村位于武义县中部偏北地区,履王线穿村而过,距王宅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距武义县城16公里。现有居民145户、362人,水田420余亩、山地1100余亩。村庄傍山而建,村口荷花塘塍古木参天。村庄北、东、西三面峰峦合围,北有凤凰山,东有金钟山、外凤凰山、猫头山,西有馒头山、九山头;南面连着十里横鹭畈,白鹭溪在村庄不远处的田畈中缓缓流过。凤凰山北面丹霞群峰连绵,怪石嶙峋,清流击盘,修竹茂林。丹霞群峰中有宝林岩洞、金鼓洞、牛鼻洞等大小洞穴三十余处,还有黑弄堂、双岩里等峡谷,自然景观优美。白鹭溪自村西南由山碧张村流入,汇入顺治寺、额头垄的来水,自西向东穿境,在东南方合大盘、双岩里的来水流入马府下村。
村居概况
杜畈村在唐、北宋时属长寿乡凤林里,南宋到明朝属二十四都,清朝属西十四庄(《武川备考》“唐十道图,有十八乡,乡各有里。宋初减为十六乡,绍兴中又并为四乡,每乡都十二里,四乡共管二十六都。明初因之增小十二都,共二十七都。国朝康熙年行均里法,定八十六保,保有保正。雍正间改为顺庄,以乡村之相近者比而顺之。”),民国17年改庄为村里制杜畈属西区凤林村,民国19年改村里为乡镇杜畈属横鹭乡,1950年属王宅乡,1956年属红旗乡,1958年属跃进公社,1961年属王宅公社,1983年属王宅乡,1986年至今属王宅镇。杜畈村原有珍古堂、大盘、双岩里、下洞、冷屋、七百塘等自然村,解放后自然村逐渐消失,村民全部迁移到行政村居住。
杜畈村最大的姓氏是陈姓,现有陈姓居民168人,人数较多的姓氏有吴、邓、潘,其他姓氏还有俞、周、廖、金、李、王、刘、温等。
陈姓 由永康柿后迁居而来。据永康市芝英街道柿后村《碧溪陈氏宗谱》记载,永康柿后村碧溪陈氏源自东阳路西(现东阳市南马镇路西村)。路西始祖为元宝,元宝是陈后主叔宝之兄,元宝“刘宋时避地婺东仁寿乡,因家焉。庶己舍宅为观,即以公名之。卜迁东垓岭下之路西,遂为路西陈氏”。元宝次子陈虚的第十二世孙陈润之,生像叔和懿叔两个儿子。懿叔留居路西,像叔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从路西迁居白塔,后改名为柏塔(东阳市横店镇柏塔村)。像叔第三房陈诜的第五世孙华峰于南宋末年从柏塔迁居永康,经三迁而定居桥东碧溪柿后。传至十五世俊行九十三陈明珠(1651—1704),于康熙年间迁居武义杜畈。据2007年编撰的永康市《柿后村志》记载,陈明珠经过武义马府下西面的外凤凰山脚时,见这里碧山茸翠,秀水清流,土肥草青,环境优美,四周透着瑞气,是兴家立业的宝地,于是征得夫人屠氏同意,挈室迁移至武义,在外凤凰山脚(现在的杜畈村村东附近)落户。明珠公5个儿子瑞略、瑞书、瑞柏、瑞雄、瑞冬都在杜畈居住,后来陈姓人丁兴旺,子孙除居住杜畈外,还有迁徙到茭道镇内白,白姆乡白姆,壶山街道上端头村岗头、草马湖,王宅镇王宅、桥亭村前金等村居住。
吴姓 由缙云县大源镇岭后村迁居而来。始迁祖在清嘉庆初迁居大盘自然村。在吴姓迁来之前,大盘已有杜畈陈姓村民居住。吴姓始迁祖在大盘娶妻生子,后来他的儿子娶了陈家的女儿,吴姓女婿就和陈姓岳父合成一家。此后,吴、陈两家和睦相处,先后三代合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达90多年,全家人口最多时有18人,此事被当地传为佳话。
邓姓 由白姆乡麻阳村塘坳自然村迁居而来。始迁祖邓老五在清光绪年间迁居七百塘自然村。
潘姓 由新宅镇板坑村迁居而来。1935年板坑村潘炳财携弟炳星、妹舍囡与同村人潘嘉庚一起迁居双岩里自然村。
杜畈村村民没有一户姓杜,为何村名为杜畈?据《柿后村志》说,“由于明珠公来自永康柿后的碧溪陈氏,而柿后碧溪陈氏的始祖华峰公又是由东阳路西陈氏家族中迁来,据传路西产有奇木,高十余丈,大十余抱,似槐非槐,似桂非桂,异常茂盛,四时不改。一旦崩仆,砍之坚如石,色如金,焚之氛如翠,臭如兰,遂剖而分之,凡自路西迁者各藏少许永为信照。故凡路西迁出的陈氏所建村庄,都以木为偏旁取村名。因杜畈村前土地肥沃,一眼望去一畈良田,故明珠公将此地取名为杜畈。其一寓义为陈氏所建村庄,其二寓义此地为风水宝地年年风调雨顺,其三寓义为处在田畈当中,子孙后代,不愁吃穿,丰衣足食。”还有一种说法是:该村很早时住的是杜姓人家,杜姓生活殷实、人丁兴旺,不知何故被抄家灭族,死的死,逃的逃,一夜之间村庄消失。此说法在《武川备考》中似乎可以得到佐证,该书卷二《地舆考》中有“杜家山”,在同书《武义全境图》中标记的位置就是杜畈村东的群山。目前,村巷和民居中还可以看到一些明代的柱础,说明该村永康迁来的陈姓不是最早的居民。另外,村西北凤凰山麓有一处地名叫“徽州铺”,从地名上判断居住的应是徽州迁来的居民。
旧时没有公路,王宅至后树、金华方向有两条大路通过杜畈村。一条是杜畈往北经山里村,过长婆岭到董处、水阁;另一条是杜畈往西经顺治寺村,过十八弯岭到长蛇形、松树下。因此,历史上常遭战争劫难。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运动,该村就遭到重创。据代代口传的说法,太平军几次进村放火抢掠,该村大部分村民逃到后山岩洞避难,一些腿脚不便的老弱病残只好预备石灰包、草叉做最坏的打算。当时到底发生什么情况已不得而知,但陈氏宗谱明确记载炳星、得勇、世福、两法、才喜5人被太平军所掳。这5人都生于道光年间,当时都是青壮年。宗谱中有这些人的出生年月,没有记载卒于何时,可见他们被掳后就失去了音信,再也没有回家。抗日战争时期,1942年武义县城沦陷,驻武义国军79师在横鹭乡李兰桥到下杨后田一带布防,日军在马府下村老鹰头、天鹅孵卵、七令剑等山头筑炮台、挖战壕与79师对峙。由于杜畈村就在日军炮台附近,因而常常遭日军袭扰。因为村庄离山近,所以一听到日军动静,村民就在山上躲藏起来,没有造成较大人员伤亡,但耕牛、猪、鸡、鸭、鹅却时常被日军宰杀。日军炮弹有好多次落在横鹭畈的稻田中。有一次,日军从后树经长婆岭追杀国军到杜畈,村民在山上听到村中密集的枪声,过后村民捡起弹壳足有两畚箕。由于日军经常袭扰,当年夏天,许多村民不敢收割成熟的稻谷,有的收割好的稻谷也烂在晒场上。日军的侵扰,造成村民流离失所,田地荒芜,留下血泪斑斑的罪恶。
杜畈丹霞
杜畈村坐落在丹霞地貌地层之上,距北不到一里就是丹霞区,称杜畈丹霞,是王宅丹霞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王宅整个丹霞地貌从镇南部仰天垄到长度近2.5千米呈北西走向的九峰岩丹霞,延伸至王宅西侧青坑,北至杜畈、大岗岩,然后向北东向延伸到履坦的五虎排牙。整个王宅丹霞地貌呈北西、北至北东走向,似一个巨大的弧形地形。从南到北,王宅丹霞地貌依次为仰天垄的600米夷平面,九峰岩的500米夷平面,青坑的400米夷平面,杜畈的200米夷平面,最后又是大岗岩600米夷平面,在地质上呈复向斜构造。所谓夷平面,就是各种地质外力作用,尤其是流水切割最为活跃的地质营力,不断将地表高差较大的形态,经风化、剥蚀作用把它们(高山、低丘等)削低,并在地表低洼处堆积,逐渐削高填低,结果整个大地形成高度不大的剥蚀残丘,整个地势近似平原,这种地形称之为准平原。当地表达到准平原阶段后,地壳又发生新的上升运动(在白垩纪晚期武义大地又开始抬升)或海平面下降,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又开始活跃,下蚀作用重新加强,使原来的准平原面抬升,再经流水侵蚀改造,形成了广大地域内由许多海拔高度大体相近的山顶组成的平缓的平面,称为夷平面。夷平面是古代准平原的遗迹。杜畈丹霞地貌的山体海拔均在200米左右,所以称其为200米夷平面,按黄进教授丹霞山地貌年龄定量测算法,地壳上升速率每万年上升0.8至1米算,杜畈丹霞的地貌年龄应为138万年至200万年左右。整个杜畈丹霞地貌分布有30多个额状洞,孤峰、巷谷(双岩里)、壶穴、水蚀平行小沟、平岩槽、水滴小洞等,还有崩岩、崩积地貌,形成连绵起伏的丹霞群峰。
进入杜畈丹霞区,迎面而来的两山相峙的一条“弄堂”,北侧的山当地人叫“白砣背”,南边的山叫“宝林岩”。在几十年前,宝林岩北侧的山脚长满高大而茂密的杂树林,遮挡了阳光,因此两山间长约300米的峡谷阴森而黑暗,当地人称它为“黑弄堂”,现在山脚下种了茶叶,树砍光了,也变得亮堂了,因此现在有人称它为“龙门”。白砣背山向南倾斜,倾角大于30°,人站在岩下,再大的雨也淋不着。整个峡谷宽10到20米,中间是机耕路,约宽6米。沿西行,出了峡谷,南边是一开阔地,北边是一狭长形的水库。杜畈人大概把宝林岩,白砣背称为“双岩”,因此把里面的整条山垄叫“双岩里”,1958年建成水库后也叫“双岩里水库”了,但现在有人称其为“龙门”水库,也因双岩相峙的弄堂称龙门所致吧。在水库的中段,露出一水下岩洞的顶部边沿,当地人说,解放初这个已被淹没的山洞尚有三四户人家住在那里。在水库南西侧有一个山峰独立,人称“饭甑岩”,四周壁立如柱,山顶长满树木,是一典型的丹霞孤峰。在水库的北侧,呈暗红色的丹霞地貌的山头一个接一个,这些山头当地人很形象地依次把它们称为打铁芯、石牛栏、戏台背、大平背、仰天坑等,如波峰滚动,其间大小洞穴有三十多个。如金鼓洞,可容纳几百人,牛鼻头洞,就像牛鼻一样,更大的洞穴可容纳千人以上,还有一个叫棺材洞,大概是古人洞葬的地方,现今洞中还留有几座坟墓。
宝林岩也向南边倾斜,倾角约40°左右。宝林岩、白砣背如两兄弟,相对又相依,它们与远隔400多米远的北侧叫螺蛳背的山,海拔都在187米。这个现象告诉我们,早在地质年代,这三座山都在同一个古湖泊沉积平面上,以后湖盆抬升为陆地后,受到同样风雨侵蚀,流水切割的地质作用,因此形成同一个夷平面。
杜畈丹霞是呈丘陵状展布的,山不高,但洞穴多,绿树掩映,水如明镜,有山有水,称仙境不为过。
杜畈四周的一些自然村,取的村名都与丹霞地貌有关。申塘弄(马府下自然村),因是“弄”,故在此筑水库,是双岩里水库口;大盘村,顾名思义其形如盘,是杜畈的自然村,原有五六户人家,上世纪六十年代迁移到杜畈;还有火腊沿、西坞宅坑、马抢槽、黄泥弄等。可见我们的祖先多么会利用地形而命名,并如此形象。
文化遗存
杜畈村的文化遗存比较较丰富,涉及到墓葬、寺庙、民居等建筑,还有花会、求雨等文化活动。
下杨杨氏墓 杜畈后山,当地人叫下杨坟山或凤凰山。其山名源于一座规模很大的下杨杨氏墓。杨氏墓安厝三对夫妻:子八公,安人徐氏;智十三公,安人徐氏;智十八公,安人李氏。据下杨《杨氏宗谱》记载,该墓“来龙大地吉穴一顷五十二亩”,有两级祭坛,祭坛下有“月池二亩五分二厘二毫一丝”。该墓坐西朝东,根据山形人工造势痕迹明显。墓的南北两边山体各挖掘对称的两口池塘,池塘面积各为1亩左右,挖出的泥土堆成两座长条形的土山,两座土山相距100多米。这样,坟墓坐落的山形就形成了凤凰的形状,因此下杨坟山也叫凤凰山。
子八公(1479—1509),讳哲,字孔明。娶夫人徐氏(1481—1551)。子八公杨哲英年早逝,他去世时大儿子智十三公杨瑛6岁、小儿子智十八公杨珩3岁。徐氏矢志孀居,谢华却纷,含辛茹苦,把两个儿子养育成人。
智十三公(1504—1581),讳瑛,字克修,号松崖。娶徐氏(1506—1588)。智十三公杨瑛是金华知府任命的乡饮宾。乡饮宾制度是古代一项尊贤养老、敦崇礼教、宴饮欢聚的隆重制度。乡饮酒礼始于周代,有一系列繁琐的仪式程序。嘉庆《武义县志》“明洪武初诏中书省详订乡饮酒礼条式,…每岁正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举行,…举行乡饮非为饮食,凡我长幼各相劝勉,为臣尽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族,外和乡里。”举行乡饮酒礼,目的使一乡之人在宴饮欢聚之时受到教化。乡饮宾又有大宾(亦称正宾)、僎宾、介宾、三宾、众宾等名号,统称乡饮宾,其中大宾档次最高。乡饮大宾是治家有方、内睦宗族、外和乡里、义举社会、有崇高社会威望之人,由民众推荐,官府任命。杨瑛是府大宾(又称大郡宾),据《杨氏宗谱》记载,万历庚辰(1580),金华知府王懋德“闻其贤,给冠带,以礼至其家,遂延府大宾。”《杨氏宗谱》收录了兰溪进士赵志皋撰的《大郡宾杨智十三府君行状》,对杨瑛的生平事迹作了详细的介绍。赵志皋褒扬了杨瑛一生所做的几件大事。一是孝悌。(下转第8版) (上接第7版)杨瑛对待母亲“朝夕左右,先意承颜,虽力所难能与不可必致者,惟母言未及耳,百发百顺无一违忤。母卒,哀痛茕茕,宾祭尽礼,三年内喜不形色,荤不茹口,乡党翕以孝称。”他勤俭起家,居积丰裕,对弟弟杨珩爱护有加,“末年与其弟珩析业,弟请曰:珩与兄幼而无父,家计兄劳弟逸,今兄子三弟子二,产以五割可乎?府宾曰:子侄一体也,曷为二三而区别也,况殚力厥家亦吾职分耳。三让而三辞之,竟从二割。”二是重教。该文对他教育子女的过程未加介绍,但详细罗列了教育的结果。“孟男标任苏州府常熟县丞;仲男栋初任武昌府推官升镇江府通判,有善政见邑志;季男桐邑庠生,笃学屡奖,德行廪食二十余年,疾卒。孙男六人俱舆毛习举子业,卓奋九万里扶云之志,非府宾宏教育之功而能然乎?”他三个儿子:长子杨标,由监生任迪功郎苏州府常熟县丞;次子杨栋,隆庆三年己巳副榜贡员,任文林郎湖广武昌县推官署正堂知府事,升南京镇江府通判,嘉庆《武义县志》人物卷中对他的政绩有较详细的记载;三子杨桐,廪生,好学屡奖,可惜早逝。七个孙子中六个有功名:杨灿,庠生;杨世元,由岁贡考选任赣州府通判;杨世芳,任陕西清涧县丞;杨世恩,庠生;杨世魁,庠生;杨世勋,增广生。三是行善。其一济困扶危“有里窭陈唐四尝负人称贷,将鬻妻以偿,府君知之往问曰:汝负债几,何割恩乃尔?陈唐四对云:十余金耳。府宾曰:汝妻不必鬻也,吾为汝代偿之。即与金十余两还其主,竟不责报。陈之夫妇祝天再拜而去。”“万历丙戍、乙丑等年,岁大饥,可食之家一,鲜饱之家六,府宾发廪粟赈之。或告曰:际此谷贵金贱,所施熟非金耶?请以之待来年可也。府宾曰:不然,时惟谷贵,贫者无金不籴富者无金不粜,民嗷嗷阻饥直棘手毙耳,予惟不忍。谷贵而贵民,故为此也。倘来年家给户饶,无庸济矣!告者退语人曰:真阴德之言也,即范文正公何以过诸!”其二修桥铺路。“境有里弧二溪,西道要津,波涛涌急,涉者十伤一二。府宾悯之,约悌二府君派下义敛千金,于嘉靖癸丑岁建造里澜桥一所,计石墩十乘,越三载而成。丙辰,府宾独捐己资建造弧溪桥一所,计石墩四乘。二桥毕后,复以其余资砌石大路十余里,由南溪至寨头止。“另外他还做过倡建杨氏宗祠等许多德惠邻里的善事。他夫妇去世后,备极荣哀。杨瑛卒于万历辛巳(1581)十月十四日,金华府通判陈湖在同年十二月辛丑朔越二十有一日,以牲礼香帛之仪到他的墓前致祭。夫人徐氏卒于万历戊子年(1588)九月初一日,武义知县陈大烈于同年九月辛亥朔越六日丙辰,以牲帛之仪致拜。抗倭名将、武义县城人徐平湖,江西宜黄县令、俞源俞世美还为杨瑛写了挽诗。这些祭文和挽诗都收录在《杨氏宗谱》里。
智十八公(1507—1564):讳珩,字克恭,号梅坡。娶李氏(1504—1543)。《杨氏宗谱》中收录江西兴安教谕徐伯庆撰的《智十八公府君行状》说,“公三岁失怙,事母徐氏以孝,承言顺志,一无所拂。兄瑛抚弟珠珍花惜,而府君克悌于长。所以敬而事之者无勿至。有古人田姜兄弟和睦之风。自弱冠至五十之年始析居焉,时宗族称其孝,乡党称其悌,人无间言,事亲事长之道如此。贤配李氏先卒,终身不娶而克尽夫妇之伦,且生平天性淳厚不解钩致,惟用天因地克光前,人质无伪,…乡闾事无巨细率九鼎倚君,于是乡人元老之称。年近六旬而足迹不入公门,不履城市。”他的后代“桂兰森森驭驭未有艾”。长子杨梁由庠生入太学任将士郎,河南开封府郾城县主薄升任山西晋府工正;次子杨校校由庠生入太学。孙男四人、曾孙七人或为耆宾或为庠生,都名闻闾里。
杨瑛、杨珩兄弟的德行操守,对他们的后代造成很深的影响。此后,杨氏一直以孝传家,孝子代出,著于乡评。杨瑛次子杨栋“以孝闻,入祀乡贤”(嘉庆《武义县志》)。他从镇江通判任上辞官归故里,“抵家甫二朔。父适患疾,公侍奉汤药,寝不解衣,屡焚香祝天请以身代比父,卒泣血。三年绝不预外事,称孝者归之。”他对待母亲也极尽孝道,“公母八十有二,患足疾,每欲躬至处所,则令仆肩座乘之,公朝夕左右,母乘东则与之东,母乘西则与之西,言笑举动略效斑衣态度,期悦母心而止。每膳养非亲供不进。母曰:仆妾安在,乃自劳苦此乎?公曰:纵百仆妾不如男自供养之为安也。母愈悦。岁戊子九月一日,母谢世。公号哭过恸致疾,理三月不愈。”(以上两事均见于《杨氏宗谱·明故承德郎舜山先生杨公行状》)。杨瑛的第五世孙杨瑞钟,更是一个大孝子。瑞钟“少丧父,独与母居,母患瘫疾,饮食起居动必掖扶,瑞朝夕不去左右,即耕田采薪必负母与俱。母信卞急,怒加以杖,跪而受。又好甘旨,必竭力以供。甲寅避乱,负母入山,猝与寇遇,皆曰此孝子也,礼而遣之。”仁和孝廉章鹤鸣还为之写了《杨孝子瑞钟转》(嘉庆《武义县志》)。杨瑛、杨珩兄弟的的后代亦耕亦读,勤奋好学。在明中晚期到清末废除科举的三百多年时间里,科举有功名者有100多人。其中贡生5人,监生、太学生46人,庠生48人,廪生6人,增广生1人,佾生6人,乡贤生1人,作生2人,另外还有耆宾、乡饮宾15人。
宝林寺和十八保殿 在杜畈村西面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山叫宝林岩。该山的名称源于宝林寺。宝林寺在正德《武义县志》、嘉庆《武义县志》和《武川备考》中都有记载,但十分简略,建废的年代无可考。嘉庆志说,“宝林寺,在二十四都。”《武川备考》说,“宝林寺,康熙志在二十四都。按久废。”该寺头门在山脚,山脚100多平方米的平地上还遗留大量的瓦片。平地上去有一块宽约40多米、长约60多米的坡地。坡地上去是一个约200多平方米的岩洞。岩洞在一个巨大的峭壁下。岩洞正中岩壁上凿有一个半圆形佛龛,从形制看应该是供奉观音的。现只见断壁残垣,地上还散落有宋代的瓦当和元代的残瓦,据此可认定,早在宋代这里就已有寺庙。村民说,该寺与白姆乡顺治寺村的圣智寺(嘉庆《武义县志》记载“县西五都,晋天福七年建”)、马府下村的潘寺等许多寺庙同晚被官兵火攻剿灭,但何时何因被剿灭不可考。尚存一口有缺的大钟被搬到隔畈的双岩洞(现年81岁的村民吴增法说,他在双岩洞的下洞见过这个缺一个三角形口子的大钟),可惜在上世纪60年代被人推下山而毁。
十八保殿又称珍古堂,位于杜畈村以北300米处的山坳里。该殿共有7间房屋,3间正殿、4间偏房,殿里供奉的据说是马太令公。该殿由原属风林里,今属白姆乡,王宅镇王宅片、要巨片的部分村庄,壶山街道桃溪滩片部分村共十八个保集资修建。该殿在上世纪50年代末被拆除,材料用于建造下杨中学。据当地传说,家住马府下村宝岩寺旁的宋参知政事马光祖,被理宗皇帝罢官软禁,马府抄没。当时,家乡民众不服,马府下徐盛二公带领武义凤林里民众到京城临安讨说法,半路得知马光祖已平反昭雪、官复原职,民众改以“祈龙求雨”的名义回家。度宗皇帝继位后,封“十八社”。每逢干旱年份,十八保民众抬着马太令公神像祈龙求雨,村中年岁大的村民都说亲眼见过,今年86岁的村民邓金良在十二三岁时曾跟随十八保祈龙队伍到过白姆乡与金华婺城区交界的三断龙潭求过雨。现神像已毁,只有放置神像的基石还在殿址的荒野中。由于没有确切的史料,为什么该殿又叫珍古堂,建于何时,马太令公是参知政事马光祖还是马光祖父亲马正己太师(其墓在马府下宝岩寺东)已经无法知道。
牛马洞墓葬和花会遗址 在杜畈北面连绵的丹霞群峰中,有一座山峰叫箬帽尖,它的南面有一个岩洞叫牛马洞。牛马洞呈狭长状,长约三十来米,宽约五六米。洞里有一座完好的坟墓,还有一些散落的材板。村民说,原先这里有三座坟墓,完好的这座是马府下村申塘弄自然村一位村民的墓葬,葬于民国时期。另外两座坟墓葬于何时、是何人无可考,但不晚于清朝。有人说,这两人是在峭壁上采吊兰(石斛)时,因绳断摔死在这里的;还有人说,这两人是官兵,一些村民曾见过破损坟墓上的高绑靴子,靴子底钉着铜钉。其实这里曾经有墓葬的习惯,墓葬在其它许多岩洞都曾发现过,杜畈陈姓祖先明珠公长子陈瑞略和夫人方氏就葬在宝林岩顶的一个小岩洞里。
在牛马洞墓葬旁,还有一座房子的遗址,该房子大约不到十个平方米,目前土墙不到一米高。是谁会在这坟堆里居住呢?据杜畈村民81岁的吴增法和76岁的陈芳华说,这是花会的会坛。花会,是清末到民国时期民间流行的一种赌博游戏。据说这种游戏从福建流入我县。《咫闻录》:“闽中有花会之局,以宋时啸聚三十六人,日标一名,视资本之多寡,胜负总以三十倍为准。”为首者叫花会司,设太平、锦玉等34个花会神名(民间唱本或小说中的人物),为34签(内有二神不开)。会所大都选择祠堂、庙宇、厅堂、凉亭、溪沿和山头等,俗称“花会坛”。每日出一签,即挑选一个花会神名,写好藏在筒中,高悬会所,叫“挂花会”。一般是赌者自认一名,各注钱数,投入柜中,如打中,即得36倍之利。也有就地设摊收点赌众的押注和所押的名单,叫“押花会”。路远不能到坛赌押的,则在各地设摊押注。坛主等赌众押定,将白布筒当众解开,露出花会神之名,称“开花会”。开后则收进输者押注,倍付赢者钱钞,叫“吃筒”。赌者为了祈求押中,挖空心思,广取征兆,俗称“盘花会”。每当花会设坛的日子,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迷上,个个都像疯了一般。男人们的田间劳作,妇女做家务或饲养鸡鸭猪羊,统统搁在一边。贻害如此,官府也是下明令禁止的。如果哪个村庄挂上花会,官府就派人来砸场捉人,没收赌资赌具。因此花会坛总是设在人迹罕到之处,或古刹破庙,或荒野密林。此洞处在山腰,被密林遮蔽,远离村庄,是设置花会坛的理想之地。
岩洞人居遗址和悬崖石刻 杜畈村还有岩洞人居遗址和悬崖石刻。村北双岩里水库北部中段有一个岩洞叫下洞,面积数百平方米,现该洞已被库水淹没,只露出洞顶部边沿。这个岩洞不知何时成为民居,但民国时期还有三四户人家居住,现在水浅时还可见一堵堵土墙。现年84岁的村民陈舍有就在这个岩洞中长大,他在解放后才搬到村里居住。
双岩里水库尾部有一座已成小岛的小山,土名雄鸡头,《武川备考》中叫金鸡岩。当地民间神话说,有一位仙人想把现在水库南岸的白砣岩和宝林岩两座山挑到横鹭畈中央,以造福百姓。正挑起来的时候,雄鸡啼鸣,山岩生根,仙人无法挑起,因而怒宰雄鸡,被宰的鸡头就成为一座孤立的小山。何德润对金鸡岩作过注解:“万历志岩侧铲有诗云:自是人间无两耳,几曾不为五更啼。”现岩壁绝大部分已被水淹没,水浅时也看不出“铲有诗”的痕迹。
古民居“上处”和“新屋” 杜畈村还留有一些清代民居,但规模都较小,规模较大的有两座,一座位于村西叫“上处”,一座位于村东叫“新屋”,两座民居都于上世纪90年代拆除建新房,现“上处”还留院墙、“新屋”还留东厢房。“上处”是坐北朝南的三合院建筑,两层结构,正房7间、两边梢间设楼梯、厢房6间,天井用细软石铺筑,厢房两边还筑有鱼池,整幢建筑简朴而无雕饰。该民居为明珠公四子陈瑞雄(1688—1754)建于清康熙末到雍正年间。陈氏宗谱记载说,陈瑞雄“由桥东碧溪择迁武义杜畈创基立业,门闾高大,家声日振,田连阡陌,武邑之人莫不共钦其德,报于府县举为农官”。“新屋”也是坐北朝南的三合院建筑,两层结构,正房5间、两边梢间设楼梯、厢房4间,天井石板铺筑,牛腿与窗户雕有人物、花草、动物,院墙内绘有壁画,整幢建筑较为精致。该民居为陈汝财(生于1864年)建于清光绪年间。